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zhong) 所周知,中國餐飲業(ye) 市場巨大,年營收超過3萬(wan) 億(yi) 元,食材采購規模達8000億(yi) 元,但中間渠道鏈接太長,損耗太多,若農(nong) 產(chan) 品供應鏈與(yu) 互聯網結合,可誕生無比龐大的創新力量。
巨大前景機會(hui) 使不少創業(ye) 者湧入這一市場。目前餐飲後市場服務的創業(ye) 公司有眾(zhong) 美聯、飯店聯盟、鏈農(nong) 、大廚網、小龍女等。其中,鏈農(nong) 在今年拿到800萬(wan) 美元融資,投資機構是著名的紅杉資本,而大廚網也在今年拿到1500萬(wan) 美融資,同時前百度副總裁俞軍(jun) 也加入了這支創業(ye) 團隊。
供應鏈產(chan) 業(ye) 其實是很傳(chuan) 統的產(chan) 業(ye) ,一直都存在,而供應鏈管理並非簡單的采購。對大型餐飲企業(ye) 而言,每天麵臨(lin) 數量眾(zhong) 多且種類繁雜的采購需求,隻有通過科學係統的管理才可能滿足,並且要保證幾千家餐廳供應的高效、穩定與(yu) 安全。
這麽(me) 多創業(ye) 公司和投資人為(wei) 何爭(zheng) 相進入這片藍海,除了行業(ye) 本身長期積累痛點需要解決(jue) 外,更多在於(yu) 食材采購對餐飲業(ye)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同時對於(yu) 中小餐館來說,食材采購是一個(ge) 高頻高額的剛性需求,商家幾乎每天都需要采購,複購率高,粘性強,流水大。
餐飲後市場O2O:下一個(ge) 互聯網風口
就北京來說,目前有9.5萬(wan) 餘(yu) 家餐廳,其中小微餐廳占70%,減去已經擁有集中采購中心的餐廳外,大約為(wei) 5萬(wan) 家左右,而這麽(me) 多的中小餐廳就會(hui) 成為(wei) 這些創業(ye) 公司的目標用戶。
大型連鎖餐飲企業(ye) 的供應鏈管理主要有兩(liang) 種模式,一種由終端企業(ye) 直接管理供應商;另一種是終端企業(ye) 隻對應一級供應商,一級供應商再去對應上遊諸多供應商。拿百勝餐飲來說,在國內(nei) 就有400多家供應商,由439人組成的專(zhuan) 業(ye) 團隊來管理。
而這樣下來就需要投入巨額的成本,對於(yu) 大型餐飲企業(ye) 來說還能夠接受,也是必須去這樣做的,而對於(yu) 那些中小餐館來說,他們(men) 也需要采購,也需要有供應鏈,可他們(men) 卻下不了這麽(me) 大的成本。
目前大多數中小餐館都是由老板自己或采購員負責食材采購,每天要3點起床,開車去批發市場,因為(wei) 需要的食材種類多、數量少、時間有限,往往隻能在有限的幾家進行采買(mai) ,沒有選擇的空間,而且基本每天都要去。
這樣下來,人員成本,交通成本,包括時間成本,都是很高的,而且作為(wei) 個(ge) 體(ti) 商戶,在購買(mai) 中的議價(jia) 能力又很低,再加上市場食材價(jia) 格不透明等等,長期以來都是中小餐館采購的痛點。
在美國市場,餐飲供應鏈市場領先者 Sysco較早進入這個(ge) 行業(ye) ,目前年營業(ye) 額為(wei) 444億(yi) 美金,占據市場的25%的份額。但在中國,餐飲供應鏈領域並沒有出現一家知名大企業(ye) 。
用大廚網CEO袁韜韜的話來說,農(nong) 貿市場是典型的雙邊市場,買(mai) 賣雙方非常大、非常零散,非常需要一個(ge) 互聯網平台工具,來解決(jue) 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對創業(ye) 公司而言,他們(men) 能做的就是為(wei) 這些B端的中小餐館提供一個(ge) 采購管理平台,他們(men) 有集中優(you) 質的采購渠道和服務商,滿足商家不同的采購需求,同時為(wei) 商家提供定時配送。而集中采購的話,會(hui) 為(wei) 商家提供相對市場較低的采購價(jia) ,可以為(wei) 商家節省一大塊成本。
這些創業(ye) 公司在平台方向上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移動平台,這也與(yu) 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有關(guan) 。而不同的創業(ye) 公司,在餐飲采購鏈服務方麵,又會(hui) 采取不同的商業(ye) 模式:
(1)B2B自建物流模式。
主要有鏈農(nong) 、美菜等創業(ye) 公司,主要麵向中小餐館,為(wei) 他們(men) 提供原料預訂、分揀、配送等服務。這種模式較重,不易快速發展。而眾(zhong) 美聯是由小南國、外婆家等發起,國內(nei) 200家中大型連鎖餐企參與(yu) 的采購聯盟,主要聯合會(hui) 員企業(ye) 采購降低成本。
(2)B2B平台模式。
主要麵向中小餐館,為(wei) 他們(men) 搭建原料采購平台,商家進行自提。以大廚網為(wei) 例,暫時不做配送服務,可以很快在全國複製,迅速打開全國市場。但後期的話,相信大廚網也會(hui) 增加配送服務,才能使服務更完善。
(3)B2B+C模式。
主要麵向中小商家,線下生鮮店 2C 零售自提的模式。也就是既為(wei) 中小餐廳進行配送,同時也通過線下生鮮店來對周邊社區用戶進行自提銷售。
以小農(nong) 女為(wei) 例,小農(nong) 女在創業(ye) 前期,主要做餐飲B2C模式,直接為(wei) C端消費者提供食材服務,在這一嚐試失敗後,小農(nong) 女轉型做的是Farmlink(鏈農(nong) ) + 線下生鮮店2C零售自提的模式,也就是既為(wei) 中小餐廳進行配送,同時也通過線下生鮮店來對周邊社區用戶進行自提銷售。
“鏈農(nong) ”模式:切入中小餐廳食材領域
“鏈農(nong) ”,種子期獲58同城CEO姚勁波、雄心資本創始人王冠雄和360創始員工曾強投資,天使輪獲險峰華興(xing) 100萬(wan) 美元投資,近期又獲紅杉資本800萬(wan) 美元A輪融資。
這家公司特點是:集中中小型餐飲商家采購需求,到一級銷售地(如新發地)進行大批量食材采購,再向中小型餐飲商家提供服務,宣稱原材料價(jia) 格比中小餐廳單獨采購便宜20%。
“鏈農(nong) ”介入餐飲行業(ye) 方式是依托其研發的APP平台,中小餐廳老板或采購員可通過APP在每天晚上9點到12點下單,“鏈農(nong) ”在12點半前匯總需求,再進行集中采購和配送。
期中,收到訂單的供應商根據“鏈農(nong) ”平台需求再將貨物送到“鏈農(nong) ”倉(cang) 庫,“鏈農(nong) ”人員則在12點半到淩晨4點完成采購及分揀,淩晨4點後再由貨運車輛分送到各個(ge) 中小餐廳。
自2014年6月成立以來,“鏈農(nong) ”人員擴張很快,已達200人,其中,有60%是采購、分撿、配送的人。在“鏈農(nong) ”平台需求中,蔬菜品類占30%,其次是冷凍貨物,再次是調料。
“鏈農(nong) ”創始人劉源的想法是,先將北京、上海兩(liang) 地模式打造成樣板,研究出一套模式,包括各個(ge) 關(guan) 鍵崗位的人分別負責什麽(me) 職責,再將這套模式複製到全國10個(ge) 大城市去。
劉源說,複製模式選擇地方很重要,如全國餐飲行業(ye) 大概100萬(wan) 家,前十大城市餐館數占58.6%,即60%集中在十大城市,隻要占領前10個(ge) 大城市,相當於(yu) 占領中國60%市場份額。
而中小餐廳為(wei) 何買(mai) 賬?原因是中小餐廳有2個(ge) 痛點:1,中小餐廳采購量小,無價(jia) 格優(you) 勢;2,中小餐廳采購會(hui) 耗費人力,產(chan) 生車輛使用費用,而“鏈農(nong) ”可免費送貨上門,多次補貨。
餐飲行業(ye) 還有個(ge) 貓膩地方——回扣,這也是餐飲老板深惡痛絕的地方,通過類似“鏈農(nong) ”這樣的平台采購,由於(yu) 價(jia) 格透明,可避免餐飲老板最反感的回扣事件產(chan) 生,能贏得老板歡迎。
當然,“鏈農(nong) ”這一模式所在行業(ye) 是個(ge) 非標準品的行業(ye) ,倉(cang) 庫離批發市場不能過遠,其在淩晨到早上6點前也需要大量的人員做分揀,若要做大,必然是一個(ge) 相對很厚重的行業(ye) 。
即便如劉源所說,使用技術手段,類似傳(chuan) 播送帶、自動分撿等技術,建立很大的倉(cang) 庫,人員依然是個(ge) 繞不過去的話題。“鏈農(nong) ”的計劃是,先快速搶占市場,1年內(nei) 要招到2000人。
事情能做成就會(hui) 是個(ge) 巨大的生意。“鏈農(nong) ”創始人劉源表示,一般從(cong) 菜地到餐廳有四層環節,“鏈農(nong) ”和小微餐廳是從(cong) 二級市場采購,未來“鏈農(nong) ”可繞過一二級市場直接到菜地采購。
劉源指出,“現在農(nong) 產(chan) 品環節眾(zhong) 多,每個(ge) 產(chan) 品加價(jia) 率非常高,中間成本達50%到60%。未來‘鏈農(nong) ’若能把中間環節都去掉,直接從(cong) 菜地配送到餐館去,就可以極大提高農(nong) 產(chan) 品毛利率。”
O2O供需兩(liang) 端還有匹配難度
餐飲行業(ye) 本身就是傳(chuan) 統行業(ye) ,有著諸多弊端和行業(ye) 傳(chuan) 統,雖然移動平台能給餐廳帶來很大的便利,但麵向中小型餐館進行市場開發時,有難度。
首先,中小餐廳,規模小,人員構成參差不齊,信息化程度不高,舊有的管理習(xi) 慣,采購習(xi) 慣,很難被打破。
其次,平台管理與(yu) 服務跟不上。目前來看,這些餐飲後市場服務平台對商家管理和貨品管理模式還比較簡單,包括相應服務也沒有跟上。
還有,燒錢競爭(zheng) 太激烈,相對於(yu) 餐飲前端麵向C消費者,後端服務,更容易被複製,所以需要迅速鋪開占領市場,再加上投資者對這一行業(ye) 的看好,必定會(hui) 用燒錢競爭(zheng) ,來擴大市場規模。
最後,供應商質量把控很重要。當中小餐館把采購需求都交給這些服務平台時,平台就要對食材質量進行把控,能否找到既便宜又優(you) 質的供應商成為(wei) 關(guan) 鍵。
對於(yu) 餐飲業(ye) 來說,這種麵向B端的采購平台的出現,一定程度上解決(jue) 了商家的痛點,提高了餐飲行業(ye) 的運營效率。而對於(yu) 創業(ye) 者和投資者來說,商業(ye) 模式能否盈利,以什麽(me) 方式盈利也很重要。
— END —
餐飲O2O(ID:coffeeo2o)中國餐飲業(ye) 線上線下互動營銷的圈子!每天分享餐飲案例、營銷幹貨!用創新商業(ye) 模式和互聯網思維解讀餐飲行業(ye) ,是餐飲老板、經理人、供應商、投資商必關(guan) 注的公眾(zhong) 平台。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