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產(chan) 業(ye) 數字化 > 正文

去年銀行業持續推進數字化轉型 加碼金融科技投入

發布時間:2023-04-11 10:17:01 經濟日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在上市銀行公布的2022年年報中,“金融科技”成為(wei) 年報高頻詞。年報顯示,2022年銀行業(ye) 持續推進數字化轉型,金融科技投入金額持續增加,金融科技人才占比進一步提升,大數據、雲(yun) 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科技在金融實務中得到廣泛運用。

科技投入加大

2022年年報顯示,上市銀行持續推進數字化轉型,在金融科技方麵的投入金額持續增加。其中,國有銀行是金融科技投入的中堅力量。6家國有銀行在金融科技方麵投入金額較高,均超過百億(yi) 元,多家股份製銀行金融科技投入占比有所提升,部分股份製銀行的金融科技投入增幅同比增長超過20%。

年報顯示,2022年工商銀行金融科技投入262.24億(yi) 元,是投入金額最多的國有銀行。農(nong) 業(ye) 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chu) 銀行金融科技投入額分別為(wei) 232.11億(yi) 元、215.41億(yi) 元、232.90億(yi) 元、116.31億(yi) 元、106.52億(yi) 元。

多家股份行的金融科技投入占營業(ye) 收入的比重也有所提升,金額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長。比如,2022年招商銀行累計投入141.68億(yi) 元,同比增長6.60%;中信銀行信息科技投入87.49億(yi) 元,較上年末增長16.08%,占營業(ye) 收入的4.14%;興(xing) 業(ye) 銀行信息科技投入82.51億(yi) 元,同比增長29.65%,占營業(ye) 收入比重上升0.83個(ge) 百分點至3.71%。

在金融科技的重點投向方麵,招商銀行以金融科技創新項目基金持續支持新能力建設與(yu) 新模式探索,報告期內(nei) ,金融科技創新項目新增立項577個(ge) ,新增上線項目489個(ge) 。中信銀行重點投向雲(yun) 化基礎設施、前中後台業(ye) 務數字化和大數據研發等領域。

銀行的金融科技人才數量也不斷增加,多家銀行金融科技員工超萬(wan) 人。截至2022年末,工商銀行的金融科技人才達3.6萬(wan) 人,中國銀行科技條線共有員工13318人,建設銀行金融科技人員為(wei) 15811人,招商銀行科技人才達1.08萬(wan) 人。部分銀行的金融科技人才占比增長幅度達到兩(liang) 位數。比如,中信銀行科技人員達4762人,較上年末增長11.11%;民生銀行科技人員數4053人,比上年末增長32.36%。

不少銀行還不斷優(you) 化組織架構,構建適合金融科技發展的人才結構,金融科技人才占比進一步提高。在組織架構優(you) 化方麵,光大銀行在年報中表示,該行加強頂層設計,設立數字化轉型委員會(hui) ,調整構建由金融科技部、數據資產(chan) 管理部、科技研發中心和智能運營中心組成的“兩(liang) 部兩(liang) 中心”金融科技運作體(ti) 係。建設銀行表示,將金融科技人才工程列為(wei) 全行首個(ge) 重大人才項目,著力推進“懂科技的管理人才”“懂業(ye) 務的科技人才”“懂行情的市場化IT人才”三類人才隊伍建設;郵儲(chu) 銀行表示,初步完成“青年、骨幹、領軍(jun) ”三級人才梯隊搭建。

賦能普惠金融

銀行業(ye) 如何更好地為(wei) “三農(nong) ”、小微企業(ye) 服務一直是行業(ye) 難點。對銀行而言,普惠金融服務往往伴隨著風險高、成本高、收益相對低的痛點。如何解決(jue) 這些痛點,金融科技是一個(ge) 重要手段。商業(ye) 銀行通過運用現代金融科技等手段,提高金融服務普惠性。

陝西省合陽縣行家莊村葡萄種植戶雷全中是金融科技的受益者。“從(cong) 收集資料到貸款發放就幾十分鍾,無需擔保,坐在家裏就拿到了8.1萬(wan) 元貸款。”雷全中介紹,郵儲(chu) 銀行陝西省分行通過移動展業(ye) 集中對農(nong) 戶進行現場信息采集並當天評定為(wei) 信用戶,他通過郵儲(chu) 銀行手機銀行申請無擔保、無抵押貸款,從(cong) 信息采集到貸款支用全流程操作實現了20分鍾放款。該行為(wei) 了更好地解決(jue) 農(nong) 村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在轄內(nei) 分支行配備了移動展業(ye) 設備,保證銀行工作人員可通過展業(ye) 設備上門為(wei) 農(nong) 戶提供金融服務。該行還推廣“線上信用戶”貸款,隻要是郵儲(chu) 銀行評定的信用戶,即可通過手機銀行申請貸款,流程簡潔操作方便。

“農(nong) 業(ye) 銀行線上金融服務能力持續提升,農(nong) 銀e貸餘(yu) 額達到3萬(wan) 億(yi) 元,增速42.3%。數字化渠道優(you) 勢進一步增強,個(ge) 人手機銀行月活客戶數達到1.72億(yi) 戶,新增1988萬(wan) 戶。總量、增量均保持同業(ye) 領先。數據應用不斷深化,通過精準營銷識別的小微企業(ye) 潛在客戶轉化率超過30%。”農(nong) 業(ye) 銀行行長付萬(wan) 軍(jun) 說。

渤海銀行把數字化轉型作為(wei) 實現金融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驅動力之一,為(wei) 業(ye) 務發展提供科技支撐。伴隨數字化轉型持續深入,渤海銀行的金融服務質效得到提升。2022年6月,渤海銀行手機銀行6.0發布,將數字化觸手從(cong) 金融服務伸展至生活服務,與(yu) 實體(ti) 網點、雲(yun) 網點、遠程銀行等多渠道互聯互通。渤海銀行手機銀行圍繞渤銀E付、渤銀E財、渤銀E貸、渤銀E管家四個(ge) 服務品牌,推出新的產(chan) 品和服務,包括新一代數字信用卡、全線上申請審批的消費類貸款快易貸、代發綜合服務專(zhuan) 區和數字人民幣產(chan) 品等。

“近期我們(men) 與(yu) 頭部科技機構合作,在國內(nei) 同業(ye) 中率先推出人工智能金融行業(ye) 通用模型,初步探索出超大規模通用模型應用於(yu) 金融行業(ye) 的實踐,提升了數字金融服務的精度和效率。”工商銀行副行長張文武表示。

記者梳理銀行年報還發現,平安銀行運用互聯網、雲(yun) 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持續優(you) 化升級供應鏈金融平台“平安好鏈”,為(wei) 核心企業(ye) 及其上遊中小微客群提供線上供應鏈金融平台業(ye) 務,涵蓋應收賬款確認及轉讓、融資、結算、風險管理等服務。2022年全年通過“平安好鏈”平台促成的融資發生額735.08億(yi) 元,同比增長41.4%;浙商銀行在技術中台落地“區塊鏈+物聯網+大數據”場景建設,具備動態監測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狀況等能力,已覆蓋鋼鐵、石油、機械加工等多個(ge) 行業(ye) ,在多個(ge) 分支機構落地應用,賦能供應鏈金融綜合服務。

數字化轉型提速

商業(ye) 銀行要實現轉型發展,需要積極探索利用新技術不斷創新服務方式和服務渠道。數字化轉型將是銀行的重點發力領域。中國銀行業(ye) 協會(hui) 、普華永道近日聯合發布《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2022)》顯示,55.4%的受訪銀行家認為(wei) “金融科技引領數字化轉型,帶動業(ye) 務增長”是銀行業(ye) 未來首要的利潤增長點。

“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要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專(zhuan) 家認為(wei) ,“十四五”規劃為(wei) 銀行深化改革指明了三條主線:一是要加快數字化轉型,提高服務效率。二是培養(yang) 金融科技能力,提高市場競爭(zheng) 力。三是加強數據安全保護,建立規範有序的數據流通環境,防範數據風險。

2021年底,中國人民銀行印發《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明確到2025年金融科技發展的願景、原則和重點任務。近年來,人民銀行會(hui) 同各方出台一係列監管基本規則,多措並舉(ju) 引導金融業(ye) 運用數字技術賦能,有效規避互聯網金融風險,推動金融科技規範有序發展。《規劃》是未來四年我國金融科技發展的總綱領。在《規劃》引領下,我國金融科技將從(cong) “立柱架梁”全麵邁向“積厚成勢”新階段,實現金融科技整體(ti) 水平與(yu) 核心競爭(zheng) 力跨越式提升。

“金融是社會(hui) 資源配置的重要手段。金融科技的根本使命在於(yu) 更加有效率地將金融資源配置到經濟部門和社會(hui) 大眾(zhong) ,快捷、普惠地服務於(yu) 實體(ti) 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金融科技應用應幫助金融機構減少經濟活動中的信息不對稱,覆蓋長尾市場,提升小微企業(ye) 和個(ge) 人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說。

百融雲(yun) 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張韶峰表示,金融科技的運用顯著提升金融業(ye) 的服務和經營決(jue) 策效率。以智能語音機器人為(wei) 例,它可以助力銀行客服完成信用卡、理財營銷等工作,減少金融機構客服人工投入,幫助金融機構降本增效。在銀行零售業(ye) 務上,“智能語音應答+人工”模式比“人工模式”節省成本約五成,“智能語音應答”模式比“人工模式”節省成本約九成,兩(liang) 種模式考核結果接近人工服務標準的90%至95%。

“金融產(chan) 業(ye) 中老百姓是需求方、金融機構是供給方、金融科技公司是賦能方。麵對日漸升級的金融需求,供給存在一定的缺口,人工智能、雲(yun) 計算等技術的應用為(wei) 填補供給需求創造了可能。”張韶峰說。

“金融科技的運用,能夠較好提升銀行的運營效率、降低貸款風險、降低運營成本、提升營銷效果。”郵儲(chu) 銀行合肥市分行副行長唐徐春說,郵儲(chu) 銀行已經構建了企業(ye) 級人工智能平台,通過機器學習(xi) 、語言語音、生物識別、智能圖像等技術,在運管、信貸、財務等多個(ge) 業(ye) 務場景廣泛應用。 “未來,我們(men) 將充分運用金融科技,不斷優(you) 化業(ye) 務流程,為(wei) 企業(ye) 發展提供金融服務。”唐徐春說。

董希淼表示,金融管理部門通過金融科技應用試點、數字化轉型夥(huo) 伴行動、金融科技賦能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工程、金融數據綜合應用試點加強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創造了公平合理的競爭(zheng) 環境。《數據安全法》《個(ge) 人信息保護法》以及《征信業(ye) 務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出台,為(wei) 金融科技行穩致遠奠定了製度基礎。金融機構、科技公司要協同發力,以賦能實體(ti) 經濟為(wei) 根本目的,不斷提高金融服務的可得性和普惠性。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