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巨頭及資本進入生鮮行業(ye) ,前景一片向好。在“互聯網+”的政策背景下,農(nong) 業(ye) 被互聯網改造的潛力巨大,可能就是下一個(ge) 風口的豬。但記者近日從(cong) “中國農(nong) 業(ye) 生鮮電商發展論壇”上了解到,全國四千家生鮮電商,隻有1%實現了盈利,絕大多數還在虧(kui) 損或持平。
現狀:概念火 發展卻難突破
隨著農(nong) 業(ye) 生鮮電商的迅猛發展,農(nong) 業(ye) 生鮮商城、網店數量激增,各大網絡巨頭紛紛涉足農(nong) 業(ye) 版塊:京東(dong) 和阿裏開始在農(nong) 業(ye) 生鮮市場攻城略地,天天果園、本來生活、我買(mai) 網都找到了融資。
商派公司一位負責人說,但現實中,全國範圍的農(nong) 業(ye) 生鮮在電商中依然占比很小,各地方的農(nong) 業(ye) 生鮮交易平台存在小、弱格局。民天生鮮一位負責人丁強說,該領域其實大家都還沒有獲得很大突破,因為(wei) 遇到不少痛點,比如產(chan) 品非標準化、供應鏈很難完善和損耗很大、配送成本很高、用戶客單價(jia) 很高和無法免配送費導致顧客購買(mai) 頻率低等,這些嚴(yan) 重限製了農(nong) 業(ye) 生鮮電商的發展。
盡管生鮮電商發展已有兩(liang) 年多,但昨日論壇上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國4000多家生鮮電商企業(ye) 中,隻有1%實現了盈利,7%巨虧(kui) ,88%略虧(kui) ,4%持平。
虧(kui) 損原因:損耗過於(yu) 巨大 每單物流成本40元
行內(nei) 人士透露,生鮮的毛利率很高,是吸引商家大量進入的原因,企業(ye) 中毛利率低的有30%~40%,高的達80%~90%。記者在一些生鮮網站上看到,半斤菜心就要10元左右,價(jia) 格是菜市場的一倍以上。
但商派公司人士說,賺錢並非易事,其實生鮮電商的產(chan) 業(ye) 鏈太長,包括了種植、選品、包裝分揀、物流、損耗和營銷等六大環節。
業(ye) 內(nei) 有統計顯示,無論是自營配送還是第三方配送,目前生鮮電商的損耗率大約在10%以上,有些甚至達到30%,而線下實體(ti) 生鮮超市損耗率一般控製在5%以內(nei) 。
實際損耗可能更大。昨日,正穀家宴一位負責人張友廷舉(ju) 例說,全國有機生鮮2013年產(chan) 值為(wei) 800億(yi) 元,銷售額隻有250億(yi) 元,大部分產(chan) 品損耗掉了。
會(hui) 上一些電商表示,很多環節不是靠電商能解決(jue) 的,其中最核心的是配送成本太高,生鮮本身的種植成本其實不高,一般采購價(jia) 大概是售價(jia) 的20%。
缺乏冷鏈配送能力
相比之下,物流成本則高得驚人。很多電商都自己建物流配送保證服務品質,但缺乏冷鏈配送能力,很多都是冰塊保鮮,隻有極少數電商會(hui) 在市區使用冷鏈車,送去各大網點,再由網點完成最後一公裏配送。
在業(ye) 內(nei) 看來,生鮮電商要想達到井噴的狀態,要求商家能夠把客單價(jia) 做到50元左右,這意味著物流成本非常的低,甚至免運費。但到目前為(wei) 止,有些生鮮電商因為(wei) 還停留在40元每單的物流成本,導致成本依舊高企,它們(men) 因此隻能把客單價(jia) 定在100元以上,嚇跑了不少顧客。
平台電商:天貓,淘寶,京東(dong) ,一號店,亞(ya) 馬遜。
自有基地+宅配:多利農(nong) 莊,正穀有機,諾亞(ya) 有機。
自有基地+采購+配送:沱沱工社。
采購+銷售網站+配送:順豐(feng) 優(you) 選,本來生活,中糧我買(mai) 網,甫田網,易果網,家事易等。
超市旗下綜合性電商:山姆會(hui) 員網上商店,永輝半邊天,樂(le) 購網上商城。
單分類專(zhuan) 業(ye) 賣家/平台入駐商家:農(nong) 享網,天天果園等。
六大模式
解決(jue) 之道:盡量縮短供應鏈的時間
商派公司人士說,生鮮電商能否擺脫虧(kui) 損還是要看客戶營銷能力,銷量大才行。
而一些大型電商平台也在尋找解決(jue) 辦法。天貓人士說,因為(wei) 生鮮商品是非標商品,有明顯的季節性特點,因此其配送能力成為(wei) 衡量一個(ge) 電商平台物流水平的標杆。記者了解到,天貓最大限度地縮短供應鏈時間,對於(yu) 季節性的商品采用C2B預售的模式。
擁有自建物流優(you) 勢的京東(dong) 近期也上線了生鮮平台“拍到家”, 該公司稱,將向用戶提供3公裏範圍內(nei) 生鮮及超市產(chan) 品的配送,並基於(yu) 移動端定位實現,可保證2小時內(nei) 快速送達。京東(dong) 已經在北京、上海進行了小範圍測試,並在測試數據的基礎上,對產(chan) 品進行逐漸完善。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