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東莞製造業被質疑:衰落已成事實?

發布時間:2015-03-23 11:54:10 南方日報

日前,一篇名為(wei) 《東(dong) 莞失落史:“中國製造”的悲劇宿命?》(以下簡稱《宿命》)的網文被廣泛傳(chuan) 播。《宿命》認為(wei) ,去年以來,微軟關(guan) 停原諾基亞(ya) 東(dong) 莞工廠、為(wei) 蘋果代工的萬(wan) 士達倒閉,標誌著“東(dong) 莞製造”正在衰落,這也是“中國製造”的宿命。
  對於(yu) 再一次“被衰落”,東(dong) 莞政府和民間都有著不同的看法。其中,東(dong) 莞市統計局數據顯示,微軟旗下原諾基亞(ya) 東(dong) 莞工廠關(guan) 停後,東(dong) 莞智能手機出貨量已占全國的半壁江山、占全球的17.7%。
  東(dong) 莞已“衰落”?企業(ye) 在競爭(zheng) 中關(guan) 停被誇大
  《宿命》稱,6年前受2008年金融危機影響,東(dong) 莞製造業(ye) 集聚縮水。隨著微軟、萬(wan) 士達、聯勝等企業(ye) 搬走、關(guan) 停,“東(dong) 莞發生的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從(cong) 2009年到2015年,據某協會(hui) 內(nei) 部統計,東(dong) 莞有超過4000家企業(ye) 倒閉。
  記者了解到,自2008年金融危機後,“東(dong) 莞企業(ye) 倒閉潮”傳(chuan) 言幾乎隔段時間就出現一次。這次的《宿命》有了微軟和萬(wan) 士達的例證,似乎更加言之鑿鑿。不過,幾乎所有網上傳(chuan) 言都沒有權威數據來說明,東(dong) 莞近年來究竟有多少企業(ye) 倒閉關(guan) 停,涉及哪些行業(ye) 。
  東(dong) 莞權威部門有數據顯示,2013年到2014年,東(dong) 莞倒閉關(guan) 停的企業(ye) 數量和過去比並沒有大的變化,且倒閉關(guan) 停企業(ye) 主要分布在電子儀(yi) 器儀(yi) 表製造業(ye) 、紡織服裝鞋帽、塑料製品及金屬製品等行業(ye) ,分別占倒閉關(guan) 停企業(ye) 總數的44.1%、11.8%、7.6%和7%,合計占比70.5%。
  東(dong) 莞市政協特聘委員、東(dong) 莞台商協會(hui) 輔導會(hui) 長謝慶源說,2014年年底以來,東(dong) 莞確實有一些大的企業(ye) 停產(chan) 或者倒閉,比如萬(wan) 士達公司。其倒閉的主要原因是主要客戶蘋果公司認為(wei) 萬(wan) 士達的生產(chan) 設備無法滿足其需求,要求萬(wan) 士達更換生產(chan) 設備,但是萬(wan) 士達方麵無法承受,隻能停產(chan) 。他認為(wei) ,東(dong) 莞沒有“倒閉潮”。經過2008年金融風暴後,留下來的台資企業(ye) 經營狀況還不錯,而且從(cong) 協會(hui) 會(hui) 員數量看,這幾年停掉或者搬走的台資企業(ye) 並不多。
  他強調,有的企業(ye) 搬到了鄰近一些國家,但由於(yu) “水土不服”又回來了,“所以離開東(dong) 莞的也不一定就好”。
  東(dong) 莞市市長袁寶成表示,近期外界關(guan) 注的倒閉的企業(ye) 大都是智能手機或其設備部件的生產(chan) 商。近幾年全球智能手機產(chan) 業(ye) 發展非常快,企業(ye) 競爭(zheng) 也非常激烈,有的企業(ye) 由於(yu) 其母公司經營狀況不理想,而關(guan) 停在東(dong) 莞設立的工廠,這是正常的現象。“市場經濟中優(you) 勝劣汰,有企業(ye) 關(guan) 停倒閉是激烈競爭(zheng) 中的正常現象,個(ge) 別行業(ye) 的洗牌,並不能說明製造業(ye) 整體(ti) 遭遇了危機。
  莞企紛紛倒閉?企業(ye) 數量和注冊(ce) 資本雙提升
  企業(ye) 倒閉數量往往被用作“東(dong) 莞製造衰退”的“有力”論據。但極少被提及的一個(ge) 事實是,近3年來,東(dong) 莞無論是企業(ye) 數量還是製造業(ye) 企業(ye) 數量都在持續增長。
  東(dong) 莞市政府新聞辦發布的信息稱,2014年,全市市場主體(ti) 發展實現了“三個(ge) 突破”,其中新登記企業(ye) 及企業(ye) 注冊(ce) 資本兩(liang) 項指標更是創下了曆史新高。
  截至去年底,東(dong) 莞全市實有市場主體(ti) 突破63萬(wan) 戶,達632290戶,穩居全省地級市首位。其中,實有企業(ye) 210777戶,比增39.43%,企業(ye) 占市場主體(ti) 份額從(cong) 2012年底的27.93%上升到33.34%。全市每新設立100家市場主體(ti) 之中,企業(ye) 就有40家。
  東(dong) 莞企業(ye) 規模也在增長,全市市場主體(ti) 注冊(ce) 資本總量達7116.71億(yi) 元,相比2012年底,淨增加增幅52.72%。僅(jin) 2014年,東(dong) 莞就新登記企業(ye) 數量和注冊(ce) 資本分別比2013年底增長44.01%和166.53%。
  東(dong) 莞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11年,東(dong) 莞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總數4243家,到2014年已經增加到近5400家,企業(ye) 數量規模逐年壯大,其中2014年淨增加接近150家。
  來自海關(guan) 的數據顯示,東(dong) 莞進出口領域的大中型企業(ye) 2014年分別達到1141家和3623家,分別比2013年增加了45家和125家。
  有東(dong) 莞政府部門人士認為(wei) ,不少人對東(dong) 莞的印象還停留在“三來一補”企業(ye) 眾(zhong) 多的時代,對於(yu) 這些企業(ye) 特別是一些“明星”企業(ye) 倒閉關(guan) 停比較關(guan) 注,對東(dong) 莞新增加企業(ye) 數量情況分析相對較少。
  諾基亞(ya) 工廠關(guan) 停?4手機企業(ye) 增加值翻倍
  “生產(chan) 經營困難”往往被認為(wei) 是東(dong) 莞企業(ye) “倒閉潮”的原因。對此,東(dong) 莞並不否認一些中小企業(ye) 出現經營困難的情況,並且出台了一係列的扶持政策。不過另一方麵,大企業(ye) 和支柱行業(ye) 對“東(dong) 莞製造”的貢獻不斷凸顯。
  2014年,東(dong) 莞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增長8.8%,大型企業(ye) 244家,占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的4.7%,增加值卻增長了14.2%,占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的46.7%。華為(wei) 終端成為(wei) 全市首家主營業(ye) 務收入突破500億(yi) 元的企業(ye) ,僅(jin) 此一家企業(ye) 就拉高全市工業(ye) 產(chan) 值增速4.2個(ge) 百分點。
  外界關(guan) 注微軟旗下的原諾基亞(ya) 東(dong) 莞工廠後,東(dong) 莞本土的智能手機已經占到國內(nei) 半壁江山。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東(dong) 莞智能手機出貨量2.3億(yi) 台,約占全球的17.7%。華為(wei) 終端、步步高、宇龍通信、歐珀移動等4家大型手機生產(chan) 企業(ye) 工業(ye) 增加值159.5億(yi) 元,增長126.7%,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3.7個(ge) 百分點。
  在進出口領域,去年全市進出口總額1625.3億(yi) 美元,增長6.2%,增速在全國外貿總額前五名城市中排第一位。
  東(dong) 莞市統計局有數據顯示,2014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ye) 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0.2%,其中投資收益增長48.2%,拉動利潤總額增長3.0個(ge) 百分點。企業(ye) 虧(kui) 損麵有所收窄,第四季度規上工業(ye) 企業(ye) 虧(kui) 損麵為(wei) 16.2%,比前三季度收窄6.6個(ge) 百分點。
  製造業(ye) 已衰落?東(dong) 莞製定工業(ye) 產(chan) 值翻番目標
  在《宿命》等文章感歎東(dong) 莞“衰落”的同時,東(dong) 莞在全國率先提出了對接“中國製造2025”的“東(dong) 莞製造2025”戰略,提出工業(ye) 總產(chan) 值翻一番,實現1萬(wan) 億(yi) 元向2萬(wan) 億(yi) 元跨越,工業(ye) 增加值率從(cong) 20%增加到30%,接近日本、德國等國水平的目標。
  事實上,東(dong) 莞實施“三重”建設以來,全市重大項目總數已經達到177個(ge) ,總投資3049.2億(yi) 元,項目建成後將產(chan) 生超過1萬(wan) 億(yi) 元的產(chan) 值。
  東(dong) 莞還提出,要實現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雲(yun) 計算等信息技術廣泛應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貫穿產(chan) 品設計生產(chan) 銷售服務全過程。這與(yu) 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熱詞“互聯網”高度契合。東(dong) 莞企業(ye) 也已經在朝這方麵努力。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廣東(dong) 唯美陶瓷高調攜手小米,率先推動“機器換人”的大朗毛織產(chan) 業(ye) 也在向“淘工廠”發展。
  不過,“東(dong) 莞製造”也並非沒有短板。東(dong) 莞市委政研室主任鄧濤認為(wei) ,與(yu) 以往東(dong) 莞製造不同的是,“東(dong) 莞製造2025”更強調“智能化製造、個(ge) 性化定製和差異化競爭(zheng) ”,在這一方麵東(dong) 莞企業(ye) 仍需努力。
  東(dong) 莞市政協委員、五株科技董事長蔡誌浩表示,東(dong) 莞大的製造業(ye) 企業(ye) 抗風險能力比較強,但中小型企業(ye) 實力不強,需要進行個(ge) 性化的發展。
  東(dong) 莞市政府也在為(wei) “東(dong) 莞製造2025”創造更加良好的營商環境。生產(chan) 企業(ye) 轉係統精密軸承的日資控股那智建信項目,3月12日土地招拍掛摘牌,次日即動工,享受到東(dong) 莞項目投資建設體(ti) 製改革中“直接落地”的政策紅利,預計11月就能投產(chan) 。這也再一次刷新了項目落地的“東(dong) 莞速度”。
  可以預見,在相當長的時間裏,“東(dong) 莞製造”“東(dong) 莞製造2025”“互聯網東(dong) 莞製造”仍繼續成為(wei) 外界熱議並進而考察評估“中國製造”的樣本。但至少當下,“東(dong) 莞製造”還沒有到“衰落”的境地。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