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產(chan) 業(ye) 數字化 > 正文

中非數字經濟合作成果豐碩

發布時間:2023-05-29 16:07:35 人民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近年來,中國積極幫助非洲國家消弭“數字鴻溝”,推動中非數字經濟合作取得豐(feng) 碩成果。從(cong) 促進非洲國家智慧農(nong) 業(ye) 、電商貿易發展,到參與(yu) 非洲數字人才培訓,中非數字經濟合作內(nei) 涵不斷充實,惠及廣大非洲人民。

為(wei) 當地農(nong) 戶帶來豐(feng) 收的希望

5月的讚比亞(ya) 即將進入旱季,在首都盧薩卡以北50公裏的奇桑巴鎮,2023年農(nong) 業(ye) 技術展覽會(hui) 正在舉(ju) 行。藍天白雲(yun) 下,廣闊的農(nong) 場上彩旗招展,展位上農(nong) 用物資和機械琳琅滿目,吸引眾(zhong) 多參觀者前來谘詢洽談。今年新增的無人機展區內(nei) 更是人頭攢動,莫裏斯·卡宗貝正在進行無人機演示。他熟練地操控無人機盤旋、滯空、往返,引來參觀者陣陣歡呼,並紛紛掏出手機拍照。

卡宗貝是陽光農(nong) 業(ye) (讚比亞(ya) )投資有限公司(下文簡稱“陽光農(nong) 業(ye) 公司”)的首席無人機飛手。他操控的是來自中國的極飛無人機,最大載重48公斤,每塊電池續航約9分鍾,最多可覆蓋2.2公頃農(nong) 田。這款無人機能直接通過手機操控,在設定高度和地塊形狀後即可自主飛行。陽光農(nong) 業(ye) 公司5年多前在讚比亞(ya) 開展無人機業(ye) 務,目前已組建了由3名飛手、8名地勤、22架無人機組成的服務機隊,每月作業(ye) 麵積近2000公頃。

目前,商用農(nong) 業(ye) 無人機產(chan) 業(ye) 在讚比亞(ya) 迅速發展,中國的無人機產(chan) 品憑借性能等優(you) 勢脫穎而出,獲得了當地眾(zhong) 多農(nong) 戶的青睞。盧薩卡以西30公裏的艾沃格林農(nong) 場,從(cong) 2018年就開始與(yu) 陽光農(nong) 業(ye) 公司合作。農(nong) 場負責人穆罕默德·帕特奧回憶說,剛開始他曾有些猶豫,就在麥田裏進行了試驗。結果顯示,無人機噴灑藥物覆蓋麵更廣泛、更均勻,小麥收成比使用拖拉機噴藥高出近7%。“中國的無人機技術真是太棒了!”帕特奧說。

盧薩卡航管局官員姆文亞(ya) ·奇克羅瓦表示,通過使用無人機等設備,中國企業(ye) 幫助讚比亞(ya) 農(nong) 戶提高了農(nong) 業(ye) 技術水平和農(nong) 作物產(chan) 量。同時,中國企業(ye) 還為(wei) 讚比亞(ya) 青年提供了數字技術培訓和就業(ye) 機會(hui) 。奇克羅瓦希望更多的中國企業(ye) 把中國技術引進到讚比亞(ya) ,為(wei) 當地經濟社會(hui) 發展注入更多動力。

在中非發展基金的支持下,來自中國的無人機技術如今已被引進到許多非洲國家。在莫桑比克的水稻田、南非的甘蔗地、加納的菜園上空,大疆、極飛等品牌的中國無人機都在為(wei) 當地農(nong) 戶帶來豐(feng) 收的希望。

電商平台服務非洲消費者

在肯尼亞(ya) 西南部城鎮涅裏,穆勒裏收到了從(cong) 中非跨境電商平台Kilimall購買(mai) 的商品。“我在這個(ge) 平台網購已經3年了,現在穿的鞋子、用的手機配件、家裏的廚房用具……很多東(dong) 西都是從(cong) Kilimall買(mai) 的。”穆勒裏一邊說,一邊迫不及待地拆開包裹,“這裏商品種類多、質量好、送貨速度快。在家裏動動手指,就能享受到這麽(me) 好的購物體(ti) 驗,我很開心!”

長沙非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旗下的電商平台Kilimall成立於(yu) 2014年,目前已在肯尼亞(ya) 、烏(wu) 幹達、尼日利亞(ya) 開展電商業(ye) 務。平台品牌總監廖崢嶸介紹,Kilimall目前已在肯尼亞(ya) 首都內(nei) 羅畢建立了一萬(wan) 多平方米的海外倉(cang) ,自建的物流體(ti) 係最快可實現商品當日送達,自主研發的在線支付係統支持多國貨幣多渠道交易。去年11月,平台手機應用在肯尼亞(ya) 月活突破百萬(wan) ,下載量升至第一位。

目前,Kilimall在肯尼亞(ya) 員工總數已超300人,其中外籍員工占比超過70%。“我在這裏工作兩(liang) 年了,有了穩定收入,生活得到很大改善!”25歲的內(nei) 羅畢姑娘朱迪是一名客服專(zhuan) 員,通過公司定期舉(ju) 辦的各類培訓,她的業(ye) 務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收入水平也顯著提高。和朱迪一樣,送貨員奧維諾也很感激平台提供的工作機會(hui) ,“作為(wei) 5個(ge) 孩子的父親(qin) ,這份工作讓我有了足夠的經濟能力供養(yang) 家庭。”

Kilimall還在肯尼亞(ya) 開設了1000多家集物流自提、商品展示等於(yu) 一體(ti) 的線下網點,在解決(jue) “最後一公裏”物流難題的同時,為(wei) 當地帶來上萬(wan) 個(ge) 工作崗位。在肯尼亞(ya) 東(dong) 南部的塔納河郡,保羅經營著一家覆蓋了附近兩(liang) 個(ge) 街區的門店,“每天都有人來我這兒(er) 取包裹。在購物旺季,這裏收到的包裹是平時的兩(liang) 三倍。”

據介紹,Kilimall正計劃在非洲更多國家開設站點、開展業(ye) 務,在坦桑尼亞(ya) 和烏(wu) 幹達新建海外倉(cang) 。未來,除了將中國商品銷往非洲,平台還將把南非的蘆薈膠、紅酒,埃塞俄比亞(ya) 和肯尼亞(ya) 的優(you) 質咖啡、手工藝品,烏(wu) 幹達的芒果幹等銷售到中國,滿足雙方民眾(zhong) 的需要。

“網購平台讓消費者可以輕鬆地實現商品價(jia) 格對比,更容易找到物美價(jia) 廉、物有所值的商品。同時,平台也為(wei) 當地企業(ye) 開拓了增加營收的新渠道。”Kilimall供貨商主管穆西約卡表示,中國在電子商務領域的成功經驗為(wei) 非洲提供了有益借鑒,方便了廣大民眾(zhong) 的生活。相信網購等電商模式會(hui) 在廣大非洲國家不斷推廣,為(wei) 更多非洲消費者和企業(ye) 提供便利。

培養(yang) 非洲發展急需的數字人才

“我的夢想是成為(wei) 烏(wu) 幹達最棒的網絡工程師,華為(wei) 信息和通信技術(ICT)學院讓我離這個(ge) 夢想更近了一步。”多琳是烏(wu) 幹達理工大學通信技術專(zhuan) 業(ye) 的大四學生,她說,ICT學院的課程全部免費,老師不僅(jin) 教理論知識,還傳(chuan) 授實踐經驗。在這裏學到的技能讓她對未來的職業(ye) 發展充滿信心。

據了解,華為(wei) 公司與(yu) 烏(wu) 幹達高校合作共建的ICT學院,將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引入大學課堂。學院還為(wei) 參培學生提供免費的考核認證渠道,並為(wei) 通過考核的學生頒發資格證書(shu) 。目前,該學院每年為(wei) 烏(wu) 幹達培訓技術人才超過2000人,其中通過考核認證的學生數量超過一半。

“當你走進當地一家科技公司,發現工程師是你曾經的學生,真是太有成就感了。”奧林加於(yu) 2018年參加ICT學院培訓並獲得資格證書(shu) 後,成為(wei) 學院的全職教師。他表示,信息和通信技術關(guan) 乎國家的未來,現在越來越多的領域都需要相關(guan) 技術的支持,“ICT學院為(wei) 烏(wu) 幹達年輕人提供了創造未來的知識和工具,我的學生們(men) 在這裏煥發出了投身信息產(chan) 業(ye) 的熱情。”

烏(wu) 幹達高等教育國務部長穆因戈曾表示,中國教師傳(chuan) 授的技能與(yu) 烏(wu) 社會(hui) 經濟發展議程密切相關(guan) ,為(wei) 該國青年提升數字技能提供了重要平台。烏(wu) 幹達教育和體(ti) 育部長珍妮特感謝中國為(wei) 烏(wu) 幹達培養(yang) 信息和通信技術人才,希望參培學生能利用所學知識和技能為(wei) 烏(wu) 幹達的發展添磚加瓦。

今年3月,華為(wei) 公司還在烏(wu) 幹達啟動了“數字卡車”項目。項目將集裝箱卡車改造成移動數字課堂,在長達12米的集裝箱內(nei) ,配置筆記本電腦、LED大屏、智能手機、路由器等智能設備,讓學員可以在車上學習(xi) 掌握數字技能。“數字卡車”使用太陽能供電,即使在缺電的偏遠地區也能授課。“這一項目可以幫助欠發達地區的居民有機會(hui) 接觸和接受數字技能培訓,提升他們(men) 的生存技能,幫助他們(men) 為(wei) 社會(hui) 作出應有的貢獻。”華為(wei) 烏(wu) 幹達有限公司總經理高飛說。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