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從嘿客、京東看零售電商社區O2O的優劣勢

發布時間:2015-02-11 11:47:13 中國大物流網

從(cong) BAT大佬到創業(ye) 者,從(cong) 傳(chuan) 統相關(guan) 行業(ye) 到互聯網各方相關(guan) 勢力,都在社區商業(ye) O2O搶灘。但本地O2O不像打車軟件,土豪砸搶改變支付習(xi) 慣就好了,而是很髒很累的活,更不能一蹴而就,每個(ge) 社區的資源整合和後期把控都是步步腳印去跑出來的。所以,這才有本地創業(ye) 者和傳(chuan) 統行業(ye) 等玩家的機會(hui) ,多方力量一起改變社區生活方式,很難有一家能迅速獨大壟斷全國,而可能是各占山頭。

本文就目前專(zhuan) 注發展社區商業(ye) O2O的商業(ye) 模式展開探討,將遵循重要節點—涉及玩家—表現現狀—發展途徑—點評的邏輯,以京東(dong) 、順豐(feng) 為(wei) 案例,對O2O社區的發展現狀進行盤點。

以連鎖便利店為(wei) 中心的消費生活圈

本地化O2O要選擇線下落地,對於(yu) 實物銷售為(wei) 核心的電商來說,最貼近社區的便利店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這裏選取了三種類別的玩法:順豐(feng) 自己開店,貓屋倚賴阿裏資源,京東(dong) 和十家連鎖便利店合作。

1.物流玩家:順豐(feng) (門店:順豐(feng) 嘿店)

1)現狀:作為(wei) 物流行業(ye) 的龍頭,順豐(feng) 進軍(jun) 社區O2O是有節奏有野心的,從(cong) 布局順豐(feng) 優(you) 選到順豐(feng) 嘿店,順豐(feng) 首先就把握了社區O2O 的兩(liang) 個(ge) 命脈,生鮮配送和實體(ti) 店。想模仿美國、日本、台灣成熟的“便利店+快遞”的形式,號稱做中國的FedEx.

嘿店的主要業(ye) 務是虛擬商品的“櫃台”,我們(men) 都知道網購難以克服的問題,就在於(yu) 不能實際接觸到商品,購物體(ti) 驗往往打折扣,這也是實體(ti) 店生存的依仗。實體(ti) 店能良好的展示和推銷貨品,但是成本高,庫存壓力大。嘿店想權衡二者利弊,一方麵做實體(ti) 體(ti) 驗,一方麵減少展示成本、預定把握庫存、增強購物體(ti) 驗,做電子商務的實物展示入口,二維碼和圖片成為(wei) 商品展示的核心平台。當嘿店成為(wei) 人們(men) 聚散的核心點,消費行為(wei) 在此完成,物流快遞在此中轉,社區服務在此解決(jue) 。“嘿客”店內(nei) 還有ATM機、冷鏈物流、團購\預售、試衣間、洗衣、家電維修等多項業(ye) 務,相當於(yu) 一個(ge) 社區網購便民生活平台。

2)發展途徑:嘿店這一步還沒走穩,順豐(feng) 又再謀求建立第三代便利店,定位為(wei) 社區生活服務平台,以O2O模式,力求未來落地三萬(wan) 家。新型順豐(feng) 店命名上與(yu) “嘿店”並無關(guan) 聯,同樣主打中端住宅區和辦公樓區,整合了“商品預購、網購線下體(ti) 驗、便民服務、快件自寄自取、金融服務、試衣試鞋”等便利服務。提供物流、廣告展示、虛擬銷售、預售、試衣間等多種服務。

3)現存問題:現在最直觀的問題就在嘿店實體(ti) 體(ti) 驗上,單純展示少數未經選擇的商品圖片,體(ti) 驗還不如網購,店內(nei) 未經培訓的服務人員對購物習(xi) 慣的引導沒有起到幫助。線下體(ti) 驗沒有感受到便捷,甚至不知道這東(dong) 西意義(yi) 何在。

順豐(feng) 嘿店的問題不是技術超前,而是大家沒有習(xi) 慣這樣去消費,其風險是拿錢打水漂。

英國最大的O2O電商Argos的經驗值得借鑒,Argos覆蓋2/3的英國家庭,通過“線下目錄銷售”+“B2C”+“O2O”三種模式來滿足消費者的不同消費方式。其消費服務有三種:

1)員門店目錄式銷售:超過700家,顧客到店查詢目錄,確定商品,付款,店後台倉(cang) 庫出庫交付。

2)B2C:顧客在網站下單,門店自提,可送貨上門但收費。

3)O2O服務:網站可查詢附近門店商品庫存,了解折扣後再購物。Argos三種模式基本覆蓋了,所有的年齡段消費人群能適應的習(xi) 慣,網點多,購物方便。

2.自建便利店玩家:貓屋(深圳市政府便民工程)

現狀:貓屋創建於(yu) 深圳前海,創始人王戈,主在深圳開設了1400多家門店,拿到了當地政府便民服務工程的支持,上線一月後與(yu) 天貓服務站簽署包裹自提協議。不管是否承認阿裏的背景,貓屋的主要業(ye) 務還是依靠淘寶和天貓,很大程度解決(jue) 了淘寶“雙十一”的物流問題。除阿裏外,四通一達也是貓屋的投資方。

主要業(ye) 務:包裹服務:電商包裹自提、預約派送、24小時自提櫃;購物:移動端生鮮購物、搜索周邊商鋪,還有交流社區。

發展途徑:該模式或可依托阿裏的買(mai) 家大數據,向用戶在線下精準投放商品試用。貓屋在深圳紮穩腳跟後,要向北上廣等其他一線城市發展。目前貓屋仍未盈利,處於(yu) “用資金與(yu) 時間改變消費習(xi) 慣”的階段,預計未來三年,貓屋將隨著社區鄰居購物場景的轉變而實現盈利。

點評:首先,就郵包代收業(ye) 務而言加盟店、合作商家的服務如何把控?現在一些合作的便利店,做快遞代收業(ye) 務出現了與(yu) 客戶發生爭(zheng) 執的問題。其次,貓屋現在的發展的喵商城主要還在賣水果,生鮮O2O這塊市場不是靠近用戶就能做的,貨源、質量把控、冷鏈物流,沒有一項是貓屋的優(you) 勢。

3.電商玩家:京東(dong) 與(yu) 十家便利店合作

現狀:京東(dong) 繼與(yu) 陝西唐久開展O2O合作後,加大力度和快客、好鄰居、良友等十家便利店在15個(ge) 城市展開合作,並可能進一步發展。兩(liang) 者合作會(hui) 迎來共贏,其一,相互做廣告,便利店為(wei) 京東(dong) 做實體(ti) 廣告,品牌的相互影響增值;其二,客戶信息的交換和整合,用大數據的思維去做零售,未來將產(chan) 生巨大的價(jia) 值。其三,營銷活動,便利店接近用戶但受場地限製,電商隻能活躍於(yu) 線上,線下推廣成本高,兩(liang) 者合作能創新很多O2O的營銷模式。

發展途徑:根據目前線下零售業(ye) 態的特點,京東(dong) 劃分了三種O2O發展模式:針對便利店、藥店等采用“小店模式”,主打小店轉型線上大賣場,擴展品類;針對超市和大賣場采用“生鮮模式”,主打基於(yu) 線下冷鏈的生鮮配送;針對服裝、箱包、家居家裝連鎖等采用“品牌專(zhuan) 賣連鎖”模式,主打上門試穿等增值服務。

京東(dong) 發展本地O2O,能夠嚐試上門體(ti) 驗式的服務,給消費者送服裝類商品上門“試穿”,再以逆向物流能力回收,還有涉及保溫、保暖能力的物流,這些都是京東(dong) O2O的“增值服務”。

點評:與(yu) 便利店合作,是同處於(yu) 零售行業(ye) 的電商很貼合的選擇,淘寶、亞(ya) 馬遜、一號店都有相關(guan) 的動作。但是在幾個(ge) 節點上,雙發還在磨合博弈,例如京東(dong) 在試水與(yu) 便利店合作時,先選擇了好鄰居,但是京東(dong) 要求好鄰居使用京東(dong) 的POS機,導致談崩。從(cong) 支付一點可以看到雙方合作中的力量博弈,往後支付、物流整合、信息整合、營銷整合、庫存整合,包括最直接的郵包代收問題,都需要深度磨合。隨著整合的深入,傳(chuan) 統便利店可能淪為(wei) 電商平台的展示店、庫存店或者配送中的一環。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