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9-15 14:44:59 人民日報

加快發展農(nong) 村寄遞物流,進一步便利農(nong) 產(chan) 品出村進城、消費品下鄉(xiang) 進村,是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增加農(nong) 民收入、釋放農(nong) 村內(nei) 需潛力的重要舉(ju) 措。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提出:“加快貫通縣鄉(xiang) 村電子商務體(ti) 係和快遞物流配送體(ti) 係。”
發展“直播+快遞”,建設產(chan) 地倉(cang) ,推動“快交”“快郵”合作,嚐試站點多種經營……近日,記者來到廣西、新疆、福建和西藏等地探訪,發現各地在助力農(nong) 產(chan) 品進城和消費品下鄉(xiang) 方麵做了不少新嚐試新探索。今天起,本版推出係列報道“經濟聚焦·關(guan) 注快遞下鄉(xiang) ”,敬請關(guan) 注。
——編 者
“愛心香蕉”是許多廣西南寧人記憶裏的味道。
南寧是我國香蕉主產(chan) 地之一,過去受供需周期性失衡、災害天氣等因素影響,收獲季往往遭遇滯銷。每到這時,南寧全市各界就會(hui) 動員起來,踴躍購買(mai) “愛心香蕉”為(wei) 蕉農(nong) 紓困。
近兩(liang) 年,隨著電商平台下沉、直播帶貨興(xing) 起,依托快遞物流網絡對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渠道進行短鏈再造,南寧香蕉的銷路越來越好。蕉農(nong) 們(men) 的擔心越來越少,“愛心香蕉”如今成了“網紅香蕉”。
直播帶火小米蕉
“大家可以看到,我身後就是蕉林,我們(men) 金陵鎮產(chan) 的小米蕉皮薄肉緊,清甜中帶著淡淡的酸味,口味別具特色……”南寧市西鄉(xiang) 塘區金陵鎮小林村,農(nong) 民主播林宗儉(jian) 正在對著鏡頭推介村裏種植的小米蕉。
清洗,剪枝,套上真空袋,整齊碼進已經貼好快遞單的泡沫箱裏封裝……在林宗儉(jian) 旁邊的小平房內(nei) ,十幾名蕉農(nong) 正忙著打包。林宗儉(jian) 前一天直播時,粉絲(si) 下的訂單共有6000多件,大多數是9斤裝,價(jia) 格在10元左右,蕉農(nong) 們(men) 要在一天內(nei) 完成打包發貨。
地方特產(chan) 、原產(chan) 地發貨、沉浸式參與(yu) ,對在手機另一端收看直播的消費者有不小的吸引力。“有了她們(men) 在背景裏出鏡,粉絲(si) 容易打消是否原產(chan) 地發貨的顧慮,更信任我們(men) 的產(chan) 品。”林宗儉(jian) 指著頭紮絲(si) 巾、戴著手套,正忙碌打包香蕉的大姐們(men) 說。
每天直播6小時,是林宗儉(jian) 給自己定的任務。早在2014年,林宗儉(jian) 就嚐試在電商平台上賣香蕉,但效果不是很好。2019年,他成了鎮上第一個(ge) 主播。“直播是一個(ge) 需要堅持的事,剛開始粉絲(si) 寥寥無幾,堅持直播和更新作品,粉絲(si) 才漸漸多起來,從(cong) 幾百到幾千,再到如今十幾萬(wan) 。”林宗儉(jian) 說。
“在香蕉收獲季,我幾乎每天都能收到5000件以上的訂單,行情好時能有上萬(wan) 件,一天不播都會(hui) 流失很多訂單。”林宗儉(jian) 說。這位金陵鎮土生土長的小夥(huo) 子,臉上還帶著肉乎乎的嬰兒(er) 肥,在屏幕裏顯得很有親(qin) 和力。
如今,林宗儉(jian) 需要在周邊設4個(ge) 田頭庫來收購香蕉,雇用近30名工人加班加點地打包發貨,才能滿足各地粉絲(si) 的需求。“除了我這樣自己直播的,村裏還有許多蕉農(nong) 以計件分成的形式與(yu) 電商公司合作,請專(zhuan) 業(ye) 主播帶貨,也受到網友熱捧。”林宗儉(jian) 說。
“有需求就不愁銷路,村裏有好幾個(ge) 收購點,蘋果蕉、紅蕉每公斤4元左右,西貢蕉每公斤3元左右,小米蕉每公斤2元左右,當場結清。我家種了92畝(mu) 小米蕉,每畝(mu) 年均產(chan) 2000公斤,算下來,收入不少。”蕉農(nong) 林大姐說。
“快遞+香蕉”打通銷售渠道
走進金陵鎮,村道兩(liang) 旁,蕉林如海。
村道上,噴塗著各式品牌標識的快遞車往來不絕,滿載著南寧香蕉,沿著四通八達的路網發往全國各地。
在林宗儉(jian) 看來,快遞品牌下鄉(xiang) 進村,寄遞費用逐漸降低,打開了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的通道,是他這樣的農(nong) 村電商創業(ye) 者取得成功的關(guan) 鍵。這兩(liang) 年,在金陵鎮提供服務的快遞公司越來越多,有郵政、圓通、百世等多個(ge) 品牌,其中,郵政和圓通直接在鎮裏設了網點,兩(liang) 家企業(ye) 的市場占有率超過60%。
“除了在地頭收貨,我們(men) 現在每天還要從(cong) 集散中心攬收香蕉六七千件,今年預計超過150萬(wan) 件。”金陵鎮圓通網點負責人李富傑介紹說,今年,香蕉寄遞業(ye) 務將為(wei) 自己的網點帶來400萬(wan) 元以上的產(chan) 值。
“以前在農(nong) 村搞電商,生意感覺做不大,時不時來一個(ge) 訂單,很不穩定。”林宗儉(jian) 回憶說,“那個(ge) 時候,寄一件包裹,物流公司要收10元,都快趕上貨品價(jia) 格了,感覺難以承受。”
“如今不同了,通過直播互動等社交方式推介產(chan) 品,形成流量後聚攏訂單,立即就形成了規模。”林宗儉(jian) 說,一旦形成規模,電商平台及商家就可以與(yu) 物流倉(cang) 儲(chu) 企業(ye) 或快遞企業(ye) 合作,由郵政和圓通直接派車到田間地頭批量攬收產(chan) 品,直發直運,減少中轉,跳過農(nong) 村末端網點收件的環節。
金陵郵政局投遞員盧造初見證了這一變化過程。過去林宗儉(jian) 在電商平台接下訂單了,盧造初就要上門取件,再經分撥中心層層轉運,運費貴不說,時效性還沒有保障。“如今林宗儉(jian) 隻需提前告訴我發貨件數,我就可以電話聯係市裏直接派車到村裏,收貨後直接發往目的地即可,鏈條大大縮短,全國範圍內(nei) 基本3天可達。”盧造初說。
大批量發貨有保障,小散貨寄件也有出路。廣西郵政積極開發村郵樂(le) 購站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功能,為(wei) 留守老人等特殊群體(ti) 提供便利。蕉農(nong) 可以直接將香蕉拉到村郵樂(le) 購站,站點收購後集中通過郵政渠道發貨,也很方便,不少村子的站點一天能發兩(liang) 三千件。
廣西壯族自治區郵政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南寧全市小米蕉寄遞已達800多萬(wan) 件,全年全市“快遞+小米蕉”寄遞量有望超千萬(wan) 件。
“快遞+現代農(nong) 業(ye) ”大有可為(wei)
“運費仍然是我們(men) 最關(guan) 心的問題。”林宗儉(jian) 說,普通水果銷售更多靠的是走量,薄利多銷,而運費隨著寄件量高低產(chan) 生波動,有的時候會(hui) 導致虧(kui) 本,“因此,希望能有更科學、穩定的費用調控。”
“我也在考慮升級自家的‘打包車間’,現在還是比較簡陋的平房,工作環境還不夠好,在打包環節等方麵也可以優(you) 化。”林宗儉(jian) 說,“此外,物流方麵也可以提供一些更個(ge) 性化的服務,對於(yu) 我們(men) 這類出貨量穩定的商家,或許可以考慮派專(zhuan) 車到網點常駐。”
“物流基礎設施至關(guan) 重要,基礎設施搞好了,速度才能更快,效率是快遞行業(ye) 的生命線。”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南寧市郊區分公司副總經理何海萍說。據了解,廣西郵政快遞業(ye) 基礎設施建設正加速提檔升級,行業(ye) 共14個(ge) 項目納入自治區“五網”建設大會(hui) 戰,已完成投資超10億(yi) 元。建成快遞物流園區11個(ge) ,投入使用快遞分撥場所總麵積超過55萬(wan) 平方米,大型分撥中心基本實現全自動分揀,郵件快件分撥場所日均處理能力超過1000萬(wan) 件。
“隨著直播人才和視頻技術人才的不斷增加,我相信南寧香蕉產(chan) 業(ye) 的‘蛋糕’會(hui) 越做越大。”林宗儉(jian) 說,自己目前已經申請開通了多個(ge) 企業(ye) 直播賬號,培養(yang) 新主播,同時也在嚐試向其他農(nong) 產(chan) 品領域進軍(jun) 。
“‘快遞+現代農(nong) 業(ye) ’一定大有可為(wei) 。廣西是全國水果產(chan) 量突破千萬(wan) 噸的5個(ge) 省份之一,也是全國重要的南菜北運基地和秋冬菜基地。隨著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通道被不斷拓寬,郵政行業(ye) 與(yu) 農(nong) 村電商實現協同發展,農(nong) 特產(chan) 品寄遞市場會(hui) 有更大增長空間。”廣西壯族自治區郵政管理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韋慧說。
讓直播融入農(nong) 產(chan) 品供應鏈
目前,郵政普遍服務營業(ye) 網點已經實現鄉(xiang) 鎮全覆蓋,建製村全部實現直接通郵,快遞服務鄉(xiang) 鎮網點覆蓋率達到98%,快遞直接投遞到村的比例超過一半,已經初步形成了縣、鄉(xiang) 、村的三級寄遞物流配送體(ti) 係。
直播電商的快速發展不僅(jin) 得益於(yu) 電子商務的模式創新,也得益於(yu) 快遞深度融入網絡直播產(chan) 業(ye) 鏈,形成直播與(yu) 快遞聯動協同的格局。
近些年,快遞農(nong) 村服務網絡不斷延伸,農(nong) 村電商物流配送模式不斷創新,初步解決(jue) 了農(nong) 村“最後一公裏”問題,為(wei) 工業(ye) 品下鄉(xiang) 與(yu) 農(nong) 產(chan) 品進城創造了條件,為(wei) 農(nong) 業(ye) 發展、農(nong) 民生活改善、農(nong) 村發展環境改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提供了重要的助力。
但也要看到,農(nong) 村物流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也比較突出,主要表現為(wei) 農(nong) 村物流網絡局部不暢、物流成本較高、數字化轉型慢、標準化能力不足、冷鏈專(zhuan) 業(ye) 化水平較低、綠色發展壓力較大等。
展望未來,網絡直播將會(hui) 與(yu) 多種業(ye) 態、產(chan) 業(ye) 鏈各環節以及終端消費者進行廣泛、實時連接,構建起基於(yu) 數字基礎和平台模式的現代供應鏈服務體(ti) 係。相應地,快遞業(ye) 需要圍繞需求變化趨勢,進一步完善縣、鄉(xiang) 、村三級網絡,合理布局網點與(yu) 線路,增強服務功能,優(you) 化服務結構,實現快遞業(ye) 與(yu) “三農(nong) ”深度融合,推動農(nong) 業(ye) 供應鏈、網絡直播鏈高效運轉。具體(ti) 而言,快遞企業(ye) 一方麵可充分利用農(nong) 村現有倉(cang) 配與(yu) 郵政快遞資源;另一方麵,快遞企業(ye) 可在偏遠地區布局無人載具,創新農(nong) 村配送模式,推動“互聯網+郵政快遞”“智能+郵政快遞”等模式發展。
本文作者魏際剛為(wei) 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副主任、研究員,人民日報記者李心萍整理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