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5-08 15:59:29 網絡事業(ye) 部

過往三年受宏觀經濟及疫情影響而波動的國內(nei) 重卡市場,沒能阻擋斯堪尼亞(ya) 投資中國的腳步。相反,其以“商用車外商獨資第一廠”(我國放開汽車製造外資股比限製後首批商用車外商獨資項目之一)享譽業(ye) 界的江蘇如皋製造基地規劃擴容,“秘密武器”隱藏其中,正以倒計時的節奏呼之欲出:
“工廠做了重新規劃,規模比原計劃增加許多,占地麵積80萬(wan) 平方米。目前正在進行地坪和工廠建設,計劃2025年上半年投產(chan) 。整個(ge) 生產(chan) 體(ti) 係包括動力係統更齊全,柴油車、替代能源和電氣化係統都有,就是為(wei) 了未來的發展。”斯堪尼亞(ya) 中國集團總裁何墨池在接受华体会登录界面網絡事業(ye) 部、华体会登录界面物流信息服務平台分會(hui) 編輯訪談時透露。
這家世界著名的重型汽車生產(chan) 商,敏銳嗅到中國“勢必到來”的重卡新能源商業(ye) 機遇。加之高端化、定製化勢在必行,正在加速其中國本土化進程。其中,籌備生產(chan) 電動車當然是重要舉(ju) 措之一:雖然電動車在國內(nei) 尚未完全發展到商業(ye) 化階段,但“肯定會(hui) 來的比較快”,現在布局恰逢其時。
“現在(擴容的如皋工廠)可以說是集團真正的全球第三個(ge) 生產(chan) 基地了!”何墨池胸有成竹地說。
選擇在2025年出場,是因為(wei) 在何墨池眼中,中國重卡市場將在那時出現“鳳凰涅槃”般的巨變。
(斯堪尼亞(ya) 中國集團總裁何墨池)
逆市擴容 迎戰中國市場“三化”趨勢
受全球疫情等因素影響,中國重卡市場連年不振,去年全行業(ye) 重卡新車銷量甚至遭遇腰斬。在這樣的情況下,斯堪尼亞(ya) 不改投資初衷並“逆勢”大大擴容,充分顯示了斯堪尼亞(ya) 對中國市場的堅定信心。
“在此情況下能做出那麽(me) 大的投資決(jue) 定,我想是不容易的,我們(men) 看的是不遠的未來。”何墨池指出,設立中國工廠的目的“當然”首要是供中國市場,因為(wei) 中國除了是全球最大的市場外,也在進行消費升級,高端重卡的潛在機會(hui) 更多,“預期銷量會(hui) 比現在多得多”;其次是為(wei) 均衡國際需求——亞(ya) 洲市場是增長最快的地區,需要擴大產(chan) 能。據介紹,如皋工廠規劃為(wei) 年5萬(wan) 輛產(chan) 能。
中國重卡市場何以在斯堪尼亞(ya) 全球戰略中的位置愈加重要?何墨池指出,與(yu) 多年前不同,中國重卡市場正在發生巨變,高端化、定製化、電氣化這“三化”勢在必行,在一些細分領域,變化甚至可以用“翻天覆地”來形容。
在他眼中,中國在過去的十年一直都是全球最大的重卡市場,提供通用性能產(chan) 品;以前的車輛相對低端,價(jia) 格實惠。隨著中國經濟發展、行業(ye) 成熟度提升,國家通過係列新標準支持發展,不僅(jin) 更規範,高端化趨勢也成必然。比如,國家列出了“雙碳”目標和時間表,相似條件下更環保的車型市場潛力更大;同時,國內(nei) 車輛的係列標準與(yu) 國際標準越來越接近,可以預見重卡高端化、規範化發展勢在必行。
運輸市場日益細分,更需要定製化的運輸解決(jue) 方案,這是何墨池眼中的第二個(ge) 發展大勢。隨著中國城市化的發展,更多種類的城市服務需求凸顯,特種車、定製車的發展成為(wei) 必然,對於(yu) 卡車底盤的個(ge) 性化需求也在上升。
第三個(ge) 趨勢“當然是”電氣化,數字化互聯車和自動駕駛成熱門。“在某些領域,這類產(chan) 品已發展為(wei) 市場驅動,無人重卡也在不同的場景應用上深入探索。雖然尚未全麵商業(ye) 化,但幾年後很快就會(hui) 到來。”何墨池預計。
“2025年我們(men) (中國工廠)出場,趕上那時國內(nei) 重卡市場‘鳳凰涅槃’,正好!”他的眼中充滿期待。
而對於(yu) 整體(ti) 行業(ye) 來講,要完成蝶變,目前麵臨(lin) 哪些挑戰?
何墨池指出,從(cong) 全行業(ye) 來講,關(guan) 鍵是物流運輸車要嚴(yan) 格執行新的標準:“中國要變成一個(ge) 運輸強國,這不是空話,國家也認識到運輸物流環節直接影響到經濟發展,尤其是這幾年疫情期間更明顯:如果沒有高效的物流,我們(men) 的日常生活將受到很大影響。因此,物流升級,關(guan) 鍵要嚴(yan) 格執行新的標準,我相信在這方麵國家比以前的決(jue) 心大多了。”對於(yu) 斯堪尼亞(ya) 來講,何墨池認為(wei) 麵臨(lin) 的挑戰是更好地培育市場,讓潛在消費者充分理解斯堪尼亞(ya) 產(chan) 品的優(you) 勢和價(jia) 值。
在華建立研發團隊 發力電動車商業(ye) 化
斯堪尼亞(ya) 已小批量交付各種應用的純電動卡車,除了城市配送和區域甩掛運輸外,礦用自卸和重載的74噸汽車列車也包括在內(nei) 。位於(yu) 瑞典的新電池工廠也在如火如荼建設中。在電動車和新能源方麵,斯堪尼亞(ya) 正在迅速行動。
“電氣化勢在必行,這與(yu) 雙碳目標有一定關(guan) 係。我們(men) 預計斯堪尼亞(ya) 全球2030年新車銷量的一半都是電動車。相信在中國市場也是一樣的。”何墨池談到。
在中國,斯堪尼亞(ya) 的純電動車已在香港落地,內(nei) 地相關(guan) 投資發展計劃正在進行:“如皋工廠就是為(wei) 未來的電氣化產(chan) 品做準備,也將設立相關(guan) 研發團隊。”何墨池透露。
對於(yu) 電動車應用的場景,何墨池指出,斯堪尼亞(ya) 通過與(yu) 全球重點客戶合作試點項目,“證明電動車本身符合所有的運輸場景”,其中最早替換的運營場景是同城運輸,裝卸貨時能耗很低,避免了長途運輸多個(ge) 站點的運輸能耗,這也是斯堪尼亞(ya) 電動車的前期重點應用場景。
電氣重卡的普及,仍需跨越不少障礙,斯堪尼亞(ya) 正在積極探索。
“電動車能占半壁江山是早晚的事,時間表取決(jue) 於(yu) 很多因素,關(guan) 鍵是技術。我們(men) 希望電池本身的能量更高、重量更低,壽命要更長。”何墨池指出。其中,“一個(ge) 大障礙”是充電網絡的基礎設施建設。在此方麵,斯堪尼亞(ya) 已在歐洲開始探索,甚至與(yu) 同行沃爾沃卡車和戴姆勒合資,在歐洲建立、運營公共電動汽車充電網絡,以促進向零排放的過渡。據了解,該合資公司未來將在歐洲建設至少1700個(ge) 高性能充電點,實現快速充電。“這也是為(wei) 了響應歐盟政府而做的相應基礎設施投資。”何墨池補充道。
在國內(nei) ,他建議完善標準、提升快充能力,這些都將助力電氣重卡商業(ye) 化。“目前國內(nei) 還在討論不同的技術路線,包括純電、換電、混動、氫能等等。我想這些不同的技術其實是並存的,會(hui) 服務不同的細分市場。如果國家製定一個(ge) 共同的標準,會(hui) 加速電氣化的商業(ye) 化速度。”何墨池談到。他建議快充標準與(yu) 國際接規,“畢竟中國汽車製造商也想將其產(chan) 品出口到海外”,此外,快充功能也亟待提升。
對於(yu) 采購新能源車的企業(ye) 來講,目前投資成本依然比較高。對此何墨池建議企業(ye) 探索新的業(ye) 務模式,把投資成本分攤到不同階段。前期投入比較大、運營成本比較高,但結合新能源車的能耗、維修保養(yang) 等方麵綜合來看,運營成本會(hui) 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降低。“相信電動車本身占很多優(you) 勢,且隨著技術發展,電池成本有望降低,在越來越多的運輸細分領域會(hui) 找到運營成本的平衡點。”
何墨池對中國重卡電氣化的前景寄予重望,認為(wei) 跨越以上挑戰後,“中國毫無疑問將邁入電動化強國。”
近年來,國內(nei) 新能源重卡發展迅猛。自2020年我國在75屆聯合國大會(hui) 提出“雙碳”目標後,作為(wei) 碳排放“大戶”,公路貨運係統綠色化發展迅速推進:2020年以來,多家國內(nei) 重卡品牌紛紛推出新能源重卡;在工信部2月份發布的第368批新車公示中,全國以純電為(wei) 驅動的重卡申報比例達到了50.65%;3月28日,我國首條電氣化公路運輸試驗線在湖南正式啟動,預計兩(liang) 年內(nei) 可落地商用示範線,將開辟未來新能源重載公路貨運的新路徑。尤其是3月份,在交通運輸部、自然資源部等部門聯合印發的《推進鐵水聯運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中明確,“到2025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粵港澳大灣區等沿海主要港口利用疏港水路、鐵路、封閉式皮帶廊道、新能源汽車運輸大宗貨物的比例達到80%”,將新能源重卡普及化提上日程,可以預見未來前景無限。
技術雙向輸出 與(yu) 中國市場“雙向奔赴”
斯堪尼亞(ya) 描繪的中國市場宏偉(wei) 藍圖正在鋪開。據何墨池透露,中國製造基地項目龐大,將招聘幾千人的團隊,除了研發部門,還包括生產(chan) 、采購、產(chan) 品規劃、銷售及售後服務團隊等等。
既將研發等核心部門放在中國、與(yu) 中國市場“三化”發展共振,也將日益升級的中國技術進行國際輸出。在何墨池的眼中,斯堪尼亞(ya) 與(yu) 中國市場雙向奔赴、互相成就,成為(wei) 水乳難分的共同體(ti) 。
“除了看到中國市場的機遇之外,我們(men) 也認識到中國在相關(guan) 技術領域一直站在行業(ye) 的前列,所以我們(men) 現在希望通過研發中心融入到中國的新技術研發的生態係統中,包括電動車、自動駕駛、車輛互聯等等。一方麵要適應中國市場,另外在中國研發的一些技術也會(hui) 應用到我們(men) 的國際產(chan) 品中。”何墨池透露。
斯堪尼亞(ya) 的本土化過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中國重卡行業(ye) 。
為(wei) 了保證2025年中國工廠如期投產(chan) ,斯堪尼亞(ya) 與(yu) 上下遊供應鏈廠商的合作已於(yu) 幾年前開始。“我們(men) 會(hui) 在中國生產(chan) 斯堪尼亞(ya) 全球同步的頂級產(chan) 品,而且也想達到很高的本土化率,這意味著需要與(yu) 國內(nei) 的供應商合作。”何墨池指出,斯堪尼亞(ya) 通過提出需求助力貨運運輸供應鏈相關(guan) 水平的提升;此外,在定製化方麵,為(wei) 了給客戶提供優(you) 化的運輸解決(jue) 方案,需要與(yu) 客戶、掛車廠等上下遊環節緊密合作,這將側(ce) 麵幫助上下遊廠商更好地了解市場,斯堪尼亞(ya) 也會(hui) 把一些尚未普遍應用的技術和方法介紹到中國市場,逐步地影響著國內(nei) 重卡市場良性發展。
“如果隻談現在國內(nei) 合作的話,他們(men) 可能不感興(xing) 趣,所以我們(men) 的戰略是提高在中國的全球生產(chan) 係統零部件采購比例。”何墨池解釋,輸入、輸出是雙向的,斯堪尼亞(ya) 不隻是在華本土化,還會(hui) 采購國內(nei) 的零部件用於(yu) 工廠向全球輸出。在輸出方麵,斯堪尼亞(ya) 要保證供應鏈質量符合全球最高標準。何墨池談到,不少中國零部件公司產(chan) 品的品質、設計已經符合或接近國際水平,斯堪尼亞(ya) 與(yu) 他們(men) 有著密切的技術交流。
“兩(liang) 強一短” 打造核心競爭(zheng) 力
問題來了:以前一直是走高端路線、響譽全球的“公路之王”完全本土化之後,是否依然以高端形象示人?在中國市場如何打造其核心競爭(zheng) 力?
保證超強品質、定製化加強、交貨期縮短,是斯堪尼亞(ya) 在中國市場打造核心競爭(zheng) 力的關(guan) 鍵密碼,綜合起來,將合力打造更高的性價(jia) 比,為(wei) 中國消費者創造最高價(jia) 值。
“我們(men) 的出發點沒有變,就是圍繞怎麽(me) 為(wei) 客戶提高價(jia) 值,幫客戶提高競爭(zheng) 力——如果產(chan) 品品質好,能幫客戶‘多拉快跑’,就直接影響運營收入。如皋工廠滿足全球生產(chan) 流程最高級別,符合工業(ye) 4.0的概念,所生產(chan) 的產(chan) 品符合斯堪尼亞(ya) 全球標準。此外,加強定製化服務。如皋工廠設立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保證定製化,雖然斯堪尼亞(ya) 過去20年銷往中國的產(chan) 品都是為(wei) 中國市場打造的,但中國地域遼闊、客戶眾(zhong) 多,不同客戶有不同的需求。現在,斯堪尼亞(ya) 中國與(yu) 客戶的距離正在縮短,中國工廠投產(chan) 後,除了庫存車可供選擇外,完全可以按需要量身定製,包括底盤定製等個(ge) 性化需求。”何墨池指出,還有,如皋工廠投產(chan) 後交貨期會(hui) 大為(wei) 縮短,而品質不變,相當於(yu) 創造更高的性價(jia) 比。
山東(dong) 某物流公司購置了斯堪尼亞(ya) 400多台車,成為(wei) 斯堪尼亞(ya) “尼粉”的代表之一。斯堪尼亞(ya) 在中國的客戶群體(ti) 正在擴大,覆蓋國有單位、私營單位車隊、個(ge) 體(ti) 戶等等,品牌忠誠度也在提升。何墨池談及斯堪尼亞(ya) 中國客戶的共同特點是“使用大師”,他建議將車保養(yang) 好,保證車輛較高的出勤率,同時保證足夠的貨源,裝卸貨的時間也盡可能縮短,多措並舉(ju) 才能充分發揮車輛的價(jia) 值。
日前,國內(nei) 重卡市場正在逐步恢複,前景看好。興(xing) 業(ye) 證券發表研報指出,基於(yu) 國內(nei) 經濟穩步恢複及海外需求持續增長,預計2023年重卡市場將迎來觸底回升,國內(nei) 有望實現恢複性增長,海外出口有望維持高速增長。
(作者:曹朝霞)
後記:
看到斯堪尼亞(ya) 這家百年跨國名企不斷延展本土化觸角、並以最新技術深耕中國市場,與(yu) 之共振、閃耀的同時,不得不提及其在華背後的靈魂人物——中國集團領袖何墨池先生。
以東(dong) 方研究為(wei) 專(zhuan) 業(ye) 、在中國30多年的管理經驗,使他深諳中國重卡市場的發展脈搏,其帶入的先進理念已成行業(ye) 共識;“行勝於(yu) 言”的座右銘讓其低調務實探索,架起集團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橋梁;而胸懷星辰大海、為(wei) 行業(ye) 真正奉獻則是他不竭奮鬥的源泉。
利樂(le) 包裝的前總裁兄弟倆(lia) Hans Ransing先生和Gad Ransing先生是他欣賞的商業(ye) 領袖,他們(men) 在70年代末、80年代的中國從(cong) 零開始係統培育乳品商業(ye) 市場,多年如一日的努力讓何先生產(chan) 生強烈共鳴。他定義(yi) 的人生,是像Ransing兄弟一樣,對從(cong) 事的事業(ye) 甚至對國家乃至全人類有為(wei) 之奉獻、讓其更美好的遠景規劃,並全情投入,超越“眼前的苟且”,去構建“詩和遠方”。
如果認為(wei) 何先生隻行無言,那就錯了。生活中的何先生多才多藝、愛好廣泛,寫(xie) 文章、繪漫畫、做演講是他的諸多愛好。“你不給我錢,我還會(hui) 演講,喜歡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在語言上,他深深感受到中國語言的魅力;“我們(men) 談電子雲(yun) ,但是中國有一個(ge) ‘語言雲(yun) ’,特別是成語,源遠流長、含義(yi) 豐(feng) 富,啟發我們(men) 思考和解決(jue) 問題。”
“墨池”是東(dong) 晉書(shu) 法家王羲之傳(chuan) 說中的洗筆硯處。何先生興(xing) 致勃勃地展示給我們(men) 他近日在浙江紹興(xing) 蘭(lan) 亭墨池勝地的照片,墨池與(yu) “墨池”相映成趣。
若問“特別愛旅遊”的他,最美的風景是哪裏?回答是“未知的風景”。誠如法國小說家左拉所言“生活的意義(yi) 在於(yu) 探索未知”,期待何墨池先生與(yu) 斯堪尼亞(ya) 未來的精彩故事。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