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5-26 09:18:22 中國交通新聞網

作為(wei) 黃金水道,長江是世界上內(nei) 河航運最繁忙的河流之一,是橫跨我國東(dong) 中西三大區域的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依托。建設清洗船舶液貨艙的專(zhuan) 用場所——洗艙站,是防治船舶汙染、共抓長江大保護的重要一環。
“構建長江水上洗艙站運營管理長效機製十分迫切!”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長江航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銳表示,目前長江幹線建成的船舶固定洗艙站點共有4處,年洗艙能力為(wei) 1150艘次。除了建設期投資較大外,運營期間經營服務收入也難以覆蓋經營成本。初步測算,每座水上洗艙站年運營成本約在2400萬(wan) 元以上。
長江水上洗艙站的數量正逐年增加。記者了解到,2018年3月,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印發的《長江幹線水上洗艙站布局方案》提出,到2020年共布局13處洗艙站;到2025年,按照完善區域洗艙服務能力以及適當加密的原則新增4處;在洗艙需求增長較快區域可適時研究新增洗艙站點。2019年6月,中央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長江幹線水上洗艙站建設的通知》,要求長江幹線規劃布局的水上洗艙站2019年年底前開工建設或具備開工條件,2020年年底前具備投產(chan) 運營條件。
“建議在水上洗艙站運營階段,將運營補貼納入國家財政補貼範圍。對於(yu) 其承擔的汙染物接收服務,本著公益化運作的原則,統一規定由沿江省市地方政府通過購買(mai) 服務的方式給予政策支持,確保船舶汙染治理設施持續運營。”張銳說,長江船舶汙染治理涉及的部門多、企業(ye) 多,地域跨度大,應明確水上洗艙站的管理職責主體(ti) 。
張銳還建議,整合水上防汙染應急、洗艙站、汙染物接收、船舶綜合服務區、船舶環保監測等信息,構建“綠色航運服務+監管”一體(ti) 化信息平台,為(wei) 船舶提供統一的線上服務。同時,推行水上洗艙站誠信體(ti) 係建設,推行洗艙船舶優(you) 先過閘的鼓勵政策,並全麵清理不規範的經營企業(ye) ,發揮國有企業(ye) 在長江船舶汙染物接收處置服務中的主導作用。
相關(guan) 閱讀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