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民建委員會(hui) 副主委,畜禽遺傳(chuan) 資源保護中心主任趙皖平在今年兩(liang) 會(hui) 上建議加強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監管。
趙皖平表示: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體(ti) 係建設,是提升農(nong) 產(chan) 品市場競爭(zheng) 力,保障消費安全,實現農(nong) 業(ye) 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近年來,各級政府和相關(guan) 職能部門高度重視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使農(nong) 產(chan) 品安全係數不斷提高。
但農(nong) 產(chan) 品監管涉及範圍廣,層次多,監管難度大。經過調研發現還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jue) 。其中包括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規模化專(zhuan) 業(ye) 化水平不高、是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監管措施難到位、初級產(chan) 品和初加工依法查處難度大、基層農(nong) 產(chan) 品監管和檢測體(ti) 係不夠完善。
因此趙皖平建議:
(一)搞好普法宣傳(chuan) ,重抓農(nong) 業(ye) 執法。進一步加大以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法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普法宣傳(chuan) 力度,廣泛宣傳(chuan) 發展安全優(you) 質農(nong) 產(chan) 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采取專(zhuan) 題宣傳(chuan) 和日常宣傳(chuan) 相結合,例行監測和監督抽查相結合,群眾(zhong) 舉(ju) 報和重點檢查相結合,深入開展農(nong) 資打假和禁限使用農(nong) 藥、種子、化肥、飼料及食品添加劑的銷售、使用查處工作,依法從(cong) 嚴(yan) 控製生產(chan) 投入品,堅決(jue) 杜絕銷售使用高毒、高殘留農(nong) 藥的行為(wei) ,努力提高生產(chan) 者、加工者、經營者、消費者的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意識和社會(hui) 責任意識。
(二)強化質量檢測,抓好源頭治理。加大農(nong) 產(chan) 品監管的投入。政府應把農(nong) 產(chan) 品監管經費列入財政預算。提升監管的基礎設施建設,保障監管工作的順利開展。定期對市場檢測人員進行職業(ye) 道德教育和檢測技術培訓。指導監督農(nong) 戶嚴(yan) 格按照技術規程生產(chan) ,嚴(yan) 格控製用藥時間與(yu) 安全采收間隔期,健全生產(chan) 檔案,促進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水平的整體(ti) 提升。加大農(nong) 產(chan) 品監管的檢查和抽檢頻次。根據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的不同季節和特性,加大監管的檢查力度和處罰力度,確保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
(三)加強科技推廣,確保安全流通。積極推廣安全飼料、獸(shou) 藥及高效低毒、低殘留農(nong) 藥,大力推廣科學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沼液沼渣循環利用等農(nong) 業(ye) 實用新技術,促進農(nong) 業(ye) 內(nei) 部實現高產(chan) 、優(you) 質、高效、生態、安全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體(ti) 係。指導農(nong) 產(chan) 品市場逐步建立健全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管理製度、不合格產(chan) 品報告製度和不合格產(chan) 品公示欄、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檢測信息發布機製,積極探索“產(chan) 地準出,市場準入,標誌溯源,實時監控,消費安全”的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監管新模式,加強對上市肉品、家畜、蔬菜等的質量安全追蹤,劃定無公害、綠色蔬菜、肉品專(zhuan) 賣店,實現優(you) 質優(you) 價(jia) ,促進農(nong) 民增收。
(四)堅持從(cong) 嚴(yan) 整治,淨化農(nong) 資市場。建立完善縣、鄉(xiang) 鎮、村為(wei) 一體(ti) 的監管體(ti) 係,做到監管的無縫對接。加強對農(nong) 業(ye) 投入品經營市場的監督治理,對現有農(nong) 業(ye) 投入品經銷情況全麵進行摸底排查,對不合規範的限期進行整頓,達不到要求的堅決(jue) 予以取締。把好產(chan) 地環境、農(nong) 業(ye) 投入品、標準化生產(chan) 、基地準出、市場準入等關(guan) 鍵環節,計劃性、針對性地開展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檢測,認真落實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記錄和自檢製度,依法查封、扣押不符合質量標準的農(nong) 產(chan) 品,追溯不合格產(chan) 品源頭。公開曝光和依法追究責任單位和個(ge) 人,開展警示教育,形成人人重視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圍。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