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農(nong) 民的聲音帶上兩(liang) 會(hui) ,把民營經濟的發展現狀帶上兩(liang) 會(hui) ,把當前經營新農(nong) 村遇到的“坎”帶上兩(liang) 會(hui) ,這是全國人大代表、2013年度中國最美村官、西王集團董事長王勇的思考。
會(hui) 前,他走田間下地頭,進工廠看企業(ye) ,把農(nong) 民的心聲與(yu) 民企的期盼,沉甸甸的裝在心坎上,幾經思量,他把牽扯到新農(nong) 村發展的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冷鏈物流與(yu) 糧食收儲(chu) 問題形成建議,在會(hui) 上為(wei) 百姓提出了建議。
王勇代表在建議中寫(xie) 到,要從(cong) 冷鏈物流入手,以冷鏈物流建設為(wei) 紐帶,上至農(nong) 產(chan) 品從(cong) 種子到種植直至收獲,下到農(nong) 產(chan) 品經過加工擺上餐桌,建立一套完善的從(cong) 田間到餐桌的全程追溯體(ti) 係,從(cong) 而促進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管理的規範化、科學化、技術化,保障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提高農(nong) 民的生活質量。
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問題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內(nei) 容,是關(guan) 乎民眾(zhong) 生活質量的大事。近年來,隨著國家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保障體(ti) 係不斷健全,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整體(ti) 狀況得到明顯改善。但與(yu) 百姓的實際需要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其中,物流運輸是影響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的重要一環。為(wei) 保證農(nong) 產(chan) 品安全,物流應該是一個(ge) 全程的冷鏈過程,這是目前我國在整個(ge) 物流大環境的一個(ge) “短板”。
“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是首位的,它牽連著我們(men) 的餐桌!”王勇代表重點強調。他建議大力發展冷鏈物流提高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支持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ye) 結合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經營,配套發展冷鏈物流。鼓勵大型物流企業(ye) 通過整合資源發展冷鏈物流。
在糧食收儲(chu) 上,王勇代表亦有著自己的看法,他說,糧食收儲(chu) 是事關(guan) 國家糧食安全及國計民生的戰略性大事。多年來,國家糧食收儲(chu) ,都是由國家指定的專(zhuan) 門機構來完成,糧食收購終端過於(yu) 分散,收儲(chu) 職能單一,糧食陳化問題突出,糧食資源浪費巨大。
“這些存在的問題會(hui) 帶來怎樣的後果,不言而喻,所以不改革不行了。”王勇代表說。他給的藥方就是讓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ye) 參與(yu) 國家糧食收儲(chu) 。
王勇代表指出,龍頭企業(ye) 參與(yu) 國家糧食收儲(chu) ,是履行社會(hui) 責任,既有利於(yu) 解決(jue) 企業(ye) 自身的糧食加工需求,又有利於(yu) 國家糧食儲(chu) 備,解決(jue) 農(nong) 民賣糧難的問題,發揮市場調節作用,能夠實現“活儲(chu) 活用”,有效調動企業(ye) 的現有資源,減少國家在糧食收儲(chu) 上的重複投資,降低財政支出,調動企業(ye) 的積極性,更有利於(yu) 發揮好企業(ye) 轉化調節市場和收儲(chu) 的積極作用。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