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專(zhuan) 業(ye) 物流 > 正文

一天2億件快遞怎麽遞?用大數據路由分單 無人機配送

發布時間:2016-04-27 09:07:02 杭州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傳(chuan) 統的快遞分揀流程是這樣的:來自全國各地的大量包裹先集中到分撥中心,再按照收貨地址將包裹歸類分撥到下一網點;分撥中心流水線上的分揀員,看著包裹上的地址信息,憑記憶確定包裹下一站到達哪個(ge) 網點。每個(ge) 包裹的分揀流程,大約需要3-5秒。最近,菜鳥網絡和中通快遞、圓通快遞開始試點大數據路由分單合作,1-2秒就能完成分揀。
  看起來隻節省了兩(liang) 三秒,但如果每天處理的快遞件數達到2億(yi) 件,事情就大不一樣了。
  6年後一天快遞量或達2億(yi) 件
  國家郵政局發布的《2014年度快遞市場監管報告》顯示,2014年我國快遞服務企業(ye) 完成業(ye) 務量達到139.6億(yi) 件,日均快件處理量3825萬(wan) 件,最高日處理量突破1億(yi) 件(去年雙11快遞峰值)。從(cong) 2010年到2014年,我國快遞服務企業(ye) 完成的業(ye) 務量增長了近5倍,我國已經成為(wei) 全球第一快遞大國。
  就在不久前的一次快遞業(ye) 會(hui) 議中,有快遞企業(ye) 負責人認為(wei) ,目前,消費群體(ti) 的消費觀念正在改變,快件正在向日常生活用品轉變,未來中部、西部大量農(nong) 產(chan) 品一旦轉化為(wei) 快件,快遞量將非常龐大。多位快遞企業(ye) 負責人認為(wei) ,如果按照40%的複合符合增長率,日均快件處理量達到2億(yi) 件,大約在2021年實現。
  如果按照目前的處理方式,“2億(yi) 件大概要6萬(wan) 輛車,按照一個(ge) 快遞員投遞120單計算,大概需要167萬(wan) 人。”申通快遞副總裁熊大海說,“這是不可能做到的。”
  因此,匯通快遞CEO周建認為(wei) ,當快件的絕對數量上升後,幹線運輸模式、操作模式、末端運營方式都會(hui) 發生巨大的變化。天天快遞常務副總裁陳向陽認為(wei) ,屆時,數據化的分析可能會(hui) 起到更大的作用。
  大數據越來越多應用到快遞上
  在日均2億(yi) 快件的挑戰下,快遞企業(ye) 已經開始做大數據應用。
  菜鳥網絡和中通快遞、圓通快遞試點的大數據路由分單,就是運用大數據分析,結合高德地圖的空間定位技術,實現包裹和網點的匹配。
  此前,菜鳥網絡聯合三通一達等14家主流快遞公司推出了電子麵單平台,以中通為(wei) 例,目前一半的淘寶、天貓訂單已經使用菜鳥電子麵單,發貨速度提升30%以上。
  今後快遞小哥將是精準營銷的一環
  一些創新商業(ye) 模式也將目光投向快遞市場,配送這個(ge) 環節變成了新技術和新應用的試驗場,比如快遞驛站、快遞箱等。
  6月,亞(ya) 馬遜宣布將推出名為(wei) “OnMyWay”(我在路上)的移動應用,其功能主要是發動小零售商或普通市民加入城市包裹配送者的行列。全民當快遞員的想法,也出現在不少打車應用的規劃內(nei) 。京東(dong) 則推出了眾(zhong) 包物流的概念,希望“將社會(hui) 運力納入京東(dong) 的物流體(ti) 係”。
  更為(wei) 先進、智能的科技角色,開始進入物流配送的市場。亞(ya) 馬遜已經在測試機器人處理訂單和無人機配送,順豐(feng) 也在大量測試無人機的配送效果,蘇寧物流則上線了可視化配送。
  對於(yu) 快遞企業(ye) 來說,通過物流的全數據化,未來在末端也可能會(hui) 產(chan) 生諸多創新。“對我們(men) 價(jia) 值最大的,每一天快遞員和末端消費者發生麵對麵的海量接觸。”周建表示,“通過快遞企業(ye) 海量的觸點和流量,一定能夠幫助線上賣家做更好的精準營銷,以及針對消費者的分享體(ti) 驗的增值服務。”

相關(guan) 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