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互聯網時代,傳(chuan) 統的家電製造業(ye) 將難以為(wei) 繼,大規模生產(chan) 的推式供應鏈時代將宣告終結,會(hui) 逐漸進入拉式供應鏈的新時代,追求個(ge) 性化、定製化。大數據結合其他先進技術,重構傳(chuan) 統價(jia) 值鏈,確保產(chan) 品交付能夠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個(ge) 性化需求。在2014.11月的時候,青島海爾冰箱事業(ye) 部龐經理與(yu) 我電話溝通一個(ge) 關(guan) 於(yu) 供應商分級管理的項目實施。意味將來海爾采購將以配套為(wei) 主,為(wei) 下一步的模塊化製造作準備,同時,這也是為(wei) 工業(ye) 4.0戰略作基石。
由德國率先提出工業(ye) 4.0概念,是以智能製造為(wei) 主導的第四次工業(ye) 革命,或革命性的生產(chan) 方法。該戰略旨在通過充分利用信息通訊技術和網絡空間虛擬係統—信息物理係統相結合的手段,將製造業(ye) 向智能化轉型,分為(wei) 三大主題,分別是智能工廠、智能生產(chan) 、智能物流。對於(yu) 消費者而言,“工業(ye) 4.0”就是一個(ge) 將生產(chan) 原料、智能工廠、物流配送、消費者全部編織在一起的大網,消費者隻需用手機下單,網絡就會(hui) 自動將訂單和個(ge) 性化要求發送給智能工廠,由其采購原料、設計並生產(chan) ,再通過網絡配送直接交付給消費者。最終價(jia) 值在於(yu) 提高生產(chan) 效率同時降低生產(chan) 成本。本文著重談談工業(ye) 4.0對家電製造業(ye) (模塊化製造業(ye) ,汽車行業(ye) 也是此類)供應鏈的正麵影響。
供應鏈管理基礎:計劃
高效的供應鏈管理在於(yu) 完美計劃,產(chan) 銷平衡的理想狀態。由於(yu) 計劃的不可預測特性,計劃成為(wei) 企業(ye) 供應鏈管理難題,至今也沒有哪家公司能做到完美的計劃。美國費舍爾教授將市場產(chan) 品分為(wei) 兩(liang) 種:實用性產(chan) 品和創新型產(chan) 品,前者對應精益供應鏈(ECR),後者對應敏捷供應鏈(QR),前者根據企業(ye) 庫存製定計劃,後者根據顧客訂單生產(chan) 。高價(jia) 值的家電產(chan) 品製造業(ye) 供應鏈應對應敏捷供應鏈。在敏捷供應鏈下,顧客通過互聯網向企業(ye) 下達訂單,企業(ye) 通過一定時間窗口將訂單集中,集中采購,進行小批量多批次的生產(chan) 。改變目前現貨交易消費模式,而是通過延遲製造和配送來達成交易。在敏捷供應鏈中將“原材料(物質)”以“信息”來替換。工廠內(nei) 采購來的原材料,被“貼上”一個(ge) 標簽:這是給A客戶生產(chan) 的XX產(chan) 品,XX項工藝中的原材料。相當於(yu) 智能工廠中使用了含有信息的“原材料”,實現了“原材料(物質)”=“信息”的效果。由計劃不準變為(wei) 不需要成品計劃,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了傳(chuan) 統供應鏈中的計劃難題。
供應鏈管理核心:協同
供應鏈中的供需協同是以物流和信息流體(ti) 現出來,高效的協同意味著前響應速度的加快。在傳(chuan) 統商業(ye) 環境中,信息處理和實物配送都將消耗大量的客戶服務前置期(LT),有違背提高客戶服務最佳體(ti) 驗的初衷。工業(ye) 4.0是以大數據、雲(yun) 計算的互聯網基礎環境,為(wei) 供應鏈中供需信息提供零時差的數據傳(chuan) 輸;其次,工業(ye) 4.0時代的產(chan) 業(ye) 鏈集群將以一種新業(ye) 態出現,因為(wei) 對實物配送的時效提出最高的要求。配置相當的兩(liang) 款汽車奔馳和淩誌,奔馳一是貴,二是交貨期比較長。是因為(wei) 兩(liang) 者相比,豐(feng) 田的產(chan) 業(ye) 鏈更集中化;最後,協同體(ti) 現在關(guan) 係上,所以未來供應鏈管理將由現在的交易管理轉向關(guan) 係管理。
供應鏈管理本質:庫存
假設你昨天去國美買(mai) 台空調,國美第二天從(cong) 門店附近的配送中心(LDC)為(wei) 你配送上門。但您了解國美在全國有多少門店,多少NDC,LDC嗎?這個(ge) 渠道中沉澱了多少庫存嗎?這可是一筆巨大的流動資產(chan) 啊。工業(ye) 4.0時代,這一模式將快速蛻減,按單訂製的(MTO)模式將消降渠道冗餘(yu) 庫存。廠家將庫存設置在零部件狀態,而部件比成品通用化水平要高,周轉率自然就高。就如聯想和DELL,聯想的MTS模式,實現1億(yi) 的銷售額需3億(yi) 資金冗餘(yu) ,而DELL實現1億(yi) 銷售庫存2000萬(wan) 零件就夠了。工業(ye) 4.0一種程度上解決(jue) 製造業(ye) 資金緊張的問題。與(yu) 之配套的零擔物流繼續成為(wei) 市場快速增長領域。
在不久的將來,買(mai) 車可能實現個(ge) 性化定製——在手機裏打開智能汽車工廠的App,從(cong) 數百種配置中選擇一款車型,然後在個(ge) 性化訂單中輸入諸如“把轎車內(nei) 飾設計成綠巨人”的要求,約一個(ge) 月,一輛用工業(ye) 4.0流水線為(wei) 你度身設計、製造的“綠巨人版轎車”就會(hui) 送到您家門口,價(jia) 格並不比量產(chan) 車貴多少。工業(ye) 4.0以生產(chan) 流程為(wei) 基礎,聯動整個(ge) 價(jia) 值鏈,有能力幫助中國製造企業(ye) 提升運營效益,化解生產(chan) 成本攀升的壓力,並以工業(ye) 智能化推動生產(chan) 力躍升。越來越少的人將能製造越來越多的東(dong) 西,以梅賽德斯奔馳公司為(wei) 例,20年前,他們(men) 用8萬(wan) 人製造20萬(wan) 輛車。現在,他們(men) 用6萬(wan) 人製造30萬(wan) 輛車。更少的人,更多產(chan) 出,這就是製造業(ye) 的遊戲規則和趨勢,也是生產(chan) 力的趨勢。
2014年11月李克強總理訪問德國期間,中德雙方發表了《中德合作行動綱要:共塑創新》,宣布兩(liang) 國將開展工業(ye) 4.0合作,該領域的合作有望成為(wei) 中德未來產(chan) 業(ye) 合作的新方向。而借鑒德國工業(ye) 4.0計劃,是“中國製造2025”的既定方略。珠三角部分城市已在探路借助工業(ye) 4.0的東(dong) 風實現製造業(ye) 的智能化轉型。從(cong) 工業(ye) 機器人的生產(chan) ,到全自動化生產(chan) 線的推廣;從(cong) 車聯網的應用,再到探索建立“智能工廠“。以TCL、德賽、華陽等為(wei) 代表的本土巨頭企業(ye) 以及包括利元亨、惠州三協等在內(nei) 的一批中小型精密製造與(yu) 自動化公司,都在進行自我革命。中國業(ye) 內(nei) 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的關(guan) 注,但需要清醒地認識中國工業(ye) 發展所處的階段,切忌盲目跟風,動輒提借助工業(ye) 4.0實現工業(ye) 趕超,到頭來恐怕落得“麻雀跟著夜貓子飛——打食的打食,熬夜的熬夜”的窘境。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