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解析李克強福建自貿區考察行程有何深意

發布時間:2015-04-27 10:50:13 新京報

李克強總理抵達福建的前一天,國務院剛剛印發了進一步深化上海自貿區改革開放的方案,天津、廣東(dong) 、福建三個(ge) 自貿區的部分片區在前一天正式掛牌,由總理力主推動“自貿試驗區”邁出了從(cong) 點到麵、輻射推廣的重要步伐。

中國經濟一季度數據引發的熱議尚未散去,經濟下行壓力仍在持續加大。在這樣的背景下,李克強此次以福建自貿區為(wei) 重點的考察,尤其顯得意味深長。

總理說,中國經濟當前要頂住下行壓力,保持平穩運行,不僅(jin) 需要運用財政、金融的政策工具箱,更需要“更大魄力的改革開放”。

他擲地有聲地強調:“改革會(hui) 帶來最大紅利,開放會(hui) 釋放巨大活力。”

自貿試驗區根本上是為(wei) 了推進轉變政府職能,你們(men) 要當好改革的“先行者”

就任總理之後,李克強持續推動的改革,就是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轉變政府職能,而被他看做“改革高地”的自貿區,也自然被寄予了改革探索“試驗田”的厚望。

4月22日,李克強總理剛下飛機就來到中國(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象嶼綜合服務大廳。他肯定當地精簡審批流程、再造政府職能的探索,並對他們(men) 將工商、稅務、質檢的“三證三號”合並為(wei) “一照一號”的改革探索表現出高度興(xing) 趣。

總理說,“一照一號”將大大便利市場主體(ti) ,也是商事製度改革“最硬的骨頭”。“你們(men) 要當好改革的‘先行者’,推動全國年內(nei) 實現‘一照一號’!”

從(cong) 兩(liang) 年前力推上海自貿區成立,到自貿區再結“三碩果”,再到總理本次基層調研,李克強的考察足跡已經遍及上海、天津、廣東(dong) 、福建四個(ge) 自貿區。他在考察中說,自貿試驗區“根本上是為(wei) 了推進轉變政府職能”。“希望你們(men) 繼續大膽闖、勇於(yu) 創。昨天你們(men) 掛牌,今天我來為(wei) 你們(men) 助力!”

通過開放跨境金融業(ye) 務,倒逼內(nei) 地融資成本真正降低

除了鼓勵政府“自我削權”、“壯士斷腕”,李克強還寄望自貿區成為(wei) 新時期的新支點,“用開放倒逼改革”。

在興(xing) 業(ye) 銀行福建自貿試驗區福州片區支行,李克強要求金融機構切實降低企業(ye) 融資成本,幫助他們(men) 爬坡過坎、渡過難關(guan) ,支撐實體(ti) 經濟發展。但他更看重的,則是“對外開放”形成的倒逼機製。

一位在此辦理跨境金融業(ye) 務的企業(ye) 客戶告訴總理,通過跨境金融業(ye) 務向興(xing) 業(ye) 銀行香港分行貸款,利率隻有2.8%,加上手續費,滿打滿算也不會(hui) 超過4%,遠低於(yu) 國內(nei) 的融資成本。顯然,“開放”已經給自貿區企業(ye) 帶來了“真金白銀”的巨大紅利。

李克強說,我們(men) 設立自貿區的初衷就是用“開放倒逼改革”。他強調,要通過開放跨境金融業(ye) 務,倒逼內(nei) 地融資成本真正降低。

我們(men) 還有一個(ge) 工具箱裏“裝不下”的、更有魄力的工具,那就是改革開放!

可以說,李克強此次以自貿區為(wei) 重點的考察,不僅(jin) 繼續彰顯他一以貫之推動改革開放的理念,更透露出一層明確信號:中國經濟要頂住下行壓力,改革開放正是最具效力的良方。

李克強在考察中表示,我們(men) 財政、金融的工具箱裏還有很多政策工具,但這“隻是一個(ge) 方麵”。

“我們(men) 還有一個(ge) 工具箱裏‘裝不下’的、更有魄力的工具,那就是改革開放!”他說,“改革會(hui) 帶來最大紅利,開放會(hui) 釋放巨大活力。”

事實上,在自貿區之外,李克強福州考察的其他行程,也貫穿著“改革開放”的明晰脈絡。與(yu) 部分台資企業(ye) 負責人座談期間,總理向台商明確表態:“對台商優(you) 惠政策不會(hui) 改變!”給台商吃下一顆“定心丸”。

在廈門大學“廈大時光”書(shu) 店與(yu) 學生們(men) 交流時,李克強鼓勵學生,既要讀時新書(shu) 籍,更要讀古典、經典著作,這樣才能“積澱更深厚、視野更開闊”。他到泉州還前往兩(liang) 家公司,考察“互聯網+”和“中國製造2025”,鼓勵傳(chuan) 統企業(ye) 和“中國製造”轉型升級。

李克強福建之行的最後一個(ge) 考察點,是福州三坊七巷的嚴(yan) 複故居。4月24日,總理在這座地處福州老城區的古宅裏,對這位學貫中西、啟蒙了幾代國人的北大老校長表達敬意,稱讚他是第一批“放眼看世界”的中國人,同時又始終葆有一顆純正的“中國心”。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