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產(chan) 業(ye) 數字化 > 正文

機、車、倉等技術加速應用 無人快遞送入千家萬戶

發布時間:2024-10-31 14:22:55 人民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更快——不到24小時,順豐(feng) “無人機+航空貨運”協同接駁,讓深山脆李跨越上千公裏,從(cong) 枝頭鮮到舌頭;

更廣——中通無人車在多地規模化應用,監管的無人車實際行駛總裏程突破100萬(wan) 公裏;

更新——最大載重1000公斤、續航160公裏,京東(dong) 推出新一代智能配送車,配送效率再提升;

…………

快遞業(ye) 服務千家萬(wan) 戶,隨著智慧物流深入發展,無人機、無人車、無人倉(cang) 加速落地應用,我國快遞業(ye) 快步邁向智能時代。當前,無人快遞領域呈現哪些新趨勢?人工智能技術如何助力快遞業(ye) 提質升級?記者采訪了國家郵政局有關(guan) 負責人及快遞企業(ye) 。

運力更足、場景更多、覆蓋更廣

10月25日上午10點,江蘇蘇州陽澄湖畔,大閘蟹被捕撈上岸,一架豐(feng) 翼無人機隨即載滿鮮蟹騰空起飛,最快4分鍾,便能到達順豐(feng) 陽澄湖中轉場;自9月25日開湖以來,無人機已運送大閘蟹超300架次、累計載重超2700公斤。

“今年,無人機運送大閘蟹實現常態化。”順豐(feng) 旗下豐(feng) 翼無人機政務總監陳孝輝介紹,這樣不僅(jin) 提高了源頭產(chan) 地的攬收效率,還能更好滿足客戶對生鮮的時效需求。“無人機+全貨機”協同配送,每天有10噸大閘蟹從(cong) 陽澄湖“飛”往東(dong) 南亞(ya) ,最快48小時送達。

運力更足、場景更多、覆蓋更廣……今年以來,無人機配送逐漸“飛入”日常生活。“截至9月底,豐(feng) 翼開通523條航線,飛行超百萬(wan) 架次,運輸貨物超520萬(wan) 件。”陳孝輝說,通過搭建低空物流網,貨物配送時長大幅縮短,以粵港澳大灣區為(wei) 例,同城平均兩(liang) 小時送達,跨城約3小時送達。

“空中快遞員”上崗,“地麵快遞員”增崗。4月,中通快遞上線智駕無人車運營平台,直連40多個(ge) 城市超100個(ge) 網點,監管在用無人車超過200輛;5月,北京郵政在順義(yi) 區探索使用無人車進行郵件盤駁,往返約30公裏,可裝超500個(ge) 包裹;6月,韻達快遞無人車在促銷旺季投用,與(yu) 快遞小哥“人機攜手”,配送效率提升超三成。

無人技術在倉(cang) 儲(chu) 環節同樣大顯身手。智能稱重、數字“量體(ti) ”、六麵掃描……走進京東(dong) 物流的智能倉(cang) 儲(chu) 中心,一個(ge) 個(ge) 滿載商品的貨架在倉(cang) 庫內(nei) “遊走”。定睛細看,這些貨架上長了“腳”——它們(men) 便是搭載5G技術的智能揀選和搬運機器人。

“別看它們(men) 個(ge) 頭小,卻聰明有力氣,一旦接到下單指令,便能精準鑽入目標貨架底部,將其穩穩抬起,送至作業(ye) 區。”京東(dong) 物流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此套設備每小時可揀貨超600單,效率較傳(chuan) 統人工提升3到5倍,已應用在10多個(ge) 智能產(chan) 業(ye) 園。

“近年來,郵政快遞業(ye) 創新發展呈現出良好勢頭,有力支撐業(ye) 務量持續攀升。”國家郵政局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無人機、無人車、無人倉(cang) 等設施裝備加速落地,5G、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不斷融入攬收、分揀、運輸等各個(ge) 環節,有效促進了行業(ye) 自動化迭代、信息化革新、數智化升級,也更好滿足了人民群眾(zhong) 物流需求。

政策助推,無人快遞進入商業(ye) 化應用階段

“無人快遞經曆了初期探索、技術突破和商業(ye) 化應用3個(ge) 階段。”國家郵政局有關(guan) 負責人說,經過前期技術探索、概念驗證到中期解決(jue) 技術難題、提升技術穩定性,短短10年間,無人快遞已由點及麵進入商業(ye) 化應用階段,有力助推行業(ye) 降本提質增效。

無人技術為(wei) 何能在郵政快遞領域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看需求,超大規模市場催生海量寄遞需求,為(wei) 無人技術落地生根提供肥沃土壤。

“近年來,我國電商快遞迎來爆發式增長,再加上人們(men) 對快遞服務時效的要求提高,建設擁有超大容量且處理能力強大的無人倉(cang) 勢在必行。”京東(dong) 物流相關(guan) 負責人說,2014年以來,公司已在20多個(ge) 省份建成40多座智能物流園區,大幅降低物流成本,提升配送時效。

麵對日益高效、海量的物流需求,無人技術以速度快、成本低、效益好、靈活度高等優(you) 勢,在末端配送環節有效支撐了行業(ye) 的快速增長。“預計未來3到5年,行業(ye) 有望部署超過20萬(wan) 台無人配送車,進一步帶動技術進步和成本降低。”菜鳥集團自動駕駛業(ye) 務中心總經理楊光說,菜鳥無人車與(yu) 驛網通、驛站掌櫃等APP緊密集成,能夠基於(yu) 網點訂單等數據,智能調度車輛,確保及時發車、按時卸車,減少錯發漏發比例。

看供給,支持政策接連出台、技術創新走向深入,助推無人快遞快速壯大、枝繁葉茂。

“無人機業(ye) 務發展的每一步,都與(yu) 政策支持息息相關(guan) 。”陳孝輝回顧,2017年8月,在民航華東(dong) 地區管理局支持下,豐(feng) 翼完成了第一代物流無人機的研發,不久後拿到首張“無人機航空運營許可證”。隨著批準項目試點範圍不斷擴大,一個(ge) 低空物流網絡逐漸搭建,深圳市鼓勵創新無人機應用場景,豐(feng) 翼開通首批無人機急救運血航線,運營業(ye) 務邁出新步伐。

加強技術儲(chu) 備,進一步釋放市場潛力

數據顯示:截至9月29日,今年全國快遞業(ye) 務收入突破1萬(wan) 億(yi) 元,較去年提前近一個(ge) 半月。

“今年以來,郵政快遞業(ye) 加快數智化發展,新動能新優(you) 勢不斷形成。”國家郵政局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隨著需求日益增長、企業(ye) 積極布局和公眾(zhong) 接受度不斷提升,無人技術在自主導航、智能控製、智能避障等方麵取得重大進展,市場潛力還將進一步釋放。

“目前無人快遞車接駁服務僅(jin) 限於(yu) 網點到驛站之間,真正的送貨上門還沒能實現。”中通快遞副總裁金任群說,公司不斷為(wei) 日後無人車進入開放路段加強相關(guan) 技術儲(chu) 備,今年上線了無人車運營平台,具有無人車準入測試、路權管理和風險預警等功能,方便無人車在不同路段安全穩定運行。

技術創新讓企業(ye) 能夠快速響應市場需求。“經過多年發展,無人機具備了更高的飛行穩定性、更長的續航時間、更準的定位能力和更強的載荷水平,能夠勝任快速、準確、安全的物流配送任務。”美團無人機業(ye) 務負責人說,目前美團已初步完成飛行器、自動化機場及智能調度係統的研發工作,讓多場景、多天候的大規模無人機配送成為(wei) 可能。

順豐(feng) 投用冷鏈無人車,提供24小時運力,實現生鮮水果的高效轉運;美團將即時零售無人配送服務向社區、景區、公園、校園等多種場景延展,可為(wei) 用戶配送9.2萬(wan) 種商品;中通推出“無人機+無人車”聯合配送,整體(ti) 配送時間較傳(chuan) 統模式縮短一半……麵對新技術帶來的新機遇,快遞物流企業(ye) 加快探索新場景、形成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助力無人快遞更加普遍。

據悉,下一步國家郵政局將出台人工智能+郵政快遞實施意見,並開展人工智能技術應用試點及研發中心認定,將數字化和智能化觸角更充分地延伸到收轉運派各環節,有效提高全要素生產(chan) 效率,推動無人快遞加速進入千家萬(wan) 戶。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