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林毅夫:“一帶一路”需要加上“一洲”

發布時間:2015-01-20 10:31:38 觀察者網

2015年1月16日,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舉(ju) 辦了開年首場"朗潤·格政"論壇——“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研討會(hui) 。就在三天前,2014年度《中國智庫報告》發布,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綜合影響力位列高校內(nei) 第一名,綜合第二名。此次活動是打造中國頂級智庫的又一力作。
  中國為(wei) 什麽(me) 提出“一帶一路”戰略?它對中國經濟將產(chan) 生怎樣的影響?西方發達國家和“一帶一路”上的國家對這個(ge) 戰略是歡迎,還是質疑?中國企業(ye) 麵臨(lin) 轉型,但做好“走出去”的準備了嗎?
  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在本次研討會(hui) 上提出了“一帶一路”加“一洲”的戰略構想,他認為(wei) 非洲將為(wei) 中國企業(ye) “走出去”帶來重大發展機遇。“一帶一路一洲”戰略將會(hui) 給發展中國家帶來“造血”機製,同時有利於(yu) 中國自身。
 
  “一帶一路”戰略的重心是基礎設施建設。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加上非洲戰略,促進中國勞動密集型產(chan) 業(ye) 轉移到非洲。“一帶一路一洲”戰略將會(hui) 給發展中國家帶來“造血”機製,同時有利於(yu) 中國自身。落實“一帶一路一洲”戰略需要中國企業(ye) 提高素質,同時需要政府集中力量,可考慮成立對外發展合作部。
  2009年我在擔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高級副行長期間有過新馬歇爾計劃的倡議。當時發達國家陷入金融危機,需要進行結構性改革才能真正複蘇。但是結構性改革會(hui) 壓低消費、擴大失業(ye) ,在政治上麵臨(lin) 很大阻力。對於(yu) 此次危機,貶值、援助等傳(chuan) 統方法都無濟於(yu) 事。因此我提出一個(ge) 全球複興(xing) 計劃,主要內(nei) 容是對發達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進行大量投資。這些基礎設施投資不僅(jin) 會(hui) 促進所在國的經濟增長,還會(hui) 拉動其他國家包括發達國家的出口。
  之所以提出這個(ge) 計劃,是因為(wei) 發達國家的基礎設施還有改進空間,中國以外的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非常差。發達國家的退休基金、中國及石油輸出國的外匯儲(chu) 備大量購買(mai) 政府債(zhai) 券,收益率很低,不如用於(yu) 基礎設施投資。
  上述建議在提出以後,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2010年20國集團首爾峰會(hui) 將幫助發展中國家建設基礎設施列為(wei) 共識的第一項,後來的峰會(hui) 也多次強調。如今中國通過“一帶一路”戰略率先推進,為(wei) 全球做出了榜樣。
  “一帶一路”戰略有利於(yu) 國際經濟的穩定和發展,也有利於(yu) 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上,中國有比較優(you) 勢。在基礎設施所需要的原材料上,中國有很多剩餘(yu) 產(chan) 能。此外,“一帶一路”戰略還可以提高中國外匯儲(chu) 備的回報率,培育出口增長點,利用發展中國家的資源。
  在“一帶一路”戰略基礎上,還需要加上非洲戰略,成為(wei) “一帶一路一洲”。這是因為(wei) ,在幫助發展中國家發展方麵,中國還擁有一個(ge) 重要的優(you) 勢,即巨大的勞動密集型產(chan) 業(ye) 。由於(yu) 國內(nei) 工資上漲,中國在這方麵的比較優(you) 勢逐漸消失。以前類似的轉移已有多次,這次的新特點在於(yu) 中國勞動密集型產(chan) 業(ye) 規模龐大。按照第三次工業(ye) 普查,中國製造業(ye) 的就業(ye) 人員是1.24億(yi) 人,相當於(yu) 當年日本的12倍。世界上能夠承接這麽(me) 大規模勞動密集型產(chan) 業(ye) 轉移的地方隻有非洲。非洲有10億(yi) 人,大量剩餘(yu) 勞動力在農(nong) 村,年輕人比例高,工資水平隻有中國的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一。在轉移勞動密集型產(chan) 業(ye) 到非洲方麵,已有華堅集團等成功案例。
  勞動密集型產(chan) 業(ye) 的轉移可以成為(wei) 新的發展合作方式,這種方式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互補的。“一帶一路”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為(wei) 主,以產(chan) 業(ye) 轉移為(wei) 輔。在非洲,可以是產(chan) 業(ye) 轉移為(wei) 主,基礎設施建設為(wei) 輔。就像車子的兩(liang) 個(ge) 輪子一樣,他們(men) 可以成為(wei) 對外發展合作的兩(liang) 個(ge) 支撐點。
  這種雙輪驅動的發展合作方式對國際發展有很大意義(yi) 。在二次大戰以後,發達國家設立了很多多邊、雙邊的發展機構,比如聯合國開發總署、世界銀行、美國援外總署等,但並沒有真正幫助發展中國家發展起來,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和低收入陷阱。從(cong) 二戰以後到現在,在近200個(ge) 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當中,隻有兩(liang) 個(ge) 從(cong) 低收入進入到高收入行列。原因是發達國家已經走完了勞動密集產(chan) 業(ye) 發展和建設基礎設施的階段,對於(yu) 發展中國家隻能采取輸血式的援助,附帶很多條件。通過“一帶一路一洲”戰略,中國可以幫助發展中國家消除增長瓶頸,引入“造血機製”,所有發展中國家都可以發展起來,實現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所描繪的“百花齊放春滿園”願景。
  “一帶一路一洲”戰略麵臨(lin) 不少挑戰。一方麵,企業(ye) 沒有做好走出去的準備。“走出去”戰略在2001年才提出,國內(nei) 外的政治、金融、法律環境都不一樣,很多走出去的企業(ye) 最終失敗。這需要企業(ye) 提高素質,也需要政府提供幫助。另一方麵,中國對外合作政出多門,有商務部、外交部、財政部、農(nong) 業(ye) 部等,還有進出口銀行、中非基金等。他們(men) 都有對外援助資金,結果是力量非常分散,不能集中使用。有必要借鑒發達國家經驗,成立一個(ge) 統一協調對外合作關(guan) 係的對外發展合作部,來把資源組合起來,改變國際發展格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