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7-21 14:01:06 國家發展改革委網站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工業(ye) 和信息化部、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交通運輸部、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商務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務院國資委、市場監管總局、國家醫療保障局等部門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支持新業(ye) 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ye) 的意見》(發改高技〔2020〕1157號,以下簡稱《意見》)。國家發展改革委創新和高技術發展司有關(guan) 負責同誌就文件出台的有關(guan) 情況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一、問:此次《意見》出台引起廣泛關(guan) 注,請介紹一下文件出台的背景?
答:黨(dang) 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指出,要加快數字經濟發展,推進產(chan) 業(ye) 數字化和數字產(chan) 業(ye) 化。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實施數字經濟戰略,先後出台《“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等重大政策文件,持續推動數字經濟新業(ye) 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在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方、各部門和社會(hui) 各界緊緊把握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曆史機遇,主動迎接擁抱互聯網,推動將我國強大市場優(you) 勢與(yu) 互聯網規模優(you) 勢有機融合,積極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數字經濟發展道路。目前,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呈現良好趨勢,啟動早、環境好、業(ye) 態活、模式新,對於(yu) 激活消費、帶動就業(ye) 的潛力巨大。
特別是在抗擊疫情期間,我國數字經濟展現出了強大的活力和韌性,眾(zhong) 多領域成為(wei) 數字新技術的“試驗場”、新模式的“練兵場”、新業(ye) 態的“培育場”。大量新業(ye) 態新模式快速湧現,在助力疫情防控、保障人民生活、對衝(chong) 行業(ye) 壓力、帶動經濟複蘇、支撐穩定就業(ye) 等方麵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業(ye) 態新模式催生了大量“新職業(ye) ”,為(wei) 廣大群眾(zhong) 開辟了新的創新創富渠道。
為(wei) 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紮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進一步調動市場主體(ti) 創新積極性,激發市場活力,有效支撐就業(ye) ,我委與(yu) 中央網信辦、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等部門聯合印發了《關(guan) 於(yu) 支持新業(ye) 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ye) 的意見》,提出了數字經濟新業(ye) 態新模式15個(ge) 重點方向和支持政策,促進新業(ye) 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二、問:請問《意見》主要是為(wei) 了解決(jue) 數字經濟新業(ye) 態新模式發展的哪些問題?
答:我國已經進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的階段。“新舊交織、破立並存”,在5G、人工智能、現代物流等先進生產(chan) 力不斷發展的同時,一些傳(chuan) 統的慣性思維和政策製度等已難以適應發展需要。《意見》主要是從(cong) 以下4個(ge) 方麵,消除新業(ye) 態新模式發展麵臨(lin) 的製約因素,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一是優(you) 化業(ye) 態治理方式,進一步激發市場創新能力。新業(ye) 態新模式的發展往往會(hui) 對傳(chuan) 統業(ye) 態的運行模式、流程等進行深層次變革,不可避免對監管政策提出新要求。傳(chuan) 統業(ye) 態“按行劃片”管理方式對線上線下融合的新業(ye) 態新模式發展形成製約,需要探索完善適合的管理政策,促進新業(ye) 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二是加強數字化轉型協同,進一步提升數字化轉型效益。當前,一些中小微企業(ye) 在數字化轉型中麵臨(lin) 著“轉型是找死,不轉是等死”的困境。企業(ye) 數字化上下遊協同不夠,單靠自己摸索,投入高、周期長、收益慢,難以形成規模效應和產(chan) 業(ye) 鏈協同效應,導致“不會(hui) 轉、不能轉、不敢轉”。需通過提升數字化轉型公共服務能力,培育數字化轉型生態,提高轉型效益。
三是完善就業(ye) 服務和保障製度,進一步激活新型就業(ye) 潛力。靈活就業(ye) 等就業(ye) 新形態對就業(ye) 服務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基於(yu) 互聯網平台的就業(ye) 人員與(yu) 平台間屬於(yu) 較為(wei) 靈活的“合作”關(guan) 係,對於(yu) 享受相關(guan) 保障等也有同樣的需求。需要探索適應新就業(ye) 形態的權益保障政策,進一步激發全社會(hui) 創新創業(ye) 創富積極性。
四是改革生產(chan) 資料管理製度,進一步提升要素利用效率。傳(chuan) 統產(chan) 權管理製度難以適應數字化帶來的生產(chan) 力和生產(chan) 關(guan) 係變革。通過數字化方式,將有利於(yu) 進一步推進傳(chuan) 統生產(chan) 資料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改革,激活數字化對實物生產(chan) 資料倍增作用,開辟新的發展空間。而從(cong) 新型數字生產(chan) 要素看,數據資源共享開放、流通交易的製度也需要完善。
三、問:最近發展改革委在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方麵出台了不少舉(ju) 措,請問這次的《意見》有哪些新的特點?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數字經濟對支撐“六穩”“六保”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近期發布的上半年經濟數據顯示,我國信息傳(chuan) 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同比增長14.5%,線上線下融合的新模式新業(ye) 態展現出了強大活力和發展潛力。我們(men) 今年出台係列政策,就是要把握危機中孕育的新機,促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此次出台的《意見》主要有3個(ge) 特點。
一是體(ti) 現鼓勵創新。文件首次提出“共享生產(chan) 資料”、“‘虛擬’產(chan) 業(ye) 園和產(chan) 業(ye) 集群”、“新個(ge) 體(ti) 經濟”、“副業(ye) 創新”、“微經濟”,這些都是市場主體(ti) 創新的成果。要給市場創新更多想象空間,充分調動市場主體(ti) 創新積極性,激活要素資源,激發市場活力,更好地釋放數字化在實體(ti) 經濟各領域的創新效能。
二是體(ti) 現精準施策。文件沒有按照傳(chuan) 統的行業(ye) 劃分,而是根據15大新業(ye) 態新模式重點方向發展特點有序引導,順應了傳(chuan) 統業(ye) 態與(yu) 互聯網交叉融合創新的發展趨勢。文件針對不同的業(ye) 態特點,按照線上服務新模式、生產(chan) 領域數字化轉型、新個(ge) 體(ti) 經濟、創新生產(chan) 要素供給等不同方麵,分別提出了創新性的政策點。
三是體(ti) 現協同推進。互聯網與(yu) 實體(ti) 經濟的深度融合產(chan) 生大量新業(ye) 態新模式,涉及的行業(ye) 眾(zhong) 多,覆蓋麵較廣。文件由13個(ge) 部門聯合發布,進一步加大跨部門協調力度,其中的每項政策都明確到了具體(ti) 部門,確保後續統籌推進、形成合力。
四、問:《意見》提出了哪些數字經濟新業(ye) 態新模式發展重點方向?請簡要介紹一下具體(ti) 的支持政策。
答:《意見》從(cong) 線上公共服務和消費模式、生產(chan) 領域數字化轉型、新型就業(ye) 形態、共享經濟新業(ye) 態等4個(ge) 方麵,針對15種數字經濟新業(ye) 態新模式重點方向,提出了一係列支持政策。
在發展線上公共服務和消費模式方麵,提出針對4種新業(ye) 態新模式的支持政策。一是大力發展融合化在線教育。探索將社會(hui) 化、市場化優(you) 秀在線課程納入部分教育階段的日常教學體(ti) 係,試點開展基於(yu) 線上智能環境的課題教學、深化普及“三個(ge) 課堂”應用等。二是積極發展互聯網醫療。進一步加強智慧醫院建設,推進線上預約檢查檢驗。探索檢查結果、線上處方信息互認製度。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服務費用納入醫保支付範圍。三是支持發展便捷化遠程辦公。支持遠程辦公應用推廣和安全可靠的線上辦公工具研發,推動完善電子合同、電子發票、電子印章、電子簽名等數字應用基礎設施。四是不斷提升數字化治理水平。鼓勵民間投資參與(yu) 城市智慧化改造。健全政府社會(hui) 協同共治機製,構建政企數字供應鏈。探索完善智慧城市聯網應用標準,推進區域一體(ti) 化數字治理和服務。
在促進生產(chan) 領域數字化轉型方麵,提出針對4種新業(ye) 態新模式的支持政策。一是培育發展產(chan) 業(ye) 互聯網平台生態,開展產(chan) 業(ye) 互聯網重大工程布局,支持發展產(chan) 業(ye) 互聯網平台、跨行業(ye) 的產(chan) 業(ye) 融通發展平台,發揮平台賦能作用,帶動產(chan) 業(ye) 鏈一體(ti) 化發展。二是加快傳(chuan) 統企業(ye) 數字化轉型,持續深入推動數字化轉型夥(huo) 伴行動,完善政府-金融機構-平台-中小微企業(ye) 聯動機製,推行普惠性“上雲(yun) 用數賦智”服務,降低轉型成本。三是打造跨越物理邊界的“虛擬”產(chan) 業(ye) 園和產(chan) 業(ye) 集群。以信息流促進上下遊、產(chan) 供銷協同聯動,發展產(chan) 業(ye) 服務化新生態,保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推進產(chan) 業(ye) 基礎高級化和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四是發展基於(yu) 新技術的“無人經濟”。支持建設智能工廠,發展智慧農(nong) 業(ye) 。發展危險作業(ye) 機器人,滿足惡劣條件應用需求。促進產(chan) 業(ye) 加快無人技術應用,提高生產(chan) 效率。
在培育新型就業(ye) 形態發展方麵,提出針對3種新業(ye) 態新模式的支持政策。一是積極培育新個(ge) 體(ti) ,支持自我就業(ye) 。支持微商電商、網絡直播等多樣化的自主就業(ye) 、分時就業(ye) 。鼓勵商業(ye) 銀行推廣線上線下融合的信貸服務,合理降低個(ge) 體(ti) 工商戶融資成本。引導互聯網平台企業(ye) 降低個(ge) 體(ti) 經營者使用互聯網平台交易涉及的服務費。二是大力發展微經濟,鼓勵“副業(ye) 創新”。鼓勵基於(yu) 互聯網平台發展微創新、微應用、微產(chan) 品等大眾(zhong) 創業(ye) 、萬(wan) 眾(zhong) 創新,廣泛開辟新收入機會(hui) ,激發多元創造。鼓勵對創造性勞動給予合理分成。三是強化靈活就業(ye) 勞動權益保障,探索多點執業(ye) 。完善靈活就業(ye) 人員權益保護和社會(hui) 保障政策,支持搭建靈活用工供需對接平台。探索完善與(yu) 個(ge) 人職業(ye) 發展相適應的醫療、教育等行業(ye) 多點執業(ye) 新模式。
在培育共享經濟新業(ye) 態發展方麵,提出針對4種新業(ye) 態新模式的支持政策。一是拓展共享生活新空間。鼓勵與(yu) 群眾(zhong) 生活密切的服務進行智能化升級和商業(ye) 模式創新,培育線上高端品牌。擴大電子商務進農(nong) 村覆蓋麵,促進農(nong) 產(chan) 品進城和工業(ye) 品下鄉(xiang) 。二是打造共享生產(chan) 新動力。鼓勵企業(ye) 開放平台資源,共享實驗驗證環境、仿真模擬等技術平台進行共享。鼓勵製造業(ye) 企業(ye) 探索共享製造的商業(ye) 模式和適用場景。三是探索生產(chan) 資料共享新模式。健全完善“所有權與(yu) 使用權分離”的生產(chan) 資料管理新製度,推動生產(chan) 資料數字化和生產(chan) 資料使用權共享,提高社會(hui) 各類資產(chan) 使用效率,暢通經濟循環。四是激發數據共享開放新活力。積極推動公共數據資源安全共享開放,完善相關(guan) 管理製度。推動全國一體(ti) 化大數據中心體(ti) 係建設,健全數據流通製度環境。
五、問:下一步準備如何抓好《意見》貫徹落實?
為(wei) 了加快推動新業(ye) 態新模式健康發展,牢牢抓住數字產(chan) 業(ye) 化和產(chan) 業(ye) 數字化賦予的機遇,需要以改革創新的思維進一步加強和優(you) 化製度供給,完善同新業(ye) 態新模式發展相適應的監管政策。同時,以重大項目為(wei) 抓手創造新需求,調動市場主體(ti) 創新活力,培育新的就業(ye) 形態。具體(ti) 將與(yu) 各部門加強協同,與(yu) 有關(guan) 地方積極聯動,主要從(cong) 以下4個(ge) 方麵發力。
一是加強統籌協調。強化各部門政策聯動和協同配合,探索支持15個(ge) 數字經濟新業(ye) 態新模式發展的政策舉(ju) 措,結合實際細化具體(ti) 目標和任務,持續激發市場主體(ti) 創新活力。
二是釋放改革活力。繼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you) 化服務改革,優(you) 化營商環境。在知識產(chan) 權保護、普惠金融支持等方麵持續深化改革。發揮好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等先行示範作用。
三是堅持包容審慎。探索健全觸發式監管機製,構建各類主體(ti) 參與(yu) 的多方協同治理體(ti) 係。推動修訂完善監管政策製度,堅守安全和質量底線,強化安全監測和風險評估,維護各方合法權益。
四是營造良好氛圍。抓好政策出台、解讀和宣傳(chuan) ,及時回應社會(hui) 關(guan) 切,合理引導預期。及時總結宣傳(chuan) 好做法、好經驗,增強廣大群眾(zhong) 參與(yu) 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每日 推薦
- 比亞迪叉車:以綠色科技賦能傳統紙媒轉型
- 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高質量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5年第一次全體會議 凝聚合力切實保障貨車司機合法權益
- 三部門多措並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
-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麵電動化試點
- 【四川】多式聯運數智平台建圈強鏈育產業
- 物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數字化運營的實踐與價值
- 【江西】交投吉安西中心創新“綠通先行後驗”模式 民生通道再提速 鮮活農產品不再等待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要求 發揮高鐵航空優勢構建快速輸送係統
- 【浙江】“司機之家”提質擴麵
- 2024年民營企業在我國外貿領域創造“三個首次”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