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成功的企業(ye) ,隻有時代的企業(ye) ,時代的企業(ye) 是從(cong) 成功走向下一個(ge) 成功的企業(ye) ,永遠處於(yu) 浪潮之巔。
基於(yu) 這種考慮,李彥宏對百度的要求就是“做時代的企業(ye) ”:PC時代,百度是PC時代的企業(ye) ,移動互聯網時代,百度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企業(ye) ,下一個(ge) 時代是什麽(me) ?人工智能是可能的方向,百度在這方麵已經進行了大規模投入。
1月18日,百度CEO李彥宏在“極客公園”發表演講時說:現在正處於(yu) 時代的交接點上,百度要做好應變的準備。
從(cong) PC、移動互聯網,再到未來的人工智能時代,李彥宏要求百度做到兩(liang) 點:一是把握當下,二是放眼未來。正因為(wei) 此,百度在保證營收、經營利潤不斷增長的情況下,沒有喪(sang) 失不斷出現的新機遇。百度公司的財報顯示,從(cong) 移動端帶來的流量已經超越PC端,移動端產(chan) 生的營收也正在追趕PC端。
把握當下難,放眼未來更難,李彥宏的百度是如何做到的?當天分享時,結合百度十五年的發展,李彥宏講了三點。
第一點是技術為(wei) 本。過去這兩(liang) 年當中,百度在技術上其實做了很多投入,包括一些長遠方向的投入,比如人工智能、深度學習(xi) 方麵投入,也包括已經在產(chan) 品當中、大家已經看見過、使用過的技術,比如語音搜索。李彥宏認為(wei)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技術不是變得不重要了,反而是變得更重要了。李彥宏稱之為(wei) “技術的信仰”。
在互聯網圈,一些人的看法則與(yu) 李彥宏相反:互聯網時代,技術並不是關(guan) 鍵,商業(ye) 模式的再造才是關(guan) 鍵。
第二點是用戶思維。李彥宏對此的解釋是“Live and breathe with our users(與(yu) 用戶同呼吸,共命運)”。李彥宏認,對於(yu) 一家做技術的公司來說,既要了解這個(ge) 技術是怎麽(me) 發生的、能不能發生、有沒有可行性,同時又要能夠知道用戶現在在想什麽(me) ,站在一點技術都不懂的人的角度看問題,這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
既以技術為(wei) 信仰,充分利用技術的力量,又能站在一個(ge) 普通用戶的角度來看問題,李彥宏認為(wei) 這是百度能夠成為(wei) “時代的企業(ye) ”的關(guan) 鍵。比如語音搜索技術在PC互聯網時代用得不多,對著一台PC說話很奇怪;但手機本來就是用來打電話的,所以大家對著手機說話很自然。圖片搜索也是同樣的例子,不適用於(yu) PC時代,卻流行於(yu) 移動時代。
但市場需求卻往往落後於(yu) 技術?如何先於(yu) 用戶對某一項技術進行堅持,這需要對技術有信仰的人。
李彥宏總結百度發展十五年經驗時說,我是一個(ge) 技術極客,任何新技術出現,我都會(hui) 覺得很興(xing) 奮、很激動,技術出身,在美國學的計算機,後來在矽穀做的搜索引擎最核心的技術。對於(yu) 其他企業(ye) 來說,最不可複製的正是這一點:李彥宏的“以技術為(wei) 信仰”的氣質已經成為(wei) 百度氣質的一部分,也就是所謂的“企業(ye) 人格化”。
第三點則是“有錢才是硬道理”。百度財報顯示,2014年第三季度,百度的淨利潤率是29%,2012年第三季度百度淨利潤率是是53%。短短兩(liang) 年時間,利潤率下降這麽(me) 厲害,原因就是百度的進行了大規模的投入。李彥宏說,這樣的決(jue) 心,隻有創始人管理的公司,或者企業(ye) 人格化的公司才可以有:願意砸錢、願意投入,不在乎華爾街怎麽(me) 看,不在乎股價(jia) 跌一半或更多,我一定要把這事做成。對於(yu) 職業(ye) 經理人管理的公司,投資不可能這麽(me) 任性。
因為(wei) 上述三點,李彥宏認為(wei) 百度不止是一家成功的企業(ye) ,而是一家時代的企業(ye) ,不斷走向另一個(ge) 成功。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