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8-07 09:15:14 中國交通新聞網

8月6日,交通運輸部印發《關(guan) 於(yu) 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圍繞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總體(ti) 目標,以技術創新為(wei) 驅動,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wei) 主線,以促進交通運輸提效能、擴功能、增動能為(wei) 導向,推動交通基礎設施數字轉型、智能升級,建設便捷順暢、經濟高效、綠色集約、智能先進、安全可靠的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
《指導意見》提出了5項基本原則,即:服務人民,提升效能;統籌並進,集約共享;政府引導,市場主導;跨界融合,協調聯動;積極穩妥,遠近結合。近期,加快成熟技術在交通基礎設施重點領域的深化應用,遠期跟蹤新技術發展,適度超前布局。
《指導意見》提出,到2035年,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先進信息技術深度賦能交通基礎設施,精準感知、精確分析、精細管理和精心服務能力全麵提升,成為(wei) 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有力支撐。基礎設施建設運營能耗水平有效控製。泛在感知設施、先進傳(chuan) 輸網絡、北鬥時空服務在交通運輸行業(ye) 深度覆蓋,行業(ye) 數據中心和網絡安全體(ti) 係基本建立,智能列車、自動駕駛汽車、智能船舶等逐步應用。科技創新支撐能力顯著提升,前瞻性技術應用水平居世界前列。
在打造融合高效的智慧交通基礎設施方麵,《指導意見》提出,打造智慧公路、智能鐵路、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慧民航、智慧郵政、智慧樞紐,推進新能源新材料行業(ye) 應用。其中,深化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係統(ETC)門架應用,豐(feng) 富車路協同應用場景。運用信息化現代控製技術提升鐵路全路網列車調度指揮和運輸管理智能化水平,研製智能型高速動車組。建設航道地理信息測繪和航行水域氣象、水文監測等基礎設施,建設適應智能船舶的岸基設施。應用區塊鏈技術,推進電子單證、業(ye) 務在線辦理、危險品全鏈條監管、全程物流可視化等。推動機場和航空公司、空管、運行保障及監管等單位間核心數據互聯共享,實現航空器全球追蹤等。建設郵政大數據中心,開展新型寄遞地址編碼試點應用。引導在城市群等重點高速公路服務區建設超快充、大功率電動汽車充電設施。
在助力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方麵,《指導意見》提出,推進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等協同應用、北鬥係統和遙感衛星行業(ye) 應用,加強網絡安全保護,推進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的建設和應用。逐步在高速公路和鐵路重點路段、重要綜合客運樞紐、港口和物流園區等實現固移結合、寬窄結合、公專(zhuan) 結合的網絡覆蓋。提升交通運輸行業(ye) 北鬥係統高精度導航與(yu) 位置服務能力,建設行業(ye) 北鬥係統高精度地理信息地圖。加快新技術交通運輸場景應用的安全設施配置部署,強化統一認證和數據傳(chuan) 輸保護。完善綜合交通運輸數據中心,推動跨部門、跨層級綜合運輸數據資源充分匯聚、有效共享,形成成規模、成體(ti) 係的行業(ye) 大數據集。
在完善行業(ye) 創新基礎設施方麵,《指導意見》提出,加強以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重要載體(ti) 為(wei) 引領的交通運輸領域科研基地體(ti) 係建設,鼓勵社會(hui) 投資科技基礎設施,推動一批科研平台納入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建設。推進交通基礎設施長期性能觀測網建設。
《指導意見》強調,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落實屬地責任,加強組織協調和督促指導,確保順利實施。要加快示範引領,完善標準規範,形成多元化投融資機製。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推動建立涵蓋政府、企業(ye) 、行業(ye) 協會(hui) 和專(zhuan) 業(ye) 機構的協同機製,共同推進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