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是在物流供應一體(ti) 化過程中由物流勞務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又稱中間商)提供的服務,中間商以合同的形式在一定的期限內(nei) ,提供企業(ye) 所需的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務。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和全球化經濟競爭(zheng) 的日趨激烈,企業(ye) 必須擯棄過去那種“五髒俱全”的粗放物流管理,集中精力發展核心業(ye) 務,提高自身的競爭(zheng) 力。
衡量第三方物流效率的指標根據企業(ye) 的不同角度,衡量物流效率的指標可分為(wei) :經濟性指標、技術性指標、社會(hui) 性指標。
(1)經濟性指標。該指標要涉及到成本和效益兩(liang) 個(ge) 方麵,能夠全麵反映企業(ye) 實施第三方物流經濟性。
(2)技術性指標。主要從(cong) 技術上衡量第三方物流實施後各項指標的表現程度:快速性,指物流過程的迅速程度;便利性,指企業(ye) 實施第三方物流後利用物流手段的方便程度;直達性,貨物從(cong) 起點出發,無需辦理中轉而直接抵達目的地的特性,它包括單一物流方式的單運直達和多種物流方式的聯運直達;安全性,指在物流過程中不發生意外,正常運達目的地的特征;舒適性,特指企業(ye) 在接受物流服務過程中所感受到的舒適程度,這主要取決(jue) 於(yu) 物流方式、運載工具設備、運行時間長短及服務水平;靈活性,指運載工具對物流線路的非依賴程度及采取某種臨(lin) 時性緊急措施的可能程度。
(3)社會(hui) 性指標,主要從(cong) 宏觀的角度來衡量第三方物流的出現對整個(ge) 社會(hui) 的影響程度:社會(hui) 節約程度,指社會(hui) 全部資源的整體(ti) 化配置程度;社會(hui) 綜合發展程度,指第三方物流的出現與(yu) 發展對社會(hui) 整體(ti) 綜合發展狀況的貢獻程度;提高物流的整體(ti) 服務質量,指第三方物流的出現與(yu) 發展對整個(ge) 物流行業(ye) 服務水平的提升程度。
提高第三方物流效率的方法
1、兼顧企業(ye) 自身業(ye) 務和資源社會(hui) 的優(you) 勢。首先,考慮到我國目前的經濟條件和市場環境,對於(yu) 大多數即將進入物流領域的我國企業(ye) 而言,利用資源比投資新建更有意義(yi) 。核心競爭(zheng) 力,一般而言是指企業(ye) 在研發、設計、製造、營銷、服務等某一兩(liang) 個(ge) 環節上明顯優(you) 於(yu) 且不易被競爭(zheng) 對手模仿的,能夠滿足客戶價(jia) 值需要的獨特能力。企業(ye) 應該集中資金、人才、資源等優(you) 勢於(yu) 核心競爭(zheng) 力的業(ye) 務環節,采取外包等方式將其他從(cong) 屬業(ye) 務交給對這些業(ye) 務有核心競爭(zheng) 力的企業(ye) 來完成。形成強強聯合的方式,達到雙贏的目的。
2、整合社會(hui) 資源。社會(hui) 企業(ye) 的剛性物流係統模式運行成本高,也需要將自身的儲(chu) 運資源進行全社會(hui) 的整合,增加這部分業(ye) 務的收入,減少開支。
3、大力加強人才培養(yang) 和引進。在培養(yang) 和引進人才時,要著重加強其接受繼續教育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yang) ,創造出行業(ye) 所真正需要的人才。
4、提高信息技術的運用,實施一體(ti) 化、信息化管理。對企業(ye) 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進行統籌,利用構件化技術將采購、銷售、客戶服務、財務同物流緊密結合。真正實現財務、業(ye) 務的一體(ti) 化運作,有效保證資金、物資和信息的高效有序流動和交互。總之,通過利用現有資源的方式發展第三方物流,投入少、起步快,在實踐中具有極強的操作性,非常適合我國的國情。從(cong) 發達國家第三方物流的發展經驗來看,大多數第三方物流企業(ye) 是以傳(chuan) 統的“類物流”企業(ye) 為(wei) 起步而發展起來的,並通過逐步發展進入物流企業(ye) 。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