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新發布的一篇研究論文認為(wei) ,如能借鑒曾推動北美鐵路網發展的運營做法和規製改革,中國鐵路集裝箱運輸大有發展潛力。
這篇題為(wei) 《客戶驅動式鐵路多式聯運物流:為(wei) 中國釋放新的價(jia) 值》的論文指出,這些措施包括讓鐵路運營方能夠為(wei) 客戶度身定製服務,如貨運定價(jia) 、線路規劃、交貨時間等,以及在價(jia) 值鏈中實行專(zhuan) 業(ye) 化分工,允許鐵路運營方發揮其特長等等。
世界銀行高級交通專(zhuan) 家、論文的主要作者路易˙布蘭(lan) 卡斯說:“在國家集裝箱貨運物流係統中更多地利用鐵路貨運,可以為(wei) 中國製造業(ye) 企業(ye) 和消費者都帶來改變,正如我們(men) 在北美所目睹的。這是因為(wei) 製造業(ye) 逐漸向西部地區轉移,拉長了進出口和內(nei) 銷貨物的運輸距離,同時公路交通日益擁堵,也加大了公路運輸在交貨和提供物有所值的服務方麵的難度。”
自1998年以來,中國集裝箱貨運量的增長速度超過了經濟增長速度。在公路和水運的集裝箱貨運量不斷增長的同時,鐵路運輸、即鐵路多式聯運卻出現下降。2013年所做的一項研究發現,中國港口集裝箱吞吐量中僅(jin) 有1.3%是通過鐵路運輸的,而85%的集裝箱通過公路或水運進出港口。
美國曾麵臨(lin) 類似的問題,為(wei) 了振興(xing) 不景氣且麵對需求增加鮮有創新的鐵路貨運業(ye) ,美國政府部分放開了對鐵路貨運的管製,采取了取消政府定價(jia) 促進競爭(zheng) 、允許鐵路貨運企業(ye) 自行設計網絡和與(yu) 供應鏈中其他服務提供方開展協助等改革措施,讓鐵路貨運充分發揮潛力,成為(wei) 國內(nei) 外供應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北美的經驗對中國也有借鑒意義(yi) ,因為(wei) 中國的經濟地理特點與(yu) 美國有許多相似之處,而且美國鐵路多式聯運所服務的許多價(jia) 值鏈的發源地在中國。
中國鐵路總公司於(yu) 2013年開始進行改革,提高運營效率,改善客戶服務,在定價(jia) 和根據市場供需提供服務方麵增加了靈活度。
論文認為(wei) ,這些改革措施可以為(wei) 更廣泛地借鑒使北美成為(wei) 世界鐵路集裝箱貨運大國的部分做法鋪路。
這篇研究論文是世界銀行中國局用於(yu) 交流中國交通部門轉型經驗的中國交通運輸專(zhuan) 題係列之一。
世界銀行在中國貸款支持了多個(ge) 客貨運鐵路建設項目。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