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篇《江湖,你怎麽(me) 看》一文發表之後,有很多朋友善意的提醒我說:“李竹雲(yun) ,你這次得罪了一幫人。”但是在與(yu) 此同時也受到了一些人的鼓勵,其中易流的南老師點評的一句話特別讓我感動,那就是:“現在說實話的人不多”。因為(wei) 在這個(ge) 信息泛濫的網絡時代,能夠有人在網絡群體(ti) 裏公然發聲,理解和支持其實真心讓我感動,特別是對於(yu) 我這種行業(ye) 中的無名小卒更是一種鼓勵。因為(wei) 那篇文章的初衷並不是準備得罪誰,批判誰,而是希望在互聯網的今天,最終呼籲物流人始終要堅守“務實”二字,腳踏實地的幹才行。哪怕是在變革和創新麵前始終都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清楚的認知自己想要什麽(me) ,想幹什麽(me) 而已,別無他意的。隻是這無心之作被某些人對號入座其實真心感覺不應該,也沒有想到會(hui) 造成這樣的後果,所以借助所謂的互聯網優(you) 勢,對那些自以為(wei) 是對號入座者統一說聲抱歉,望大家見諒。互聯網時代,言論真的沒辦法把控了。。。。
對於(yu) 我而言,寫(xie) 作隻是我唯一的業(ye) 餘(yu) 愛好,這個(ge) 愛好也一直未曾放棄過,所以我一直在堅持以原創為(wei) 主。和專(zhuan) 業(ye) 寫(xie) 手不同的是:我欠缺太多的專(zhuan) 業(ye) 理論知識。和那些所謂的職業(ye) 推手而言:我又不是為(wei) 了商業(ye) 手段而嘩眾(zhong) 取寵,為(wei) 謀取自己的利益而付諸於(yu) 一係列的行動,所以我的文字比較平淡!最初的本質就隻是源於(yu) 對文字的偏愛,對生活的追逐和思索,閑暇之餘(yu) 以亂(luan) 塗鴉自娛自樂(le) 而已,因此筆風時而專(zhuan) 業(ye) ,時而詼諧,時而會(hui) 把一些經曆當做笑話來點評,時而會(hui) 根據現實的一些悲劇寫(xie) 出自己的想法,嬉笑怒罵間敢於(yu) 把有些事情刻畫得淋漓盡致。可是骨子裏還算是屬於(yu) 那種安分守己,膽小怕事之人,一直不願意沾惹是非,隨性隨意為(wei) 主,被很多人評價(jia) 為(wei) 是屬於(yu) 性情中人,隻圖一個(ge) 開心就好!其實想法很簡單很簡單。
不同的生活觀,不同的人生觀,不同的際遇也鑄造了不同的人生,所以我這種性情未必每個(ge) 人會(hui) 理解,特別是在這個(ge) 商業(ye) 社會(hui) ,很多人都是以追逐金錢為(wei) 目的的,所以對此舉(ju) 反對的聲音也很多,甚至有人公然評論說:不為(wei) 賺錢的文字是浪費紙。也許他們(men) 的建議是對的,隻是在我看來,愛好不可丟(diu) ,注重自娛自樂(le) 其實也算是一種減壓方式吧。如果一個(ge) 人為(wei) 了生活連自己唯一的愛好和夢想都遺棄了其實也是一件很悲劇的事情,所以我依然會(hui) 堅持這種方式走下去。當然,在自娛自樂(le) 時不小心寫(xie) 出的文字或許有些片麵,(視線不夠廣闊也是其因素之一,)文章自身一直偏重於(yu) 對物流現狀的思索和探討,但是卻缺乏專(zhuan) 業(ye) 性的數據分析,欠缺專(zhuan) 業(ye) 水準,在某些時候甚至邏輯性也比較差,所以最終有人以感性色彩隆重來評論。也聽聞有人評論說這些作品乃是小圈子之說。當然,這些意味深長的話人我聽了不會(hui) 反駁,也不會(hui) 有任何解釋,但是我認為(wei) :嘴巴長在別人身上,你能堵住別人的嘴巴不?答案肯定是不能,所以借用某位名人曾經說過的一句至理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這一直被當做座右銘用來安慰自己,其實每個(ge) 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觀,擇偶觀,不同的生活理念,我們(men) 又何須去強求別人和自己的意誌一樣呢?
嗬嗬,說了這個(ge) 還是說點小插曲吧。那就是互聯網下的觀念的同(與(yu) )不同。互聯網是一個(ge) 開放的世界,但是互聯網同時也是讓人越來越覺得害怕的世界,幾乎成為(wei) 了無隱私無節操的時代。姑且把那些原創的文章轉載之後不注明出處和版權問題放在一邊不說,越來越多的針鋒相對,PK和反PK現象越來越嚴(yan) 重,甚至紛爭(zheng) 不斷,好幾個(ge) 群體(ti) 都或多或少的出現了一股火藥味,甚至以爭(zheng) 得臉紅脖子粗退場為(wei) 結束,所以有一朋友私下和我閑聊時發表感慨:“我發現最近的物流圈子裏有股戾氣,紛爭(zheng) 不斷,你怎麽(me) 看?”其實對於(yu) 圈子內(nei) 的問題並不想多說什麽(me) ,因為(wei) 包括我自己也曾遭遇過幾次公開打擊的言論傷(shang) 害。對於(yu) 始作俑者而言表麵上看並沒有什麽(me) ,僅(jin) 僅(jin) 隻是幾句話而已,但是在一個(ge) 公眾(zhong) 群體(ti) 裏,對於(yu) 我自身的打擊和影響有多大可能是誰也無法預料,直到後來仍有人私下問我動機是什麽(me) ?到底是出於(yu) 什麽(me) 目的。其實我自己也沒底,我不知道該如何解釋,也不想解釋,最悲催的是連我自己也解釋不清,所以對於(yu) 朋友的這句話,我隻想說一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如果說這個(ge) 時候物流人自己都亂(luan) 套了,沒有處理好那些所謂的小糾紛,因小失大,那又何必呢?目前的局勢確實很微妙,因為(wei) 誰也不知道明天誰會(hui) 是最大的贏家,誰也不知道自己的勝算幾率有多大,相互之間彼此言論抨擊隻會(hui) 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或者可以說是兩(liang) 敗俱傷(shang) 。在這個(ge) 互聯網時代,求同存異,百花爭(zheng) 鳴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我們(men) 何必要因為(wei) 那些不必要的鬥氣而引來非議呢?其實,我們(men) 完全可以考慮合作共贏的。靜下心來思索那些曾經和平相處的時光,其實還是會(hui) 有很多美好回憶的。當然,心若陽光處處都是充滿陽光的。記得曾經有句話說:一笑泯恩仇。今天,你可曾微笑了,,,,
小圈子,大江湖。
物流圈表麵上看似乎很大,但是有時又感覺很小,來來去去的就是那麽(me) 幾個(ge) 人在不停的奔跑。近距離接觸,包括自己的文字有時也會(hui) 觸碰到某些企業(ye) 的硬傷(shang) ,事實上我從(cong) 未很直接的去任意評論任何一家企業(ye) ,隻是在某些看似性感的文字裏遮遮掩掩的將發現的問題提出而已。如果換位思考一下,這種方式正好是提出了一些問題。企業(ye) 一旦從(cong) 中深挖掘,尋求破解之道,然後再對症下藥就很容易把所遭遇的難題迎刃而解了。隻不過遺憾的是:很多人都習(xi) 慣於(yu) 聽好話,聽恭維話,人性的虛榮心所致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因而當一句如同白開水一樣的大實話說出來時就會(hui) 被人理解成了和某某企業(ye) 作對,過不去之說。事實上目前無論是大小專(zhuan) 線企業(ye) 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不好的問題,隻是程度深淺而已,所以沒有絕對的小而醜(chou) 之說。而小專(zhuan) 線企業(ye) 中也有很多點對點,門對門的服務做得相當好的企業(ye) ,做不到小而全但也是小而精也很不錯,而公眾(zhong) 人物一句有口無心的話往往會(hui) 因為(wei) 言論帶來紛爭(zheng) 很正常,特別是在這個(ge) 互聯網時代,言論幾乎是透明化傳(chuan) 播,傳(chuan) 播率又是相當的高和快,所以被群而攻之太正常不過。這一切也足以證明很多物流人都有強烈的生存意識!而且這種意識不得任意踐踏。或許慎言慎行還是好些!
今天的文章似乎是有點扯和淩亂(luan) ,思路也有點短路。如果說當前的物流人開始因為(wei) 互聯網變得浮躁起來,但是在爭(zheng) 議中卻慢慢清醒過來了,對於(yu) 前段時間曾經帶著十二分熱情建立的一些物流人微信群體(ti) ,拚命拉人進群和搶進群的現象開始減少,而且逐漸出現了退群浪潮,甚至有人直接坦言:因為(wei) 受到微信群的幹擾,感覺時間不夠用。而微信占去的很多寶貴時間最終影響到了工作,而太多的雜亂(luan) 信息也幹擾了思維,所以一下子退去了十多個(ge) 群,事實上包括我自己也開始進入潛水狀態,可以說物流人開始變得越來越清醒和務實了。或許在這場浮浮沉沉的爭(zheng) 議之中,最終意識到回歸自我才是最好。在當前尋求整合和創新的物流發展模式麵前,百事都以和為(wei) 貴,先有了“和”才會(hui) 有“合”,目前的那些創新模式完全可以考慮合作共贏,為(wei) 何要彼此互相攻擊,顧此失彼造成兩(liang) 敗俱傷(shang) 呢?單打獨鬥是不可能行得通的,誰也不可能真正的做到一統江山。就算是出了一批跟風族亦是如此。所以在大是大非麵前,最終還是需要合作共贏,望所有的物流人三思吧。當然,在這種思維中已有人走入了前列,至於(yu) 是誰就不用公開。在我看來這種今天不合作不代表以後不合作,這種人際關(guan) 係處理還是可取的,值得學習(xi) 和借鑒。至於(yu) 姓甚名誰,那就自己琢磨去吧!在此也算是女子淺見,望三思而後行。
互聯網時代,誰都可以做自媒體(ti) 。互聯網時代,或許你的言論的影響力超出你的想象。比如說前段時間網上瘋傳(chuan) 的段子:一百元都不給紅遍了互聯網,這就是值得我們(men) 反思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我們(men) 是否該對自己的言行負責呢?當然,還有因為(wei) 言論不和造成血案的肯定是悲劇,作為(wei) 物流人,可以冷靜想想以和為(wei) 貴吧。或許,有了和才會(hui) 是合的開始!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