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联系方式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聯合會(hui) 快訊 > 統計信息 > 正文

調查報告:物流企業受疫情影響情況及相關政策訴求

發布時間:2020-03-07 14:17:23 中國物流與(yu) 采購雜誌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分析疫情對物流行業(ye) 帶來的衝(chong) 擊,《中國物流與(yu) 采購》雜誌社和零點有數於(yu) 2月底聯合發起“物流企業(ye) 受疫情影響情況及相關(guan) 政策訴求”的抽樣調查。根據調查情況,現已形成調研報告,並已提交給政府部門以備政策參考。

此次調查共收到了來自133家物流企業(ye) 的反饋。本次調查和監測範圍包括綜合型快遞和物流供應鏈企業(ye) 、倉(cang) 儲(chu) 企業(ye) 、專(zhuan) 線運輸企業(ye) 、配送企業(ye) 、網絡貨運平台和生產(chan) 工程物流企業(ye) ;從(cong) 規模上看,年收入在5億(yi) 以下中小規模企業(ye) 和年收入5億(yi) 以上的企業(ye) 比例約為(wei) 7:3。受訪企業(ye) 均為(wei) 民營物流企業(ye) 。

疫情對物流行業(ye) 影響指數為(wei) 69.3,業(ye) 務規模和利潤下降預期均較大

本指數設定若疫情對企業(ye) 未產(chan) 生任何影響則指數為(wei) 100,指數越高表示企業(ye) 受疫情影響越小。本次物流行業(ye) 影響指數為(wei) 69.3(附圖一),表明物流行業(ye) 受衝(chong) 擊較大,突出表現為(wei) 企業(ye) 業(ye) 務規模和年度利潤預計受損嚴(yan) 重,近四成企業(ye) 疫情期間業(ye) 務規模下降在50%以上,五成以上企業(ye) 預估2020年度將虧(kui) 損5%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在這種情況下,物流企業(ye) 對經濟生產(chan) 的恢複仍保有較高的信心。

1

疫情對物流細分行業(ye) 的影響主要取決(jue) 於(yu) 其業(ye) 務多元性、成本結構和供應鏈長度

從(cong) 疫情對物流細分行業(ye) 的影響來看,輕資產(chan) 運作的網絡物流平台抵禦疫情能力最強,影響指數為(wei) 72.8(附圖二),這類企業(ye) 主要依托於(yu) 科技嵌入、數據應用從(cong) 而實現車輛調度,供需資源匹配,同時其輕資產(chan) 運營的模式在疫情期間將風險和壓力自然轉移至承運人,避免了業(ye) 務量驟減形勢下的高成本支出。因此,疫情並未對這類企業(ye) 產(chan) 生實質性重創,年度利潤受損相對較小,企業(ye) 對未來發展持樂(le) 觀態度。倉(cang) 儲(chu) 企業(ye) 雖然固定成本高,但由於(yu) 其訂單周期長,在疫情期間業(ye) 務規模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整體(ti) 影響指數為(wei) 72.2(附圖二)。

3

綜合型物流供應鏈企業(ye) 由於(yu) 其業(ye) 務的多元化受疫情打擊相對較小。這類企業(ye) 除了傳(chuan) 統物流運輸業(ye) 務外,還包括供應鏈管理、多式聯運、倉(cang) 儲(chu) 、物流園區、物流金融綜合等,可以通過市場策略的調整來降低損失。網絡型的快遞企業(ye) 如通達係等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大,影響指數為(wei) 69.1(附圖二),其中長期業(ye) 務規模受損是最關(guan) 鍵的影響因素,以快遞或快運業(ye) 務為(wei) 主且在全國範圍內(nei) 擁有大量網點的網絡型快遞企業(ye) ,主要是依靠規模效應創造利潤,且其業(ye) 務鏈條較長,短期內(nei) 任何一環出現問題都會(hui) 影響整體(ti) 運作,且疫情期間業(ye) 務量大幅下降,但轉運中心、車輛、人工等成本持續發生,致使利潤遭受較大損失。

專(zhuan) 線運輸、生產(chan) 工程物流、配送物流等業(ye) 務結構單一的企業(ye) 受疫情的影響較大,這些企業(ye) 難以通過其他途徑彌補業(ye) 務規模大幅下降帶來的損失。服務於(yu) 特定城市之間運輸的專(zhuan) 線企業(ye) 麵臨(lin) 的兩(liang) 個(ge) 困境是線路暢通率低和業(ye) 務規模驟減,根據本次監測,疫情期間有72.2%的專(zhuan) 線運輸企業(ye) 麵臨(lin) 線路暢通率不足50%的現狀,這使得本就缺少業(ye) 務的專(zhuan) 線運輸企業(ye) 更加艱難。以末端城市配送服務為(wei) 主的企業(ye) 影響指數為(wei) 66.5(附圖二),短期業(ye) 務規模受重創,且人員到崗率不容樂(le) 觀,但恢複信心較高。配送企業(ye) 在隔離政策影響下即使仍保有C端消費者的訂單,但受餐飲、商業(ye) 綜合體(ti) 相關(guan) B端客戶關(guan) 閉的影響,仍麵臨(lin) 無貨可運的困境。隨著疫情好轉,B端客戶逐漸恢複運營,終端消費者的需求重新被釋放,配送服務會(hui) 迅速恢複。

總體(ti) 來看,企業(ye) 受影響程度與(yu) 供應鏈鏈條長度、成本結構、業(ye) 務結構三個(ge) 因素有關(guan) ,且年度影響與(yu) 短期影響之間沒有必然聯係。業(ye) 務鏈條長,固定成本高的企業(ye) 在疫情期間由於(yu) 業(ye) 務規模驟降、生產(chan) 難以全麵恢複同時負擔高運營成本,受到的影響較大。

本次疫情對物流各細分行業(ye) 衝(chong) 擊大,可能造成行業(ye) 整體(ti) 的“斷鏈”危機。由於(yu) 整個(ge) 供應鏈某個(ge) 或某些環節複工不充分,導致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銜接不暢,使得生產(chan) 企業(ye) 、物流企業(ye) 均存在“複工難複產(chan) ”的情形。原材料生產(chan) 企業(ye) 有貨運不出;物流企業(ye) 收了貨由於(yu) 幹線受阻導致貨物積壓,倉(cang) 儲(chu) 壓力大,甚至某些分撥中心出現爆倉(cang) 現象;需求端企業(ye) 缺乏原材料生產(chan) 停滯,整個(ge) 供應鏈的運轉受到嚴(yan) 重影響。疫情麵前物流供應鏈價(jia) 值凸顯,物流全環節、全鏈條的解決(jue) 方案能力成為(wei) 企業(ye) 創新的主要方向。對於(yu) 配送、專(zhuan) 線運輸等細分行業(ye) ,由於(yu) 其業(ye) 務收入來源單一、智能化程度較低、運營協同度不足,重構業(ye) 務產(chan) 品或強化技術創新是提高競爭(zheng) 壁壘的有效手段。

企業(ye) 通過提供員工保障、加強運營與(yu) 管理、嚴(yan) 控現金流、調整市場策略等措施自救

企業(ye) 應對疫情所采取的措施,主要集中在提供員工保障、加強運營與(yu) 管理、嚴(yan) 控現金流、調整市場策略四個(ge) 方麵。

4

提供員工保障方麵:55%的企業(ye) 提及采取“培訓+保障”相結合的措施為(wei) 員工的安全健康工作提供保障,如為(wei) 提升員工的防疫意識和防護意識,企業(ye) 積極組織員工學習(xi) 防疫知識、加強員工個(ge) 人衛生防疫措施宣導;為(wei) 保障員工的生命安全,主動為(wei) 員工推出防疫保險。

加強運營與(yu) 管理方麵:51.2%的企業(ye) 提及從(cong) 全網的運營與(yu) 管控方麵著手,重點對物流的中轉與(yu) 配送環節予以支持,緩解全網運營壓力,如靈活調整對中轉分撥和基層網點的考核指標、給予網點包倉(cang) 和轉運費用優(you) 惠或者提供額外資金支持;與(yu) 此同時,對於(yu) 社區封閉、農(nong) 村封路導致的末端派送難題,通過啟用無人機、無接觸配送等方式緩解派送壓力。

嚴(yan) 控現金流方麵:疫情導致企業(ye) 的現金流緊張,45%的企業(ye) 提及主要通過開源節流的方式緩解現金流壓力,破解疫情造成的現金流困境,如通過向銀行申請貸款保障現金流周轉;通過有序分類複工、裁員等方式降低企業(ye) 人員成本;

調整市場策略方麵:42.6%的企業(ye) 提及會(hui) 以此為(wei) 契機,化被動為(wei) 主動,根據市場湧現出來的新需求調整業(ye) 務結構,如加大涉及到民生和醫療領域等產(chan) 品線的開發、布局如農(nong) 特產(chan) 品交易市場等。

企業(ye) 政策支持訴求:減免優(you) 於(yu) 緩交、運營給予特許、防疫物資優(you) 先保障、信貸支持持續

物流作為(wei) 國民經濟發展的生命線,起著鏈接供給與(yu) 需求、生產(chan) 與(yu) 消費的重要作用。但受此次疫情影響,物流行業(ye) 整體(ti) 遭受重創,企業(ye) 積極采取防守型自救策略的同時,也提出了政策期待,希望獲得政府實實在在的支持,幫助其渡過難關(guan) 。

5

1、減免優(you) 於(yu) 緩交:89.9%的企業(ye) 提及希望政府給予減免類政策,包括稅收減免,土地、房屋租金減免,社保和公積金豁免。直接減免要優(you) 於(yu) 緩交,建議政府首先出台減免類的政策。尤其場地租金方麵,物流企業(ye) 倉(cang) 儲(chu) 和作業(ye) 場地占地麵積較大,租金是很大的一部分支出,但目前對於(yu) 商用和民用物業(ye) 沒有相應的租金減免支持政策,這是目前政策不到位的地方。從(cong) 受惠的公平性來看,普惠優(you) 於(yu) 選擇。

2、運營給予特許:62.8%的企業(ye) 提及希望政府在運營方麵給予支持,包括為(wei) 物流企業(ye) 複工開通專(zhuan) 項綠色通道,允許物流企業(ye) 的車輛正常運輸和分撥場地的開工;為(wei) 網點正常經營開綠燈,給予物流從(cong) 業(ye) 人員特許通行證;打通居民需求和快遞配送之間的管控關(guan) 卡,保障運輸和配送效率,在物流企業(ye) 采取必要的防禦性保障措施的前提下,應首先滿足企業(ye) 的此類訴求。

3、防疫物資優(you) 先保障:53.5%的企業(ye) 希望政府給予物資支持或提供防疫補貼,為(wei) 企業(ye) 員工複工複產(chan) 提供必要保障。22.5%的企業(ye) 提及防護物資匱乏,17.8%的企業(ye) 提及疫情防護物資支出大。

4、信貸支持持續:有45.5%的物流企業(ye) 希望獲得政府在信貸方麵的支持。通過信貸支持緩解企業(ye) 現金流壓力,包括加強信用貸款類信貸支持和融資成本降低,鼓勵金融機構減免物流企業(ye) 的貸款利息。此類政策期待在疫情過後一段時間內(nei) 得以延續,幫助物流企業(ye) 度過難關(guan)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