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由於(yu) 技術進步、全球化、資源環境條件變化、製度與(yu) 政策調整等因素推動,發達國家物流產(chan) 業(ye) 出現了頻繁多樣的創新活動,形成了一係列新服務、新技術、新組織、新方式,極大地推動了物流產(chan) 業(ye) 的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實現了物流效率的快速提升,逐步形成了知識技術資本高度密集、高效運行的現代物流體(ti) 係。多樣化、深層次、大範圍的物流創新加快湧現。
——分工深化和專(zhuan) 業(ye) 化促進物流服務創新加速發展
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和物流產(chan) 業(ye) 規模的持續擴大,物流產(chan) 業(ye) 內(nei) 部分工深化和專(zhuan) 業(ye) 化呈現加速發展趨勢,促進了物流服務的多樣化、細分化和專(zhuan) 業(ye) 化,使得新型物流服務及新興(xing) 行業(ye) 加速湧現。
1。物流服務日益分化和專(zhuan) 業(ye) 化。在傳(chuan) 統運輸和倉(cang) 儲(chu) 領域,出現了物流服務日益分化的新趨勢,形成了許多新的專(zhuan) 業(ye) 服務領域和新興(xing) 行業(ye) 。如按照商品類型和運輸要求,形成了危險品運輸、冷藏運輸、快件運輸等新的貨運行業(ye) 。
2。新興(xing) 物流服務加速湧現與(yu) 專(zhuan) 業(ye) 化。在物流服務日益細分的基礎上,物流企業(ye) 探索和創新延伸服務、增值服務及第三方服務等新型服務。如運輸中介服務,主要從(cong) 事為(wei) 貨主和運輸企業(ye) 提供信息溝通、供求對接、運輸優(you) 化等方麵的交易和管理服務。目前,美國有不同規模的運輸中介企業(ye) 超過1萬(wan) 家,為(wei) 全美約11%的載貨汽車和數十萬(wan) 家工商企業(ye) 提供服務,在整合零散載貨汽車運力資源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
3。物流資源要素服務日益專(zhuan) 業(ye) 化。物流產(chan) 業(ye) 的快速發展,帶動了各類物流設施及信息、知識、資金等要素需求的增加,促進了相關(guan) 服務的專(zhuan) 業(ye) 化發展。例如,在物流設施和裝備方麵,圍繞運輸樞紐、多式聯運場站、倉(cang) 庫、集裝箱、托盤、特種裝備等,形成一係列專(zhuan) 業(ye) 化的投資、運營和租賃服務企業(ye) ,不僅(jin) 有效地提高了物流設施利用效率,也有效地降低了物流企業(ye) 的投資壓力。如普洛斯集團(prologis),是全球著名的倉(cang) 庫及配送設施的投資和運營企業(ye) ,在北美、歐洲、亞(ya) 洲等2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持有和管理2523個(ge) 、約4100萬(wan) 平方米的倉(cang) 儲(chu) 和配送設施,資產(chan) 價(jia) 值高達300億(yi) 美元,為(wei) 全球4700家工商企業(ye) 和物流企業(ye) 提供倉(cang) 儲(chu) 設施租賃及物業(ye) 管理服務。
——現代信息技術成為(wei) 物流技術創新的主導
在全麵實現物流作業(ye) 機械化、電氣化和自動化的基礎上,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進入以現代信息技術為(wei) 主導的物流技術創新階段,物流業(ye) 成為(wei) 信息化應用最為(wei) 普及的行業(ye) 之一。
1。推動物流活動全過程信息化。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起步於(yu) 企業(ye) 內(nei) 部管理和物流操作各環節,由此推動了訂單處理、倉(cang) 儲(chu) 、配送、財務等環節的信息化,極大提升了各種物流活動的運作效率。
2。推動基於(yu) 信息技術的技術創新。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和全程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帶動了基於(yu) 信息技術的物流管理工具、作業(ye) 方式、設施裝備等方麵的一係列創新和研發,為(wei) 物流企業(ye) 提供了如全球定位係統(gps)等大量自動化、智能化的新型物流設施和裝備,加速了企業(ye) 信息管理係統、erp等新型管理模式和管理工具的研發和應用,信息化逐步成為(wei) 發達國家物流領域技術創新的主要途徑。
3。促進物流各環節融合互動,推動一體(ti) 化集成創新。進入新世紀以來,互聯網+等技術的興(xing) 起和廣泛及深度應用,極大地促進了物流各環節之間、企業(ye) 之間的信息互通、流程對接和操作融合,逐步打破了物流領域傳(chuan) 統的組織邊界和技術束縛,實現了更大範圍內(nei) 的供應鏈體(ti) 係整合,促進了流程再造、功能重組、商業(ye) 模式創新等方麵的集成創新,不僅(jin) 帶動了物流電商等新型服務組織及運營平台的發展,也為(wei) 資源整合方式創新提供了支撐和新途徑。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氣候變化和資源環境約束日益嚴(yan) 峻的大背景下,發達國家的物流行業(ye) 已開始轉向以節能降耗為(wei) 核心的綠色技術創新。例如,歐盟已於(yu) 2012年開始實施冷鏈物流節能計劃,為(wei) 歐盟各國冷鏈企業(ye) 綠色發展提供技術進步和研發創新支持。
——物流組織創新呈現大型化、集群化和平台化趨勢
在全球化背景下,全球產(chan) 業(ye) 加快轉移促進了全球物流體(ti) 係大範圍調整,加上日益專(zhuan) 業(ye) 化的服務創新和以信息技術為(wei) 主導的技術創新的有力推動,傳(chuan) 統的物流組織邊界和網絡體(ti) 係逐漸被打破,為(wei) 新型物流產(chan) 業(ye) 組織的孕育和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市場空間。
1。全球物流巨頭加速湧現。為(wei) 適應全球化物流格局的形成和參與(yu) 全球競爭(zheng) ,發達國家物流企業(ye) 紛紛通過上市、並購、重組等方式加速全球擴張,一批具有影響力和服務能力的大型跨國物流企業(ye) 加速湧現。例如,美國聯邦快遞,在1971年成立和1978年上市時,隻是從(cong) 事本土航空貨運的運輸企業(ye) 。在搶占全球市場的過程中,聯邦快遞經過數次大型並購和擴張,目前已成長為(wei) 擁有16萬(wan) 名員工、1200個(ge) 轉運貨站、10個(ge) 航空樞紐、47000部運輸車輛、634架貨運飛機,服務網絡覆蓋22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超大型物流企業(ye) ,能夠提供航空貨運、快遞、陸運、供應鏈管理等服務的“全球物流經營人”。
2。物流集群得到快速發展。與(yu) 物流企業(ye) 大型化相並行,發達國家大量專(zhuan) 業(ye) 化的中小物流企業(ye) ,則加快向交通樞紐、製造業(ye) 中心、大都市地區集中集聚,形成了一批具有完善物流產(chan) 業(ye) 配套、多樣化服務功能、強大規模優(you) 勢和整體(ti) 競爭(zheng) 能力的大型物流集群,成為(wei) 對接和支撐全球物流體(ti) 係的骨幹網絡。如美國的芝加哥,曾經是美國最為(wei) 重要的製造業(ye) 中心、農(nong) 產(chan) 品貿易中心和運輸中心。1980年以來,在美國製造業(ye) 大量轉移的背景下,芝加哥依托其優(you) 越的地理中心區位,借助綜合運輸樞紐優(you) 勢,以及連接北美大陸的鐵路、公路、航空、運河等綜合運輸網絡優(you) 勢,大力吸引和集聚各類物流企業(ye) 和發展多式聯運,形成了規模龐大、功能健全、輻射集聚能力強大的大型物流集群,使芝加哥成功轉型成為(wei) 連接美國東(dong) 西海岸、對接南北美洲大陸、聯通全球市場的國際物流中心。2000年以來,芝加哥物流集群的年均增長率達到7%,鐵路運輸量達到全美的50%,公路運量占全美約1/3,航空貨運量居全球第二.
3。多樣化物流功能平台成為(wei) 新型物流產(chan) 業(ye) 組織。在物流領域分工細化和信息技術應用日益普及的背景下,眾(zhong) 多中小物流企業(ye) 采取共享資源、互助聯盟等方式尋求創新發展,形成了包括物流園區、信息平台、知識創新中心等具有較強資源共享功能的一批新型物流服務平台組織。如歐洲的“冷庫能源顧問”是一個(ge) 專(zhuan) 業(ye) 化的信息平台和冷鏈創新中心,是由歐洲冷庫企業(ye) 、知名大學及專(zhuan) 業(ye) 研究機構共同發起成立的,主要針對降低能耗和促進高效節能技術的應用,為(wei) 冷庫企業(ye) 提供信息技術谘詢、推廣培訓、節能方案設計、管理工具研發等服務。
——服務方式創新加速物流資源整合與(yu) 優(you) 化配置
伴隨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發達國家的物流設施、企業(ye) 數量、服務能力日益豐(feng) 富和多樣化,迫切需要更加有效地進行物流資源要素的整合和優(you) 化配置,以更具效率的方式提供服務和創造價(jia) 值,從(cong) 而形成了一係列新型服務方式、商業(ye) 模式及資源配置方式。
1。以多式聯運為(wei) 核心的綜合運輸服務方式得到迅速發展。多式聯運是在水、鐵、公、空等多種運輸方式發展日益成熟和運力資源不斷豐(feng) 富的基礎上,以運輸單元標準化和優(you) 化利用多種運輸服務能力為(wei) 核心,形成的一體(ti) 化的新型運輸方式。國際上,多式聯運發端於(yu) 上世紀80年代國際集裝箱的海鐵聯運和江海聯運,並逐步拓展至鐵水聯運、公鐵聯運、空路聯運、空鐵聯運等方麵。目前,美、德、法等國港口集裝箱的海鐵聯運比例分別為(wei) 40%、30%和35%,江海聯運比例也超過20%。多式聯運的發展不僅(jin) 實現了多種運輸方式之間的分工合作和優(you) 勢互補,而且促進了不同運輸方式在運輸組織、基礎設施、物流裝備、標準化及操作規範等方麵的對接和一體(ti) 化集成創新,極大地促進發達國家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的形成和運輸效率的提升。
2。以第三方物流為(wei) 代表的專(zhuan) 業(ye) 化物流服務方式迅猛發展。第三方物流是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最重要的物流創新,是物流企業(ye) 將運輸、倉(cang) 儲(chu) 等多種物流服務活動及資源進行整合的創新。與(yu) 傳(chuan) 統物流方式不同,發達國家從(cong) 事第三方物流服務的企業(ye) ,基本上是沒有運輸和倉(cang) 儲(chu) 設施的輕資產(chan) 企業(ye) ,也不直接從(cong) 事傳(chuan) 統的運輸和倉(cang) 儲(chu) 服務,而是通過采購或外包運輸和倉(cang) 儲(chu) 服務,利用和整合社會(hui) 物流設施資源,為(wei) 工商企業(ye) 提供一體(ti) 化、綜合性的物流管理服務。其核心優(you) 勢是對工商企業(ye) 物流活動的管理能力和對社會(hui) 物流資源的整合能力。全球物流50強企業(ye) 中的美國羅賓遜公司,是典型的第三方物流企業(ye) ,其2012年營業(ye) 收入超過114億(yi) 美元,簽署合作協議的運輸供應商達53000個(ge) ,可以調動的汽車超過100萬(wan) 輛、集裝箱超過50萬(wan) 個(ge) ,平均每年運輸服務采購額超過40億(yi) 美元。
3。以供應鏈管理為(wei) 核心的係統化物流服務方式正在快速興(xing) 起。進入新世紀以來,在信息化、全球化有力推動下,全球產(chan) 業(ye) 鏈重組進一步加快,連接上下遊企業(ye) 的物流活動也逐漸形成一體(ti) 化的供應鏈,物流服務逐漸從(cong) 服務單一企業(ye) 轉向服務供應鏈。物流企業(ye) 需要係統梳理和整合供應鏈的各種物流需求,通過流程再造和整合供應鏈中的各種物流資源,形成麵向供應鏈全過程的係統化、一體(ti) 化的新型物流服務管理方式和服務體(ti) 係。如發達國家近年來快速發展的冷鏈體(ti) 係,已基本實現對肉類、水產(chan) 品及奶製品的從(cong) 生產(chan) 到餐桌的全覆蓋,蔬果的冷鏈經由率也已達70%以上,極大地減少了鮮活農(nong) 產(chan) 品的流通損耗,提升了產(chan) 品品質。再如,香港的利豐(feng) 集團,是從(cong) 事供應鏈管理和服務的代表企業(ye) ,依托其良好的全球客戶服務能力和在中國及亞(ya) 洲的強大資源整合能力,為(wei) 眾(zhong) 多國際品牌和大型零售企業(ye) 提供從(cong) 原材料采購、定製加工、國際貿易到零售門店的供應鏈管理服務。
創新驅動物流產(chan) 業(ye) 加快轉型升級
經過30多年的持續創新,發達國家不僅(jin) 形成了一係列新服務、新組織、新技術和新方式,而且實現了物流產(chan) 業(ye) 的結構調整與(yu) 轉型升級,有效地促進了物流效率的穩步提升。
——推動物流產(chan) 業(ye) 結構升級
隨著新型物流服務組織、新興(xing) 物流行業(ye) 的大量湧現和快速發展,近年來發達國家物流產(chan) 業(ye) 結構出現重大變化,形成了以運輸、倉(cang) 儲(chu) 為(wei) 基礎,以第三方物流、供應鏈管理等新興(xing) 物流服務業(ye) 為(wei) 主導,以物流設施及要素服務為(wei) 支撐的現代物流產(chan) 業(ye) 結構。在美國,運輸服務業(ye) 在全部物流產(chan) 業(ye) 就業(ye) 中的比重已下降到1/3,而新興(xing) 物流服務業(ye) 、設施運營行業(ye) 的就業(ye) 比重則不斷上升,成為(wei) 物流產(chan) 業(ye) 發展的新支柱。
——促進全球物流體(ti) 係重構與(yu) 提升
在全球化背景下,基礎設施水平的提升、多樣化新型物流組織的發展和集聚,推動了全球物流網絡體(ti) 係及主要樞紐的布局調整,形成了一批具有綜合基礎設施支撐、集聚龐大物流產(chan) 業(ye) 集群、能夠提供多樣化物流服務功能的大型物流樞紐或國際物流中心,極大地改變著各國在全球物流體(ti) 係的地位和競爭(zheng) 優(you) 勢。如西班牙阿拉貢省的薩拉戈薩市,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在地方政府和企業(ye) 的推動下,利用其具有的歐洲區域運輸中心優(you) 勢和高速路網、機場、鐵路等基礎設施優(you) 勢,通過發展多式聯運、開辟國際航線、開發物流園區、引入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的全球物流知識創新中心等方式,吸引了數百家西班牙及歐洲的物流企業(ye) ,以及歐寶、zara等一大批歐洲著名廠商的全球物流配送中心,迅速成為(wei) 歐洲最大的物流樞紐,並在冷鏈、時尚產(chan) 品、汽車及零配件等全球物流體(ti) 係中占據核心樞紐地位,在西班牙貨運市場的份額已從(cong) 成立之初的2%上升到目前的15%。
——促進物流產(chan) 業(ye) 向知識技術密集型轉變
在分工專(zhuan) 業(ye) 化持續深化和現代信息技術深度應用的推動下,物流產(chan) 業(ye) 的發展動力出現巨大轉變。從(cong) 傳(chuan) 統上更多依賴物流設施裝備及勞動力的大量資源投入,轉向更多依靠物流管理知識、市場信息以及高素質的人力資源等創新要素,極大地推動了物流產(chan) 業(ye) 向知識技術密集型產(chan) 業(ye) 的轉變。在全球物流百強企業(ye) 中,不僅(jin) 出現了20餘(yu) 家像美國羅賓遜公司這樣的大型輕資產(chan) 型物流企業(ye) ,而且多數物流巨頭都在加速向第三方物流、供應鏈管理轉變。信息網絡、物流管理技能、服務方案設計和資源配置能力,成為(wei) 全球物流企業(ye) 發展的新競爭(zheng) 優(you) 勢。
——有效促進物流效率持續提升
上世紀80年代前後,歐美國家都曾出現物流成本下降趨緩或停滯的局麵。而隨著多樣化、深層次、大範圍物流創新的出現和發展,極大地促進了全社會(hui) 物流資源的優(you) 化配置和使用效率,有效地推動了發達國家物流成本水平持續穩步下降。如美國,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已從(cong) 上世紀80年代的16%下降到目前的8%。
製度創新是實現物流創新的必要基礎
物流創新的實現,與(yu) 發達國家順應創新發展要求,持續推進市場經濟體(ti) 製完善和製度創新密不可分。
——放鬆管製和改革監管有利於(yu) 釋放創新活力
以美國為(wei) 例,20世紀80年代美國國會(hui) 陸續通過斯塔格斯鐵路法、公路運輸法等法案,對交通運輸業(ye) 的規製內(nei) 容和監管方式進行了重大調整和改革。一方麵,取消了對鐵路運輸準入、運費定價(jia) 、州際公路卡車運輸等方麵的限製;另一方麵,解散了負責交通運輸監管的州際貿易委員會(hui) (icc),在美國交通部(dot)下設地麵運輸委員會(hui) (stb),負責對交通運輸安全和運營管理方麵進行規製和監管。上述改革措施有效地促進了各種運輸方式、物流服務之間的相互競爭(zheng) 和合作,為(wei) 美國物流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製度保障。
——推進製度創新為(wei) 物流創新開辟更大空間
仍以美國為(wei) 例,一方麵在新的國家運輸政策(ntp)中引入新的製度安排。如建立了“運輸中介”製度,確立了多式聯運、第三方物流服務、供應鏈管理企業(ye) 與(yu) 傳(chuan) 統運輸企業(ye) 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為(wei) 羅賓遜公司等大型物流企業(ye) 提供了全新發展機遇。另一方麵,為(wei) 物流創新設立專(zhuan) 項製度安排。如出台多式聯運地麵運輸效率法案(istea),成立聯邦多式聯運辦公室,推進了聯運標準化促進行動、破除聯運法律障礙、建立聯運統計和信息交換製度等一係列製度建設,有力地推動了經濟高效且環保的多式聯運體(ti) 係發展,為(wei) 加快物流創新和提高效率奠定了製度基礎。
——為(wei) 物流創新提供有效支持和引導
為(wei) 支持物流創新和加大知識、人才、技術、資金等創新要素投入,發達國家還探索和引入了一些新機製和新政策。例如,2000年以來,歐盟實施了促進多式聯運發展的馬可波羅計劃、冷鏈發展計劃、冷鏈物流節能計劃等一係列物流創新發展計劃,並設立專(zhuan) 項創新資金,用於(yu) 支持形成政、產(chan) 、學、研合作創新平台。歐盟利用這些創新平台,促進了相關(guan) 物流領域的信息共享、合作研發、標準製定、人才培訓和技術推廣等,成為(wei) 有效引導、支持、推廣歐盟物流創新的新機製。
國際經驗啟示
發達國家30多年來的物流創新實踐和成效,對當前我國推動物流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有重要的借鑒和啟示。
——物流創新是經濟發展轉型和物流產(chan) 業(ye) 升級的內(nei) 在要求
物流創新的形成和發展,是經濟發展進入到工業(ye) 化後期,加快結構升級、形成效率與(yu) 創新驅動的內(nei) 在要求;同時也是在物流產(chan) 業(ye) 實現快速增長、資源要素極大豐(feng) 富之後,尋求新的發展動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的迫切要求。因此,促進物流創新成為(wei) 經濟轉型階段發達國家物流產(chan) 業(ye) 發展的關(guan) 鍵和核心戰略。
——物流創新具有多元化、多樣化、多層次的動力來源
物流創新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由眾(zhong) 多物流企業(ye) 探索實踐的過程,創新的方向和結果不僅(jin) 取決(jue) 於(yu) 客戶需求和商品特性,也取決(jue) 於(yu) 企業(ye) 自身的創新能力和條件,更與(yu) 企業(ye) 所處的創新環境和製度環境密切關(guan) 聯。因此,不同國家或地區之間,物流創新的來源、形式、內(nei) 容、成效可能各具特色,需要根據自身發展條件和要求,製定和實施相應的創新戰略,使創新成為(wei) 物流產(chan) 業(ye) 發展的主要動力。
——物流創新具有相互聯係、相互促進的特征
以分工專(zhuan) 業(ye) 化為(wei) 動力的服務創新是基礎,新的物流服務必然需要技術創新的支持和推動,進而需要新的物流組織乃至新的資源要素整合和配置方式的支撐。反之,新技術、新組織和新方式的出現,也會(hui) 推動新一輪服務創新和更大範圍創新的湧現。尤其重要的是,物流領域信息化水平提高和以信息技術為(wei) 核心的技術創新,已經成為(wei) 創造新服務、培育新組織、形成新商業(ye) 模式和服務方式的主要動力和途徑,已經成為(wei) 現代物流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的主要動力。
——物流創新有賴於(yu) 更加完善的市場經濟體(ti) 製
需要政府按照物流產(chan) 業(ye) 發展和創新的要求,破除原有體(ti) 製的障礙,加快創新體(ti) 製機製,為(wei) 物流產(chan) 業(ye) 實現創新發展釋放活力。
——物流創新有利於(yu) 物流產(chan) 業(ye) 加快轉型升級
物流創新不僅(jin) 可以加快物流產(chan) 業(ye) 從(cong) 傳(chuan) 統的資源和勞動密集型向知識技術密集型產(chan) 業(ye) 轉變,促進多樣化新興(xing) 行業(ye) 形成並加快物流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升級,而且可以更大程度上實現全社會(hui) 物流資源要素的優(you) 化配置,促進物流成本水平進一步下降和物流效率持續提高。因此,物流創新是物流產(chan) 業(ye) 實現結構升級、發展方式轉變的根本途徑。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