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埃森哲:預測2030年產業物聯網將為全球創造14.2萬億美元新產值

發布時間:2015-02-13 11:18:55 互聯網

產(chan) 業(ye) 物聯網以智能互聯的設備和機器為(wei) 基礎,幫助企業(ye) 拓展全新的數字化服務和商業(ye) 模式,將尤其推動成熟市場的經濟增長。埃森哲預計,

 

同樣,如能采取類似積極舉(ju) 措,到2030年德國累計GDP將有望增加7000億(yi) 美元,相應GDP較常規預測水平提高1.7%;英國累計GDP可增加5310億(yi) 美元,相應GDP較常規預測水平提高1.8%。

 

在新興(xing) 市場,相比俄羅斯、印度和巴西,中國有望從(cong) 產(chan) 業(ye) 物聯網中實現更顯著的經濟收益。如能落實支持產(chan) 業(ye) 物聯網發展的各項措施,到2030年中國累計GDP將增加1.8萬(wan) 億(yi) 美元,相應GDP較常規預測水平提高1.3%。

 

然而各國能否獲得如此巨大的增益尚有待考驗。埃森哲對全球1400多名企業(ye) 高管(其中736位為(wei) 首席執行官)的調查發現,73%的受訪企業(ye) 尚未製定出有關(guan) 產(chan) 業(ye) 物聯網的切實行動計劃,隻有7%表示其所在企業(ye) 已製定全麵戰略,並配以相應投資。

 

企業(ye) 未能下大力氣推進產(chan) 業(ye) 物聯網的主要原因是,應用產(chan) 業(ye) 物聯網開辟新的收入來源並非易事。調查顯示,雖然多數受訪企業(ye) 高管(57%)同意產(chan) 業(ye) 物聯網將帶來巨大的創收機遇,但僅(jin) 有13%認為(wei) 其所在企業(ye) 能夠真正通過產(chan) 業(ye) 物聯網實現新增創收;更多企業(ye) 隻是專(zhuan) 注於(yu) 應用產(chan) 業(ye) 物聯網提高效率,認為(wei) 產(chan) 業(ye) 物聯網最有可能為(wei) 他們(men) 實現的益處是提高員工生產(chan) 率(46%)和降低運營開支(44%)。

 

埃森哲全球首席技術官保羅•多爾蒂(Paul Daugherty)指出:“當前產(chan) 業(ye) 物聯網技術已然成型,它有助企業(ye) 提高生產(chan) 率並降低成本。但企業(ye) 不應止步於(yu) 此,而應通過釋放數據價(jia) 值來開辟新的市場和收入來源,這樣才能充分發揮產(chan) 業(ye) 物聯網的經濟效能。這意味著企業(ye) 必須從(cong) 根本上轉變運營模式——與(yu) 競爭(zheng) 對手合作,尋找其他行業(ye) 的合作夥(huo) 伴,重新設計組織架構,投資培養(yang) 新的技能和人才。”

 

 

部分國家麵臨(lin) 條件製約

埃森哲對全球20個(ge) 主要經濟體(ti) 的分析顯示:在迅速普及產(chan) 業(ye) 物聯網方麵,美國、瑞士、北歐諸國和荷蘭(lan) 遙遙領先,而西班牙、意大利、俄羅斯、印度和巴西等國則缺乏發展產(chan) 業(ye) 物聯網的有力條件,主要由於(yu) 基礎設施落後,技能欠缺,製度基礎薄弱,因而無法支持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埃森哲認為(wei) ,企業(ye) 需要協助政府改善這些關(guan) 鍵條件,鼓勵加大對產(chan) 業(ye) 物聯網的投資,才能實現其規模化應用。

 

 

產(chan) 業(ye) 物聯網將推動勞動力良性轉型

產(chan) 業(ye) 物聯網還將提供新的就業(ye) 機會(hui) ,推動勞動力轉型。埃森哲與(yu) 世界經濟論壇此間聯合發布的另一份報告指出,數字技術將提高員工現有技能,助力員工從(cong) 事更加精密的作業(ye) ,這將為(wei) 未來的勞動力轉型帶來積極影響。比如,鑽井運營商可遠程操作設備,與(yu) 工程師和數據分析師協作,提升鑽井作業(ye) 的精確度和生產(chan) 率。

 

多爾蒂表示:“產(chan) 業(ye) 物聯網將使每一個(ge) 員工成為(wei) 知識工作者,這不僅(jin) 關(guan) 乎生產(chan) 效率,還表現為(wei) 員工在數據的幫助下以全新方式創造新的價(jia) 值。”

 

 

三大行動,加快產(chan) 業(ye) 物聯網布局

埃森哲指出,實現產(chan) 業(ye) 物聯網的規模化應用,企業(ye) 亟需在三大領域采取行動:

 

 

1重新設計產(chan) 業(ye) 模式

企業(ye) 有必要對其組織機構、合作夥(huo) 伴和運營業(ye) 務重新規劃設計。例如,農(nong) 用化學品企業(ye) 與(yu) 軟件供應商、氣候數據提供商和衛星運營商合作,提高特定地點和條件下的作物產(chan) 量;製造商的運營也可能需要去中心化,因為(wei) 諸如3D打印等技術能快速生產(chan) 出更符合客戶需求的產(chan) 品。

 

 

2充分利用數據價(jia) 值

這包括建立交互操作性和安全標準,確保數據在企業(ye) 間能安全共享。同時還需要新的財務模式,支持“按次付費”以及其他以服務為(wei) 基礎的解決(jue) 方案。

 

 

3未雨綢繆打好基礎

隨著更多數據的湧入,企業(ye) 需要建立去中心化的組織結構,把決(jue) 策權下放給一線員工。企業(ye) 需建立新的組織結構,支持員工與(yu) 夥(huo) 伴企業(ye) 的對等部門開展更富創造性的合作。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