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12-21 09:40:12 經濟日報

奧密克戎來勢洶洶,新冠肺炎疫情時常局部散發。伴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和快遞業(ye) 務旺季的到來,郵政快遞行業(ye) 和快遞小哥們(men) 正承受著快件數量激增和疫情防控的雙重壓力。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12月12日,郵政、快遞企業(ye) 共攬收郵(快)件達4.6億(yi) 件,再創曆史同期新高。12月8日,國家郵政局快遞大數據平台實時監測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快遞業(ye) 務量已達1000億(yi) 件。麵對巨大挑戰的快遞行業(ye) ,如何保障一件件快遞包裹安全地到達消費者手裏?
眼下,正值快遞業(ye) 務旺季。國家郵政局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快遞業(ye) 日均攬收包裹已超4億(yi) 件,日均服務用戶近7億(yi) 人次。但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國局部散發,加上北方多地出現雨雪天氣,這給快遞行業(ye) 作業(ye) 和運行帶來了很大風險。
前段時間,多地出現快遞包裝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的情況,這讓不少消費者對收寄快遞產(chan) 生了擔憂:收到的快遞包裹安全嗎?快遞在攬收、分揀、運輸、配送過程中會(hui) 經過哪些處理?收寄快遞時又該如何做好日常防疫?對此,記者走訪了快遞公司、電商平台等進行調查采訪。
嚴(yan) 格消殺覆蓋每個(ge) 環節
12月3日下午1點左右,兩(liang) 輛滿載著郵件包裹的卡車,緩緩停靠在中國郵政速遞物流北京市朝陽區分公司工體(ti) 營業(ye) 部門口。卸貨、裝推車……幾名工作人員開始嫻熟地“清空”卡車。負責消殺工作的黃彥強,早已背上噴霧消殺裝備,準備給即將入庫分揀的快遞包裹進行消殺。
“自去年疫情發生以來,對每車快件包裹進行消殺已經成為(wei) 每天的工作常態。”黃彥強告訴記者,10升的84消毒液最多兩(liang) 天就能用完。
中國郵政速遞物流北京市朝陽區分公司工體(ti) 營業(ye) 部位於(yu) 北京市工人體(ti) 育場附近,主要服務範圍包括三裏屯商圈和周邊寫(xie) 字樓等。“隨著業(ye) 務量逐漸攀升,現在來自新順處理中心和大平麵處理中心的運輸卡車每天會(hui) 來3趟,日均業(ye) 務量五六千件,高峰時會(hui) 超萬(wan) 件。”營業(ye) 部經理敖嘯寅介紹,為(wei) 了確保郵件包裹安全,他們(men) 一手抓防疫,一手抓服務。營業(ye) 部一方麵會(hui) 對所有到達郵件進行消殺,並嚴(yan) 格落實分區作業(ye) 、郵件快件及運輸工具消殺、做好消殺登記等相關(guan) 要求;另一方麵,鼓勵快遞員采取無接觸方式開展寄遞服務,在征得客戶同意的情況下,充分發揮代投自提點、智能包裹櫃、智能快件箱、貨架等功能,並定期對自提點、快件箱等設施進行消殺。
一件快遞包裹從(cong) 發貨到簽收,要經過攬收、中轉、運輸、配送等環節。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快遞會(hui) 經曆哪些消殺過程呢?記者走訪發現,在國家郵政局督導下,目前快遞行業(ye) 已加強全鏈條的防疫措施,一件快遞包裹從(cong) 攬收到配送,需要經過多道消殺程序。
位於(yu) 北京市朝陽區的中通快遞北京轉運中心,每天都會(hui) 迎來上百輛大貨車,將來自全國各地的快件運到北京。貨車進場時需要通過的第一關(guan) 就是消毒。貨車完成消毒後,停到相應的卸貨平台,打開車門後的車廂直連分揀線,工作人員將快遞包裹一個(ge) 個(ge) 送上分揀線。
快遞包裹進入分揀線後的第一步就是接受專(zhuan) 業(ye) 設備消毒。約1米多高的分子霧化消毒器立在分揀線旁,噴出的消毒霧氣逐一對包裹消毒。分子霧化消毒器下麵裝有輪子,可以移動到不同的分揀線旁。
“如果用傳(chuan) 統的消毒水,會(hui) 打濕郵件,容易造成快遞麵單上的字體(ti) 消失,所以我們(men) 采購了霧化消毒設備。”中通快遞北京區域的安全負責人介紹,在中通快遞北京轉運中心和京南裝運中心,日均處理400餘(yu) 萬(wan) 件快件,每個(ge) 卸貨平台均裝有電動噴霧器。此外,還會(hui) 有工作人員背負手動噴霧桶對傳(chuan) 送帶快件進行重點消毒,每天消耗的消毒水有幾十桶。“在卸貨之前會(hui) 對郵件進行消毒,保障進來的物品安全。同一快件在發出去之前,會(hui) 再次進行消毒,所以快件到達分揀中心前,最起碼已經被消毒兩(liang) 次以上。”
此外,分揀中心裏還設立了核酸檢測點,進京的貨車司機都需要持48小時內(nei) 核酸陰性證明,離京前也可以在檢測點免費進行核酸檢測。
在京東(dong) 物流的倉(cang) 儲(chu) 、分揀、營業(ye) 部內(nei) ,也執行著嚴(yan) 格的消殺措施。庫區內(nei) 每天早中晚會(hui) 進行多次全方位消殺;所有進出車輛都有專(zhuan) 人查驗健康碼、出行碼和核酸檢測報告,進出的所有車輛和貨品都要經過嚴(yan) 格消殺,每車每貨全部不落,確保消殺防控細節到位。
“快遞服務作業(ye) 點多、線長、麵廣,防控壓力非常大,特別是在如今快件量暴增,行業(ye) 服務覆蓋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等越來越多場景,服務民眾(zhong) 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快遞行業(ye) 做好防控,直接關(guan) 係到生產(chan) 生活安全的諸多方麵。”北京郵電大學郵政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趙國君表示,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快遞的主要風險來自客戶、快件、作業(ye) 環節、工作人員等諸多環節,比如快件表麵沾有感染物,會(hui) 給快遞員收寄、後續生產(chan) 各環節以及接收端用戶帶來風險,並可能由此快件造成多端傳(chuan) 播。因此,快遞行業(ye) 在收寄、處理、運輸及投遞的各個(ge) 環節都必須執行嚴(yan) 格的防控措施。
強化防範重點地區快件
普通的快遞包裹通過流程化的消殺措施,基本能保證安全送到消費者手中。但不少人心裏還有一個(ge) 疑問:來自中高風險地區的快件,特別是國際快件,是否同樣也能保證安全?
國家郵政局發布的疫情防控通知明確,中高風險地區企業(ye) 要在落實疫情防控要求、對郵件快件實施消毒的基礎上,做好投遞服務。對於(yu) 進口國際郵件快件,要在進入生產(chan) 處理環節之後,第一時間進行全麵消毒。同時,要依法依規分區分級精準落實對營業(ye) 處理場所、內(nei) 部辦公場所、運輸車輛、裝備用具等的通風消毒防控措施,做好消毒記錄、粘貼消毒標識。嚴(yan) 格執行從(cong) 業(ye) 人員“戴口罩”“勤洗手”“測體(ti) 溫”“不聚集”“一米線”等基本健康防護措施,實行“持證上崗”“持健康碼上崗”等管理措施。
如何對國際郵件進行消毒分揀,確保安全呢?以北京市航空郵件處理中心航站場地為(wei) 例,其主要負責北京地區的進口包裹和國際函件,每天要處理12萬(wan) 件左右。國際郵件從(cong) 機場裝車時會(hui) 進行第一輪酒精噴灑,進入處理場地後,海關(guan) 人員核驗解封郵車後,郵包會(hui) 進行第二次消毒。
“國際郵件開拆區實行全流程封閉式管理,所有工作人員全程佩戴一次性麵罩、口罩、手套。郵包在經過第一輪消毒後,會(hui) 被放置在靠窗的通風位置,靜置24小時。然後再對郵件進行24小時開拆消殺靜置,總消殺靜置時間不得低於(yu) 48小時。”北京市航空郵件處理中心天竺航站場地負責人趙晶說,經過多輪從(cong) 外到內(nei) 的全麵消毒之後,郵件就會(hui) 進入到常規流程,工作人員會(hui) 在郵件上貼上“已消毒”的提示標簽。
此外,所有直接與(yu) 國際郵件快件接觸的一線作業(ye) 人員,以及其他高風險崗位人員都實行備案管理。“現場所有人員都按要求完成了三針的新冠疫苗接種,每隔一日進行一次核酸檢測。員工會(hui) 集中住宿管理,有單獨的生產(chan) 及生活區域。”趙晶說。
“自去年疫情發生以來,郵政快遞業(ye) 除了做好自身疫情防控,還在疫情防控應急物資和群眾(zhong) 基本生活物資寄遞和運輸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邊作棟介紹,一方麵,對進口郵件快件,特別是進口冷鏈食品相關(guan) 的郵件快件,配合海關(guan) 、防疫等部門做好檢驗檢疫、樣本采集和消殺工作;另一方麵,嚴(yan) 格劃分國際郵件、快件處理場所的內(nei) 部作業(ye) 區域,實施封閉管理。對直接與(yu) 境外人員或國際郵件快件接觸的一線作業(ye) 人員進行登記備案,全部完成疫苗接種,定期接受核酸檢測,並且避免與(yu) 從(cong) 事國內(nei) 郵件快件作業(ye) 的人員交叉作業(ye) ,實現閉環管理。此外,對運輸進口郵件快件的車輛和承載進口郵件快件的箱櫃等裝備用具,也都全麵消毒。
邊作棟認為(wei) ,快遞企業(ye) 應按照地方政府和疫情防控部門的要求,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避免疫情通過寄遞渠道傳(chuan) 播。同時,要積極協調地方政府和相關(guan) 部門盡量優(you) 先安排對快遞小哥進行核酸檢測,爭(zheng) 取優(you) 先經過檢測、重返工作崗位,方便保障快遞的暢通。
此外,快遞企業(ye) 還需要謀劃設置臨(lin) 時性轉運場所,采取異地分撥、就近分揀等方式,保證各類郵件快件有序中轉,避免出現大量郵件快件積壓。對於(yu) 短期進入或穿行中高風險地區的車輛通行、網點運營、末端投遞等問題,郵政管理部門也要積極協調地方政府和相關(guan) 部門推動有效解決(jue) 。
無接觸配送加速落地
最近一段時間,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的菜鳥無人車“小蠻驢”異常忙碌,每天都滿載著生活物資在校園裏穿梭。
“紫金港校區共有三台‘小蠻驢’,主要負責將阿裏公益聯合天貓超市捐贈的5萬(wan) 個(ge) 醫用口罩、1000條毛毯、數千件牙膏牙刷及方便食品等,以無接觸配送的方式送往菜鳥驛站和其他接收點。”菜鳥驛站浙江校園負責人王偉(wei) 介紹,自11月這波疫情發生以來,浙江大學啟動疫情防控應急預案,紫金港校區實行封閉管理,大批教職工被滯留在校內(nei) ,對應急物資的需求特別大。
得知這個(ge) 情況後,天貓超市與(yu) 菜鳥迅速啟動應急救援聯動機製,與(yu) 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hui) 取得聯係,調撥應急物資。首批物資在需求發出後4小時內(nei) 就抵達浙大紫金港校區,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hui) 進行登記後,再由菜鳥無人車“小蠻驢”在校內(nei) 進行無接觸配送。
在末端配送中,現代化科技手段大顯身手。在“最後100米”的末端配送環節,無人配送車“無接觸、自動化、全天候”的優(you) 勢凸顯,能有效減少人員接觸,降低疫情傳(chuan) 播風險。
“基於(yu) 安全考慮,校園快件一般不配送到宿舍樓,都是師生去快遞站點或校園門口自取。無人車的投入使用讓師生們(men) 以更省力的方式拿到包裹,很受歡迎。”順豐(feng) 科技產(chan) 品經理胡晶告訴記者,無人車可以實現不同場景下末端小哥配送運力的補充,也最大限度減少人與(yu) 人之間近距離接觸,確保配送安全。
無人配送在因疫情封控的小區中,發揮了很大作用。“在小區封控期間,智能快遞車能根據貨物量、社區需求等進行全天24小時隨時配送,最大程度滿足居民需求。”京東(dong) 物流智能駕駛運營負責人曲麗(li) 麗(li) 告訴記者,此前北京市海澱區海澱街道芙蓉裏社區出現疫情,為(wei) 了保障社區居民在封控期間的生活物資需要,京東(dong) 物流應街道需求,緊急調撥智能快遞車。京東(dong) 物流工程師繪製社區內(nei) 地圖後,智能快遞車迅速上崗,在社區內(nei) 實現無接觸配送,居民隻需根據電話或短信通知,下樓取貨即可,既減輕了社區誌願者壓力,也減少了人員之間的非必要接觸。
今年11月份,京東(dong) 在全國25座城市的近400輛智能快遞車與(yu) 京東(dong) 小哥並肩作戰,不僅(jin) 成為(wei) 抗疫保供的重要力量,送達單量也較去年同期提升2倍多。
事實上,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消費者在收寄快遞時的防疫意識越來越強,無接觸配送也逐漸成為(wei) 共識:有些用戶直接讓快遞員把快遞放在門口,用酒精噴霧簡單消毒後才會(hui) 拿回家;有的則會(hui) 選擇智能快遞櫃,在取件時還會(hui) 特意戴上手套、備著酒精濕巾等隨時消毒。
按照國家郵政局此前部署,2021年快遞業(ye) 務旺季自11月初至2022年春節(2月1日)前夕,共計92天。12月8日,國家郵政局快遞大數據平台實時監測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快遞業(ye) 務量已達1000億(yi) 件。
為(wei) 確保行業(ye) 旺季平穩運行,國家郵政局明確提出,全係統全行業(ye) 要統籌疫情防控與(yu) 行業(ye) 發展,統籌國內(nei) 市場與(yu) 國際市場,統籌前端與(yu) 後端平衡,繼續發揮“錯峰發貨、均衡推進”的核心機製作用,堅持以疫情防控和生產(chan) 運營並重、保障質量與(yu) 安全運行並重、末端穩定與(yu) 維護權益並重。
“優(you) 化末端投遞配送模式是行業(ye) 做好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趙國君表示,末端投遞時要盡量減少人員麵對麵接觸,根據不同場景創新投遞方式,盡量與(yu) 客戶協商使用智能快遞櫃、驛站、無人車配送等形式完成投遞作業(ye) 。同時,在攬收、中轉、運輸、配送等生產(chan) 作業(ye) 全程要做好信息化工作,保證各類信息可溯源。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