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低空經濟發展迎最新定調 哪些新改革新舉措值得期待?

發布時間:2024-12-24 09:49:14 澎湃新聞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12月23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guan) 於(yu) 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提及,持續推進空管體(ti) 製改革,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發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在優(you) 化土地和空域資源配置方麵,意見提出,擴大空域資源供給,實施空域資源分類精細化管理。積極穩妥推進航線、時刻等資源的差異化、精準化、協同化管理,科學合理增加臨(lin) 時航線的劃設和使用。

繼2024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把“低空經濟”寫(xie) 入政府工作報告,將其定義(yi) 為(wei) “新的增長引擎”之後,低空經濟迎來蓬勃發展,此後中央已多次提到發展通航和低空經濟。多位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這無疑是再次明確了政府發展低空經濟的決(jue) 心,將會(hui) 為(wei) 低空經濟及相關(guan) 行業(ye) 的發展帶來新一波利好。

為(wei) 搶抓低空經濟發展機遇,當前,全國20多個(ge) 省市密集出台相關(guan) 政策加入“低空競賽”,針對低空基礎設施、低空產(chan) 業(ye) 鏈發展、核心技術攻克以及企業(ye) 培育等方麵陸續推出各類扶持政策,全力打造低空經濟發展高地。此外,今年以來,多地還密集推出低空產(chan) 業(ye) 基金、組建合資公司等,通過真金白銀舉(ju) 措為(wei) 低空項目、產(chan) 業(ye) 賦能。

23日晚間,中國低空經濟聯盟執行理事長羅軍(jun) 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此次意見的發布,說明國家層麵對於(yu) 低空經濟的頂層設計即將成型,低空經濟將在2025年開始全麵提速,從(cong) 科學普及到全麵推廣進入到實質性推進階段,2025年將是低空經濟全麵起步之年。

空域改革繼續推進,低空投資有望更多元化

低空空域是發展低空經濟和通航產(chan) 業(ye) 的基礎,空域改革是當前低空經濟“乘勢而飛”的核心關(guan) 鍵,提高空域資源利用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據澎湃新聞記者梳理,今年下半年以來多地宣布將推進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近期包括內(nei) 蒙古、海南省、廣東(dong) 省、福州市等已陸續發布。

深圳市航空業(ye) 協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兼秘書(shu) 長譚超塵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低空經濟產(chan) 業(ye) 是鼓勵耐心資本,社會(hui) 各類多元化資本共同融合發展的立體(ti) 交通產(chan) 業(ye) 。同時,低空不能脫離地麵、海洋等傳(chuan) 統交通方式自成一體(ti) ,而是空、天、地、海多式聯運與(yu) 融合的開放式交通運輸市場。此次意見,將低空經濟產(chan) 業(ye) 融入國家綜合立體(ti) 交通的大局裏,將低空經濟產(chan) 業(ye) 以更落地的方式進一步推進,相對更加成熟的通用航空運營體(ti) 係為(wei) 低空經濟產(chan) 業(ye) 的下遊運營場景的落地打好樣,也為(wei) 國家綜合立體(ti) 交通的載貨與(yu) 載人級場景落地指明了方向。

對於(yu) 意見提及的“科學合理增加臨(lin) 時航線的劃設和使用”,中國航空學會(hui) 航空科普專(zhuan) 家、河南航空業(ye) 協會(hui) 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秘書(shu) 長喬(qiao) 善勳認為(wei) ,主要是為(wei) 了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日益嚴(yan) 峻的空域資源緊張問題,並滿足不斷增長的航空運輸需求,亟需擴大空域供給,以此突破製約民航發展的重要瓶頸。

羅軍(jun) 也向澎湃新聞進一步指出,空域管理和航線開放是低空經濟最為(wei) 重要的一環。隨著空域改革的深入推進,未來將重點關(guan) 注低空交通指揮平台、若幹地麵服務平台、低空交通管理規則,低空監督保障措施等的建立,“空域管理改革的推進不會(hui) 一蹴而就,還需要逐步調整到位,並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和總結。”

此次意見還提及,完善公路養(yang) 護管理、水運建設養(yang) 護、通用航空建設發展的各級財政投入機製。鼓勵各類金融機構、社會(hui) 資本依法依規參與(yu)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融資。支持符合條件的交通項目發行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chan) 投資信托基金(REITs),研究長期融資工具支持交通運輸發展。

對此,羅軍(jun) 指出,目前我國已建成有449座通用航空機場,整體(ti) 處於(yu) 虧(kui) 損狀態。未來隨著我國低空經濟的不斷發展和航空運輸市場的不斷擴大,通用航空機場的數量和規模還將繼續增加。但此前由於(yu) 資金不到位等多種原因,還有一些通航機場未完成建設。因此,未來提升通航網絡的通達性,就勢必需要對通航建設發展的財政資金等投入機製進一步完善。從(cong) 另外一個(ge) 角度可以發現,國家將在通用航空,低空經濟等領域進一步向民營企業(ye) 開放,一方麵促進投資多元化,此外,還將鼓勵民營企業(ye) 參與(yu) 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等重點產(chan) 業(ye) 的發展。

鐵路、民航等價(jia) 格體(ti) 係將進一步統一完善

在完善交通領域價(jia) 格機製方麵,意見提及,完善鐵路、公路、港口、民航等領域價(jia) 格形成機製,建立健全統一、公開、透明的價(jia) 格體(ti) 係。

談及當前航司價(jia) 格體(ti) 係的痛點,喬(qiao) 善勳指出,機票價(jia) 格長期存在波動大、不穩定的問題。具體(ti) 而言,機票價(jia) 格受供求、燃油價(jia) 格、節假日等多重因素影響,波動頻繁,尤其在節假日等高峰期,價(jia) 格常大幅上漲,增加了消費者出行成本。同時,信息不透明導致消費者難以有效比較不同渠道的價(jia) 格,容易因信息不對稱而吃虧(kui) 。此外,除票價(jia) 本身外,各種附加費用(如機場建設費、燃油附加費)也常使實際支出超出預期,部分航空公司還存在捆綁銷售等問題,損害消費者權益。定價(jia) 機製方麵,部分航線受政府指導價(jia) 限製,航空公司難以靈活調整價(jia) 格以適應市場變化。國際航線則受匯率、國際油價(jia) 、國際競爭(zheng) 等更複雜因素影響,監管難度較高,易出現價(jia) 格壟斷或不正當競爭(zheng) 。

“意見的出台為(wei) 民航價(jia) 格體(ti) 係改革和發展指明了方向,通過構建統一透明的價(jia) 格體(ti) 係、完善價(jia) 格形成機製、加強價(jia) 格監測分析,有效解決(jue) 當前民航價(jia) 格體(ti) 係的痛點,更好滿足消費者出行需求,促進民航業(ye) 健康發展。”喬(qiao) 善勳向澎湃新聞記者指出,意見將著力打破現有民航價(jia) 格體(ti) 係中信息不對稱、規則不清晰等問題,規範航空公司定價(jia) 調價(jia) 行為(wei) ,提高價(jia) 格透明度,便利消費者比較選擇。這將推動價(jia) 格形成機製的市場化和透明化,破除地方保護和行業(ye) 壁壘,最終建立健全統一、公開、透明的價(jia) 格體(ti) 係,對民航價(jia) 格體(ti) 係發展產(chan) 生深遠影響。為(wei) 完善價(jia) 格形成機製,意見將著重發揮市場在價(jia) 格形成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減少行政幹預,例如擴大市場調節價(jia) 範圍,允許航空公司更大程度自主定價(jia) ;規範政府指導價(jia) 管理,科學製定定價(jia) 規則並加強監管,防止價(jia) 格虛高和不正當競爭(zheng) ;以及引入競爭(zheng) 機製,鼓勵更多市場主體(ti) 參與(yu) ,通過市場競爭(zheng) 促進價(jia) 格合理化。

近年來,國鐵集團加快推進鐵路現代物流體(ti) 係建設,靈活實施市場化運價(jia) ,加強跨區域營銷協調。今年6月15日,京廣高鐵武廣段,滬昆高鐵滬杭段、杭長段,杭深鐵路杭甬段等4條高鐵運行的時速300公裏及以上動車組列車實行靈活折扣、有升有降的市場化票價(jia) 機製。

相關(guan) 鐵路運輸企業(ye) 負責人當時指出,此前已實行市場化票價(jia) 機製的京滬高鐵、廈深高鐵、成渝高鐵、南廣高鐵、京廣高鐵京武段等多條高鐵市場運營良好,客流更加均衡,綜合運輸效能持續提升,旅客出行體(ti) 驗不斷改善。今年6月對京廣高鐵武廣段等4條高鐵列車實行市場化票價(jia) 機製,符合市場規律,具有良好預期。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趙堅此前接受媒體(ti) 采訪時提到,高鐵是商業(ye) 性項目,是由國鐵集團和地方政府貸款建設。部分高鐵有升有降實行更靈活的定價(jia) ,可以一定程度改善鐵路收入。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教授聶磊此前曾指出,建立以市場為(wei) 導向的票價(jia) 機製,有利於(yu) 提升鐵路運輸企業(ye) 市場化經營水平、改善經營效益,通過運用靈活的價(jia) 格工具,增強高鐵客運產(chan) 品市場競爭(zheng) 力。

趙堅還指出,當前國鐵集團是市場主體(ti) ,和地方鐵路局的關(guan) 係實行的是統一調度指揮、統一清算,鐵路局不能從(cong) 市場直接獲得收入,但鐵路局又是運營客運貨運的主體(ti) ,沒有提高效率、提高服務質量的動力,所以要通過競爭(zheng) 來解決(jue) ,通過深化改革,至少在鐵路領域內(nei) 形成一種比較競爭(zheng) ,才能有利於(yu) 提高服務質量。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