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四川省委十屆三次全會(hui) “建設西部重要的物流中心”的部署,省人大財經委、省商務廳、省政府物流辦及成都信息工程學院組成了調研組,由省人大常委會(hui) 副主任彭渝牽頭,赴成都、南充等6個(ge) 市(州)開展了實地調研,對省內(nei) 其他15個(ge) 市(州)進行了書(shu) 麵調研。調研組緊密結合我省各地物流業(ye) 發展實際,充分借鑒陝西、浙江等省(區、市)發展物流業(ye) 的成功做法和先進經驗,廣泛吸納物流企業(ye) 及從(cong) 業(ye) 人員的意見建議,深入研究分析了我省構建西部物流中心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現將有關(guan) 情況報告如下:
一、西部物流中心發展現狀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物流業(ye) 發展,把物流業(ye) 作為(wei) 提升區域經濟競爭(zheng) 力和培植新經濟增長點的重要抓手,大力營造有利於(yu) 物流業(ye) 發展體(ti) 製機製和政策環境,積極構建跨區域交通物流大通道,集中力量推進西部物流中心建設,全省物流業(ye) 保持強勁發展勢頭,西部物流中心地位作用日益彰顯,為(wei) 四川乃至西部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了持續動力。
(一)物流業(ye) 發展水平不斷提高。自2009年以來,物流業(ye) 迅速發展。一是從(cong) 總量看,全省社會(hui) 物流總額、物流業(ye) 增加值分別由2010年的28153.90億(yi) 元、815.74億(yi) 元到2012年的45949.80億(yi) 元、1324.66億(yi) 元,年均增長10%以上,在西部處於(yu) 領先地位。二是從(cong) 占比看,社會(hui) 物流總費用占GDP比重由2010年的19.9%下降至2012年的19.1%,年均下降約0.3個(ge) 百分點。三是從(cong) 速度看,在2012年,全省社會(hui) 物流總額、物流業(ye) 增加值增幅分別高於(yu) 全國平均水平2.2個(ge) 百分點、3.0個(ge) 百分點,處於(yu) 快速增長階段。
(二)物流業(ye) 基礎設施不斷改善。截至2012年底,全省綜合交通運輸網總裏程31萬(wan) 公裏,比2008年增加7.9萬(wan) 公裏。鐵路營運裏程達3514公裏,出川鐵路通道8個(ge) ,貨運直達班列12列和行包專(zhuan) 列8列。高速公路通車裏程4334公裏,進出川高速公路通道達12條,新增開38條省際貨運專(zhuan) 線、112條城際貨運班車。新建城市配送中心11個(ge) ,城市配送站123個(ge) ,省物流重點聯係企業(ye) 在農(nong) 村增設經營網點171個(ge) 。內(nei) 河航運通航河流176條,航道總長11725公裏,現有港點61個(ge) 。民航國際國內(nei) 航線197條,通航城市148個(ge) ,基本形成輻射全國大部分大中城市、連接東(dong) 亞(ya) 、南亞(ya) 和歐洲的航空網絡。
(三)物流企業(ye) 不斷發展。截至2012年底,全省各類物流企業(ye) 總數超過1萬(wan) 家,規模以上物流企業(ye) 3000多家,擁有國家A級以上物流企業(ye) 72家。引進馬士基、敦豪、聯邦快遞、APL、金鷹國際、渣華船務、UPS等國際物流企業(ye) 50家,國內(nei) 大型物流企業(ye) 33家,中字頭物流企業(ye) 13家,其它國內(nei) 大型物流企業(ye) 20多家,投資上億(yi) 元的物流項目達50多個(ge) 。外資物流企業(ye) 在成都設立西部地區分撥中心的國際知名物流企業(ye) 數量約占西部的50%以上。目前,我省已初步形成了以化工物流、醫藥物流、IT電子物流、汽車物流、煙草物流、鋼材物流、機電物流、糧食物流等為(wei) 代表的專(zhuan) 業(ye) 物流市場。
(四)物流業(ye) 發展環境不斷優(you) 化。近年來,我省相繼出台了《四川省西部物流中心建設規劃》、《關(guan) 於(yu) 加快第三方物流發展意見》、《關(guan) 於(yu) 促進物流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性文件,為(wei) 全省物流業(ye) 發展注入了動力和活力。2011年6月,我省成立了西部物流中心建設領導小組並在全國率先設立省政府物流辦。目前,成都、攀枝花等5市成立了物流辦,瀘州、南充等12市分別在發展改革、交通運輸、商務等部門加掛了物流辦的牌子,其他市(州)均明確了物流業(ye) 管理的牽頭部門,省、市(州)縣(市、區)正著力構建聯動推進物流業(ye) 發展的工作機製。
二、西部物流中心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盡管全省物流業(ye) 保持較快發展,但總體(ti) 上處於(yu) 全國中遊水平,與(yu) 國際國內(nei) 先進水平相比差距較大。
(一)物流基礎工作亟待改善。一是現代物流理念尚未普及。部分企業(ye) 將物流活動置於(yu) 附屬地位,沒有對物流活動進行係統規劃和統一運作,更未考慮通過第三方物流來提高企業(ye) 運行質量。二是亟需對我省物流管理資源和物流市場資源進行繼續整合。長期以來,物流業(ye) 的管理職能分屬發改、交通、商務等部門,導致條塊分割、部門分割、重複建設等問題突出,無法有效解決(jue) 部門和行業(ye) 之間的統籌協調和有效製定相關(guan) 扶持政策等問題。三是《四川省現代物流業(ye) 發展總體(ti) 規劃》、《新一輪西部物流中心建設規劃》、《四川省物流園區發展規劃》等尚未出台,各行業(ye) 物流規劃缺乏統籌和銜接。四是現有物流基礎設施、倉(cang) 儲(chu) 設施、貨運場站、堆場建設標準不統一、管理和技術水平落後,增大了無效作業(ye) 量。同時,裝卸、分揀、包裝設備型號多樣、老化嚴(yan) 重,物流作業(ye) 主要以人工為(wei) 主,增加了物流運行成本,降低了物流運作效率。五是物流信息化水平不高,各類物流信息不能實時交換和充分共享,推高了物流管理和協調成本。
(二)物流業(ye) 服務水平亟待提高。一是多數物流企業(ye) 規模偏小、業(ye) 務單一、專(zhuan) 業(ye) 化服務水平低,組織模式、信息化管理和技術水平落後,不具備多式聯運、進出口貨代等能力,也不能為(wei) 企業(ye) 提供包裝、裝卸、流通加工等增值業(ye) 務。據統計,全省1萬(wan) 戶物流企業(ye) 中規模以上的僅(jin) 3000戶,年主營業(ye) 務收入超過1億(yi) 元的企業(ye) 不到企業(ye) 總數的1%,超過5000萬(wan) 的僅(jin) 為(wei) 5%。二是物流企業(ye) 運作不規範,市場競爭(zheng) 激烈。我省物流企業(ye) 參差不齊,物流低端市場經營秩序較亂(luan) ,不同程度存在壓價(jia) 競爭(zheng) 、偷漏稅、超載超限等不良現象,經濟糾紛時有發生,給顧客帶來了損失,同時也挫傷(shang) 了一些物流企業(ye) 的積極性。
(三)物流政策環境亟待優(you) 化。一是物流市場的進入與(yu) 退出、競爭(zheng) 規則無專(zhuan) 門法規約束和行業(ye) 標準,物流服務缺乏有效的外部約束,不正當競爭(zheng) 較為(wei) 嚴(yan) 重。二是針對物流企業(ye) 的稅收政策界定不清,重複納稅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jue) 。三是用地難製約了倉(cang) 儲(chu) 、配送特別是快遞企業(ye) 的規模化發展。四是我省尚未對物流園區的功能和管理作出明確界定,大多數物流園區建設項目掛靠在經濟開發區,不利於(yu) 物流企業(ye) 集聚發展和集約經營。
(四)物流人才隊伍亟待加強。物流企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的基本素質不高、缺乏專(zhuan) 業(ye) 人員已經成為(wei) 我省物流發展的“硬傷(shang) ”。目前,我省物流企業(ye) 普遍缺乏儲(chu) 存、運輸、配送、貨運代理、物流規劃、供應鏈管理等物流領域高層次、複合型的技術和管理人才,而技術培訓、人才引進工作又相對滯後,致使大部分物流企業(ye) 管理還是傳(chuan) 統的粗放管理模式。同時,我省各教育機構缺乏規範的物流人才培育途徑,與(yu) 物流相關(guan) 的職業(ye) 教育也十分匱乏,社會(hui) 上缺乏專(zhuan) 業(ye) 谘詢機構,影響了我省物流業(ye) 整體(ti) 的優(you) 化升級。
三、構建西部物流中心的對策建議
麵臨(lin) 新一輪西部物流中心建設,亟需立足我省現代物流業(ye) 發展的新階段、新要求,加快建設與(yu) 西部綜合交通樞紐相適應、與(yu) 我省主導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布局和製造業(ye) 基地相配套、與(yu) 西部商貿中心和西部金融中心相融合的現代物流體(ti) 係。
(一)優(you) 化物流業(ye) 發展的法治、政策和市場環境。一是優(you) 化法治環境。加快物流業(ye) 立法的步伐,將物流市場運行中現行有效的做法上升為(wei) 立法規範,為(wei) 物流業(ye) 發展提供法律保障。加大道路運輸、快遞等法律法規的執法力度,營造有利於(yu) 物流業(ye) 發展的法治環境。二是提供政策保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上促進物流健康發展的政策,建立完善促進物流業(ye) 發展的投融資、稅收、交通等產(chan) 業(ye) 政策體(ti) 係;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從(cong) 稅收、用地、技術改造、融資等方麵加大對現代物流業(ye) 發展的引導和支持,鼓勵多元投資主體(ti) 進入流通領域。三是優(you) 化市場環境。從(cong) 提高物流企業(ye) 信譽、保障物流企業(ye) 公開平等地參與(yu) 市場競爭(zheng) 、維護行業(ye) 共同利益等方麵入手,整頓和規範物流市場秩序,為(wei) 加快現代物流業(ye) 發展創造公平、透明,統一、高效的市場環境。
(二)製定完善物流業(ye) 發展規劃。立足我省實際,盡快編製並組織實施《四川省現代物流業(ye) 發展總體(ti) 規劃》、《新一輪西部物流中心建設規劃》、《四川省物流園區發展規劃》等指導性強,便於(yu) 操作的規劃,著力構建以一級物流節點城市成都為(wei) 中心、二三級物流節點城市為(wei) 支撐、四級節點城鎮為(wei) 終端的“大物流”體(ti) 係。同時樹立全省一盤棋的大局意識,做好與(yu) 交通、城建、商務等涉及物流的各個(ge) 部門有關(guan) “規劃”的銜接。
(三)完善物流業(ye) 工作推進機製,健全統計指標體(ti) 係。一是進一步明確各級物流辦的職能職責,推動市(州)、縣(市、區)設立物流辦或落實物流管理牽頭部門,著力構建省、市、縣聯動推進物流重點工作、重點企業(ye) 、重大項目的工作機製。二是建立健全統計指標體(ti) 係。建立一套對現代物流的信息收集和監測統計、核算指針體(ti) 係,以及時掌握全省物流運行情況,促進物流健康發展。
(四)整合物流管理資源和市場資源。一是整合管理資源。進一步理順物流業(ye) 發展所涉及的各部門和單位之間的關(guan) 係,改善各部門之間職責交叉的現象,清理阻礙或限製跨行業(ye) 、跨地區物流服務的政策措施。二是整合市場資源。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鼓勵專(zhuan) 業(ye) 化、社會(hui) 化物流發展。支持傳(chuan) 統商業(ye) 物資儲(chu) 運企業(ye) 轉型升級,向專(zhuan) 業(ye) 化、規模化的現代物流配送中心方向發展。引導工商企業(ye) 實行主輔分離,深化細化專(zhuan) 業(ye) 分工,推動物流市場化、社會(hui) 化。鼓勵發展依托電子商務平台,構建線上線下的電子商務物流。鼓勵發展農(nong) 產(chan) 品物流。
(五)加快物流支撐體(ti) 係建設。一是加快物流信息平台建設。深入推進四川省物流信息綜合平台建設,支持社會(hui) 化物流信息平台建設,做好與(yu) 國內(nei) 外物流信息平台、市(州)縣分平台、物流園區(中心)、主要港(口)站(場)、企業(ye) 平台的數據對接工作,實現物流信息的廣泛采集、實時交換和充分共享。二是加快標準化體(ti) 係建設。盡快研究製定《四川省物流標準化發展規劃》,逐步建立以政府引領、協會(hui) 主導、企業(ye) 主體(ti) 、社會(hui) 參與(yu) 的物流標準化工作機製。三是加快現代物流通道建設。逐步建成15條鐵路、23條高速公路和2條水運航道共同組成的進出川大通道。開辟西通道,連接西藏、青海,改善與(yu) 西北地區的交通聯係;強化東(dong) 通道,連接長三角地區,改善與(yu) 重慶、華中、華東(dong) 地區的交通聯係;構建南通道、北通道兩(liang) 大核心國際大通道,連接泛亞(ya) 大鐵路、環渤海地區、歐亞(ya) 大陸橋的四川省出海物流大通道。四是推進“多點多極”的物流節點支撐體(ti) 係建設。鞏固成都物流主樞紐地位,加快川西南物流節點體(ti) 係建設,推進秦巴區域物流中心建設,打造輻射川西北的物流樞紐和川南水運物流樞紐,形成高效、便捷、低成本、立體(ti) 化的現代物流服務網絡。五是搭建物流供需對接平台、物流金融對接平台、國際物流服務平台。
(六)加快物流人才培養(yang) 。一是加快職業(ye) 教育發展,建立多層次的物流人才教育培養(yang) 體(ti) 係。二是麵向市場和企業(ye) 的實際需求,通過長期培養(yang) 與(yu) 短期培訓、學校培養(yang) 與(yu) 在職培訓等多種方式,培養(yang) 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業(ye) 務,具有跨學科綜合能力的物流管理人員和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以適應我省現代物流業(ye) 發展的需要。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