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宏觀經濟 > 正文

韌性強、活力旺 “雙節”假期我國多項經濟數據實現增長

發布時間:2023-10-08 09:40:52 央視網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央視網消息:剛剛過去的這個(ge) 假期,中秋與(yu) 國慶相逢,再疊加亞(ya) 運熱潮,文旅消費市場火熱,不少經濟數據都實現增長,甚至創新高,從(cong) 中也可以充分感受到中國市場的蓬勃活力,接下來就來一一盤點。首先來看交通方麵。

中秋國慶假期全國交通運行總體(ti) 平穩有序

交通運輸部最新數據顯示,中秋國慶假期,全國跨區域人員流動量累計22.04億(yi) 人次,日均2.75億(yi) 人次,比2022年同期日均增長68.1%。

今年假期,全國鐵路日均發送旅客1763.6萬(wan) 人次,比2022年同期日均增長158%,其中,9月29日發送旅客2009.8萬(wan) 人次,創單日旅客發送量曆史新高。假期全國鐵路短途客流占比達到了61%,中長途客流占比為(wei) 39%。

北京南站客運車間黨(dang) 支部書(shu) 記 張曉:客流呈現出行範圍廣、高峰時間長、日均客流大等特點,我們(men) 精準實施“一日一圖”,為(wei) 重點旅客免費提供進站、候車、乘車、到站等全流程的“一幫到底”愛心服務。

公路方麵,全國高速公路保持高位運行。隨著公路網將城市和鄉(xiang) 村、景區與(yu) 城鎮、邊疆與(yu) 內(nei) 地緊密連接,公路出行凸顯“自駕遊,行程長”特征。特別是甘肅、青海、新疆三省區的高速公路流量同比增幅均超過200%。

民航方麵,全國民航日均運輸旅客213.5萬(wan) 人次,同比2022年同期日均增長194.9%。除了北京、上海、重慶、三亞(ya) 等熱門城市航線火爆外,三四線城市的航空市場熱度增長明顯,直接拉動當地的經濟。

旅遊市場持續火爆 旅遊熱度創新高

出遊方麵。這個(ge) 假期,旅遊市場持續火爆,創造了有監測記錄以來曆史上最高的旅遊熱度。文化和旅遊部數據顯示,國內(nei) 遊出遊人數達到8.26億(yi) 人次,同比增長71.3%,實現國內(nei) 旅遊收入7534.3億(yi) 元,同比增長129.5%。出入境方麵,據國家移民管理局統計,今年中秋國慶假期全國邊檢機關(guan) 共查驗出入境人員1181.8萬(wan) 人次,日均147.7萬(wan) 人次,是2019年同期的85.1%。

大數據分析 這次假期出遊有哪些新特點?

那麽(me) ,今年的這個(ge) 假期出遊出行方麵呈現哪些新特點?我們(men) 先看看大數據帶來的分析。

中國移動梧桐大數據統計分析顯示,短途遊熱度不減,中長途遊持續升溫。200公裏以內(nei) 的短途遊占比達到38%;200公裏—500公裏的中等距離出遊占比32%;500公裏以上長途遊占比為(wei) 30%。從(cong) 遊客出遊天數上看,3天及以上的出遊人數占比最高,達到60%。聚焦這部分人群進一步分析發現,到訪1個(ge) 城市的人數占比為(wei) 65% ,說明深度遊越來越受青睞。假期全國日均出行次數同比增長128%,全國主要商圈的消費次數同比增長了142%。

中長線遊升溫 文體(ti) 旅融合趨勢明顯

景區觀光、都市休閑、鄉(xiang) 村旅遊、探親(qin) 訪友,這個(ge) 假期,旅遊市場呈現出以下幾大新特點。

特點一:中長線遊持續升溫。這個(ge) 假期,各地郵輪旅遊陸續複航,多艘郵輪從(cong) 青島、天津等地港區出發,開啟韓國濟州島之旅;深圳機場國際及地區客運航線通航點增加至30餘(yu) 個(ge) 。境內(nei) 遊客使用銀聯卡在境外商戶消費日均交易額較去年同期增長超過1.3倍。與(yu) 前幾年火熱的本地遊、周邊遊相比,今年隨著人們(men) 流動加速,從(cong) 跨城到跨國,出行半徑顯著增加。

特點二:亞(ya) 運遊、小眾(zhong) 遊市場火爆。假期期間,杭州亞(ya) 運會(hui) 賽事火熱進行,前往杭州觀賽、旅遊及休閑娛樂(le) 場景的出行需求攀升。此外,今年假期不少小眾(zhong) 城市酒店訂單量增幅明顯。

特點三:文體(ti) 旅融合趨勢明顯。假日期間,上海迪士尼樂(le) 園、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武漢黃鶴樓等文化地標成為(wei) 熱門目的地;成都、長沙、重慶、廣州、西安等富含“網紅”文化的城市更受青睞。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隨著人們(men) 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的多元化,激發遊客出遊的觸點越來越小,一支視頻、一頓美食、一場賽事、一場音樂(le) 節,都可能促成“說走就走”的旅行。

三四線城市航空市場熱度增長明顯

在剛剛過去的中秋國慶假期,三四線城市的航空市場熱度增長明顯。在線旅遊平台數據顯示,這個(ge) 假期前往擁有支線機場的城市機票預訂量超過疫情前,像海南瓊海、新疆莎車、黑龍江漠河等城市的機票預訂量增長超過2倍。

記者觀察:小機場“撬動”大市場

支線機場是指年度旅客吞吐量在200萬(wan) 人次以下的機場,開通的航線主要是與(yu) 省會(hui) 機場或臨(lin) 近的樞紐機場相連的航線。記者發現,隨著支線機場航線班次變多,樞紐機場的中轉變方便。一條條航線連成了一張航空網絡,並且越織越密,讓三四線城市的通達性不斷提升,這也直接帶動不少小眾(zhong) 旅遊目的地“火爆出圈”,成為(wei) 新的經濟增長點。

一大早,導遊李鬆就和十幾個(ge) 同行們(men) 手舉(ju) 接機牌,在延吉朝陽川國際機場等待著即將到達的旅客。

李鬆告訴記者,他做了十多年導遊,今年是遊客量最大的一年。延吉位於(yu) 中朝邊境,旅遊資源獨具特色。由於(yu) 地處邊遠,機場就成了這裏連接其他城市地區最快捷的紐帶。延吉機場在通航初期僅(jin) 有沈陽、長春兩(liang) 條航線,近幾年,機場相繼開通了前往北京、上海、大連等樞紐機場的航線。

逐步豐(feng) 富的航線網絡、不斷刷新的遊客量新高,也給當地旅遊業(ye) 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不少旅行社就采取根據機場進出港航班時刻來調整遊客行程計劃的方式,靈活安排旅遊行程。

小機場不僅(jin) 給延吉帶來了遊客,更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機遇。今年上半年,延吉市接待旅遊人數409.9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386%,旅遊收入55.42億(yi) 元,同比增長678%。

文旅消費市場火熱 多項經濟數據實現增長

這個(ge) 假期,全國文旅市場、消費市場人氣旺、活力足,銷售平穩較快增長,綠色、健康、智能類商品銷售增長明顯,個(ge) 性特色、互動體(ti) 驗型服務消費持續升溫,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充足、價(jia) 格總體(ti) 平穩,多項經濟數據都實現增長。

假期裏,一批新產(chan) 品、新技術、新服務集中上市,疊加各種優(you) 惠政策,推動消費市場持續恢複擴大。假期八天,銀聯網絡交易活躍,從(cong) 日均交易金額看,住宿行業(ye) 同比增長約44%,交通行業(ye) 同比增長20%;商務部重點監測零售和餐飲企業(ye) 日均銷售額同比增長8.6%,綠色、健康、智能類商品頗受市場歡迎。

重點商圈聚人氣強信心的效能凸顯。各地把特色文化融入城市地標,打造沉浸式、體(ti) 驗式、互動式消費新場景,促進商貿零售、旅遊觀光、文體(ti) 娛樂(le) 等多種消費業(ye) 態深度融合。

中秋國慶假期,全國36個(ge) 大中城市重點商圈日均客流量同比增長1.6倍。北京市重點監測的百貨、超市、專(zhuan) 業(ye) 專(zhuan) 賣店、餐飲和電商等企業(ye) 實現銷售額92.7億(yi) 元,同比增長21.8%;杭州市外來消費金額達到101.49億(yi) 元,同比增長58.3%。

人們(men) 出行半徑明顯擴大。中國移動、出行平台綜合數據顯示,假期裏,200公裏以上的中長距離出遊占比超六成,國內(nei) 重點城市酒店預訂量同比2019年增長兩(liang) 倍,長線遊、小眾(zhong) 目的地的訂單量環比“五一”假期增長3倍左右。國家稅務總局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中秋國慶假期,消費相關(guan) 行業(ye) 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1.3%。

服務消費迅猛增長。各地在交通出行、景區預約、酒店住宿等方麵提供便利,提升消費體(ti) 驗。國家信息中心基於(yu) 消費訂單數據研究後發現,中秋國慶假期,我國生活服務消費活力指數日均值同比去年同期高出47.1個(ge) 點;旅遊、休閑娛樂(le) 類活力指數更是超出去年同期215.4個(ge) 點和103.8個(ge) 點,服務業(ye) 正處於(yu) 快速恢複的景氣區間。

假期文化體(ti) 育市場消費活躍

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中秋國慶假期,居民文體(ti) 消費需求上漲,文化體(ti) 育市場消費活躍,此外,日用品及家居類商品消費也快速增長。

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中秋國慶假期,文化體(ti) 育服務消費市場快速升溫。文化和體(ti) 育服務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5.4%,其中,藝術表演場館、群眾(zhong) 文體(ti) 活動服務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68.6%、76.9%,體(ti) 育相關(guan) 服務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7.1%。

日用品、化妝品及服裝鞋帽類商品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7.5%,家具零售、陶瓷石材裝飾材料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41.3%、32.3%,反映家居相關(guan) 消費升溫。

同時,糧油食品及消費升級類商品消費平穩增長。中秋國慶假期,糧油食品、綜合零售業(ye) 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21.5%、25%。其中,果品蔬菜、肉禽蛋奶等必需品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28.8%、29.6%,金銀珠寶、通訊器材等商品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5.5%、16.5%。

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50億(yi) 件

假期當中,快遞業(ye) 仍然馬不停蹄。國家郵政局發布數據,今年中秋國慶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50億(yi) 件。

國家郵政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中秋國慶放假期間,全國郵政行業(ye) 攬收快遞與(yu) 包裹25.75億(yi) 件,日均攬收量同比增長8.6%;投遞快遞與(yu) 包裹25.72億(yi) 件,日均投遞量同比增長18.7%。

今年中秋國慶假期,平均每天出遊人次超過1億(yi) ,各地各種消費模式、消費場景創新延展,為(wei) 消費持續恢複注入強勁動能。郵政快遞業(ye) 積極探索“快遞+旅遊”的行業(ye) 融合發展新路徑,通過發揮寄遞業(ye) 務優(you) 勢,主動融入旅遊業(ye) 發展,為(wei) 景區遊客提供旅遊紀念品、當地特產(chan) 、行李寄遞等多項服務。全國400萬(wan) 快遞小哥堅守崗位,穿梭在大街小巷。

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產(chan) 業(ye) 經濟研究部主任 王嶽含:一件件快遞包裹滿足著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釋放出強勁的發展動能。隨著商貿物流更為(wei) 便利、交通路網更加完善,郵政快遞業(ye) 成為(wei) 我國經濟運行持續向好的縮影,彰顯了我國經濟的韌性與(yu) 活力。

專(zhuan) 家觀點:假期消費市場火熱彰顯中國經濟韌性

今年的中秋國慶假期,強勁需求和優(you) 質供給雙向發力,城鄉(xiang) 市場人氣旺盛,有力釋放多層次多樣化消費需求,從(cong) 一係列經濟數據中,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中國市場的蓬勃活力。我們(men) 也來聽聽專(zhuan) 家對此的分析。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二級研究員 王微:假期市場呈現出市場火爆、文化味濃、煙火氣滿、潮流範足、獲得感強等一係列新特點,消費市場的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