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煤炭物流模式變革時代來臨 線上平台漸行漸近

發布時間:2015-02-05 10:31:17 證券時報網

煤炭黃金十年過去,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煤炭產(chan) 能過剩而需求疲軟,煤炭價(jia) 格持續下跌。煤炭企業(ye) 一方麵需要疏通銷售渠道,更應加強成本控製。占煤炭成本近一半的物流成為(wei) 改革重點。2014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煤炭物流發展規劃》,為(wei) 煤炭物流發展指明了方向。我國煤炭呈現西煤東(dong) 運,北煤南運的格局,同時需求多樣且分散,物流成本負擔繁重,傳(chuan) 統第三方物流已經不能滿足需要,這也催生了煤炭供應鏈管理的發展。
  傳(chuan) 統大宗商品貿易交易數量龐大,成交價(jia) 格偏低。大型煤炭企業(ye) 通常設有專(zhuan) 門的運輸部門,但主要利潤仍來自於(yu) 貿易而非運輸,運輸服務水平低。嘉能可擔當“中間商”角色,在生產(chan) 流通環節進入第三方參與(yu) ,形成規模經濟,從(cong) 而獲得定價(jia) 權。利用其信息資源優(you) 勢多維度進行套利。
  物流園整合多種運輸方式聚集地,將多種物流設施和不同類型的物流企業(ye) 在空間上集中布局。傳(chuan) 統物流園按照地理位置分為(wei) 產(chan) 地型、中轉型和消費地型。煤炭智能物流園加入了信息化管理以及更多加工生產(chan) 功能,進行了產(chan) 業(ye) 鏈集中整合。飛馬國際經營專(zhuan) 門的物流園,獲得了極高的收益率。
  煤炭交易中心實現了煤炭現貨的網上交易,依托煤炭資源或鐵路水運等運輸資源,形成煤炭產(chan) 品的集中交易,提高了市場效率。泰德煤網“n+1+N”模式,整合經銷商與(yu) 消費者進行短鏈匹配。其電子商務平台的成功,且發展出自創標簽的產(chan) 品,使之擁有較強的客戶忠誠度。
  供應鏈金融為(wei) 大宗商品交易企業(ye) 提供了周轉資金保障,可分為(wei) 應收賬款融資、預付款產(chan) 品融資和貨權融資,涵蓋了煤炭流通連生產(chan) 、流通、消費的各個(ge) 環節。怡亞(ya) 通涉外的商品服務催生了怡亞(ya) 通衍生金融服務,通過外匯的即期遠期交易降低客戶匯率風險,自身也獲得極大利潤。被評價(jia) 為(wei) 輕資產(chan) 的準金融企業(ye) 。
  中信建投證券表示,看好煤炭供應鏈上下遊多種模式創新企業(ye) 瑞茂通擁有出色的供應鏈管理個(ge) 性化服務,其利潤不僅(jin) 僅(jin) 是來自資源整合所提高的設備利用效率,更是其供應鏈解決(jue) 方案服務所帶來的上下遊附加值。除傳(chuan) 統業(ye) 務外,公司積極開展煤炭供應鏈領域其他業(ye) 務。飛馬國際主要經營能源貿易,而綜合物流服務與(yu) 物流園經營有著極高的毛利率,尤其是飛馬近期著重發展的物流園,毛利更是高達70%以上。我們(men) 同時看好怡亞(ya) 通,由第三方物流服務商向供應鏈管理服務商轉變後,怡亞(ya) 通縱向整合供應鏈管理各個(ge) 環節,形成一站式供應鏈管理服務平台。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