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zhuan) 業(ye) 物流 > 正文

快遞櫃能否真正解決“最後一公裏”

發布時間:2018-11-02 09:57:34 法製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今年的“雙11”在即,購物狂潮的熱度不斷上升。不過,據媒體(ti) 報道,圓通快遞、中通快遞、申通快遞和韻達快遞宣布正在提高價(jia) 格。

 

中通快遞發布公告稱公司正在調整由於(yu) 旺季到來而產(chan) 生的運費。圓通快遞、申通快遞和韻達快遞對全國各網點到達上海地區的快件派送費上調0.5元/件。

 

據悉,中國電子商務相關(guan) 行業(ye) 針對“雙11”購物狂潮所帶來的網絡購物高峰,已經製定了一套完整的應對機製。“雙11”購物狂歡節已進入第十個(ge) 年頭,快遞服務價(jia) 格飆升可以說是購物狂歡節的前奏。去年同期,國內(nei) 主要快遞公司也發布了類似的價(jia) 格調整公告。

 

與(yu) 此同時,作為(wei) 快遞行業(ye) “最後一公裏”的解決(jue) 方案,智能快遞櫃市場正一路“狂飆突進”。而在發展過程中,一路裹挾的費用問題,也成為(wei) 今年“雙11”到來之時,“最後一公裏”能否解決(jue) 的關(guan) 鍵之一。或許,對於(yu) 智能快遞櫃參與(yu) 者而言,有需求並不代表能夠盈利,有用戶並不代表能夠活下去。而社會(hui) 、公眾(zhong) 對於(yu) 這個(ge) 行業(ye) 的誤解,也並非三言兩(liang) 語就能解開。對此,本報記者進行了調查走訪。

 

收費問題困擾用戶及快遞員

 

借著電子商務的東(dong) 風,快遞物流在近些年迅猛增長。國家郵政局官方數據顯示,2017年郵政業(ye) 務收入累計完成6622.6億(yi) 元,同比增長23.1%;全國快遞服務企業(ye) 業(ye) 務量累計完成400.6億(yi) 件,同比增長28%;2012至2017年間的快遞業(ye) 務量驟增605%。

 

數字背後,快遞業(ye) 務的壓力被轉嫁到一線的快遞業(ye) 務員身上。在攬收、運輸、分揀、配送四個(ge) 環節中,配送的“最後一公裏”是最讓快遞員頭疼的。北京市東(dong) 城區某快遞點的業(ye) 務員小康告訴記者,他每天要花費五六個(ge) 小時穿梭於(yu) 各個(ge) 小區,基本是免費為(wei) 用戶配送快件,而可以賺取提成的攬收快件時間,則隻有三四個(ge) 小時。

 

於(yu) 是,這幾年,提高配送效率的快遞櫃發展迅速。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快遞櫃數量大約20萬(wan) 個(ge) ,預計到2020年快遞入櫃率有望達20%,對應快遞櫃格口需求約為(wei) 7600萬(wan) 個(ge) ,市場潛力巨大。

盡管智能快遞櫃在一定程度上解決(jue) 了配送最後100米的問題,但用戶關(guan) 心的重點,似乎更多在通知服務是否到位、快遞存放是否收費、快遞員是否履職等問題上。

 

前不久,有用戶反應有地區一些品牌的快遞櫃超過4小時就要收費1元。對此,北京市民李先生說:“如果超過24小時沒取需要付費我接受,但超過4小時就要收錢,是不是太不合理了?”

 

快遞櫃虧(kui) 損已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主要涉及兩(liang) 方麵問題:一是營收方麵,用戶不願為(wei) 此付費,而快遞員支付的費用較低;二是成本方麵,設備生產(chan) 成本較高,同時投放點位租金較高。

 

對此,在快遞櫃行業(ye) 市場占有率將近50%的豐(feng) 巢稱,目前市場上部分快遞櫃企業(ye) 是對用戶收費的,“豐(feng) 巢成立至今,堅持為(wei) 用戶提供免費的取件服務。在發件人與(yu) 收件人形成的買(mai) 賣/贈送/其他類別的關(guan) 係中,與(yu) 快遞公司、交易平台、末端服務設施等都息息相關(guan) ”。

 

收費問題同時也給一線的快遞員和用戶造成了困擾。尤其是對快遞員而言,將包裹放進快遞櫃或代收服務站,可以省去大量等待時間,提高工作效率,但承擔額外的費用意味著利潤的再次削減。

“已經有部分品牌的快遞櫃在向快遞員收費了,一次幾毛錢。”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快遞小哥告訴記者,他們(men) 並非不願意上門派送,有時真的是因為(wei) 快遞數量龐大,人手不夠。

 

若一棟大樓幾十個(ge) 件都要逐一派送,一定會(hui) 影響效率。無奈之下他們(men) 才不得不將快件存放在快遞櫃中,由係統通知用戶取件。在他們(men) 看來,在沒有智能快遞櫃之前,不少用戶家中或單位沒人,自己也都是將快遞免費寄放在大廈前台、大院傳(chuan) 達室甚至是物業(ye) ,打個(ge) 電話或發個(ge) 短信通知用戶,當時也沒見有用戶投訴。

 

“我們(men) 用這些快遞櫃還得交錢。”在北京市馬家堡地區從(cong) 事快遞行業(ye) 的張師傅也有點委屈,“比如有的快遞櫃會(hui) 根據大中小三種櫃型,每次收取我0.2元至0.4元的費用。有的快遞櫃是不論格位大小,每次都收取0.2元”。張師傅說,每個(ge) 月,他所在的公司會(hui) 往他的工資卡裏多打200元,當作快遞櫃使用費的補貼。

 

對於(yu) 向快遞員收費的問題,深圳市豐(feng) 巢科技有限公司市場部工作人員對本報記者說,供給端快遞員工作量接近飽和,配送壓力大,末端配送勞動力供給減少、配送成本高,根據艾瑞谘詢《2018年中國智能快遞櫃行業(ye) 市場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智能終端亦促進“快遞員月收入提高6%”。

 

“向快遞員收費,整個(ge) 行業(ye) 有不同的考量。當前中國快遞櫃數量與(yu) 實際旺盛的派送需求不成正比。向快遞員收費,可將格口流轉給有實際投遞需求的收件人包裹使用,避免快遞櫃被隨意占用,促進快遞櫃運轉效率最大化。向快遞員適當收費是一種良性發展模式。”豐(feng) 巢市場部的工作人員說。

 

市場競爭(zheng) 仍屬於(yu) 燒錢跑流量

 

近來當社會(hui) 輿論不停討論智能快遞櫃是否應當收費、關(guan) 注收費模式應該為(wei) 單向還是雙向時,曾在深圳龍崗地區經營快遞櫃的吳雍傑卻在不停地與(yu) 股東(dong) 討論是否應該結束經營,退出智能快遞櫃行業(ye) 。

 

“看似方便了用戶,方便了快遞員,同時為(wei) 小區物業(ye) 提供了增值服務的快遞櫃,但沒有得到社會(hui) 的認可與(yu) 理解。”吳雍傑苦笑著說。

 

擔任某品牌智能快遞櫃區域拓展經理的黃穗渝向媒體(ti) 透露,在過去的三年時間裏,放置在小區裏的快遞櫃租金都是隻漲不降。在與(yu) 物業(ye) 公司洽談合作的過程中,她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每天使用智能快遞櫃的用戶、快遞員那麽(me) 多,成千上萬(wan) 包裹往裏塞,經營快遞櫃的企業(ye) 應該很賺錢。

 

“用戶不願意付費,快遞公司(人員)不願意付費,塞再多的包裹也沒錢賺呀。”黃穗渝說,“沒有任何一個(ge) 快遞櫃是免費擺放的,都要付費租用場地。”

 

對此,豐(feng) 巢市場部工作人員也對記者說,市場發展初期,需投入機櫃成本、進駐成本和運營成本,以實現規模拓展、提升整體(ti) 滲透率。快遞櫃作為(wei) 物流末端的基礎設施建設,其變現與(yu) 盈利本身就與(yu) 設施建設的完善性以及合理性相關(guan) ,隻有在組合化的運營效率提升的基礎上才能不斷放大其價(jia) 值。

 

“廣告、攬件、寄存、洗衣都可以收些蠅頭小利。但是這部分收益,遠不足以維持櫃組的日常開銷,更別說填補運營初期投資的大窟窿了。”對於(yu) 智能快遞櫃普遍出現虧(kui) 損的現象,吳雍傑將矛頭直指行業(ye) 布局初期,各快遞櫃品牌之間惡性競爭(zheng) 、燒錢補貼、盲目擴張等種種亂(luan) 象,“這種現象在廣東(dong) 、福建等地並不少見,部分快遞櫃品牌甚至在幾度易手之後,依舊尋找不到盈利的突破口,隻能轉而麵向用戶收取費用,幫補運營開銷”。

 

但是,在業(ye) 內(nei) 人士看來,這種做法無疑是加深了用戶對整個(ge) 行業(ye) 的誤解,看似數目不高的收費、打賞,卻引起了更多用戶的不滿與(yu) 排斥。

 

由此,在采訪中,不少民眾(zhong) 向記者提出了這樣的疑問:快遞櫃是否屬於(yu) 遞送過程中的一部分?

 

如果屬於(yu) 遞送過程中的一部分,民眾(zhong) 認為(wei) 應該是快遞公司與(yu) 櫃子所屬公司結算,因為(wei) 消費者已經付過快遞費用了;如果不屬於(yu) 遞送過程的一部分,那麽(me) 就會(hui) 有第二個(ge) 問題:快遞櫃究竟是服務於(yu) 快遞公司還是服務於(yu) 客戶?

 

按照消費者的理解,快遞櫃如果服務於(yu) 快遞公司,是為(wei) 了給快遞員減少工作量的話,那麽(me) 這個(ge) 費用為(wei) 什麽(me) 要跟終端客戶結算?“也就是我買(mai) 東(dong) 西花了快遞費,快遞員要不給我送上門或按照我的要求遞送到指定位置,而是直接放在快遞櫃,我憑什麽(me) 要為(wei) 快遞櫃付錢?我沒有許可就被動地與(yu) 快遞櫃發生任何商業(ye) 行為(wei) ,在這種情況下還要向我要錢?如果我同意放快遞櫃,那麽(me) 是否需要先確定一個(ge) 雙方可以接受的價(jia) 格?另外,是否存在快遞櫃需要承擔替代我驗貨的責任?這兩(liang) 點明確了,終端客戶主動和快遞櫃形成契約關(guan) 係,那麽(me) 我認為(wei) 客戶是需要為(wei) 這個(ge) 服務付費”。

 

針對這樣的問題,豐(feng) 巢市場部的相關(guan) 人員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給出了這樣的答案——快遞櫃作為(wei) 三方末端配送平台,服務於(yu) 兩(liang) 端用戶。使用豐(feng) 巢快遞櫃的快遞員均需簽訂協議,並在協議中約定,快遞員需經用戶明示同意後方可將快件投遞至快遞櫃,用戶在是否使用豐(feng) 巢快遞櫃收、寄快遞上擁有自主選擇權,豐(feng) 巢成立至今,堅持為(wei) 用戶提供免費的取件服務。

 

“如果人工費用大於(yu) 櫃子費用,還是快遞櫃更好用。”快遞物流谘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認為(wei) ,未來“最後一公裏”的配送方式將是物業(ye) 代理、菜鳥驛站、自助快遞櫃等多種形式的結合。

 

而眼下快遞櫃領域的競爭(zheng) 還未見勝負。在徐勇看來,目前快遞櫃領域的競爭(zheng) 基本還是延續了移動互聯網的“套路”——先燒錢跑量,占據市場主導地位後再收費擴大盈利規模,而快遞櫃市場“還要再燒兩(liang) 年才行”。

 

智能快遞櫃行業(ye) 怎樣健康發展

 

今年以來,鼓勵發展智能快遞櫃的政策密集發布。2018年“國辦一號文”首次明確智能快遞櫃的公共屬性。今年5月起正式實施的《快遞暫行條例》鼓勵企業(ye) 共享末端服務設施。

 

地方政府也相繼出台方案,大力推動智能快遞櫃等智能終端建設。近日審議通過的《四川省郵政條例(修正案)》增加了“新建、改建、擴建城鎮居民住宅區,鼓勵建設單位配套設置智能信報箱、智能快件箱等智能末端服務設施”內(nei) 容。近日寧夏出台的《關(guan) 於(yu) 推進電子商務與(yu) 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的實施方案》,將智能快件箱、快遞末端綜合服務場所納入公共服務設施規劃,提出加快智能投遞設施在社區、高校、商務中心等人員密集場所和服務需求集中區域的布局,並將出台智能快件箱免費使用等相關(guan) 補貼政策。

 

清華大學互聯網產(chan) 業(ye) 研究院副院長劉大成告訴記者,智能快遞櫃雖然較好解決(jue) 了快遞員的效率問題,但是快遞員與(yu) 客戶難以實現直接對接,客戶的各種需求無法得到保障,特別是對於(yu) 貨物的認定方麵,例如生鮮,容易產(chan) 生滯後效應。僅(jin) 僅(jin) 以短信通知方式,也容易被客戶忽略。“對於(yu) 智能快遞櫃超期收費,部分消費者並不理解,而且未得到貨主單位、電商企業(ye) 更好的服務支持,也難以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和體(ti) 驗感。此外,智能快遞櫃與(yu) 小區物業(ye) 尚未完全建立好利潤分配機製,無益於(yu) 產(chan) 品的市場推廣”。

 

在豐(feng) 巢看來,未來是否應該收費、怎樣收費才合理?這些問題都需要在相關(guan) 部門政策的協助下,聯動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製定合理合法的標準體(ti) 係,既能保持市場有序運作,又能堅持快遞櫃利民便民的初衷。“目前,整個(ge) 快遞櫃行業(ye) 在並沒有分段收費的背景下,收費服務首先應以顯性的方式告知,讓用戶有自由選擇權”。

 

對於(yu) 智能快遞櫃企業(ye) 普遍麵臨(lin) 用戶“抵觸付費”難題,中國社科院工業(ye) 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趙劍波建議推廣增值服務。“在拓展生活類服務方麵進行創新,僅(jin) 僅(jin) 依靠快遞的代收和代發,很難形成盈利能力。尤其到了市場成熟期,智能快遞櫃初具規模,擁有龐大的用戶入口之後,提供一些增值服務,智能快遞櫃企業(ye) 就會(hui) 擁有更大的話語權和談判能力”。

 

“進駐成本與(yu) 上下遊戶數互通及權責問題是目前快遞櫃核心難題。”豐(feng) 巢市場部工作人員對本報記者說,對於(yu) 目前存在的難題,也期待政策上能有以下幾項支持,以促使未來行業(ye) 的可持續發展:

 

首先,完善快遞櫃進駐相關(guan) 規則標準,形成明確規範和標準指導。倡導在未來社區規劃中將快遞櫃列入基礎設備,作為(wei) 建築物設計中的一環,減少房產(chan) 商和快遞櫃運營商的成本,在便民服務上進行快速複製和推廣;

 

其次,在優(you) 化物流末端體(ti) 驗時,建立行業(ye) 間數據互通共享平台,加速快遞櫃運營企業(ye) 與(yu) 電商和物流企業(ye) 數據有效共享,協同多方共同創新,確保用戶信息安全和物流末端作業(ye) 效率同步得到有效提升;

 

最後,針對末端智能化收寄模式共同研究落實可操作執行的規則標準,快遞櫃企業(ye) 也需配合完善確保寄遞流程中的信息真實性和有效性,確保所有信息安全且可被監督和追蹤。

 

“新興(xing) 市場需要完善的製度與(yu) 規範進行有效管理。”豐(feng) 巢市場部的相關(guan) 人員回應稱,快遞櫃行業(ye) 的規範完善需要政策支持,明晰相關(guan) 方(如快遞櫃與(yu) 快遞公司)的權責,上下遊相關(guan) 企業(ye) 亦需要積極貫徹落實,從(cong) 而引導市場有序發展,為(wei) 用戶提供便利服務。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