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上要克服諸多障礙 無人機送快遞還有多遠
發布時間:2016-12-14 10:08:56 新浪新聞

雙十二來了,各大電商銷售額再創新高,也給快遞業(ye) 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無人機送快遞,近年開始成為(wei) 人們(men) 關(guan) 注的話題。那麽(me) ,從(cong) 世界範圍看,無人機送快遞到底發展到哪一步了?
技術上要克服諸多障礙
世界範圍內,嚐試無人機進行商用投遞也才剛誕生兩三年,尚屬“嬰兒期”。當然,科技的爆發力不可同日而語,放眼全球,世界各國的郵政、快遞或電商企業對無人機送快遞的研發都蓄勢待發。
2013年11月底,美國亞馬遜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傑夫·貝索斯,首次在電視節目上把無人機投遞的概念告訴公眾,當時在社交媒體上成了一個被熱嘲的笑柄。
但美國人還沒嘲笑夠,德國郵政DHL就在當年的12月9日,完成了第一代無人機的首次野外試飛——飛越萊茵河,投送了一個不到1公斤的藥品小包裹到公司總部的草坪上。這次首飛隻有短短的2分鍾、在河水上空飛行了1公裏。而互聯網巨頭穀歌於2014年8月在澳大利亞完成了無人機送貨測試,同時揭秘他們在內部實驗室Google X秘密啟動了名為“飛翼計劃”的無人機投遞研發項目。
除了這三家企業外,其後陸續又有法國郵政、瑞士郵政、芬蘭郵政、新加坡郵政、西班牙郵政、澳大利亞郵政、UPS等公司,開展了無人機送快遞的飛行試驗。
國外目前電商快遞包裹仍處在輕重量級的範圍,比如德國郵政寄遞的包裹三分之一低於2公斤,亞馬遜配送的包裹86%都低於2.27公斤(5磅),所以無人機載重量目前已可滿足投遞的要求。
續航方麵,民用小型無人機主要采用鋰聚合物電池作為主要動力,續航時間一般在半個小時以內,所以亞馬遜、美國郵政等考慮無人機隨郵車流動,飛行最後的幾公裏,是解決方案之一。
無人機飛控中的磁羅盤(也稱指南針)受幹擾現象尤為嚴重,當無人機在接近橋梁、高壓線路或者金屬建築物的時候,金屬或者電線的磁場就會對磁羅盤產生一定的幹擾,所以在飛行時應盡量遠離這些金屬建築,這也是無人機快遞存在的巨大挑戰。
無人機送快遞各國有高招
從2013年12月起,各國郵政和電商公司的無人機試飛此起彼伏,精彩紛呈。
德國郵政DHL:
無人機與智能包裹櫃形成全自動化閉環
德國郵政DHL公司第一代和第二代無人機都是同一類型的四旋翼小飛機。2016年5月16日,德國郵政完成了第三代無人機與物流鏈的智能包裹櫃的整合試驗。第三代無人機改成了載重量更大的固定翼,用氣動偏轉翼垂直起飛和著陸技術,能夠攜帶比自身重的貨物。新一代無人機最先進的地方在於,在智能包裹櫃頂上,可全自動起飛、著陸並投遞包裹、裝入新的包裹以及更換電池,整個過程隻需幾分鍾。無人機的腹艙下半部分可以整體拆卸,在它的內部裝入包裹,智能包裹櫃的內部又設有小型自控升降係統,全自動完成全過程。試驗從2016年1月開始,曆經了130次自動裝貨與卸貨的循環飛行,解決了變化無常的天氣狀況和嚴峻的溫差波動的幹擾問題。
美國郵政:
探討無人機與電動郵車對接
美國郵政2015年“下一代投遞郵車”招標初審合格的車企中,包括一家“馱馬”新技術電動汽車公司,它與辛辛那提大學合作研發的“飛馬”八旋翼無人機與馱馬全電動汽車對接。司機駕駛郵車到社區後,無人機可從車頂起飛,利用GPS導航,飛行2至3公裏,去更偏遠的住戶家投遞。無人機停在郵車頂上的時候,就可以利用車載電池充電,僅需2分鍾。完成投遞後,還可以由GPS導航飛回到投遞郵車行駛到的下一個新位置,通過紅外追蹤降落在車頂上。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