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全國人大代表趙明枝:優化居民小區物業管理,解決末端配送“進門難”

發布時間:2025-03-11 10:20:47 現代物流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文 / 現代物流報記者 何文忠

“新快遞法實施一周年,快遞小哥感歎‘派件壓力和服務質量’”難平衡;隨著人們(men) 對居住環境要求的提高,業(ye) 主也有著‘居住環境與(yu) 管理鬆懈’的意難平。”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遼寧省大連市中山區寄遞事業(ye) 部勝利橋普郵營業(ye) 部攬投員趙明枝在接受現代物流報獨家采訪時談到。

作為(wei) 郵政係統基層工作人員,趙明枝對居民小區物業(ye) 管理與(yu) 快遞小哥之間的訴求矛盾感觸頗深。

城市生活節奏日益加快,外賣小哥、快遞小哥、即時配送小哥每天穿梭於(yu) 大街小巷,爭(zheng) 分奪秒地為(wei) 人們(men) 送去各種生活所需物品。然而,小哥們(men) 在與(yu) 物業(ye) 打交道過程中也麵臨(lin) 著諸多難題,其中“進門難”問題尤為(wei) 突出。

“門難進”遇上“時效嚴(yan) ”

《快遞市場管理辦法》新修訂版明確要求快遞企業(ye) 未經用戶同意不得代為(wei) 確認收貨、不得擅自將快件投遞到智能快件箱、快遞服務站等末端設施。

不送貨上門,可能麵臨(lin) 被投訴的風險,快遞員表示,投訴可能就會(hui) 麵臨(lin) 罰款的危險。而在一些高端小區,外來人員進入小區需要登記等手續,這些流程可能導致具有時效性的物品不能及時配送,快遞外賣人員就可能麵臨(lin) 消費者的不滿,甚至差評、扣費、退單等。

而物業(ye) 管理人員為(wei) 了給業(ye) 主創造良好的居住環境,加強物業(ye) 安保管理。部分小區出於(yu) 對業(ye) 主財產(chan) 安全等方麵考慮,小區門、樓道門、電梯門均需刷卡或刷臉才能使用,為(wei) 了業(ye) 主的人身安全,有些小區不允許小哥的機動車、電動自行車進入小區,隻能步行進入。

為(wei) 了讓快遞盡快送到業(ye) 主手裏,尤其是配送鮮花和蛋糕等具備一定時效性的物品時,快遞員為(wei) 了“送貨上門”而不得不想辦法進入小區,與(yu) 物業(ye) 管理人員“鬥智鬥勇”。物業(ye) 管理人員與(yu) 快遞小哥的矛盾變得越來越突出。

2024年11月28日,四川成都市某小區物業(ye) 人員因停車問題與(yu) 外賣員發生口角,進而引發群毆事件,造成一名物業(ye) 人員和兩(liang) 名外賣員受傷(shang) 。

同年8月12日,某平台一外賣騎手在浙江杭州市西溪世紀中心園區送外賣過程中將欄杆踩歪,被園區保安攔下,該外賣員因擔心影響其他訂單派送遂下跪,後引發現場人員聚集。

近年來,因為(wei) 進門配送投遞問題,形成的群體(ti) 性、輿論性事件屢見不鮮。

平衡“有序”和“便利”

不僅(jin) 外賣小哥上門難,快遞小哥上門投遞快件、郵政小哥上門投遞報紙也麵臨(lin) 諸多困難。對於(yu) 業(ye) 主來說,既希望小哥能夠準時、便捷地配送物品,又不希望其損壞、影響小區的設施和環境,其中的平衡難以把控。

“善待這些‘趕時間’的小哥,積極解決(jue) ‘進門難’問題,是現實需求,也是城市文化應有的包容理解和人文關(guan) 懷,更是政府部門應當積極規劃、引導和履職的責任所在。”趙明枝向現代物流報記者表示。

此次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趙明枝帶來《關(guan) 於(yu) 優(you) 化居民小區物業(ye) 管理解決(jue) 末端配送“進門難”的相關(guan) 建議》。建議提出:

一是完善基礎設施。對小區門衛業(ye) 務用房的麵積、戶型等作出規定,便於(yu) 物業(ye) 公司設置物品暫存區,在妥善協商、業(ye) 主能夠接受的情況下,用於(yu) 快件、報紙、蛋糕、鮮花等一般時效物品的存放。

二是明晰物業(ye) 責任。通過出台或完善相關(guan) 規定,明確物業(ye) 有義(yi) 務為(wei) 有需要的小哥辦理通用門卡、刷臉登記、車牌登記等,為(wei) 入戶投遞外賣等高時效物品提供方便。對故意刁難、脅迫、為(wei) 難一線小哥,借機斂財、違規收費等行為(wei) 予以處罰。

三是綜合引導施策。鼓勵各地開展試點,收集匯總典型經驗,積極推廣普及先行先試地區的有益做法,多措並舉(ju) 解決(jue) 末端最後一百米問題。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