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分析:順豐速運的“奔跑”與“對手”

發布時間:2015-03-11 10:46:59 中國經濟導報

22歲的王衛,背著裝滿合同、信函、樣品以及報關(guan) 資料的大包,往返於(yu) 廣東(dong) 順德到香港的陸路通道上,時間停留在了1993年。這一年,他在順德創立了順豐(feng) 速運。2014年,200億(yi) 元的年營業(ye) 額,讓這家公司成為(wei) 與(yu) 中國郵政EMS一爭(zheng) 高下的民營快遞巨頭之一。2015年初,順豐(feng) 海淘正式亮相。王衛依然每天工作14個(ge) 小時,這個(ge) 習(xi) 慣已經保持了20年。
  如今的王衛,依然非常低調,但順豐(feng) 卻越來越“高調”。在快遞業(ye) 務之外的電商領域,順豐(feng) 速運頻頻落子,正在向匯集人流、物流、資金流的綜合類電商跨界布局。中國電子商務協會(hui) 物流聯盟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主任黃剛對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表示,順豐(feng) 的布局可以用“馬不停蹄”來形容。推動嘿客、收購落地配、布局冷運、全麵滲透電商、收購超10架767飛機發力跨境電商、與(yu) 中石化3萬(wan) 家易捷店合作O2O、3個(ge) 月上線22個(ge) 雲(yun) 倉(cang) 、全麵推動農(nong) 村加盟模式、開通京滬專(zhuan) 列快遞、牽手國藥試行溫控幹線,還與(yu) 易方達基金合作推出網購理財工具“順手賺”……令人矚目。
  供應鏈頻布局,流通領域加速革新
  如今,順豐(feng) 速運正在全麵進軍(jun) 網購、支付、互聯網金融三大領域,實現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三流合一”,由傳(chuan) 統B2B向B2C以及完整供應鏈戰略轉型。這是一個(ge) 電子商務對傳(chuan) 統企業(ye) 進行強勢解構的樣本,也是中國電子商務飛速發展的必然產(chan) 物。
  廣東(dong) 省流通業(ye) 商會(hui) 副秘書(shu) 長李吉林對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表示,隨著網絡零售額的增長,雖然快遞企業(ye) 業(ye) 務量增加,但人工、倉(cang) 儲(chu) 、車輛等成本也在攀升,電商憑借自身的貨源優(you) 勢打壓快遞價(jia) 格。以順豐(feng) 速運為(wei) 代表的快遞公司作為(wei) 供應鏈下遊,並不容易獲得漲價(jia) 主動權,麵臨(lin) 著利潤攤薄、市場話語權式微的考驗。
  黃剛對物流供應鏈有著多年的觀察。他認為(wei) ,如果傳(chuan) 統企業(ye) 不擁抱互聯網,不接受變化,遲早會(hui) 付出代價(jia) 。王衛曾表示,如果3個(ge) 月沒有創新和變革,就會(hui) 有危機四伏的感覺。2003年初,正值航空運價(jia) 大跌之時,順豐(feng) 速運瞅準時機,與(yu) 揚子江快運簽下合同,包租全貨機夜航進行快件運輸,從(cong) 而實現了“快件的次日零晨送達”或“次日送達”服務。當時,從(cong) 深圳寄往北京的貨物所需時間縮短到1天以內(nei) ,這個(ge) 效率當時無人能及。此外,快件的破損率和遺失率也降低了許多。那個(ge) 時候,很多快遞公司還在依靠貨車送快件。
  對於(yu) 王衛的工作風格,黃剛用了“穩紮穩打,環環相扣,步步領先,每一步都走在行業(ye) 的前沿”來評價(jia) 。顯然,如今的順豐(feng) 速運,正在謀求這種“無人能及”。在順豐(feng) 的戰略布局圖中,國內(nei) 速遞、國際快遞、倉(cang) 儲(chu) 以及順豐(feng) 航空僅(jin) 占1/3,更大的戰略是在B2B、B2C、C2B、O2O等領域進行全零售布局,以及隨之配套的金融、移動互聯、大數據戰略。
  黃剛對此解釋稱,順豐(feng) 速運的全網布局相當於(yu) “高速路”——從(cong) 品牌方到用戶方,打造一條高速的物流網絡,既然路都是順豐(feng) 修的,自己要“開一輛車”轉轉,那當然是可行的。這種布局是順勢而為(wei) 。2015年初,順豐(feng) 海淘正式亮相。至此,順豐(feng) 優(you) 選、順豐(feng) 嘿客、順豐(feng) 海淘三者互為(wei) 犄角——從(cong) 線上到線下,從(cong) 國內(nei) 市場到海外市場,順豐(feng) 圍繞電商進行的布局已頗為(wei) 完整。黃剛認為(wei) ,任何一家大企業(ye) 的戰略,外界所看到的都和實際布局有巨大差異,順豐(feng) 速運也不例外。
  2014年3月底,王衛曾與(yu) 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jun) 會(hui) 麵,隨後小米“米粉節”一天賣出130萬(wan) 台手機,其中的60%由順豐(feng) 速運完成。黃剛認為(wei) ,這反映出順豐(feng) 與(yu) 小米的深度融合。
  坊間傳(chuan) 說,王衛可能要學習(xi) 小米科技的互聯網思維,依托1年配送約11億(yi) 個(ge) 包裹所覆蓋的海量用戶資源玩新動作。黃剛對此曾經撰文稱,一旦順豐(feng) 將11億(yi) 包裹服務的人群進行大數據分析,再通過“APP+微信+17萬(wan) 快遞員”的精準營銷,大的商業(ye) 布局就呈現了。
  國內(nei) 知名互聯網專(zhuan) 家、九口袋董事長張啟明曾表示,互聯網電子商務的確引發了流通領域的巨大革新,以星火燎原之勢聚合市場。其巨大的牽引力不僅(jin) 影響我國產(chan) 業(ye) 結構、企業(ye) 經營,甚至宏觀調控、政府行為(wei) 也受到影響。目前央行對馬雲(yun) 、馬化騰展開個(ge) 人征信,這就是一個(ge) 非常好的佐證。
  扁平化供應鏈,考驗企業(ye) 管理能力
  华体会登录界面去年底發布的《2014年度50強物流企業(ye) 排名》顯示,順豐(feng) 速運2013年物流業(ye) 務收入達257億(yi) 元,排名第十,2010~2013年年均複合增長率達58.6%,截至2014年7月,擁有近29萬(wan) 名員工,1.2萬(wan) 多台運輸車輛,15架自有全貨機及遍布中國大陸、海外的9100多個(ge) 營業(ye) 網點。未來的順豐(feng) 如何在此基礎上實現高速發展?
  隨著電子商務在技術、規模上的發展以及平台打造上的日漸成熟,商品流通所經過的路徑正在縮短,尤其是在麵向個(ge) 人用戶的消費品領域,供應鏈環節大幅縮減。供應鏈的扁平化已使得商品供應周期、成本明顯減少,供應鏈效率大幅提升。
  對此,黃剛以順豐(feng) 速運嘿客的布局為(wei) 例分析指出,速運嘿客從(cong) 終端社區到原產(chan) 地或品牌方,鋪墊C2B預售以及虛擬購物體(ti) 驗的O2O大平台,將直接打通扁平化的供應鏈通路。如果全渠道鋪通,將為(wei) 整個(ge) 順豐(feng) 的快遞流量帶來巨大增量。
  李吉林認為(wei) ,在物流業(ye) ,快遞一般都處於(yu) 金字塔頂端,從(cong) 國際快遞業(ye) 發展曆程來看,專(zhuan) 業(ye) 的快遞企業(ye) 向綜合物流、供應鏈延伸是行業(ye) 發展趨勢。順豐(feng) 速運定位中高端,繼續“向上”謀求轉型,不拘泥於(yu) 包裹快遞業(ye) 務,正在向綜合物流服務商靠攏,實際上也是在考驗自己的供應鏈管理能力。
  當然,經受供應鏈考驗的不止順豐(feng) 速運一家。我們(men) 也可以比較一下類似企業(ye) :2014年2月,天貓國際正式上線,京東(dong) 也幾乎同期推出海外購頻道;同年8月,亞(ya) 馬遜以上海自貿區為(wei) 入口,引進了全球產(chan) 品線;10月韻達涉足中美海淘及轉運市場。順豐(feng) 速運則在去年先後上線“海購豐(feng) 運”、“全球順”,同時通過攜手立陶宛郵政、荷蘭(lan) 郵政全麵打開歐洲市場。現在,順豐(feng) 速運旗下已有“順豐(feng) 優(you) 選”和“順豐(feng) 海淘”兩(liang) 大網購平台,順豐(feng) 在App上已可同時實現寄快遞和網購。在“順手付”成為(wei) 支付工具後,理財工具“順手賺”則隨之孵化。
  記者也了解到,申通也推出了倉(cang) 儲(chu) 業(ye) 務,涵蓋存儲(chu) 、打單、打包、發貨、配送。而在近兩(liang) 年緊追順豐(feng) 速運的圓通,則針對電商上線倉(cang) 儲(chu) 、代運營等定製化服務。
  贏在農(nong) 村市場,誰會(hui) 控製住冷鏈?
  如今,無論是阿裏,還是蘇寧、京東(dong) ,都致力於(yu) 渠道下沉,開辟三四線甚至是農(nong) 村市場。從(cong) 目前的動作來看,圍繞農(nong) 產(chan) 品進城和商品下鄉(xiang) 的農(nong) 村電商明顯升溫,或將成為(wei) 下一個(ge) 千億(yi) 級市場。黃剛認為(wei) ,農(nong) 村電商是個(ge) 大市場,具備重大商機,誰先拿下誰就贏在未來。
  據中國經濟導報記者了解,2015年,農(nong) 業(ye) 部門把農(nong) 業(ye) 電子商務作為(wei) 提質增效的重要途徑,並將為(wei) 此開展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經營主體(ti) 的電子商務技能培訓,組織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經營主體(ti) 與(yu) 電商企業(ye) 對接,開展農(nong) 業(ye) 電子商務試點示範等工作。
  近期發布的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強調支持電商、物流、商貿、金融等企業(ye) 參與(yu) 涉農(nong) 電商建設。這是一號文件連續第三年提及促進涉農(nong) 電商發展,並在今年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一號文件釋放的政策紅利,將為(wei) 涉農(nong) 電商發展開啟新的機遇。
  對此,李吉林分析稱,不光是政策層麵,傳(chuan) 統企業(ye) 也在轉型,電子商務主攻方向目前也並非一線城市,主要麵向二三線城市。農(nong) 村市場更是大有可為(wei) ,兩(liang) 三年內(nei) ,勢必成為(wei) 主導趨勢。黃剛也強調,這種趨勢以後會(hui) 越來越明晰。
  然而,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發展的核心價(jia) 值在於(yu) 對流通鏈條的革新,如何解決(jue) 流通產(chan) 業(ye) 鏈上的斷點互聯問題是關(guan) 鍵點,這牽涉到農(nong) 產(chan) 品電子商務和流通方麵的改革和製度創新。
  “解決(jue) 農(nong) 產(chan) 品電子商務流通是重中之重,如何重新構築適合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的物流係統,直接決(jue) 定企業(ye) 勝敗。”李吉林表示。
  然而,據中國經濟導報記者了解,目前我國冷鏈物流還處於(yu) 初級發展階段,綜合冷鏈流通率僅(jin) 為(wei) 19%左右,而美日等發達國家的綜合冷鏈流通率已超過九成。冷鏈物流企業(ye) 小而分散,缺乏政策監管和行業(ye) 信任,成本一直虛高。
  2013年7月,天貓宣布試水生鮮冷鏈物流,與(yu) 第三方物流企業(ye) 合作,把冷鏈運輸、高端快遞、宅配、航空等物流資源整合在一個(ge) 平台上,部分線路全程冷鏈配送,配合“最後一公裏”的落地完成冷鏈宅配。同年7月,蘇寧易購正式上線陽澄湖大閘蟹,通過冷鏈運輸實現全國下單配送。蘇寧易購還表示,將來有可能自建冷鏈倉(cang) 庫及物流配送體(ti) 係。
  2013年9月,京東(dong) 上線自營生鮮頻道,順豐(feng) 接手了其他快遞不敢接受的業(ye) 務——蔬菜瓜果配送。實際上,自從(cong) 2012年開始,順豐(feng) 已經開設了冷鏈物流,並配套飛機、冷藏車,實現物流能力的有效提升。中國經濟導報記者發現,順豐(feng) 速運“冷運”其實是在整合順豐(feng) 旗下物流、電商、門店等資源的基礎上,提供包括冷鏈倉(cang) 儲(chu) 、冷鏈幹線、冷鏈宅配、生鮮食品銷售、供應鏈金融在內(nei) 的全供應鏈解決(jue) 方案。其中,順豐(feng) 優(you) 選既是冷運物流服務的使用者,也是銷售服務的參與(yu) 者。
  如今,順豐(feng) 速運“逆向”切入電商市場,實際上是從(cong) “最後一公裏”入手,借由生鮮滲透整個(ge) 食品網購市場。
  當然,順豐(feng) 對於(yu) 生鮮冷運閉環的建立,似乎相比其他電商企業(ye) 來得更為(wei) 容易。業(ye) 內(nei) 人士稱,嘿客實體(ti) 店提供冷鏈倉(cang) 儲(chu) 、冷鏈幹線、冷鏈宅配、生鮮食品銷售、生鮮食品自提、供應鏈金融等一站式供應鏈解決(jue) 方案,貼近社區的巨大優(you) 勢,讓順豐(feng) 顯得更接地氣。
  不過,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電子商務觀察者卻對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表示,順豐(feng) 電商也麵臨(lin) 一些挑戰。在競爭(zheng) 對手方麵,京東(dong) 自建物流並聯合萬(wan) 家便利店;天貓采取的是直接將有冷鏈能力的第三方物流納入自己旗下。而順豐(feng) 速運做生鮮O2O雖有萬(wan) 家嘿客的支持,但與(yu) 之合作的商家太少,相比京東(dong) 和天貓強大的渠道控製力量,如果商家切斷合作,順豐(feng) 將陷入被動。
  上述電子商務觀察者強調,順豐(feng) 速運需要更多的合作商家和更廣泛的用戶。
  不過,中國經濟導報記者發現,順豐(feng) 物流已經開始入駐京東(dong) 商城,在北京市配送第二天就可以送達。這位電子商務觀察者也表示,僅(jin) 就生鮮電商這個(ge) 圈子來說,順豐(feng) 優(you) 選的成長還是不錯的,物流企業(ye) 的優(you) 勢得以凸顯。“順豐(feng) 速運最核心的競爭(zheng) 力還是物流。盡管順豐(feng) 速運冷運宅配支持的城市數量僅(jin) 五六十個(ge) ,但天貓‘菜鳥’才十多個(ge) ,沱沱工社僅(jin) 涉及北京,京東(dong) 也並不太活躍,對於(yu) 中國如此廣闊的市場,其布局的空間是非常大的。”
  上述電子商務觀察者認為(wei) ,誰控製了冷鏈配送,誰就坐冷鏈物流界頭把交椅。目前,順豐(feng) 速運的冷鏈配送體(ti) 係與(yu) “對手”間的分食才剛剛開始。
  供應鏈金融,衍生商機空間大
  近兩(liang) 年,在互聯網經濟推動下,中國企業(ye) 的供應鏈模式正麵臨(lin) 快速轉型和創新,供應鏈金融正在成為(wei) 中國互聯網金融的新主題。由於(yu) 供應鏈金融是基於(yu) 產(chan) 業(ye) 鏈真實交易的融資需求,因此,假設全社會(hui) 20%非現金流動資產(chan) 存在供應鏈融資需求,市場空間就在14萬(wan) 億(yi) 元以上。甚至有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預計,中國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到2020年有望達到近20萬(wan) 億(yi) 元,市場空間巨大。
  如今,以順豐(feng) 速運為(wei) 代表的一些物流企業(ye) ,試圖通過供應鏈和物流構建平台經濟和生態圈,通過交易環節和平台打造,實現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相互促動,從(cong) 而替代銀行傳(chuan) 統的供應鏈金融。記者了解到,順豐(feng) 速運旗下金融平台——順銀金融,一直很受矚目,其已獲得由央行發放的銀行卡收單牌照。此前,順銀金融已經注冊(ce) 了“順豐(feng) 銀行”、“順豐(feng) 支付”等金融類域名。
  現在,以物流為(wei) 載體(ti) ,提供金融服務,是物流增值服務的重要商業(ye) 模式。在流通過程中,具備金融質押價(jia) 值的商品完全可以進行物流金融。不管是物流企業(ye) 、貨主單位,還是銀行金融機構,都非常渴望擴展這個(ge) 領域。
  當然,供應鏈金融也蘊含著新的變革和創新,其中有3個(ge) 不可或缺的主角:電商、物流和銀行。供應鏈管理中,最為(wei) 重要的是對商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高效運作和管理。而電子商務是新形勢下最具創新力的前端領域;物流企業(ye) 是支撐供應鏈實體(ti) 貨物運輸和流轉的堅實支撐;商業(ye) 銀行是社會(hui) 中最大、最全麵的資金和金融服務的提供商。搭建合作平台、打造生態圈,是電商、物流、金融共同打造核心競爭(zheng) 力的一致選擇。
  2014年11月27日,京東(dong) 商城與(yu) 中國銀行聯合對外宣布啟動供應鏈金融服務,向供貨商提供訂單融資、應收賬款融資和協同投資等金融服務;2014年以來,阿裏巴巴、百度、1號店等互聯網大佬陸續開展小貸業(ye) 務,隨後蘇寧雲(yun) 商、敦煌網、珍誠醫藥、亞(ya) 馬遜、順豐(feng) 速運等電商巨頭也相繼涉足。
  與(yu) 此同時,銀行也開始謀求與(yu) 互聯網技術融合,在供應鏈金融領域加重砝碼。譬如,招商銀行發布“電商和物流行業(ye) 的在線供應鏈金融解決(jue) 方案”,中信銀行與(yu) 海爾旗下“日日順”平台合作共推供應鏈網絡金融業(ye) 務,郵儲(chu) 銀行與(yu) 1號店合作上線電商供應鏈金融產(chan) 品,交通銀行、民生銀行、平安銀行和光大銀行均推出了各自的線上供應鏈解決(jue) 方案。
  當然,順豐(feng) 速運也結合自身快遞服務,針對銀行和保險機構,加速在垂直的金融服務業(ye) 務領域布局,一手金融交易,一手金融服務。黃剛認為(wei) ,當前商業(ye) 競爭(zheng) 的實質就是供應鏈的競爭(zheng) ,盡管核心企業(ye) 不存在融資困難問題,但其供應鏈上的企業(ye) 大多屬於(yu) 中小企業(ye) ,普遍麵臨(lin) 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通過互聯網平台與(yu) 供應鏈金融結合,供應鏈上的中小企業(ye) 可以更高效地獲得低成本融資,有效緩解資金緊張局麵。
  黃剛分析稱,“譬如,未來的順豐(feng) 速運的嘿客,‘金融+數據’是其重要的盈利手段。亞(ya) 馬遜基於(yu) 數據精準營銷的服務,在2013年就超過8億(yi) 美元。”
  “王衛的下一步,或許就是要‘打造物流領域的百貨公司’。”黃剛引用了這位順豐(feng) 速運創始人在公司內(nei) 部的發言預測說。
  2014年度50強物流企業(ye) 排名出爐
  2014年12月,中國物流企業(ye) 50強排名出爐,順豐(feng) 速運排名第十。該排名依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华体会登录界面《社會(hui) 物流統計報表製度》要求,對重點物流企業(ye) 進行了統計調查,排名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收入規模增加。2014年度50強物流企業(ye) 物流業(ye) 務收入共達8233億(yi) 元,按可比口徑比上年增長5.5%。
  二是入圍門檻提高。2014年度50強物流企業(ye) ,排名第一位是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物流業(ye) 務收入為(wei) 1441.5億(yi) 元;第50位是新時代國際運輸服務有限公司,物流業(ye) 務收入為(wei) 22.4億(yi) 元,入圍門檻比上年提高2.1億(yi) 元。
  三是分布多元化。從(cong) 類型看,運輸型物流企業(ye) 占22%,同比下降2%;倉(cang) 儲(chu) 型物流企業(ye) 占4%,同比上升2%;綜合型物流企業(ye) 占74%,同比持平。從(cong) 區域看,東(dong) 部地區占80%,同比上升2%;中部地區占14%,同比持平;西部地區占6%,同比下降2%。從(cong) 登記注冊(ce) 類型看,國有企業(ye) 占34%,同比下降2%;民營企業(ye) 占6%,同比上升2%;港澳台商投資企業(ye) 、外商投資企業(ye) 分別占10%和6%。
  四是與(yu) 民生相關(guan) 的物流企業(ye) 排名上升較快。如順豐(feng) 速運(集團)有限公司、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排名均有所提高。湖南全洲醫藥消費品供應鏈有限公司、中國儲(chu) 備棉管理總公司成為(wei) 新上榜企業(ye)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