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發布時間:2021-08-04 16:16:11 經濟參考報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十四五”開局之年,新辦涉稅市場主體(ti) 數量再創新高,市場活力有效激發,經濟運行穩中加固、穩中向好。今年上半年,全國新辦涉稅市場主體(ti) 累計達624.3萬(wan) 戶,較2020年增長27.3%,較2019年增長22.8%,日均新辦涉稅市場主體(ti) 超3.4萬(wan) 戶。積極應對改革攻堅的任務挑戰,需持續優(you) 化營商環境,培育和激發市場主體(ti) 活力,增強經濟發展動力,提升經濟發展韌性。

新辦涉稅市場主體(ti) 數量進一步增加是我國經濟活躍度提升、營商環境優(you) 化的直接體(ti) 現,呈現出兩(liang) 大發展亮點。一是民營經濟持續活躍。在新辦涉稅市場主體(ti) 中,新辦民營經濟高達617.71萬(wan) 戶,較2020年同期增長27.4%,占比98.9%。作為(wei) 新辦涉稅市場主體(ti) 的主力軍(jun) ,民營經濟在促創新、穩就業(ye) 、支撐經濟社會(hui) 發展方麵持續發力,穩步發展。二是行業(ye) 結構逐步優(you) 化。上半年新辦涉稅市場主體(ti) 數據中,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特別是信息技術服務業(ye) 新辦最活躍,同比增長了73.4%,居民服務業(ye) 新辦同比增長70.4%、製造業(ye) 新辦同比增長17.3%,反映出行業(ye) 結構優(you) 化與(yu) 技術升級的趨勢,新經濟新動能蓬勃發展。

優(you) 化營商環境舉(ju) 措與(yu) 市場主體(ti) 形成良性互動,隨著“放管服”改革的不斷深化,已成為(wei) 激發市場主體(ti) 活力的重要製度動因。減稅降費,助力市場主體(ti) 輕裝上陣。我國稅收營商環境優(you) 化始終堅持以“減”為(wei) 主基調,屢次放寬小型微利企業(ye) 所得稅優(you) 惠門檻,在“十三五”期間新增減稅降費累計超過7.6萬(wan) 億(yi) 元,不折不扣落實減稅降費,實實在在減少稅負負擔。證照分離,降低市場主體(ti) 準入門檻。深化證照分離改革是曆次放管服改革中力度最大的一次,在全國直接取消68項審批事項,審批改為(wei) 備案15項,實行告知承諾製37項,充分釋放新設市場主體(ti) 創新創業(ye) 熱情。政策直達,確保惠企政策落實落細。促進惠企政策科學精準與(yu) 及時高效觸達,始終是優(you) 化營商環境舉(ju) 措發揮成效的關(guan) 鍵。今年上半年,稅務部門已精準推送44批次稅費優(you) 惠政策,惠及納稅人繳費人4.56億(yi) 戶次。

看到成績的同時也應注意到,我國中小企業(ye) 的發展仍然麵臨(lin) 挑戰。一是部分行業(ye) 進入難,隱形壁壘仍然存在。從(cong) 行業(ye) 分布上看,利潤率較高的石油、醫藥、土地管理、資本性服務業(ye) 等行業(ye) 新辦市場主體(ti) 較少。從(cong) 利潤率來看,新辦涉稅主體(ti) 利潤率低於(yu) 全部涉稅市場主體(ti) 的平均水平。這些現象說明,部分行業(ye) 仍存在較高的進入壁壘和壟斷利潤。二是虧(kui) 損企業(ye) 退出難,優(you) 勝劣汰機製無法完全發揮。目前部分地區的企業(ye) 退出機製不健全,強製清算或破產(chan) 清算流程仍較繁瑣,導致不少企業(ye) 主選擇擱置辦理,妨礙了新興(xing) 主體(ti) 的進入和市場的“新陳代謝”。三是惠企政策落實難,到企業(ye) 的“最後一公裏”仍需進一步打通。與(yu) 此同時,中小企業(ye) 經營場所分散、經營方式靈活、經營業(ye) 態新穎,對政策實施的靈活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十四五”開局之年,如何進一步支持市場主體(ti) 成長,確保中國經濟行穩致遠?首先,要進一步優(you) 化營商環境,持續激發中小企業(ye) 的創新活力。要著力破除市場準入壁壘,營造開放、公平的市場競爭(zheng) 環境;持續推動商事活動便利化,降低製度性交易成本。其次,要繼續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持續為(wei) 中小企業(ye) 減負。最後,要保持宏觀政策和產(chan) 業(ye) 政策穩定,為(wei) 市場主體(ti) 營造穩定可預期的市場環境。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