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物流行業迎5G戰 德邦、G7、菜鳥、京東成為先行者

發布時間:2019-01-31 11:32:52 物流北京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物流行業(ye) 將迎來一場5G“狙擊戰”!

“把亞(ya) 馬遜、沃爾瑪、ZARA等公司稱作披著零售外衣的物流公司。董中浪覺得最好的物流公司一定是科技公司,是披著物流外衣的科技公司。”隱山資本董中浪曾經在一篇文章中提到過。

由此,若再往深了去探究,5G時代來臨(lin) ,披著5G外衣的物流業(ye) ,是否可以一洗這幾十年的傳(chuan) 統物流標簽?這是值得深思熟慮的問題。

5G正在“革”傳(chuan) 統物流的命

傳(chuan) 統物流一般指產(chan) 品出廠後的包裝、運輸、裝卸、倉(cang) 儲(chu) 環節。配送方式多以人工為(wei) 主,效率低下,信息化程度低。物流作為(wei) 5G產(chan) 業(ye) 鏈上不可分離的重要部分,將會(hui) 因為(wei) 5G的產(chan) 生發生巨大變革。所以,5G對於(yu) 物流來說,價(jia) 值不言而喻。

5G,全稱第五代移動電話行動通信標準,也被稱為(wei) 萬(wan) 物互聯的開端。相較於(yu) 4G而言,5G的理論下行速度為(wei) 10Gb/s,相當於(yu) 下載速度1.25GB/s,將帶來三個(ge) 方麵的提升:高速率、大容量、低時延。

有網友表示,他看過很多關(guan) 於(yu) 這方麵的行業(ye) 資料,5G通信確實會(hui) 為(wei) 物流行業(ye) 帶來全新的改變。僅(jin) 僅(jin) 從(cong) 模式上說,在5G通信普及的階段,物流行業(ye) 將迎來物聯網+AI的新模式,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融合會(hui) 徹底改變現有物流車隊運營模式,成為(wei) 新一代的物流基礎設施,並從(cong) 根本上提升行業(ye) 效率。以5G通信的著名運營商愛立信為(wei) 例,它早就在2018年2月就開始在中國設立全球綜合物流中心,吸引了DHL、泛亞(ya) 班拿、Schenker等一批世界500強物流企業(ye) 紛至遝來。

近幾年,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學技術的襲來,以“互聯網+大數據+物流”的智慧物流開始引領物流行業(ye) 發展。智慧物流多以人工與(yu) 智能科技結合,從(cong) 倉(cang) 儲(chu) 、設備、管理幾個(ge) 方麵著手降本增效。

此時,物流產(chan) 業(ye) 開始進入快速成長、蛻變期。然而在這一演變過程中,傳(chuan) 統物流企業(ye) 並不能很好的把握市場發展方向和趨勢,為(wei) 客戶提供的服務僅(jin) 限於(yu) 基礎層麵,且在競爭(zheng) 激烈的大環境下,為(wei) 了搶占一席之地盲目進行網絡化地域擴張,缺乏合理的市場定位。由此導致服務方向發生轉變,從(cong) 服務競爭(zheng) 惡性轉變為(wei) 價(jia) 格競爭(zheng) ,市場拓展乏力,經營狀況不容樂(le) 觀。並且,在傳(chuan) 統物流中遺留的問題並未得到解決(jue) ,企業(ye) 開始進入發展瓶頸期,存在的弊端更是暴露無疑,主要表現為(wei) 以下5個(ge) 方麵:

1、物流服務功能單一、服務意識不強。

2、資源整合力度不夠。

3、第三方物流企業(ye) 發展不足,小散弱,物流裝備、技術、管理、信息等落後,生產(chan) 要素價(jia) 格持續上漲。

4、物流綜合交通、服務、流通、供應鏈管理、物流信息化服務、行業(ye) 標準等體(ti) 係不完善。

5、目前國內(nei) 的工業(ye) 化發展進入中後期,產(chan) 業(ye) 布局不合理、升級較慢、產(chan) 業(ye) 增長方式粗放特征明顯,產(chan) 業(ye) 聯動不足,人口紅利下降。

而在以上這些問題未解決(jue) 的情況下,傳(chuan) 統物流企業(ye) 自身不去改革或擁抱5G,就會(hui) 逐漸被淘汰掉,被“革”命。所謂優(you) 勝劣汰,適者生存。

再者,由於(yu) 目前國內(nei) 物流業(ye) 的發展相較於(yu) 國外來說還比較落後,以傳(chuan) 統物流為(wei) 主的企業(ye) 正處於(yu) 產(chan) 業(ye) 升級轉型期,在這個(ge) 過渡沒有順利完成的情況下,5G的應用還可能會(hui) 導致這個(ge) 行業(ye) “畸形”發展。

當然,在將來5G網絡普及的時代,物流行業(ye) 將迎來物聯網+AI+物流的新模式,而這一新模式將橫切整個(ge) 物流產(chan) 業(ye) 。

物流科技,5G切入物流的關(guan) 鍵點

物流,是一個(ge) 很大很泛的行業(ye) ,地上跑、天上飛、海上遊的等都可以統稱為(wei) 物流,它是融合運輸、倉(cang) 儲(chu) 、貨代、信息等產(chan) 業(ye) 的複合型服務業(ye) 。根據高通“5G”報告資料顯示,目前,有多個(ge) 可預見“5G”用例的技術擴散周期、普及度和潛在長期經濟貢獻領域,包括海量物聯網、遠程監控、自動駕駛汽車、無人機、工業(ye) 自動化等。

廣東(dong) 聯通在近日於(yu) 廣州也發布了多個(ge) 5G應用場景,包含無人駕駛、智慧物流、工業(ye) 互聯網、智能裝備等。利用5G,大帶寬的無人機可在空中便捷投遞,機械臂可實現遠程控製、遠程維修等行業(ye) 應用場景,賦能智能製造業(ye) ,沉浸式遠程巡檢監控和設備遠程管理,使智能製造呈現出更加安全、更加經濟、更加智能化的應用場景。由此,億(yi) 歐作為(wei) 行業(ye) 的觀察者發現,聚焦到“物流科技”這個(ge) 細分領域是5G切入的關(guan) 鍵點。

物流科技貫穿從(cong) 采購、生產(chan) 到銷售,商品流通全過程,主要涵蓋2大方麵:物流設備、物流軟件。其中,物流設備有倉(cang) 儲(chu) AGV機器人、智能叉車、無人駕駛承運車、智能掛車、快遞無人車、無人機、機械臂等;物流軟件有AIoT、WMS、EPR、SAAS係統、數據存儲(chu) 軟件等。

據了解,ITU國際電信聯盟用三個(ge) 主要應用場景來定義(yi) 5G所帶來的技術提升,即增強移動寬帶(eMBB)、海量機器類通信(mMTC)和超高可靠低延時通信(uRLLC)。

eMBB:麵向超高清視頻、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高速移動上網等大流量移動寬帶應用。mMTC:麵向以傳(chuan) 感和數據采集為(wei) 目標的物聯網等應用場景,具有小數據包、海量連接、更多基站間協作等特點。

uRLLC:麵向車聯網、工業(ye) 控製等垂直行業(ye) 的特殊應用。

其中,mMTC、uRLLC可用於(yu) 物流領域,釋放5G在物流行業(ye) 的“洪荒之力”。高通首席執行官史蒂夫•莫倫(lun) 科夫在今年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上表示,智能互連的未來,將會(hui) 由5G和人工智能所驅動。5G和人工智能相互結合催生出的強大力量能夠變革幾乎所有行業(ye) ,涵蓋醫療健康、能源、零售、物流等領域,甚至能夠推動整個(ge) 商業(ye) 生態的根本性轉變。

G7CFO張傑龍表示,從(cong) 技術的維度來看,我們(men) 明顯地看到了物流行業(ye) 加速變革的窗口期到了。他說窗口到來目前主要有三個(ge) 重要表現:首先是物聯網傳(chuan) 感器的成本在迅速下降;第二,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讓處理數據的能力比以前變得更強了,數據挖掘的價(jia) 值更大。第三,接下來一個(ge) 很重要的風口就是在自動駕駛的領域,5G就是第三個(ge) 推動力。

5G將重塑物流發展業(ye) 態,德邦、G7、菜鳥、京東(dong) 成為(wei) 先行者

2019年1月10日,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今年國家將在若幹個(ge) 城市發放5G臨(lin) 時牌照,使大規模的組網能夠在部分城市和熱點地區率先實現,同時加快推進終端的產(chan) 業(ye) 化進程和網絡建設。苗圩特別提到車聯網,他表示:將來在我們(men) 的路網上麵,也要進行數字化信息化的改造,將來的紅綠燈,不光發出紅綠黃,也同時發出一個(ge) 5G無線信號,將來在智能網聯汽車上麵,也都可以通過傳(chuan) 感器能夠接收到這個(ge) 無線的信號。構建起一個(ge) 車、路、人互相連通的這麽(me) 一個(ge) 整個(ge) 大的網絡體(ti) 係。

在未來,5G除了苗圩口中激發5G+車聯網的潛能外,在物流倉(cang) 儲(chu) 裝備、物流追蹤、無人配送設備、物聯網等方麵也會(hui) 得到大規模應用。

5G+車聯網:

車聯網是以車內(nei) 網、車際網和車載移動互聯網為(wei) 基礎,融合了傳(chuan) 感器、RFID、數據挖掘、自動控製等相關(guan) 技術,按照約定的通信協議和標準,在車與(yu) 車、路、行人、互聯網的交互過程中,實現車輛與(yu) 公眾(zhong) 網絡的動態移動通信。車聯網可用於(yu) 物流中的無人駕駛承運車、智能掛車等。

正如,G7CFO張傑龍表示,處在窗口的自動駕駛的領域,5G就是第三個(ge) 推動力。據悉,G7旗下專(zhuan) 注於(yu) 自動駕駛的嬴徹科技已於(yu) 2018年11月28日,獲得了在河北保定的無人駕駛道路測試許可證。

5G+物流倉(cang) 儲(chu) 裝備:

現階段,大家都在提“柔性機器人”,因為(wei) 現在的設備雖處在智能化上升階段,但技術沒達到一定高度,傳(chuan) 統機械版機器人裝備已無法滿足製造、倉(cang) 儲(chu) 、電商用戶的需求,需要機器人有組織、協同的能力來滿足柔性生產(chan) ,這就帶來了機器人對雲(yun) 化的需求。尤其是10億(yi) 包裹時代的來臨(lin) 。

雲(yun) 化機器人需要通過網絡連接到雲(yun) 端的控製中心,基於(yu) 超高計算能力的平台,並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對生產(chan) 製造過程進行實時運算控製。5G網絡是雲(yun) 化機器人理想的通信網絡,是雲(yun) 化機器人的關(guan) 鍵。5G切片網絡能夠為(wei) 雲(yun) 化機器人應用提供端到端定製化的網絡支撐。5G網絡接入的海量設備,也將為(wei) 人工智能係統帶來豐(feng) 富的數據資源。英特爾預計,到2020年,5G將需要連接500億(yi) 台智能設備和77億(yi) 人。

例如,2019年1月24日,京東(dong) 物流與(yu) 中國聯通網研院簽署業(ye) 務合作,將在關(guan) 鍵技術開發、智能物流示範園區等方麵合作,探討5G技術在物流領域的落地應用,探索5G技術在智能物流園區、自動分揀、冷鏈、蜂窩物聯網、無人機配送等多個(ge) 智能物流領域的應用場景研究。

5G已經突破傳(chuan) 統通信技術人與(yu) 人之間點對點的通信模式,大量物聯網設備和工業(ye) 設備成為(wei) 新的聯網終端,這使得各行業(ye) 加速融合,垂直行業(ye) 的應用也更加多樣,產(chan) 業(ye) 互聯網新生態正在加速形成。

5G+物流追蹤:

現在,在機器人與(yu) 人交互的市場環境中,對於(yu) 人員、運輸高端產(chan) 品等的追蹤因高連接成本問題,大大限製了該市場的增長。據億(yi) 歐查詢資料顯示,預計5G將在深度覆蓋、低功耗和低成本以及作為(wei) 3GPP標準技術方麵提供額外優(you) 勢。5G提供的改進將包括在廣泛產(chan) 業(ye) 中優(you) 化物流,提升工人安全和提高資產(chan) 定位與(yu) 跟蹤效率,從(cong) 而最小化成本。它還將擴展能力以實現動態跟蹤更廣泛的在途商品。隨著在線購物的增多,資產(chan) 跟蹤將變得更加重要。

此外,虛擬工廠的端到端整合跨越產(chan) 品的整個(ge) 生命周期,要連接分布廣泛的已售出商品,也需要低功耗、低成本和廣覆蓋的網絡,企業(ye) 內(nei) 部或企業(ye) 之間的橫向集成也需要無所不在的網絡,5G網絡能很好的滿足這類需求。

5G+無人配送設備:

快遞配送機器人自身配備了大量的傳(chuan) 感器,比如圖像、溫濕度、信號強度甚至空氣質量傳(chuan) 感器,大量的配送機器人在完成配送任務過程中能夠采集到豐(feng) 富的立體(ti) 的實時數據。

但國內(nei) 配送機器人在計算、視覺、驅動等關(guan) 鍵技術上還存在諸多問題,技術上的差距,導致國內(nei) 企業(ye) 在核心部件上仍然依賴進口。技術與(yu) 成本相互掣肘,已經成為(wei) 中國機器人行業(ye) 發展的最大挑戰。而5G網絡能夠保障海量數據的傳(chuan) 輸,能夠為(wei) 構建立體(ti) 化的智慧城市網絡提供豐(feng) 富的輸入。

例如,2019年1月20日,杭州移動與(yu) 迅蟻科技簽署戰略合作,至此,全國首個(ge) 5G+無人機物流創新應用實驗室在杭州落成。5G的高帶寬、低延時和抗幹擾,可以對無人化物流機器人的實時通信提供強大支撐,這樣的實時控製可以使得機器人運行得更加安全。

導航不再依賴於(yu) GPS,5G能夠讓強大的機器視覺能力變得像人眼一樣方便。抗幹擾特性能夠讓高樓密集、電磁環境複雜的城市場景不再是飛行禁區。

同時,5G基站的信號輻射範圍相比4G更加立體(ti) ,能夠對300米以下的空域進行全覆蓋。因此,每一個(ge) 5G基站,包括宏站和微站,都可以成為(wei) 未來低空空域管理的必要基礎設施載體(ti) ,成為(wei) 低空的“道路”和“信號燈”。

5G+物聯網:

5G技術包括大規模天線陣列、新型多天線、超密集組網、新型多址、D2D通信等技術。其中,5G網絡在物聯網的運用過程中更符合其所需要的高寬帶、低時延的“增項能力”,更具有低能耗、大連接、深度覆蓋的低成本優(you) 勢。

例如,2018年9月26日,德邦快遞攜手廣東(dong) 聯通成立快遞物流界5G聯合創新實驗室,將在幹線物聯網、最後一公裏物聯網、冷鏈物流等領域進行深耕,進而整合聯通能力,製定運輸車輛調度、最後一公裏等方麵的管理技術標準。

物聯網將是5G發展的主要動力,業(ye) 內(nei) 認為(wei) 5G是為(wei) 萬(wan) 物互聯設計的。到2021年,將有280億(yi) 部移動設備實現互聯,其中IoT設備將達到160億(yi) 部。未來十年,物聯網領域的服務對象將擴展至各行業(ye) 用戶,M2M終端數量將大幅激增,應用無所不在。

在5G網絡重構與(yu) 能力升級的新變革之下,5G技術將推進物流行業(ye) 車聯網、物流倉(cang) 儲(chu) 裝備、物流追蹤、無人配送設備、物聯網等領域裂變式發展,賦能垂直行業(ye) 並深度融合,形成5G大生態,彼時,蘊藏著萬(wan) 億(yi) 機遇的5G物流產(chan) 業(ye) 將一觸即發。

但是,反過來說,現在隻是初級試點階段,何時能夠大規模普及應用還有待時間驗證。正如任正非所說,實際上現在人類社會(hui) 對5G還沒有這麽(me) 迫切的需要,需要的僅(jin) 是帶寬,而5G的主要內(nei) 容不是寬帶。5G有非常多的內(nei) 涵,這些內(nei) 涵的發生還需要更多需求的到來。不要把5G想象成海浪一樣,浪潮來了,財富來了,趕快撈,撈不到就錯過了。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