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印發的《物流業(ye) 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以下簡稱《中長期規劃》),既填補了《物流業(ye) 調整和振興(xing) 規劃》實施完成後物流業(ye) 規劃方麵出現的空白,又是對物流業(ye) 中長期發展問題的全麵和係統規劃。
《中長期規劃》無疑是我國物流業(ye) 未來發展的綱領性文件,使物流業(ye) 不僅(jin) 僅(jin) 成為(wei) 我國重要的服務產(chan) 業(ye) ,而且成為(wei) 引領其他產(chan) 業(ye) 發展的重要整合、創新力量,尤其是服務或運作模式創新推動物流向流通領域、生產(chan) 領域延伸,在實現供應鏈一體(ti) 化管理,推動物流業(ye) 與(yu) 工業(ye) 、流通業(ye) ,乃至金融業(ye) 的有效融合、創新的同時,使物流業(ye) 走向了產(chan) 業(ye) 發展的前台。
自《物流業(ye) 調整和振興(xing) 規劃》實施以來,我國物流業(ye) 進入了加快發展的階段,物流業(ye) 發展水平不斷提高,服務模式和業(ye) 態創新成為(wei) 發展的重要特征。
物流產(chan) 業(ye) 聚集發展加快。其發展的主要形態是物流業(ye) 聚集區,包括各種類型的物流基地、物流園區、配送中心等。物流業(ye) 聚集區從(cong) 開始階段僅(jin) 僅(jin) 關(guan) 注物流功能,甚至很多企業(ye) 主要目的在於(yu) “圈地”,到逐步轉向通過企業(ye) 關(guan) 係、業(ye) 務模式、產(chan) 業(ye) 聯動等創新,使物流產(chan) 業(ye) 聚集區成為(wei) 提升物流業(ye) 發展水平的重要載體(ti) 。尤其是通過製造、商貿產(chan) 業(ye) 轉型與(yu) 物流服務、運輸提升之間的聯動等來推動物流產(chan) 業(ye) 聚集發展,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物流基礎設施的網絡化布局。隨著物流產(chan) 業(ye) 聚集區的發展,我國物流業(ye) 在空間布局方式、組織方式上產(chan) 生巨大的變革,物流業(ye) 進入了一個(ge) 依托聚集區進行網絡化布局、依托網絡進行擴張發展的較為(wei) 關(guan) 鍵的時期,包括網絡化物流平台、電商和快遞企業(ye) 在全國乃至全球範圍以分撥中心、海外倉(cang) 等為(wei) 依托的網絡化布局。推進物流網絡化發展,有效降低物流園區、配送中心等物流節點設施建設和運行成本,成為(wei) 物流基礎設施網絡發展的重要動力。
網絡化、規模化物流企業(ye) 發展迅速。近年來,我國物流企業(ye) 通過擴張、整合、兼並等多種途徑,開啟了網絡化、規模化發展進程,部分企業(ye) 在網絡化、規模化建設方麵進展較快,占據了產(chan) 業(ye) 發展的製高點。
在市場配置資源和物流業(ye) 發展政策的推動下,我國物流業(ye) 發展將呈現以下趨勢:
物流業(ye) 基礎設施與(yu) 服務環境將更為(wei) 完善,物流市場將進入細分階段,各種物流服務模式將不斷湧現,徹底改變大多數物流企業(ye) 服務模式雷同、進行價(jia) 格競爭(zheng) 的局麵,從(cong) 而促進物流市場由低水平競爭(zheng) 向高水平競爭(zheng) 轉變。
物流服務創新步伐將加快。主要是物流一體(ti) 化服務業(ye) 態的出現和發展,包括物流企業(ye) 之間的橫向一體(ti) 化服務、物流企業(ye) 與(yu) 服務對象企業(ye) 之間的縱向一體(ti) 化服務,創新的基本特征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物流業(ye) 進一步向製造、商貿等產(chan) 業(ye) 滲透。在互聯網技術創新支撐下,物流業(ye) 出現服務模式創新、跨界經營等現象,產(chan) 業(ye) 的界限進一步打破,出現物流業(ye) 與(yu) 製造、商貿、金融等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的大融合。物流業(ye) 因管理模式和服務方式的供應鏈化,成為(wei) 融合的引領者和融合創新的重要手段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這也是物流業(ye) 從(cong) 服務後台走向產(chan) 業(ye) 創新、轉型發展的重要原因。
物流服務專(zhuan) 業(ye) 化和精益化程度不斷提高。物流產(chan) 業(ye) 發展的市場環境改善及服務市場的細分,必然會(hui) 促進物流業(ye) 專(zhuan) 業(ye) 化發展,並帶來精益化程度的提升,進而推動物流效率的提升和物流成本不斷下降。
(作者係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