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an) 於(yu) 傳(chuan) 統物流如何變革適應電商模式,大家已經討論很多。但大多都聚焦於(yu) 思維層麵,或者規劃層麵;即如何利用電商思維做決(jue) 策、和客戶互動、品類設置等。如果我們(men) 要談二者相同點,作為(wei) 物流:無論是傳(chuan) 統還是電商都是基於(yu) 貨物的流動所發起;並且都旨在一定可控成本下實現物流目標,這個(ge) 目標是正確的時間,用正確的方式將產(chan) 品送達正確的地點正確的人。這是我們(men) 能找到為(wei) 數不多的共同。而本文主要通過分析一些實實在在的作業(ye) 實況,透視其差異性。
在此之前,我們(men) 必須掌握一些前置信息,它是我們(men) 做異同分析基本出發點,換句話說,基本源於(yu) 這些看似簡單淺顯但卻基本公認的變化導致傳(chuan) 統與(yu) 電商物流模式的千裏之別!考慮到嚴(yan) 謹性,我們(men) 再將討論對象側(ce) 重在零售百貨行業(ye) 。從(cong) 3個(ge) 方麵看:
一、從(cong) 表麵上看,電商壓縮了空間,加速了時間。空間指終端用戶和企業(ye) 基本沒有傳(chuan) 統上的距離的概念,天南海北大致雷同,而時間的加速則意味著:空間其實是虛擬壓縮,但是需要用速度將虛擬空間壓縮轉化為(wei) 實際意義(yi) 的效果。用物流語言來講要渠道效率;傳(chuan) 統物流經過多層轉運,最後到達門店,終端用戶上門自提;電商物流則表現為(wei) 企業(ye) 直達用戶,送貨上門!這樣一個(ge) 改變讓物流的容錯能力大大降低,敏捷性、柔性要求大大提高,即傳(chuan) 統物流過程的每一個(ge) 轉運點都是一個(ge) 核查過程,可以檢驗錯誤的發生,這點電商的物流是不能也不容許存在;同時如果作為(wei) 具有競爭(zheng) 力的電商企業(ye) ,快速響應,客戶多變都要求電商能很好應付,這點在傳(chuan) 統物流並不多見(尤其地址啊,收貨人的變化)。
二、“少品種、大批量、少批次、長周期”轉變為(wei) “多品種、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這樣的轉變導致其物流行為(wei) 就大不一樣,如庫存管理、入庫、揀選、車輛安排等都有很大差別。
三、物流環節的IT技術因素,在電商物流裏舉(ju) 足輕重,在傳(chuan) 統行業(ye) 此因素的角色隻能是一個(ge) 有效的補充,擁有雄厚IT技術的物流體(ti) 係是許多傳(chuan) 統物流所不具備的,這就是很多大型電商自建物流的重要原因,如1號店、京東(dong) 。
有了這樣的總體(ti) 概念,我們(men) 將容易理解並可能深入物流的每個(ge) 環節,剖析其差異及背後成因。按習(xi) 慣,我們(men) 分為(wei) 倉(cang) 儲(chu) 和配送兩(liang) 大部分。
倉(cang) 儲(chu) 部分:
1)存儲(chu) 方式,傳(chuan) 統物流一般情況大都存儲(chu) 區和揀配區域共用,其實質就是上述少品種、大批量的出入模式所決(jue) 定。庫內(nei) 設施一般為(wei) 平麵庫(堆垛),立體(ti) 高位貨架。由於(yu) 大批量的特點,進出以箱數為(wei) 單位,甚至以托為(wei) 輔助單位;存儲(chu) 和轉移多以托盤為(wei) 載體(ti) 。而電商的物流則需要應付多品種、小批量的特點,同時在目前以人工作業(ye) 為(wei) 主的前提下,必須以專(zhuan) 門的存儲(chu) 區來提高存儲(chu) 利用率;專(zhuan) 門的揀貨區提高揀選效率(配以輕型貨架為(wei) 主,平麵托盤庫位補充。)最後我們(men) 所看到的倉(cang) 庫布局、輔助器械都有很大差異。傳(chuan) 統倉(cang) 庫品類的ABC分類基本穩定,產(chan) 品足夠成熟,所以其存儲(chu) 方位大致確定。電商物流則由於(yu) 多種組合和空間壓縮讓ABC分類極具動態性,所以這種常用方式(分類存儲(chu) )變得很難上手,亞(ya) 馬遜的隨機存儲(chu) 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種困境。
2)揀貨方式。概括來講:傳(chuan) 統物流出庫批量大,可以用叉車直接揀貨,在衡量揀貨效率時多以箱數(原包裝箱)為(wei) 主要單位。很少使用RF輔助,因為(wei) 數量大,但品種少,可重複清點;揀貨過程直接摘果,或者摘果後播種;一個(ge) 訂單批量已經足夠大,不需要考慮訂單如何組建波次。相反,電商需要以規模製勝,品種繁多,但數量多為(wei) 個(ge) 位數,甚至多為(wei) 一件兩(liang) 件,揀貨時一個(ge) 訂單顯然不足以摘果,需要統籌考慮以波次為(wei) 單位,邊摘果邊播種,這種精細是無法駕駛叉車類似的粗糙工具完成的,所以常見的電商揀貨多是RF,揀貨小車,周轉箱。RF代替了人眼做到完成一個(ge) 動作的校驗,周轉箱則代替了移動包裝單位(托盤)。
這裏想特殊強調一下,筆者認為(wei) 大型電商倉(cang) 庫作業(ye) 最具提升潛力的就是揀貨,幾乎沒有之一。原因是①數量級大,小小改變但收獲或許頗豐(feng) ②電商的揀貨在目前看來,短期無法機械化,執行上存在很大變數。如何建立科學的流程,保證效率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③其複雜性更高,比起傳(chuan) 統倉(cang) 儲(chu) 作業(ye) ,這裏更要強調其係統性優(you) 化思想。盡管和傳(chuan) 統物流一樣,提升揀貨作業(ye) 效率需要從(cong) 入庫規劃做起,怎麽(me) 樣組合一個(ge) 最精明的波次,建立一個(ge) 什麽(me) 樣的指導路徑等等,但電商揀貨要實現這些目標就困難多了,因為(wei) 我們(men) 要從(cong) 大數據中考慮貨物的ABC屬性,波次如何組合,路徑如何優(you) 化;而且這些基礎性質可能還是時刻變化的。我想表達的意思是,關(guan) 於(yu) 這項工作的背後需要IT技術、數據分析技術,當然也包括物流實踐經驗完美結合。由於(yu) 篇幅有限,加之有跑題之嫌,隻能後會(hui) 有期。
如果把這些特征總結一下,那就是電商需做一步就得務必保證正確,怎麽(me) 做?那就是幾乎每一個(ge) 步驟都要傻瓜驗證。傳(chuan) 統揀貨相對明朗,在筆者從(cong) 事經曆中,很多熟練的揀貨人員(傳(chuan) 統物流)基本能清楚記得一些常見貨物的庫位,此時IT係統的作用可見一斑。一句話,還是電商的動態性和作業(ye) 規模(數據規模)大大超過傳(chuan) 統物流。
3)複核,傳(chuan) 統出庫的複核程序重要,但基本上基於(yu) 數量清點,以及零頭箱,以及品種校驗,也多為(wei) 人工單獨可以完成,而電商的複核幾乎是重新清點,通過電子設備終端一一完成校驗。
4)信息元素,傳(chuan) 統物流貨物上的信息元素要求不高,因為(wei) 貨物本身外表或物理屬性可以區分,例如可以不貼標簽也行,也不需要有票據一一對應,即發票可以和貨物異步流通;然而電商物流卻嚴(yan) 格要求標簽信息規範性和完整性,在同一時間的訂單內(nei) 容如果沒有標簽、條碼信息就如石沉大海,發票也必須和貨物同步流動,如果分開不僅(jin) 是費用的問題更是對核心“顧客體(ti) 驗”的傷(shang) 害。
5)包裝:傳(chuan) 統物流自從(cong) 運出工廠後包裝一般不需要再行調整,所以傳(chuan) 統物流沒有明顯的包裝線,其包裝的起因是加固或安全;而電商物流則因為(wei) 商品經過重組,“新產(chan) 品”則處於(yu) 無包裝狀態,電商倉(cang) 庫包裝線則需要有設計包裝能力,並進行響應操作,需要根據不同的商品特征,在成本時間的約束下,研製包裝方案,保證在途貨物的安全。這點上,包裝環節是倉(cang) 儲(chu) 物流其中又一最具專(zhuan) 業(ye) 性和行業(ye) 技術含量的一環。
6)盤點:傳(chuan) 統物流的盤點定期進行,由於(yu) 沒有強係統約束,盤點也成為(wei) 庫存管理或者問題暴漏的重要手段。傳(chuan) 統物流可以停止運作進行盤點,而多級庫存分布也保證了停止作業(ye) 的可行性。電商物流則無法達成這樣的靜態盤點,7*24小時的服務一直讓倉(cang) 庫處於(yu) 運轉中。那如何保證賬實一致呢?的確在電商的倉(cang) 庫首先要重點控製過程,杜絕差異產(chan) 生,(傳(chuan) 統過程可以偏離係統要求,事後補救。)其次,差異的處理要不斷通過係統引導控製進行處理,做到數量、狀態、位置的每次變化都係統實物同步進行。通過這些方麵的嚴(yan) 格管控,來彌補無法進行靜態盤點工作的不足。較為(wei) 可行的是局部盤點,分類盤點。
運輸與(yu) 配送部分
傳(chuan) 統運輸批量大,類型較為(wei) 單一,目標地點較為(wei) 固定,容易產(chan) 生規模效益;所以我們(men) 看到很多專(zhuan) 線公司,甚至於(yu) 1台車1個(ge) 人就可以開一個(ge) 物流公司,就算到配送環節也有相當的批量,(大多到門店停止)。對傳(chuan) 統物流而言,最後一公裏往往是RDC(區域配送中心)到門店。而對電商而言,由於(yu) 貨物類別不同(貴重、易碎等特點不一),較難整合,我們(men) 可以理解為(wei) 相對傳(chuan) 統物流而言,多了一公裏,即站點—客戶,而這一公裏往往是電商配送核心所在。具體(ti) 來說:
1)貨源組織:傳(chuan) 統運輸貨源簡單,可以附屬某單個(ge) 企業(ye) ,便可以組織可運作的貨源,並且節奏相對穩定,貨量相對可靠。電商則不是如此,如果一個(ge) 運輸企業(ye) 打算經營某個(ge) 區域,必須要有較多的貨源對象才能總體(ti) 保證穩定,相反,做自營配送決(jue) 策也需要訂單量有足夠規模,否則決(jue) 策很不科學,容易資源閑置。
2)運輸計劃:傳(chuan) 統物流點固定、量標準有很大計劃空間,尤其可以較準確預計到一些季節性或者交通因子的影響,傳(chuan) 統物流可以做到提前運輸。顯然電子商務不到訂單最後一刻是無法進行運輸作業(ye) 的,因為(wei) 我們(men) 無法預測運輸什麽(me) ,真正的產(chan) 品是組合。傳(chuan) 統物流則不同,尤其到一些傳(chuan) 統節日(如春節)運輸資源較緊張的時間,可以做到“以庫存換運輸的效果”。積壓較高庫存避免高峰期運輸資源有限造成瓶頸。
3)運輸資源采購:對傳(chuan) 統物流來講運輸資源提供方和需求方保持相對穩定,合同都是大合同,大合同的優(you) 勢在於(yu) 保證了運作最小風險,例如承運商在大合同下,容易對細節要求較為(wei) 積極配合。但是在采購資源的初期容易造成商業(ye) 賄賂,導致高成本低質量現象。而在過程中則盡量掩蓋運作質量的不足。電商物流采購則使得用戶作為(wei) 直接的裁判給出結果評價(jia) ,加上運輸在運作過程中舉(ju) 足輕重的地位使運輸資源的質量較為(wei) 透明。然而更為(wei) 看好的是,電商思維影響這運輸行業(ye) 的演變,以IT技術為(wei) 核心的運輸資源平台的陸續實現,為(wei) 運輸資源采購的過程透明奠定了基礎,過程和結果的雙重數據化可能顛覆整個(ge) 物流行業(ye) ,不僅(jin) 僅(jin) 電商物流。
4)最後一公裏:雙方最後一公裏旗幟鮮明。對電商物流而言,最後一公裏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他是電商唯一和用戶直接的麵對麵的通道。服務中積累的數據,蘊含著客戶端的觸角,能夠積累出基於(yu) 數據采購、信息管理的極有價(jia) 值的東(dong) 西,對於(yu) 前端市場預測,供應鏈管理十分重要。隨著大物流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最後一公裏”蘊含的商業(ye) 價(jia) 值將會(hui) 愈加明顯。以京東(dong) 商城為(wei) 例,除了自建物流體(ti) 係,京東(dong) 先後推出校園營業(ye) 廳、地鐵自提點和社區自提櫃服務。眾(zhong) 多方案之中,“自提”成為(wei) 了關(guan) 鍵詞。對企業(ye) 來說,集約化送件能降低配送成本,在配送時間上也更靈活,同時還能提高用戶體(ti) 驗,保護消費者隱私。但自提櫃的問題在於(yu) 前期投入較大,何時能收支平衡,仍然是一個(ge) 大問題。為(wei) 此,電商企業(ye) 不乏有與(yu) 社會(hui) 資源的合作,包括便利店和第三方服務機構的範例,還有收貨寶,24小時自助收費站等產(chan) 品。到底是資源整合最終占據上分還是自提成為(wei) 最優(you) ;目前尚無定論。很明顯,傳(chuan) 統物流少了這種煩惱。
5)運輸信息流:運輸過程中的監控,信息反饋十分重要,但傳(chuan) 統物流和電商物流相比則側(ce) 重點各有不同。
a)運輸單位的基本信息:傳(chuan) 統物流對應一個(ge) 運輸單位而言,需要其嚴(yan) 格重量、體(ti) 積信息,電商物流則因為(wei) 包裹化,貨物任意搭配使得取得這些數據變得困難,但也恰好因為(wei) 包裹化使得運輸單位的信息變得不是非常重要,因為(wei) 一般情況不會(hui) 因為(wei) 包裹內(nei) 貨物不同造成重量等信息的巨大差異,也不會(hui) 造成結算費用的巨大差異。對傳(chuan) 統物流而言,因為(wei) 批量較大,所以基本信息的準確性非常重要,同理對車輛的安排也有重要參考。
b)在途跟蹤,相對傳(chuan) 統物流,電商物流的在途跟蹤已經成為(wei) “終極產(chan) 品”的一部分,要隨時能夠反饋給客戶可以看到的地方。而傳(chuan) 統物流則允許其不完整,甚至缺失。
c)收貨反饋,在傳(chuan) 統物流行業(ye) ,我們(men) 將收貨人的簽單作為(wei) 交易完成的最終憑證,他是解決(jue) 任何糾紛的最佳工具。其可行性在於(yu) 訂單少,這些憑證都要通過掃描+原件進行檔案管理。並且在某些特定的企業(ye) ,簽單有嚴(yan) 格的標準規定,如蓋章、務必本人簽收等要求。而電商行業(ye) 其一是收款的落實,另外則是係統的確認和評論結合,其龐大的訂單量無法采用傳(chuan) 統的管理方式,許多企業(ye) 在這裏是形式管理。也由於(yu) 上述最後一公裏的特征,為(wei) 了節省時間,很多快遞員采用了自動找人代收的方式,保證配送成功,盡管出現了很多“冒名頂替簽收”的現象。
以上是對傳(chuan) 統物流和電商物流實際的作業(ye) 的討論,需要說明的是任何一個(ge) 評價(jia) 都是相對而言,即傳(chuan) 統相對電商或者相反。沒有對比,有些觀點則有失偏薄。例如,電商最後一公裏重要,其實傳(chuan) 統也重要;又如傳(chuan) 統貨源簡單,實質上也相當複雜。所以文章的本身是為(wei) 了讓大家更直觀理解二者的差異性,有些地方做了放大處理。總之,這些差異是一種實踐的感受,期望能對相關(guan) 研究或規劃提供建議。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