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產(chan) 業(ye) 數字化 > 正文

國家數據局黨組書記、局長劉烈宏在《旗幟》發表署名文章:進一步釋放數據要素價值 加快推進數字中國建設

發布時間:2024-04-25 16:39:40 國家數據局官微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洞察數字時代發展大勢和科技創新趨勢,著眼統籌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就建設數字中國提出一係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述,作出一係列戰略部署,推動數字中國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和顯著成效。黨(dang) 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宏偉(wei) 藍圖,對加快建設數字中國作出一係列新部署。2022年12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guan) 於(yu) 構建數據基礎製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明確,要充分實現數據要素價(jia) 值,以數字化驅動生產(chan) 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為(wei) 推進數字中國建設注入強大動力。我們(men) 要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數據發展和安全的重要論述,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多措並舉(ju) 激發數據要素潛能,凝心聚力推動各領域數字化發展,以數字中國建設新成績有力支撐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

數據是建設數字中國的基礎資源和關(guan) 鍵要素

將數據作為(wei) 新型生產(chan) 要素,圍繞推進數字技術創新、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和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部署數據管理體(ti) 製改革、市場建設、產(chan) 業(ye) 發展和安全管理,是習(xi) 近平經濟思想的重要創新實踐,既遵循了社會(hui) 生產(chan) 力發展的一般規律,又契合我國新發展階段的新特征新要求,也為(wei) 數字中國建設打開了新空間。

數據是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重要基礎。2023年9月份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強調要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數字技術革命性突破,為(wei) 生產(chan) 要素創新性配置、產(chan) 業(ye) 深度轉型創造了條件。數據資源利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等傳(chuan) 統要素配置效率,直接影響生產(chan) 力發展水平。充分發揮數據要素價(jia) 值,有利於(yu) 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結構性重塑,促進產(chan) 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實現傳(chuan) 統生產(chan) 要素價(jia) 值倍增,對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數據是提高國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支撐。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數據是基礎性戰略資源,是科學決(jue) 策、精準治理、精細服務的基礎。多年來,國家有關(guan) 部門針對數據壁壘、信息孤島等突出問題,持續推進將6000餘(yu) 項部門數據納入政務數據共享範圍,堵住了管理漏洞,提高了監管效率,改善了服務水平。按照數字中國建設整體(ti) 布局規劃,持續推進數字技術與(yu) 經濟、政治、文化、社會(hui) 、生態文明建設深入融合,發揮數據在分析複雜問題、預判潛在風險、開展精益管理、實現科學決(jue) 策方麵的作用,將顯著促進各領域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數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依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大數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麵大有作為(wei) 。多年來,各級政府堅持讓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不斷提升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改善營商環境,推進教育、就業(ye) 、社保、醫藥衛生、住房、交通等領域數字化應用,運用大數據助力精準扶貧和生態環境保護,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加快推動公共服務資源數字化供給、網絡化服務,促進優(you) 質數據資源共享複用,充分運用數字技術,強化民生領域供需對接,進一步優(you) 化資源配置,持續彌合“數字鴻溝”,有利於(yu) 實現全體(ti) 人民共享數字紅利。

推進數字中國建設具有堅實的數據要素基礎

數據發展和安全在新時代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建設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數據工作實現了開創性變化,海量數據資源和豐(feng) 富應用場景優(you) 勢進一步發揮,數據要素價(jia) 值加快釋放,為(wei) 數字中國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數據發展和安全基礎不斷鞏固。黨(dang) 的十九屆四中全會(hui) 首次將數據列為(wei) 新的生產(chan) 要素,隨後中央陸續出台政策文件,要求加快培育發展數據要素市場,確立數據產(chan) 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和安全治理的基本製度規範。國家數據局成立以後,迅速製定了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數字經濟常態化監管等意見,進一步完善了數據基礎製度體(ti) 係。同時,我國“東(dong) 數西算”工程持續實施,全國一體(ti) 化算力網規劃建設有力推進。截至2023年底,8大樞紐節點數據中心機架總規模超過105萬(wan) 標準機架,東(dong) 西部樞紐節點間網絡時延已基本滿足20毫秒時延要求,平均上架率達到61.9%,較2022年提升3.9個(ge) 百分點。數據基礎製度和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協同發力,有效保障和促進了數據價(jia) 值的發揮。

數據的基礎資源和創新引擎作用進一步凸顯。我國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帶來數據規模指數級增長,根據最新調查統計,截至2023年年底,我國數據生產(chan) 總量超過32澤字節(ZB)。海量數據資源加速融入生產(chan) 生活,發揮乘數效應,賦能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在提高全要素生產(chan) 率方麵,以數據流引領物資流、人才流、技術流、資金流,促進傳(chuan) 統生產(chan) 要素高效配置,提升了經濟社會(hui) 運行效率。在拓展經濟增長新空間方麵,數據多場景應用、多主體(ti) 複用,推動各方麵知識的相互碰撞,突破傳(chuan) 統資源要素約束條件下的產(chan) 出極限,創造了新的價(jia) 值增量。在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方麵,多元數據融合,以量變引發質變,極大提升科技創新速度,推動科學研究範式變革,創造新的知識,催生新業(ye) 態新模式。

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生態持續豐(feng) 富。當前,全社會(hui) 對數據價(jia) 值的認識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經營主體(ti) 參與(yu) 到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中來,特別是積極參與(yu) 數據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數據流通和開發利用,湧現出一批服務型、應用型、技術型數據商,成為(wei) 數據價(jia) 值實現的推進者、轉化者、開發者。據有關(guan) 機構統計,近10年來,我國數商企業(ye) 數量從(cong) 11萬(wan) 家增長到超過100萬(wan) 家,成為(wei) 數據產(chan) 業(ye) 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盤活數據要素價(jia) 值中發揮著關(guan) 鍵作用。同時,我們(men) 聚焦智能製造、智慧農(nong) 業(ye) 、商貿流通等12個(ge) 重點行業(ye) 和領域,實施“數據要素×”三年行動,推動數據在不同場景中發揮千姿百態的乘數效應,促進我國數據基礎資源優(you) 勢進一步轉化為(wei) 經濟發展新優(you) 勢。

以數據價(jia) 值釋放持續為(wei) 數字中國建設提供新動能

奮楫者先,創新者強。充分釋放數據要素價(jia) 值,引領驅動數字化發展,是建設數字中國的內(nei) 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我們(men) 要認真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數據發展和安全的重要論述,大力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促進數據高效流通利用,推動數字中國建設再上新台階。

健全數據基礎製度。數據基礎製度建設事關(guan) 國家發展和安全大局。要圍繞供得出、流得動、用得好、保安全,加快構建適應數據要素特征、符合市場規律、契合發展需要的基礎製度。重點抓好數據產(chan) 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機製等政策製定,為(wei) 形成要素高效配置、流動合規有序、分配公平合理的數據市場奠定基礎。開展數據基礎製度建設,需要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相結合,一方麵,各地方各部門要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另一方麵,國家數據局將基於(yu) 實踐基礎,不斷完善和優(you) 化頂層設計,加快形成係統完整、科學合理、協調統一的數據基礎製度體(ti) 係。

提升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水平。數據價(jia) 值必須在應用場景中才能實現。要堅持以用立業(ye) ,分類施策開展公共數據、企業(ye) 數據、個(ge) 人數據開發利用。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要發揮示範效應,協同推進共享、開放和授權運營,平衡好公益性和市場化關(guan) 係。對數據存量大、應用場景豐(feng) 富的重點領域,尤其要在數據開發利用方麵走在前列。我們(men) 支持和鼓勵各類經營主體(ti) 參與(yu) 其中,激發市場創新活力。企業(ye) 數據開發利用要降低數據流通使用成本,推動大中小微企業(ye) 按照市場規則共同開發利用好數據。個(ge) 人數據開發利用事關(guan) 人民群眾(zhong) 的切身利益,要把握好邊界,既有效保護個(ge) 人隱私和權益,又發揮好個(ge) 人數據價(jia) 值。

大力發展以數據為(wei) 關(guan) 鍵要素的數字經濟。數字中國是國家數字化發展的總方向,數字經濟是數字化發展的主戰場。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列入重點任務,落實好相關(guan) 部署,必須加快推進“數實融合”,協同推進數字產(chan) 業(ye) 化和產(chan) 業(ye) 數字化,促進數字技術與(yu) 製造業(ye) 、農(nong) 業(ye) 、服務業(ye) 深度融合,持續深化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選取典型地區布局建設一批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我們(men) 要聚焦跨地區、跨部門的應用場景,組織實施數字化轉型重大工程,深化人工智能研發,推動人工智能與(yu) 行業(ye) 應用深度融合。持續支持平台經濟健康發展,鼓勵平台企業(ye) 加快技術創新和商業(ye) 模式創新。

抓好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和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數據高效合規利用,離不開數據基礎設施和技術創新的支持。要著眼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級算力一體(ti) 化布局,東(dong) 中西部算力一體(ti) 化協同,算力與(yu) 數據、算法一體(ti) 化發展,算力與(yu) 綠色電力一體(ti) 化融合,算力發展和安全保障一體(ti) 化推進,加快全國一體(ti) 化算力網建設。完善國家數據流通利用基礎設施,打造安全可信流通環境,加強數據質量標準和數據價(jia) 值評估體(ti) 係、安全評估體(ti) 係建設管理,促進跨行業(ye) 、跨地域數據要素流通平台互聯互通。對標國際數據領域核心技術前沿,加快關(guan) 鍵共性技術和“卡脖子”技術攻關(guan) ,圍繞技術發展加快產(chan) 業(ye) 布局,形成數據科技與(yu) 數據產(chan) 業(ye) 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良性發展態勢。

統籌數據發展和安全。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要加快數據技術創新,完善基礎設施,加強標準引領,強化人才隊伍建設,提高產(chan) 業(ye) 發展水平,以高質量發展促進高水平安全。同時,要通過科學製定管理政策,加強對數據流通使用的全過程安全管理,守好安全底線,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要推動數據領域對外開放合作,完善數據跨境流動規則,拓展數據領域國際合作空間,更好利用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市場、兩(liang) 種資源,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和構建新發展格局。

來源:《旗幟》2024年第4期;作者係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黨(dang) 組成員,國家數據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