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觀念落後物流成本過高 電商入局化解農產品滯銷之困

發布時間:2015-04-03 11:01:01 經濟參考報

農(nong) 村市場因其消費需求多樣、潛力巨大,一直被視為(wei) 中國電商的藍海。農(nong) 產(chan) 品滯銷是老問題,主要是由於(yu) 農(nong) 民對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存在過高預期,加之當地農(nong) 村電商發展水平滯後、農(nong) 民網上銷售農(nong) 產(chan) 品知識欠缺等,農(nong) 產(chan) 品滯銷問題依舊存在。相關(guan) 人士建議,為(wei) 了最大限度減少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大幅波動對農(nong) 民收入造成影響,使農(nong) 民對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保持合理預期,應出台扶持農(nong) 村電商人才培養(yang) 等在內(nei) 的多項政策舉(ju) 措,加大對農(nong) 村電商發展的關(guan) 注。
  酥梨存土窖遭滯銷之困
  乾縣位於(yu) 陝西省鹹陽市以北,包括蘋果、酥梨、桃等在內(nei) 的多種季節和時令水果是當地的特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
  記者最近在乾縣陽洪鎮上陸陌村采訪時,不少梨農(nong) 向記者反映,去冬至今,往年價(jia) 格不錯、銷售順暢的酥梨出現了明顯滯銷,僅(jin) 上陸陌村一家,就有數百萬(wan) 斤酥梨在“苦等買(mai) 主”。
  村民梁戰明說,2013年他種植的18畝(mu) 梨園總共收獲了8萬(wan) 多斤酥梨,來自廣東(dong) 、廣西等全國各地的客商在年前就將這些梨以每斤2.2元到2.4元的價(jia) 格全部買(mai) 走,僅(jin) 靠賣梨,他家去年的毛收入就達到17萬(wan) 元左右。“2014年由於(yu) 梨花遭受凍害、春夏之交旱情嚴(yan) 重,是梨樹結果的‘小年’,收獲的酥梨隻有5萬(wan) 多斤,由於(yu) 客商少有問津,這些梨全部存在自家的梨窖裏,基本沒有賣出去。而年前,酥梨的價(jia) 格也降到了每斤1.28元到1.33元,比2013年下降不少。”
  陽洪鎮副鎮長喬(qiao) 斌說,陽洪鎮的酥梨種植麵積,在5500畝(mu) 左右,2014年的酥梨產(chan) 量,達到了1500多萬(wan) 斤,經過前期銷售,仍有400萬(wan) 斤酥梨在梨窖裏等待“買(mai) 主”,今年的銷售確實遇到了一點兒(er) 困難。
  農(nong) 村電商發展滯後
  記者在上陸陌村采訪發現,造成今年當地酥梨滯銷的原因,與(yu) 農(nong) 民近年來靠酥梨發家致富從(cong) 而對梨價(jia) 有著過高預期有著直接關(guan) 係。而農(nong) 村電商在當地發展明顯滯後,是造成農(nong) 民對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抱有不合理預期的“背後原因”。
  記者在上陸陌村采訪發現,這個(ge) 村的絕大多數梨農(nong) ,其銷售酥梨的形式還是限於(yu) “等客上門”,沒有主動出擊推銷酥梨的意識和做法,電商銷售等現代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方式,更在農(nong) 民們(men) 的頭腦中是“一片空白”,由於(yu) 沒有從(cong) 電商途徑獲取酥梨價(jia) 格的信息途徑,許多農(nong) 民錯誤估計了酥梨的銷售形勢和銷售價(jia) 格,從(cong) 而造成了酥梨的滯銷。因此,加快建設縣級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銷售平台,是避免“價(jia) 賤傷(shang) 農(nong) ”的必然出路。
  多措並舉(ju) 推進農(nong) 村電商發展
  接受記者采訪的基層農(nong) 業(ye) 主管部門負責人、高校電商領域專(zhuan) 家等表示,目前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迅速,農(nong) 村電商在其中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建議政府相關(guan) 部門出台舉(ju) 措,幫助農(nong) 村電商適應形勢需要,使其快速發展。
  長期從(cong) 事農(nong) 村電商研究的共青團陝西省委農(nong) 村青年工作部部長魏延安表示,農(nong) 村電商自2009年以來呈現爆發式增長的趨勢,到2013年,僅(jin) 在淘寶和天貓平台上,從(cong) 縣域發出的包裹就達14億(yi) 件,淘寶網和天貓上注冊(ce) 地在農(nong) 村的網店超過200萬(wan) 家。“最近阿裏研究院與(yu) 淘寶商學院聯合發布的《縣域電子商務人才研究微報告》指出,未來兩(liang) 年,縣域網商對電商人才的需求量超過了200萬(wan) 人。在目前農(nong) 村青年群體(ti) 返鄉(xiang) 創業(ye) 的大背景下,國家相關(guan) 部門可以考慮將農(nong) 民培訓教育與(yu) 電商發展結合,運用職業(ye) 農(nong) 民培訓、大學生創業(ye) 培訓等多種手段和方法,加快培養(yang) 農(nong) 村電商人才。”
  魏延安說,在農(nong) 村電商的發展上,目前還存在以下幾個(ge) 突出的問題:
  一是認識問題。他說,在城市已經泛濫的互聯網思維、電商理念、微營銷等概念,至今在農(nong) 村還是新事物,甚至一些縣鄉(xiang) 的幹部也認識不足,至多知道開淘寶店就是電商了,離真正的電商概念還有相當距離。那些在農(nong) 村電商領域的先行者,也往往走入兩(liang) 個(ge) 方向的誤區,要麽(me) 把電商看作一個(ge) 獨立的產(chan) 業(ye) 形態,為(wei) 電商而發展電商,與(yu) 實體(ti) 產(chan) 業(ye) 結合不緊密,最終成為(wei) 無源之水;要麽(me) 把電商看作一般的營銷手段,作為(wei) 一個(ge) 新的渠道來運作,忽視了與(yu) 現有產(chan) 業(ye) 的融合,結果獨木難支。
  二是政策問題。魏延安說,農(nong) 業(ye) 要發展,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科技,這句話套用在農(nong) 村電商發展上,同樣適用。在發展明顯滯後於(yu) 城市的農(nong) 村搞電商,政府的作為(wei) 十分重要,這也是各地發展縣域電商的普遍經驗。現在在農(nong) 村電商的發展方向上,很多地方還停留在平台思維上,動不動想花大力氣自建平台,花錢多,效果卻不好。實際上,還是老老實實地做孵化平台更現實些。另外,現在大家往往把扶持重點放在了電商園區、企業(ye) 招商上,對草根電商創業(ye) 重視不足,開網店貸點款、享受點政策很難,電商創業(ye) 的“螞蟻雄兵”態勢形不成;電商軟環境建設跟進不夠,配套服務跟不上,電商經濟很脆弱。
  三是物流問題。魏延安說,農(nong) 村電商,想做的人不少,但真正動起來的卻不多,究其原因,物流是一個(ge) 大瓶頸。想在農(nong) 村發展電商,目前配送成本很高,特別是在非平原地區,成本高過城市數倍,還沒有效率;二是返程空載嚴(yan) 重,這又抬高了物流成本。“政府相關(guan) 部門應該重視包括通信、物流、包裝加工等在內(nei) 的產(chan) 業(ye) 鏈建設,大的企業(ye) 要引進,小的創業(ye) 網店也要扶持。通過發展突出地方特色、加強農(nong) 產(chan) 品品牌建設、扶持縣域電商發展平台等舉(ju) 措,促進農(nong) 村電商的快速發展。”
  商務部電子商務專(zhuan) 家谘詢委員會(hui) 專(zhuan) 家李琪表示,農(nong) 村電商的快速發展,對農(nong) 產(chan) 品滯銷問題的解決(jue) ,是一個(ge) 良好的契機。“目前我國一些農(nong) 村生產(chan) 的農(nong) 產(chan) 品,還是初級的原材料,它們(men) 的包裝、規格往往比較簡陋,而通過電商途徑銷售的‘網貨’,需要精細的包裝和加工,從(cong) 農(nong) 產(chan) 品到加工產(chan) 品再到網貨,是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提升的關(guan) 鍵環節,相關(guan) 政府部門需要在這方麵對農(nong) 民進行培訓。另外,為(wei) 了農(nong) 村電商的快速發展,商務、農(nong) 業(ye) 等部門還應加大對農(nong) 村電商政策的研究、製定和落實,從(cong) 而達到真正的以工補農(nong) 、以城補農(nong) 。”
  在農(nong) 村物流平台的搭建方麵,李琪表示,受條件所限,農(nong) 村的物流成本往往較高,農(nong) 產(chan) 品及相關(guan) 工業(ye) 製成品“出不來、進不去”的最後一公裏問題在農(nong) 村相當突出,而目前中國郵政在全國已經建立起了比較完善的郵件遞送網絡,建議政府部門可以將郵政作為(wei) 農(nong) 村電商快速發展的物流平台,同時通過龍頭企業(ye) 、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的帶動和引領,推動農(nong) 村電商的快速發展。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