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國表示
近十項國企改革方案有望率先出台
醞釀一年多的國企改革在2015年邁入關(guan) 鍵期。隨著“1+N”個(ge) 改革方案多數將提前至春節前出台,對目前國企改革進展及2015年改革重點、方向和麵臨(lin) 的問題,記者記者近日專(zhuan) 訪了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國。他認為(wei) ,2014年雖然沒有出台大的政策,但國資改革各方麵技術性的工作做得比較多,為(wei) 2015年政策出台和實施奠定堅實基礎。目前,關(guan) 於(yu) 深化國有企業(ye) 改革指導意見及八九個(ge) 相關(guan) 配套文件已趨成熟,有望率先出台。一場真正的大改革即將開始。屆時,地方國企改革進展將更大,央企試點會(hui) 在總結第一批經驗基礎上推出第二批試點。在大改革之年,可以說資本市場迎來千載難逢的重大機遇。
國企改革取得了六大進展
記者:從(cong) 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定調國企改革以來已一周年,這一年來改革取得哪些進展?有消息稱,部分頂層設計方案將在春節前出台,目前哪些方案已可推出了呢?
彭建國:自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提出全麵深化改革到2014年,可以說是一個(ge) 啟動元年。這一年的改革進展還是很大的。
首先,對於(yu) 三中全會(hui) 決(jue) 定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係列重要講話精神要深入學習(xi) 、準確理解、全麵把握,然後統一思想認識。特別是在新一輪國企改革大方向上,逐步糾正了“新一輪私有化”、“國退民進”、“國有企業(ye) 從(cong) 競爭(zheng) 領域全麵退出”、“靚女先嫁”等錯誤觀念和速度攀比、盲目刮風、做政治秀等錯誤傾(qing) 向。
二是在機構設置和人員配置上,中央全麵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成立,習(xi) 總書(shu) 記親(qin) 自掛帥,並設立了辦公室,各個(ge) 部門如國資委也相應地成立深改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後來,又專(zhuan) 門成立國務院國有企業(ye) 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設立在國資委,建立把關(guan) 機製,具體(ti) 對各部門、各地區和各中央企業(ye) 擬出台的改革政策措施和方案統一進行“指導、協調、提醒”。
三是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全麵深化改革是一個(ge) 非常宏大的社會(hui) 係統工程,在開展之前有大量調研工作要做,要摸清現狀、家底、了解現存的問題、矛盾和未來發展趨勢。中央深改辦組織專(zhuan) 門的調研組深入有關(guan) 地區和企業(ye) 進行實地調研。
四是在頂層設計方麵,本輪國企改革主要體(ti) 現在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因而對頂層設計非常重視,原來計劃方案是在2014年年底推出,但因為(wei) 全國情況複雜、難度很大,而且事關(guan) 重大,時間進度要服從(cong) 質量,各個(ge) 方麵正在緊鑼密鼓地工作,爭(zheng) 取在春節前推出。頂層設計以“1+N”的形式呈現,即一個(ge) 國企深化改革的總體(ti) 指導意見和三四十個(ge) 相關(guan) 方麵改革的配套文件。目前,關(guan) 於(yu) 深化國有企業(ye) 改革的指導意見及八九個(ge) 相關(guan) 配套文件已漸趨成熟,有望率先出台。一些方案已報到國務院改革辦,討論通過後將報由中央深改辦討論。應該說方案大部分都已達成共識,不存在太大爭(zheng) 議。
五是地方版的國企改革爭(zheng) 先恐後的出台。上海第一家出台後,目前已有二十多家都出台了。但表態的較多,有含金量的相對較少。
六是提出、啟動並製定了第一批央企四項改革試點的方案。四項改革包括發展混合所有製經濟、改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向董事會(hui) 授權和向中央企業(ye) 外派紀檢組。目前,方案已下發至企業(ye) ,將正式開始實施。
員工持股先試點後推開
記者:國資委近日審議了《關(guan) 於(yu) 混合所有製企業(ye) 實行員工持股試點的指導意見》,這意味著繼前期四項改革試點後,員工持股將選定一些混改央企進行先行試點,哪些企業(ye) 和員工符合試點條件呢?推進員工持股需注意哪些問題?
彭建國:員工持股肯定是先試點後推開,可能會(hui) 選擇原來的試點企業(ye) 來進行,也可能單獨來搞。在國家頂層設計層麵,首先必須明確可以搞員工持股的企業(ye) 範圍,明確企業(ye) 條件,主要是競爭(zheng) 性業(ye) 務、規範化治理、市場化經營,因此壟斷領域企業(ye) 和承擔政策性業(ye) 務的企業(ye) 不能搞員工持股。二是關(guan) 於(yu) 持股員工範圍,既不能搞全員持股和平均、把國有資產(chan) 作為(wei) 福利分配,也不能搞MBO,員工持股應該向技術骨幹、經營管理骨幹傾(qing) 斜。同時,對員工持股數量也應有嚴(yan) 格的限製。三是員工持股要以增資擴股為(wei) 主,員工可以現金或法律規定的知識產(chan) 權等無形資產(chan) 出資,不得采取低價(jia) 折股、送股、墊資等方式。四是不得向員工承諾年度分紅回報或設置托底回購條款,持股員工不得優(you) 先取得分紅收益。企業(ye) 破產(chan) 重整和清算,不得優(you) 先向員工股東(dong) 分配財產(chan) 。五是不得搞關(guan) 聯交易和利益輸送。六是嚴(yan) 格責任追究。
真正有效的混合應做到三個(ge) 方麵
記者:2015年隨著一係列頂層設計方案的下發,從(cong) 中央到地方,一場混合所有製改革的大潮也即將來臨(lin) ,針對目前存在著不想混,不敢混以及不能混等問題,如何才能真正實現有效的混合?上市或者整體(ti) 上市是不是混改的最終目標?
彭建國:絕大部分國企都對混改抱有極大熱情和希望。國企混改對國企高管來說,有兩(liang) 個(ge) 最大的好處:一是混改後國家對企業(ye) 的管理控製會(hui) 減弱,企業(ye) 高管手中的自主權力會(hui) 更大;二是混改後可以搞員工持股,高管層所持股份會(hui) 較多些。
改革是有底線和紅線的,底線就是堅持基本經濟製度,紅線就是防止國有資產(chan) 流失。特別是國有資產(chan) 流失更是高壓線,在國企反腐高壓態勢下,誰觸線就一定會(hui) 打死誰,所以頂層設計沒有出台、紅線沒有明確之前害怕觸紅線,因而“不敢混”的情況確實存在。國家的頂層設計,就是要劃定不能混改的圈子即負麵清單,使大部分在圈子外麵的企業(ye) 都可以混改,而少部分在圈子內(nei) 的企業(ye) 則“不能混”。
要實現真正有效的混合,應注意三個(ge) 方麵:一是規範的混合,即規範的製度、規範的操作、規範的運行,以防止利益輸送、國資流失而最終損害企業(ye) 的發展。二是優(you) 勢的混合,即通過混合實現優(you) 勢互補、國民共進,即“國有企業(ye) 實力”+“民營企業(ye) 活力”=“混合企業(ye) 競爭(zheng) 力”。三是有機的混合,即並非物理式的摻和,而是化學式的有機結合,混合後內(nei) 部結構和運行機製完全發生變化,混合後的企業(ye) 裏麵應該找不到混合前原來的A或B,而是一種全新的C。
上市是混改的一種重要形式,也是眾(zhong) 多企業(ye) 所追求的一個(ge) 目標,因為(wei) 上市可以給企業(ye) 帶來擴大融資渠道、提高品牌信譽、規範企業(ye) 管理等好處,有利於(yu) 企業(ye) 快速發展,同時給企業(ye) 高管也帶來較豐(feng) 厚的薪酬激勵。但上市渠道畢竟相對狹窄。混改的最終目標是轉換企業(ye) 機製,促進企業(ye) 發展。
商業(ye) 一類為(wei) 混改主戰場
記者:有消息說央企分類將最終分為(wei) 商業(ye) 類和公益類,為(wei) 何將此前的三類變為(wei) 兩(liang) 類?112家央企將如何劃分?分類改革完成後央企是否會(hui) 迎來一個(ge) 大重組的過程?
彭建國:央企總體(ti) 分為(wei) 商業(ye) 類和公益類,但實際上最終還是三類,即商業(ye) 一類、商業(ye) 二類、公益類也即公共服務類。商業(ye) 一類是指競爭(zheng) 類的企業(ye) ,以完全市場化和保值增值為(wei) 目標;商業(ye) 二類是指特殊功能類的企業(ye) ,同時具備市場化和社會(hui) 化目標;公益類則是完全社會(hui) 化的目標。商業(ye) 一類的企業(ye) 是混合所有製改革的主戰場。此前屬於(yu) 壟斷性質的石油、電網等企業(ye) 我認為(wei) 屬於(yu) 商業(ye) 二類,其混改要分業(ye) 務板塊。國企混改不僅(jin) 要一企一策,而且應該一個(ge) 業(ye) 務板塊一個(ge) 改革策略,具體(ti) 企業(ye) 具體(ti) 實施。
分類改革的方案已達成統一的意見,最重要也是最難的就是將企業(ye) 對號入座,將企業(ye) 按照業(ye) 務板塊來分可能會(hui) 更好一些。分類改革完成之後,將會(hui) 迎來一個(ge) 重組的過程,包括合並同類項、產(chan) 業(ye) 鏈條上下遊的合並,更多的是業(ye) 務板塊的整合。未來隨著國有企業(ye) 改革推進,國有經濟結構布局調整以及央企的整合肯定力度會(hui) 加大。
防止國資流失應重點把好“六關(guan) ”
記者:國企改革正推向縱深,防止國有資產(chan) 流失已成為(wei) 改革的關(guan) 鍵,哪些行為(wei) 容易造成國有資產(chan) 流失?如何才能有效防止在進行混合所有製以及員工持股過程中的流失?
彭建國:國有資產(chan) 是全體(ti) 人民的財產(chan) ,防止國有資產(chan) 流失和內(nei) 部人控製是國有企業(ye) 改革的紅線,我們(men) 必須吸取過去國有企業(ye) 改革的經驗教訓,針對新形勢新情況,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實防止國資流失。防止國有資產(chan) 流失,關(guan) 鍵是要堅持依法合規、公開透明的原則。重點是“兩(liang) 個(ge) 嚴(yan) 格兩(liang) 個(ge) 加強”:嚴(yan) 格規範企業(ye) 內(nei) 部決(jue) 策程序、嚴(yan) 格審批製度、加強資產(chan) 評估定價(jia) 管理、加強信息披露和社會(hui) 監督。混改方案要防止少數當事人和內(nei) 部人暗箱操作,必須信息公開、民主決(jue) 策、社會(hui) 監督。要按規定程序報出資人代表機構審批,要重點把好“六關(guan) ”:資產(chan) 評估關(guan) 、信息公開關(guan) 、民主決(jue) 策關(guan) 、依法審批關(guan) 、規範操作關(guan) 、責任追究關(guan) 。員工持股是國企混改最敏感的神經,是國有企業(ye) 廣大員工最熱切盼望的,也是國企混改中最容易產(chan) 生國資流失的風險點,它一頭直接關(guan) 係到企業(ye) 員工的切身利益和動力機製,另一頭直接關(guan) 係到國資流失和社會(hui) 公平,必須高度重視、謹慎操作、試點先行、逐步推進。
國企改革政策性強、情況複雜、影響麵大、社會(hui) 高度關(guan) 注,一定要“兩(liang) 手抓、兩(liang) 手硬”。一手狠抓堅定不移地大膽推進國有企業(ye) 全麵深化改革,提高國有企業(ye) 的活力、控製力、影響力;一手狠抓規範操作、加強監管、切實防止國有資產(chan) 流失,使國有企業(ye) 改革發展在健康的軌道上前進。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