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9-06 14:36:24 新華社

今年下半年以來,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一係列舉(ju) 措密集出台。近日,中央編辦正式批複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內(nei) 部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作為(wei)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專(zhuan) 門工作機構,推動各項重大舉(ju) 措早落地、見實效。一係列政策舉(ju) 措如何更好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民營經濟工作涉及麵寬、政策性強,需要各個(ge) 部門密切協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shu) 長張世昕說,此次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主要是立足於(yu) 更好發揮統籌協調、綜合施策、促進發展的功能。
張世昕介紹,民營經濟發展局的主要職責是跟蹤了解和分析研判民營經濟發展狀況,統籌協調、組織擬訂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擬訂促進民間投資發展政策。同時,建立與(yu) 民營企業(ye) 的常態化溝通交流機製,協調解決(jue) 民營經濟發展重大問題,協調支持民營經濟提升國際競爭(zheng) 力。
7月19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guan) 於(yu)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公開發布,針對民營企業(ye) 的痛點難點提出係列政策舉(ju) 措。各地各部門緊抓落實,相繼出台各項配套舉(ju) 措:國家發展改革委明確4方麵17項具體(ti) 措施,推動民間投資高質量發展;延續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減免政策;四川編製《民營經濟服務事項清單目錄》;貴州、湖南、廣東(dong) 、遼寧、內(nei) 蒙古等地舉(ju) 辦多種形式的投融資對接活動……
“連續出台的政策舉(ju) 措,體(ti) 現了黨(dang) 中央對民營經濟的高度重視。尤其是民營經濟發展局的成立,將進一步為(wei)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中國中小企業(ye) 協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馬彬說,7月份中小企業(ye) 發展指數為(wei) 89.3,連續兩(liang) 個(ge) 月上升,隨著係列政策發力見效,企業(ye) 發展信心正在加快恢複。
下一步,各部門將如何更好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小企業(ye) 是推動創新、促進就業(ye) 、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lan) 介紹,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將開展全國減輕企業(ye) 負擔和促進中小企業(ye) 發展綜合督查,並新培育100家左右中小企業(ye) 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同時,舉(ju) 辦係列活動幫助中小微企業(ye) 開拓國際市場,組織開展清理拖欠企業(ye) 賬款專(zhuan) 項行動,緩解中小微企業(ye) 資金壓力。
“市場監管總局將進一步優(you) 化鼓勵、支持、引導個(ge) 體(ti) 工商戶、小微企業(ye) 發展的各項製度措施,發揮各類服務平台作用,推動惠企政策精準直達。”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柳軍(jun) 說,要多措並舉(ju) 使個(ge) 體(ti) 工商戶、小微企業(ye) 能夠充分享受各項政策紅利,持續增強發展信心,讓“小個(ge) 頭”迸發出“大能量”。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叢(cong) 亮表示,將立足部門職責,將相關(guan) 重點工作任務逐一明確到有關(guan) 部門單位,明確時間表、路線圖,作為(wei) 後續落實的依據,相關(guan) 分工方案即將印發實施。同時,進一步加強政企溝通,繼續通過調研、座談等多種渠道,認真傾(qing) 聽民營企業(ye) 家的真實想法,積極協調解決(jue) 企業(ye) 提出的具體(ti) 訴求,研究完善相關(guan) 政策。
“在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環境下,國有經濟、民營經濟各有優(you) 勢、各具特色,如鳥之兩(liang) 翼、車之兩(liang) 輪,缺一不可。隻有這兩(liang) 部分相互協調、共同發展,中國經濟才能走得穩、走得好、走得遠,也隻要這兩(liang) 部分相互協調、共同發展,中國經濟就一定能走得穩、走得好、走得遠。”叢(cong) 亮說。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