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雲物流”的思考和實踐

發布時間:2015-04-14 10:51:31 萬(wan) 聯網

物流產(chan) 業(ye) 是一個(ge) 體(ti) 量巨大的產(chan) 業(ye) ,2014年的中國物流行業(ye) 的產(chan) 值超過10萬(wan) 億(yi) 元,占GDP比重為(wei) 18%。相對於(yu) 發達國家的8%左右的物流比重,我國的物流成本仍然屬於(yu) 居高不下。從(cong) 落後水平的GDP×18%的起點到先進水平的GDP×8%這段距離,物流成本在GDP中每降低1%對應著6000億(yi) 元的價(jia) 值,這對我們(men) 各方物流業(ye) 者來說,既是廣闊的舞台,更是艱巨的使命。在邁向先進水平的過程中,蘊含著豐(feng) 富的商業(ye) 模式和巨大的利益。
  而我們(men) 所麵臨(lin) 的形勢卻遠沒有那麽(me) 樂(le) 觀:物流經營主體(ti) 規模小、數量多,全國物流企業(ye) 近800萬(wan) 家,單一市場占有率最高僅(jin) 為(wei) 1.2%,集中度很低;產(chan) 業(ye) 經營運作的組織化水平較低,經營模式基本為(wei) 散兵遊勇的狀態;運力空閑、空駛、空待,車輛空駛率達40%以上,對能源、環境、交通設施等浪費巨大;市場競爭(zheng) 失序、服務行為(wei) 欠規範、誠信體(ti) 係不健全、服務品質不足;利潤率低下讓經營者不滿,物流從(cong) 業(ye) 者特別是司機的收入微薄、勞動強度大。誰能解決(jue) 上述問題,誰就將是這個(ge) 領域的創新者、勝利者。我們(men) 需要從(cong) 具體(ti) 的事務中跳脫出來,從(cong) 一個(ge) 更高的視角來審視這個(ge) 行業(ye) 的問題,從(cong) 目標、戰略、組織、規則這四個(ge) 層麵提出解決(jue) 方案。
  目前,應該說每個(ge) 物流企業(ye) 都有信息化的動力,但不是每個(ge) 物流都有信息化的能力。因為(wei) 資金實力、人力資源的欠缺,小微物流企業(ye) 在信息化上要落後於(yu) 同行平均水平,更落後於(yu) 客戶的期望。
  基於(yu) 這樣一種現狀,我們(men) 認為(wei) 小微物流企業(ye) 信息化的路徑應是從(cong) “雲(yun) 服務”邁向“雲(yun) 物流”,形成“雲(yun) 生態”。金律科技作為(wei) 一個(ge) 物流及供應鏈係統提供商,依托於(yu) 清華大學蘇州研究院物流研究所,為(wei) 工廠物流、第三方物流企業(ye) 、第四方物流企業(ye) 、新型供應鏈公司提供物流係統、供應鏈管理係統、綜合物流平台和物流信息技術服務。我們(men) 要做四個(ge) 方麵的工作,也就是從(cong) 四個(ge) 切入點來幫助小微物流企業(ye) 實現突破。
  第一,在科技服務方麵,我們(men) 提供“雲(yun) 服務”。
  所謂“雲(yun) 服務”是指物流係統的研發、部署、運營均由我們(men) 提供,物流企業(ye) 無需購買(mai) 係統、無需購買(mai) 機器、無需配置機房、無需配置技術人員,按需使用,按使用付費,且使用成本極低。這樣一來,即便是小微企業(ye) ,也能夠擁有大平台,使用大係統,有機會(hui) 實現彎道超車。
  第二,在經營模式方麵,我們(men) 倡導“雲(yun) 物流”。
  在“雲(yun) 服務”的基礎上,我們(men) 還將推出“雲(yun) 物流”,也就是引導“雲(yun) 服務”物流企業(ye) 組成一個(ge) 物流平台體(ti) 係,形成一種強大的合力。通過這種以共同平台為(wei) 紐帶的強大合力來吸引新的物流業(ye) 務,並分流給各平台成員,讓平台成員因為(wei) 這種合力取得更多發展機會(hui) 。
  第三,在產(chan) 業(ye) 支撐方麵,我們(men) 期望“雲(yun) 生態”。
  在“雲(yun) 物流”規模形成後,我們(men) 還將進一步聯合物流產(chan) 業(ye) 投資基金、供應鏈金融等各方力量來幫助模式先進、經營優(you) 秀的平台成員進一步提升發展空間。
  第四,在人力資源方麵,我們(men) 推薦“雲(yun) 教育”。
  在發展過程中,人力資源永遠是關(guan) 鍵問題,我們(men) 將聯合國內(nei) 名校的物流及供應鏈專(zhuan) 業(ye) 院係為(wei) 物流企業(ye) 提供專(zhuan) 修、研討、培訓機會(hui) ,通過認識提升、知識儲(chu) 備、模式研討、人脈構建提供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
  綜上所述,我們(men) 希望通過科技應用、經營模式、產(chan) 業(ye) 支撐、人力資源培養(yang) 四個(ge) 方麵的服務,為(wei) 物流及供應鏈領域的進步貢獻應有的正能量。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