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民生銀行正在為(wei) 安邦保險的“大舉(ju) 入侵”而惴惴不安時,卸任民生董事長5個(ge) 月的董文標,已經在中民投的位子上繼續勾畫藍圖了。
1月26日,董文標在清華大學表示,“工業(ye) 4.0”目前在德國、意大利和日本都在加速發展,各國政府的投資也很大。但中國這方麵的動作還比較落後。中民投有意與(yu) 清華合作,未來搞出5-10個(ge) 產(chan) 業(ye) 園,以此來推動國內(nei) 產(chan) 業(ye) 的轉型升級。
這是中民投在新年的又一大動作。不久前,中民投寄予厚望的寧夏光伏並網發電項目剛剛正式開工。光伏、鋼鐵等過剩產(chan) 能行業(ye) ,無疑正亟需“轉型升級”。而從(cong) 去年起,成立之初的中民投就大手筆進軍(jun) 這些行業(ye) 並加以整合,其投資邏輯何在?
中民國際常務副總裁廖峰對記者表示,類似過剩產(chan) 能,或者稱之為(wei) 優(you) 勢產(chan) 能,中國已經發展到相對成熟的階段,但並不意味著這些產(chan) 能已經沒有價(jia) 值。
在他看來——
第一,每個(ge) 產(chan) 業(ye) 相對成熟之後,都有一個(ge) 整合的過程。雖然不是每個(ge) 產(chan) 業(ye) 都會(hui) 形成相對壟斷,但是有相當一部分的產(chan) 業(ye) 會(hui) 形成大企業(ye) 占主導地位的態勢。中民投選擇進入的,就正是這些具備形成相對壟斷集中的行業(ye) 。這種特點的行業(ye) ,並購整合實際上必然會(hui) 發生。
第二,中國目前基礎設施建設基本上走到頂峰,因此這些產(chan) 能可能相對過剩,但對於(yu) 很多基礎設施建設高峰剛剛來臨(lin) 或者剛剛啟動的國家來說是極為(wei) 需要的。東(dong) 南亞(ya) 國家就處在這樣的階段。承接中國的產(chan) 業(ye) 轉移,這裏麵會(hui) 有巨大的產(chan) 業(ye) 機會(hui) 。
據悉,2月初,中民投將與(yu) 東(dong) 盟十國大使會(hui) 商,其中就會(hui) 重點涉及國內(nei) 過剩產(chan) 能轉移的問題。廖峰稱,到時會(hui) 有更多細節予以披露。困擾業(ye) 界許久的中民投投資“神邏輯”,勢必也將更加清晰。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