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農村快遞跑出“加速度”

發布時間:2021-06-09 09:15:46 人民日報海外版

關注华体会登录界面

網上購物,可在家門口取件;銷售農(nong) 副產(chan) 品,快遞小哥上門攬件。隨著農(nong) 村物流網絡加速布局,更多農(nong) 村居民享受“快遞進村”帶來的便利。財政部、商務部、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近日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開展2021年電子商務進農(nong) 村綜合示範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健全縣鄉(xiang) 村三級物流配送體(ti) 係,支持郵政、快遞、物流、商貿流通等企業(ye) 開展市場化合作,發展農(nong) 村物流共同配送。

破解農(nong) 產(chan) 品“出村難”

在浙江嵊州,上塢山村的輝白茶依靠“物流點—物流專(zhuan) 線—物流專(zhuan) 員”這一專(zhuan) 屬配置,破解了“出村”難題。在雲(yun) 南玉溪,揚武鎮建起了電商物流公共服務站,居民們(men) 通過手機軟件掃描貨架上的二維碼,跑一趟即可領走不同快遞公司配送的多個(ge) 包裹。

提起農(nong) 村發展,人們(men) 常說“要想富,先修路”。在“互聯網+”時代,暢通的物流網也是重要的便民路和致富路。近年來,隨著“快遞下鄉(xiang) ”工程推進,農(nong) 村物流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據國家郵政局公布的數據,目前,全國建製村已經全部實現了直接通郵,鄉(xiang) 鎮快遞網點的覆蓋率已經達到98%。2020年農(nong) 村地區累計收投包裹超過300億(yi) 件,占全年快遞總量的36%,帶動工業(ye) 品下鄉(xiang) 和農(nong) 產(chan) 品出村進城超過1.5萬(wan) 億(yi) 元。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健全城鄉(xiang) 流通體(ti) 係,加快電商、快遞進農(nong) 村,擴大縣鄉(xiang) 消費。專(zhuan) 家指出,在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背景下,發展農(nong) 村物流既有利於(yu) 推動農(nong) 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提高農(nong) 村民生保障水平,也有利於(yu) 促進農(nong) 村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提升農(nong) 業(ye) 發展質量,培育鄉(xiang) 村發展新動能。

目前,多地正加快相關(guan) 部署。山東(dong) 省近日提出打造縣鄉(xiang) 村三級物流共同配送體(ti) 係、打通工業(ye) 品下鄉(xiang) 和農(nong) 產(chan) 品進城雙向配送設施、全麵實施農(nong) 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推進骨幹冷鏈物流快遞基地建設等舉(ju) 措。

陝西省提出加快推動交通、農(nong) 業(ye) 、商務、郵政、供銷、快遞網點等設施資源共享共用,打造功能集約、服務高效、資源整合的縣鄉(xiang) 村三級農(nong) 村物流網絡節點。

河北省郵政管理局近日提出,到今年8月基本實現建製村快遞服務全覆蓋,有效解決(jue) 農(nong) 村快遞不按址投遞問題。

專(zhuan) 家指出,暢通農(nong) 村物流,意味著打通鄉(xiang) 村消費“最後一公裏”和農(nong) 產(chan) 品進城“最初一公裏”,是助農(nong) 增收、優(you) 化農(nong) 民生活的重要途徑,應是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題中之義(yi) 。

因地製宜補短板

根據國家郵政局印發的《快遞進村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到2022年底符合條件的建製村要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國家郵政局近日表示,今年將繼續落實行動方案,力爭(zheng) 到今年底,東(dong) 部地區基本實現快遞服務直投到村,中、西部地區直投到村比例分別達到80%和60%。

“‘村村通’的內(nei) 容不僅(jin) 僅(jin) 是通路,相關(guan) 配套設施和功能也要同時規劃。”物流行業(ye) 專(zhuan) 家楊達卿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目前農(nong) 村物流網絡建設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一是利益驅動不足。快遞服務一定程度上存在派件多、攬件少的情況,收益率相對較低,影響了一些快遞企業(ye) “下沉”到中西部偏遠農(nong) 村地區的意願。二是集約化程度不夠。農(nong) 村市場業(ye) 務規模相對有限,不適合每家快遞企業(ye) 都布局末端網點。

針對當前農(nong) 村物流發展的短板,不少企業(ye) 正積極布局。菜鳥打造的鄉(xiang) 村數字化物流網絡——共同配送項目已在多地落地,構建了產(chan) 、運、銷一體(ti) 的供應鏈體(ti) 係。順豐(feng) 圍繞“互聯網+農(nong) 村物流”,致力於(yu) 提升縣鄉(xiang) 村快遞倉(cang) 儲(chu) 配送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中通近日還在浙江桐廬進行了無人機配送首飛,助力當地實現“從(cong) 行政村到自然村”層麵的“快遞進村”。

業(ye) 內(nei) 人士坦言,由於(yu) 農(nong) 村用戶居住分散,物流成本高,導致農(nong) 村快遞價(jia) 格與(yu) 成本普遍倒掛。縣鄉(xiang) 村三級快遞行業(ye) 運營壓力增大,亟須集約化發展,降本提效。此外,由於(yu) 農(nong) 村快遞業(ye) 務標準化程度低、快遞企業(ye) 之間資源分散,仍存在快遞物流企業(ye) 網點重複建設、信息共享難、資源不互補等問題。

“發展農(nong) 村物流,應因地製宜進行‘入向物流’與(yu) ‘出向物流’規劃建設,既要外麵的商品進得來,又要村裏的農(nong) 產(chan) 品出得去。”北京物資學院物流學院副院長王曉平說。

合力完善物流體(ti) 係

隨著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按下快進鍵,農(nong) 村電商發展迅速,交易規模不斷創新高,對農(nong) 村物流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楊達卿看來,無論是傳(chuan) 統電商還是新興(xing) 的社交電商貨直播電商,隻解決(jue) 商流暢通遠遠不夠。小農(nong) 戶對接大市場,還需物流暢通作為(wei) 基礎支撐,以助力電商落地,保障農(nong) 副產(chan) 品高質高效到達消費者手中。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深入推進電子商務進農(nong) 村和農(nong) 產(chan) 品出村進城,推動城鄉(xiang) 生產(chan) 與(yu) 消費有效對接。今年6月1日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鄉(xiang) 村振興(xing) 促進法》提出,統籌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地、集散地、銷售地市場建設,加強農(nong) 產(chan) 品流通骨幹網絡和冷鏈物流體(ti) 係建設。

楊達卿認為(wei) ,“村村通”的內(nei) 容需要進一步豐(feng) 富,在“通路”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通商”和打造儲(chu) 運物流網。“要加快完善縣鄉(xiang) 村三級農(nong) 村物流體(ti) 係,即縣級倉(cang) 配網點、鄉(xiang) 鎮配送網點、村級分發及攬收網點。要更多推進統倉(cang) 共配,實現多家企業(ye) 共同建倉(cang) ,減少不必要的重複投資,也提高企業(ye) 收益。要大力發展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電商,以‘商流’吸引更多快遞企業(ye) 布局農(nong) 村市場。”

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加強農(nong) 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借力”是主要突破口。例如,一些地區通過客貨郵合作即“城鄉(xiang) 客運+農(nong) 村物流+郵政快遞”模式,提速“快遞進村”;還有一些地區積極探索“政府引導、市場主體(ti) 、末端共配”的運營模式,鼓勵快遞企業(ye) 聯合入股,在鄉(xiang) 鎮進村環節創新共用配送網絡。

王曉平認為(wei) ,加快農(nong) 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要注意做好頂層設計和規劃,謀劃好各類新基建投資參與(yu) 主體(ti) ,調動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積極性,既要最大限度發揮投資帶動作用,又要盡量避免重複投資和建設。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