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件送來了,但剛好不在家或不在單位,怎麽(me) 辦?快件因無人接收,快遞員隻能“二次投遞”、“三次投遞”。不過,有了“智能快遞櫃”,這些問題將迎刃而解。如今,市區不少小區已出現了可自助收取快件的“智能快遞櫃”,外觀類似超市儲(chu) 物櫃,快遞員將貨物放進去後,收件人憑著手機號碼和收到的一次性提取碼短信,就可24小時取件。“智能快遞櫃”的出現,能否有效解決(jue) 快遞及物流配送“最後一公裏”難題?近日,記者對此展開深入調查。
家住鄭東(dong) 新區奧蘭(lan) 花園的趙女士很喜歡網購,但最煩心的就是收快遞。“我的工作性質需要在外跑來跑去,多數時間不在家也不在單位,收到快遞員的電話就會(hui) 發愁把貨物放哪兒(er) 。”小區今年出現的“智能快遞櫃”—“速遞易”解決(jue) 了她的煩惱。“快遞員給我打電話,我隻需要告訴他放到小區門口‘速遞易’裏就行了,我隨時都可以去領取。”趙女士說。
記者在位於(yu) 潁河西路的正商潁河港灣小區值班室看到,這裏安裝的是一種叫作“收件寶”的“智能快遞櫃”,有大、中、小三種型號。櫃子中間觸摸屏幕上,有“投件”和“取件”兩(liang) 個(ge) 選項。正在投遞貨物的一名快遞員告訴記者,經過收貨人的允許後,他們(men) 就在快遞櫃這裏確認身份信息,錄入快件信息(快遞單號、收件方手機號碼等),然後選擇快件使用的箱格大小,係統就會(hui) 彈開相應空閑的櫃子,並自動發送信息提示收件人。“對我們(men) 來說是件大好事,以往收件人不在家時,我們(men) 需要二次、三次投遞,現在隻要放進快遞櫃裏就行了,投遞效率大大提高。”這名快遞員說。
對快遞櫃給予好評的,還有小區的門衛和保安。如果業(ye) 主不在家,快遞員將快件放在值班室,他們(men) 就需要擔負起看管責任,為(wei) 此曾與(yu) 業(ye) 主產(chan) 生過矛盾,還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冒充快遞員上門,竊取業(ye) 主信息。“智能快遞櫃”的出現,在方便快捷的同時也使小區和業(ye) 主的安全有所保障。
業(ye) 內(nei) 人士:
大大提高快遞員投遞效率
手機查詢、輸入密碼、開門取件,隻需三個(ge) 步驟,一個(ge) 快遞包裹便能從(cong) “智能快遞櫃”中取出。這樣的“智能快遞櫃”外形類似超市儲(chu) 物櫃。這種新投遞模式會(hui) 給快遞業(ye) 乃至城市物流配送帶來哪些變化?“最後一公裏”問題是否會(hui) 迎刃而解?
市快遞業(ye) 協會(hui) 會(hui) 長、河南中通快遞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要仁告訴記者,相比傳(chuan) 統模式,“智能快遞櫃”有以下優(you) 勢:第一,由於(yu) 是標準化產(chan) 品,可以連接各個(ge) 快遞公司,做到投遞渠道資源共享;第二,做到24小時服務,方便用戶及時取貨。目前,鄭州市場的“智能快遞櫃”主要由第三方專(zhuan) 業(ye) 公司運營,各大快遞公司按照投遞包裹量與(yu) 其結算付費進行合作。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智能快遞櫃”覆蓋到鄭州近一半管理較完善的大型居民小區,但因為(wei) 這個(ge) 小“櫃子”解決(jue) 的僅(jin) 僅(jin) 是從(cong) 小區門口到用戶家裏這一段的投遞問題,所以隻能說是部分解決(jue) 了快遞業(ye) 詬病已久的“最後一公裏”問題。
河南圓通、申通等快遞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分析說,“智能快遞櫃”可以24小時為(wei) 居民提供服務,在“雙11”、中秋節等高峰期可大大提高快遞員投遞效率。
“智能快遞櫃”搶灘都市大型社區,同時,快速增長的農(nong) 村快遞市場也亟待破解“最後一公裏”問題。張要仁分析說,近兩(liang) 年,隨著電子商務在農(nong) 村快速普及,目前,我省需送達鄉(xiang) 村的快件占到總快遞量的近20%,其年增速則達到50%左右,但是,“智能快遞櫃”目前在農(nong) 村市場普及率還非常低,如何讓鄉(xiang) 村快遞渠道更通暢成為(wei) 需要解決(jue) 的問題。
法律人士:接收貨物第一時間留存證據
與(yu) 以往快遞員直接將貨物送到收貨人手中相比,“智能快遞櫃”由快遞員直接入櫃,缺少了收貨人當麵簽收、檢驗貨物的環節,因此也有不少市民擔心,如果收到的貨物毀損、缺失,又該如何維權?
河南良笛律師事務所律師鍾颯介紹,雖然“智能快遞櫃”對於(yu) 收貨人和快遞員來說十分方便,但也存在隱患。根據相關(guan) 法律規定,自收貨人簽收貨物起,風險責任已經轉移到收貨人身上。而“智能快遞櫃”是第三方接受貨物,自快遞員把貨品放入櫃中,就視為(wei) 收貨人已經認可,風險就轉移到了收貨人手中,如果想要證明貨物是在快遞環節出現的毀損,收貨人就擔負著舉(ju) 證責任。她提醒收貨人,可以在接收貨物的第一時間,當著小區門衛、保安等第三人的麵拆封,或者第一時間在監控設施下拆封,以便日後貨物毀損、主張賠償(chang) 時作為(wei) 證據使用。
商務部門:整合資源升級城市配送網
不隻快遞業(ye) 為(wei) “最後一公裏”發愁,製約城市物流配送的關(guan) 鍵也是“最後一公裏”。記者從(cong) 市商務局了解到,他們(men) 正在嚐試實施多種新舉(ju) 措,逐步改善這一現狀。
據市商務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去年6月,鄭州市“城市共同配送聯盟”作為(wei) 非營利性行業(ye) 聯合體(ti) 正式成立。該聯盟由1所大學、2家服務平台單位、9家供應鏈上下遊企業(ye) 和組織正式發起成立。聯盟成立後,各成員單位首先對自己的物流設施進行升級改造。鄭州國際陸港利用鄭歐班列常態化及返程班列等優(you) 勢,開辟專(zhuan) 門配送功能區。宇鑫物流對市內(nei) 集散點進行高標準技術改造,投資10多萬(wan) 元增設監控大屏幕,配備掃描終端、自動叉車等現代化分揀設施。長通公司設立貨運車輛總站,配備54輛貨運車輛,設置4條主線、8條副線和68個(ge) 固定站點,基本覆蓋鄭州主城區;順豐(feng) “嘿客”增設雲(yun) 櫃,實現24小時收取件服務。該聯盟還製定了統一的作業(ye) 標準和業(ye) 務流程,促進資源整合及共同利用。鄭州國際陸港借助自身幾個(ge) 配送中心聯合宇鑫物流、長通物流、安得物流配送中心,完成班列貨物向市內(nei) 的快速分撥和集疏,實現一級配送。宇鑫物流整合陽光物流、順豐(feng) 物流、長通物流區域網點,形成多線多點,覆蓋市區網絡,實現二級配送。長通物流則把宇鑫物流部分末端網點納入自己的站點係統,定時發車、定點停靠,按照標準統一貨物集散,實現三級配送。
據了解,下一步,我市還將繼續改造升級城市配送網絡,全麵構建車輛運營及配套體(ti) 係,進一步提升城市物流配送標準化水平。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