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一的業(ye) 務模式不足以支撐其日常的運營和成本,因此,“嘿客”必須成為(wei) 順豐(feng) 全產(chan) 業(ye) 鏈布局中的一個(ge) 中樞,建立多層次的功能範疇,傳(chuan) 統便利店的銷售是基本業(ye) 務,電商產(chan) 品展示、體(ti) 驗、包裹集散是支撐業(ye) 務,社會(hui) 化的便民服務(如生活費用繳納、金融服務等)、依托於(yu) 二維碼的商品展示等是附加業(ye) 務。
接近年底,順豐(feng) 火熱的O2O概念,落地效果如何?
2014年5月18日,醞釀已久的順豐(feng) “嘿客”518家門店在全國亮相,距今已經數月,除了門店數量在快速增長外,很多“嘿客”門店門庭冷落。
不同於(yu) 傳(chuan) 統的便利店,順豐(feng) “嘿客”采取的是虛擬商品展示方式,門店內(nei) 不擺放實物,商品以圖片、海報的形式呈現,顧客在門店內(nei) 可以通過網上瀏覽,二維碼掃描,在線上購買(mai) 商品。
電商+快遞+O2O:一體(ti) 化發展模式
“嘿店”名義(yi) 上是一家便利店,但業(ye) 務重心更偏向於(yu) 資源整合。事實上,在順豐(feng) 的產(chan) 業(ye) 布局中,順豐(feng) 優(you) 選和順豐(feng) 快遞是全部業(ye) 務的核心,順豐(feng) 優(you) 選的產(chan) 品定位於(yu) 中高端食品,包括生鮮和農(nong) 產(chan) 品,這類產(chan) 品除了對存儲(chu) 條件有嚴(yan) 格的要求外,在配送上也要實現全程冷鏈。順豐(feng) 雖然一直是快遞業(ye) 的龍頭,但是冷鏈運輸的發展也是比較滯後的,一方麵是原有的市場需求不高,另一方麵冷鏈運輸的成本也較高,所以順豐(feng) 一直沒有在冷鏈運輸上有太大動作。
在布局順豐(feng) 優(you) 選後,冷鏈運輸的迫切需求使順豐(feng) 加快了在這一領域的腳步,而且2013年開始生鮮產(chan) 品受到了電商企業(ye) 的青睞,沱沱工社、本來生活網等垂直類電商以及京東(dong) 、中糧我買(mai) 網[、一號店等老牌電商都上線了生鮮產(chan) 品,冷鏈運輸的需求快速上升。但是,由於(yu) 生鮮以進口和有機等產(chan) 品為(wei) 主,價(jia) 格偏高,普通的消費者購買(mai) 能力不足,用戶、訂單必然出現分散化,單純的冷鏈運輸會(hui) 造成成本的快速上升,反過來又會(hui) 降低消費者的購買(mai) 力,使其產(chan) 品的受眾(zhong) 群體(ti) 更小,無形中增加了運輸的成本。覆蓋範圍越大,所承擔的物流成本就越高,所以在市場不夠飽和的情況下大規模布局冷鏈運輸,是一種資源浪費。
無論是普通的零售商品還是生鮮產(chan) 品,在整個(ge) 物流體(ti) 係中要解決(jue) 的就是“點”和“線”,點,就是倉(cang) 庫、網店;線,就是快遞覆蓋,點和線的結合才是完整的物流體(ti) 係。在冷鏈運輸成本過高的情況下,多渠道布點就成為(wei) 重要的補充方式。亞(ya) 馬遜在美國隻建倉(cang) 庫,不做快遞,京東(dong) 雖然自建整個(ge) 物流,但是在全國近40個(ge) 城市中有82家倉(cang) 庫,配送站點近1500家。單純地依靠快遞不能滿足運輸的需求,大規模布點既可以增加覆蓋範圍,也會(hui) 降低整個(ge) 物流的成本。
“嘿客”店最大的一個(ge) 作用就是作為(wei) 順豐(feng) 優(you) 選的產(chan) 品供應和集散中心。當然,隨著“嘿客”店的大規模鋪開,除了順豐(feng) 優(you) 選的產(chan) 品外,其他電商企業(ye) 的商品或者包裹也可以使用“嘿客”店的這一服務。除了滿足產(chan) 品運輸的需求外,“嘿客”店還承擔了商品展示的作用,線上購物是虛擬行為(wei) ,在收到商品前,客戶和實物沒有接觸,“嘿客”店提供給客戶一個(ge) 體(ti) 驗式購物的平台,客戶在實體(ti) 店中體(ti) 驗後再購買(mai) ,提升了用戶的購買(mai) 欲求。
順豐(feng) 優(you) 選雖然和順豐(feng) 快遞屬於(yu) 不同的業(ye) 態,但“嘿客”店其對二者的作用是一致的,“嘿客”店也是順豐(feng) 快遞的一個(ge) 集散地。以前的快遞模式是包裹到達城市後進入分揀中心,分揀後到達所屬的配送站,再由配送員分派。“嘿客”店就承擔了配送站的作用,既可以負責所屬區域內(nei) 的包裹派送,也能作為(wei) 一個(ge) 自提點,降低物流成本。“嘿客”店數量的增加,實際上就是順豐(feng) 快遞配送站的增加,覆蓋範圍的擴大。特別是在順豐(feng) 快遞渠道下沉,搶占三四線城市甚至是鄉(xiang) 鎮市場的過程中,“嘿客”店的這一作用就會(hui) 更加明顯。
“嘿客”的挑戰
可見,“嘿客”的定位是內(nei) 部資源整合,目的是實現順豐(feng) (專(zhuan) 題閱讀)內(nei) 部線上、線下資源的聯動。在具體(ti) 形式上,“嘿客”以便利店的形式出現,但是並沒有具備傳(chuan) 統便利店的基本功能。在傳(chuan) 統便利店運作中,實體(ti) 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實現銷售,客戶和產(chan) 品是有實際接觸的。很多客戶在日常生活中依然選擇超市或者商場的主要原因,就在於(yu) 購物的現場體(ti) 驗,所以“嘿客”以互聯網的姿態,弱化了其本身實體(ti) 的這一作用,在短期內(nei) 客流量一定會(hui) 受到很大的限製。
而從(cong) 電商角度講,電商這一商業(ye) 模式存在的基礎,就是人們(men) 對購物便捷性的考量,以PC、PAD、手機等智能終端實現購物,用戶無需參與(yu) 商品購買(mai) 的其他環節,並且基本可以隨時隨地完成這一行為(wei) ,“嘿客”則是一種體(ti) 驗店的模式,客戶隻有在店內(nei) 可以通過WIFI或者店內(nei) 的終端上網瀏覽購物,這就明顯和電商現有的操作有很大的差異。從(cong) 這兩(liang) 個(ge) 角度講,“嘿客”是介於(yu) 傳(chuan) 統零售和電商之間的一種商業(ye) 模式。雖然O2O的概念很火熱,但是由於(yu) 商業(ye) 模式的不清晰,短期內(nei) ,“嘿客”的日常運作必然不會(hui) 得到市場的認可。
從(cong) 另一個(ge) 角度講,雖然順豐(feng) 優(you) 選和順豐(feng) 快遞是順豐(feng) 業(ye) 務體(ti) 係的核心,但是作為(wei) “嘿客”的存在基礎還是顯得單一。電商和快遞業(ye) 務隻是O2O最簡單的業(ye) 務模式,“嘿客”想長期發展下去,除了對電商、快遞業(ye) 務的支撐外,還要將O2O、互聯網金融、社會(hui) 化服務等功能融入進去。在移動互聯網和O2O快速發展背景下建立的“嘿客”必須成為(wei) 順豐(feng) 全產(chan) 業(ye) 鏈布局中的一個(ge) 中樞,建立多層次的功能範疇,傳(chuan) 統便利店的銷售是基本業(ye) 務,電商產(chan) 品展示、體(ti) 驗、包裹集散是支撐業(ye) 務,社會(hui) 化的便民服務(如生活費用繳納、金融服務等)、依托於(yu) 二維碼的商品展示等是附加業(ye) 務,單一的業(ye) 務模式不足以支撐其日常的運營和成本。
在滿足順豐(feng) 自身業(ye) 務體(ti) 係的需求外,“嘿客”也可作為(wei) 一個(ge) 開放平台,其他快遞、電商、有O2O實踐需求的企業(ye) 都可以入駐“嘿客”,比如在“嘿客”中已經開始發放部分商家的優(you) 惠券,這樣其作為(wei) 線下載體(ti) 的作用才能更加豐(feng) 滿。
“嘿客”是一個(ge) 資源整合的平台,在O2O實踐中其作用將更加明顯,既要整合順豐(feng) 內(nei) 部的資源,也要逐步對外放開資源,在這一過程中,電商和快遞業(ye) 務是全部業(ye) 務的基礎,必須把“嘿店”作為(wei) 電商商品展示、購買(mai) 、體(ti) 驗、包裹收發等基本功能做紮實,讓其承擔足夠的業(ye) 務,增加店麵對順豐(feng) 優(you) 選產(chan) 品的推廣,針對“嘿客”收發的包裹給予一定的優(you) 惠,以提升用戶粘性。
在未來的發展中,O2O是各種商業(ye) 模式的結合體(ti) ,首先獲得O2O產(chan) 業(ye) 鏈資源的企業(ye) 將在這場商戰中贏得先機,順豐(feng) 通過布局“嘿客”就是要自己打通線上、線下。2013年8月,順豐(feng) 首次融資80億(yi) 元,這筆資金將主要用於(yu) 延伸產(chan) 業(ye) 鏈,拓展順豐(feng) 優(you) 選和順豐(feng) 快遞的電商業(ye) 務。在一段時間內(nei) ,順豐(feng) 優(you) 選將在品類和服務範圍上快速擴張,順豐(feng) 快遞也將更多地滲入到電商業(ye) 務中,增加在電商物流領域的市場份額,甚至企業(ye) 會(hui) 將觸角滲入到互聯網金融領域,這一切都要求順豐(feng) 能夠有更強大的體(ti) 係去支撐其業(ye) 務的發展。
所以,雖然“嘿客”已經成為(wei) 順豐(feng) 產(chan) 業(ye) 布局的核心環節,但是短期內(nei) 由於(yu) 功能單一、用戶群體(ti) 少等諸多因素,“嘿客”的生存依然麵臨(lin) 很大的不確定性。在整個(ge) O2O實踐中,“線上網站+線下實體(ti) 店”運作的方式僅(jin) 僅(jin) 是一種嚐試,還有待市場的長期檢驗。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