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宏觀經濟 > 正文

2024年經濟“穩中求進”有哪些新內涵

發布時間:2023-12-11 10:28:45 中國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瑞長安 中國網時事評論員

1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hui) 議,分析研究明年經濟工作,強調“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為(wei) 既定的“穩中求進”基調注入新的內(nei) 涵,提出新思考、新要求,展現了黨(dang) 中央應對內(nei) 外挑戰、促進經濟繼續恢複向好的定力和信心。理解其中的內(nei) 涵,至關(guan) 重要。

“穩中求進”是黨(dang) 中央近年來一直堅持的經濟工作總基調。而在三年疫情衝(chong) 擊和外部打壓圍堵之下,“穩中求進”所涵蓋的具體(ti) 內(nei) 容也有階段性和結構性的變化。過去三年,優(you) 化宏觀政策供給,著力擴大內(nei) 需,穩住國內(nei) 經濟基本盤,同時穩定外資外貿基本盤是重要內(nei) 容。同時,要不失時機地深化改革,推動經濟結構、市場結構、需求結構優(you) 化升級。而在疫情防控轉段後,則要向常態化發展階段轉換,穩中求進中“進”的力度就要大一點,比重就要高一點。而且,“進”的質量要高,防止因促進經濟加快恢複而導致新的投資過剩或者一窩蜂上項目,要按照新發展理念的要求,擴張新動能,增加新產(chan) 能,塑造大市場,暢通高質量大循環。如此,“進”才能促“穩”。“先立後破”有兩(liang) 層意思,一是要先構建新機製、新體(ti) 製,再廢除原有的機製、體(ti) 製;二是先把新動能、新產(chan) 能培育起來,讓它站住腳,再削減和淘汰相對落後的產(chan) 能和供應體(ti) 係;三是先通過試點,構建起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升級的模式後,再普遍推廣,不要為(wei) 破而破。

關(guan) 於(yu) 明年經濟工作基本思路,會(hui) 議分三個(ge) 層次進行闡釋。一是高質量要求,即“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麵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水平科技自強自立”;二是方法論,即“三個(ge) 統籌”——統籌擴大內(nei) 需和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三是落腳點,即“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等。這一闡釋體(ti) 現了從(cong) 長周期考慮經濟發展,穩妥製定當前政策措施,長短兼顧、長短統一的戰略思維。

其中,“三個(ge) 統籌”將新時期的供需矛盾、城鄉(xiang) 矛盾、發展和安全的矛盾統籌考慮,將經濟發展質量要求和穩定市場預期、增強眼下發展動力和信心統一起來,引導全社會(hui) 、市場參與(yu) 者走高質量發展之路,踐行新發展理念,防止走偏。擴大國內(nei) 需求,就要擴大和優(you) 化供給,就要深化改革;我國城市和鄉(xiang) 村要良性互動發展,要把兩(liang) 者的發展紅利都激發出來,要加強區域協調發展;高質量發展本身就包含著高水平安全的內(nei) 容,為(wei) 追求一時好看的發展成果,讓基礎製度或經濟運行進程出現漏風點、漏氣點,誘發大的風險,最終還是會(hui) 損害和衝(chong) 擊發展成果。所以,“三個(ge) 統籌”其實也是近期做好“穩中求進”的最好保障。

在具體(ti) 部署明年經濟工作時,會(hui) 議強調“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著力擴大國內(nei) 需求,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高質量發展必須依靠現代化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研發設計、原材料供應、生產(chan) 製造設備、管理運營、物流銷售體(ti) 係、消費服務供給等都要暢通有序,互為(wei) 支撐。而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是強調國內(nei) 大循環構建的平衡性。在全球經濟普遍下滑的背景下,著力擴大國內(nei) 需求是正確選擇。目前,國內(nei) 投資增長還不夠快、不夠穩,民間投資的缺口需要進一步回補。促進投資和促進消費是一個(ge) 問題的兩(liang) 個(ge) 方麵。投資生產(chan) 形成的產(chan) 品和服務,用以滿足消費;升級和擴大的消費需求,用以承接投資形成的產(chan) 品和服務供給。外需也是需求,並且與(yu) 內(nei) 部需求相互交織,所以要進一步鞏固外資外貿基本盤。要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創新機製和模式,進一步優(you) 化營商環境,鼓勵各類投資者在中國投資興(xing) 業(ye) ,鼓勵各類消費者消費中國產(chan) 品和服務。

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是明年經濟工作的重要內(nei) 容。我國經濟在今後較長一段時間都將處於(yu) 結構調整、優(you) 化升級時期。同時,外部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有增無減,需要積極應對。要時刻把防範風險放在重要位置,致力於(yu) 構建規範有序的國內(nei) 大市場。而加強依法治理、依法監督、依法競爭(zheng) 、依法維權的體(ti) 係能力建設,是防範係統性風險和較大風險的最好辦法。這也是“穩中求進”的要義(yi) 所在。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