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全國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98% 農村每天有1億件包裹

發布時間:2021-09-10 09:46:44 人民日報海外版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近日發布的第4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今年以來,截至6月,農(nong) 產(chan) 品網絡零售規模已達2088.2億(yi) 元,全國鄉(xiang) 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到98%,有效打通農(nong) 村消費升級和農(nong) 產(chan) 品上行的末梢循環。近年來,“快遞進村”成效顯著,但在落地過程中還存在不少難點、堵點。如何進一步補齊農(nong) 村物流短板?“鄉(xiang) 鄉(xiang) 有網點,村村有服務”“農(nong) 產(chan) 品運得出,消費品進得來”的目標該怎樣實現?

“家門口就有快遞收發點”

“我網購的家電到了,本來還擔心不好搬,沒想到直接就能送家裏,很方便。過去快遞不進村,隻能進城取件,費時費力。”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壽山鄉(xiang) 壽山村村民蘇維黨(dang) 很開心。

據悉,壽山鄉(xiang) 通過“郵(政)快(遞)合作”的方式,實現14個(ge) 行政村郵政快遞全覆蓋。快遞企業(ye) 發往壽山鄉(xiang) 各村的快件,可統一交給郵政公司派送到村。同時,郵政、快遞企業(ye) 與(yu) 電商合作,打通壽山鄉(xiang) 農(nong) 產(chan) 品進城通道。“以前都是等累積到一定數量的訂單,再去縣城統一寄送,時間一長,有些臍橙就沒那麽(me) 新鮮。快遞進村後,直接節省寄送時間,成本降低了,收益也提高了。”壽山鄉(xiang) 白玉村的臍橙大戶韓榮秒說。

壽山鄉(xiang) 是中國農(nong) 村寄遞物流不斷完善的一個(ge) 縮影。近年來,多地加快探索“物流+電商+農(nong) 特產(chan) 品”創新模式。安徽碭山是酥梨的主產(chan) 區,當地企業(ye) 與(yu) 電商企業(ye) 、物流企業(ye) 等合作,發揮互聯網銷售短平快的優(you) 勢,解決(jue) 了酥梨不易保鮮等問題,實現“今天在樹上、明天在路上、後天在餐桌上”。家住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中村瑤族鄉(xiang) 龍鳳村的果農(nong) 範建華說:“家裏種了10多畝(mu) 黃桃,現在家門口就有快遞收發點,寄黃桃都是上門服務,隻要用手機填好快遞單,快遞員就會(hui) 來家裏取件,對於(yu) 我們(men) 銷售黃桃來說是提供了極大方便,而且全國各地都可以寄。”據悉,炎陵縣郵政分公司在各村建立收寄點,並組織郵車直接上門收寄,有效幫助果農(nong) 拓寬銷售市場。

近年來,中國農(nong) 村寄遞物流體(ti) 係建設取得較大進展,全國建製村已實現直接通郵。國家郵政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目前每天全國快遞包裹量已超3億(yi) 件,其中1/3在農(nong) 村地區,農(nong) 村每天有1億(yi) 件包裹。”這些包裹一頭連著市民的“米袋子”和“菜籃子”,一頭連著農(nong) 民的“錢袋子”,成為(wei) 連接城鄉(xiang) 生產(chan) 和消費、促進城鄉(xiang) 經濟循環發展的重要紐帶。數據顯示,今年前7月,農(nong) 村地區包裹和快遞的收投量超過200億(yi) 件,帶動農(nong) 產(chan) 品進城和工業(ye) 品下鄉(xiang) 近萬(wan) 億(yi) 元。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張培麗(li) 接受本報采訪時說,發展農(nong) 村寄遞物流有重要意義(yi) ,從(cong) “寄”的角度看,農(nong) 村寄遞物流發展有助於(yu) 農(nong) 產(chan) 品、手工藝品等農(nong) 村生產(chan) 的商品進入市場。一方麵由於(yu) 能夠便捷地進入廣闊市場,拓展了農(nong) 產(chan) 品銷路,有利於(yu) 增加農(nong) 民收入,提升農(nong) 民消費能力;另一方麵,通過農(nong) 村寄遞物流發展,更快地融入電子商務體(ti) 係,有利於(yu) 運用網絡化、數字化對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進行改造,推進農(nong) 業(ye) 現代化。從(cong) “遞”的角度看,農(nong) 村寄遞物流發展增加了農(nong) 村居民消費的便利性,廣大農(nong) 村地區消費者迎來更豐(feng) 富、更高品質的消費選擇。擴大農(nong) 村消費,對於(yu) 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yi) 。

著力補齊農(nong) 村物流短板

目前,中國農(nong) 村物流體(ti) 係仍存在諸多難點。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樺南縣梨樹鄉(xiang) 和平村農(nong) 民孫斌說,與(yu) 沿海發達地區的農(nong) 村相比,東(dong) 北農(nong) 村電商還不發達,農(nong) 村普遍缺乏冷鏈基礎設施,農(nong) 產(chan) 品采收後,不能及時進行存儲(chu) ,駐村快遞網點收件少、派件多,入不敷出,經營往往虧(kui) 損。

“如果像城裏那樣送到用戶手中,一個(ge) 快遞就可能讓我們(men) 多走很遠的路。”京東(dong) 快遞牡丹江綏芬河營業(ye) 部經理常寬說,有時他們(men) 會(hui) 在客戶允許的情況下以每件數十元的價(jia) 格有償(chang) 托人把快遞捎帶過去,而他們(men) 得到的派送費隻有2元多。

在張培麗(li) 看來,當前農(nong) 村物流發展的瓶頸主要有:農(nong) 民居住相對分散,農(nong) 村地區的業(ye) 務量不夠多,配送所需成本較高,使得物流企業(ye) 內(nei) 在動力不足;大量農(nong) 村基礎設施不夠完善,一些地區在運輸道路、信息化水平等方麵發展相對滯後,增加了物流向農(nong) 村延伸的難度。

“農(nong) 村物流的關(guan) 鍵短板就是配送點分散。農(nong) 村人口不像城市那樣密集,配送深入農(nong) 村需要結合農(nong) 村特殊情況,一方麵,要建設好基礎設施,包括道路、軌道交通、運送專(zhuan) 線等,另一方麵,在農(nong) 村物流配送的‘最後一公裏’,需要結合農(nong) 村具體(ti) 的業(ye) 態布局物流站點,比如結合農(nong) 村的政務中心、小型便利店等基礎設備,設置物流投遞點和代收點。”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接受本報采訪時說。

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從(cong) 目前農(nong) 村各類資源的整合情況看,農(nong) 村地區郵政、交通、供銷等資源不少,但沒有形成共享共建機製。例如,阿裏巴巴、京東(dong) 、順豐(feng) 、蘇寧等企業(ye) 均在農(nong) 村布局,但相互之間的共享性較差,如果能實現資源的整合優(you) 化,形成覆蓋全國農(nong) 村市場的倉(cang) 儲(chu) 網點,將有利於(yu) 提高物流效率。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發布的《關(guan) 於(yu) 加快農(nong) 村寄遞物流體(ti) 係建設的意見》提出健全末端共同配送體(ti) 係,統籌農(nong) 村地區寄遞物流資源,鼓勵郵政、快遞、交通、供銷、商貿流通等物流平台采取多種方式合作共用末端配送網絡,加快推廣農(nong) 村寄遞物流共同配送模式,降低農(nong) 村末端寄遞成本。

目前,多地正加快相關(guan) 部署,推動農(nong) 村物流配送資源的共享整合和優(you) 化配置。例如,在山東(dong) 省德州市慶雲(yun) 縣助農(nong) 快遞服務中心,申通、圓通等6家快遞企業(ye) 的上百名快遞員常在一起分揀快遞包裹。原來,慶雲(yun) 縣促成數家快遞企業(ye) 集中入駐、統一分揀、共同配送,實現快遞“一口進、一口出”,通過抱團發展降低進村成本。浙江省金華市武義(yi) 縣融合客運、郵政、快遞等資源,構建“一點多能、一網多用、功能集約、便利高效”的農(nong) 村運輸服務新模式,為(wei) 村民收發快遞提供便利。

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注入強勁動力

為(wei) 進一步完善農(nong) 村物流體(ti) 係,鼓勵、引導和支持物流企業(ye) 向農(nong) 村地區延伸,一係列針對性舉(ju) 措正頻頻落地。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guan) 於(yu)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加快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的意見》提出,全麵促進農(nong) 村消費,加快完善縣鄉(xiang) 村三級農(nong) 村物流體(ti) 係,改造提升農(nong) 村寄遞物流基礎設施,深入推進電子商務進農(nong) 村和農(nong) 產(chan) 品出村進城,推動城鄉(xiang) 生產(chan) 與(yu) 消費有效對接。商務部等九部門日前印發《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專(zhuan) 項行動計劃(2021-2025年)》,提出建設城鄉(xiang) 高效配送體(ti) 係、促進幹線運輸與(yu) 城鄉(xiang) 配送高效銜接、改善末端冷鏈設施裝備等。《關(guan) 於(yu) 加快農(nong) 村寄遞物流體(ti) 係建設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實現鄉(xiang) 鄉(xiang) 有網點、村村有服務,農(nong) 產(chan) 品運得出、消費品進得去。鼓勵支持物流企業(ye) 為(wei) 農(nong) 產(chan) 品上行提供專(zhuan) 業(ye) 化供應鏈寄遞服務,2022年6月底前擬建設300個(ge) 快遞服務現代農(nong) 業(ye) 示範項目。

在國家相關(guan) 政策的號召和支持下,眾(zhong) 多電商與(yu) 物流企業(ye) 積極探索切實可行的農(nong) 村物流模式。例如,京東(dong) 整合供應商資源在縣級建立倉(cang) 儲(chu) 和配送中心,再以“京東(dong) 農(nong) 村超市”模式和“農(nong) 村推廣員”隊伍為(wei) 依托,將快遞配送到村。拚多多建立“農(nong) 貨智能處理係統”和“輕倉(cang) 儲(chu) ”的智能化物流模式,幫助“小農(nong) 戶”連接“大市場”。

高效暢通的農(nong) 村物流網絡是重要的便民路、致富路。近年來,浙江嵊州通過搭建“快快城鄉(xiang) 配送”智能物流信息平台,建成村郵站、豐(feng) 收驛站、農(nong) 村電商服務站等“多站合一”服務網點70餘(yu) 個(ge) ,助力當地白茶等農(nong) 特產(chan) 品進城流通,實現城鄉(xiang) 物資48小時內(nei) 雙向流動,有效帶動當地村民富起來。

清華大學互聯網產(chan) 業(ye) 研究院副院長劉大成接受本報采訪時說,信息化和數字化是農(nong) 村物流發展的必然趨勢,構建智能化、自動化和可視化的供應鏈將成為(wei) 未來方向。應當整合各方資源,利用5G、雲(yun) 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打造智慧物流,重視冷鏈、分揀、包裝等環節,建立集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加工、貿易、流通和服務等於(yu) 一體(ti) 的智慧農(nong) 業(ye) 供應鏈體(ti) 係。在國家政策扶持和激勵下,拉動、引導農(nong)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資源優(you) 化配置,確保消費品進村、農(nong) 產(chan) 品進城的通暢,助推農(nong) 業(ye) 現代化進程,更好地服務經濟發展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這也是在鞏固這些年的脫貧攻堅成果,讓農(nong) 民得到更好服務,讓資本能夠服務偏遠地區,達到‘先進’帶‘後進’。”劉大成說。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