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5-25 09:34:15 光明日報

村民在田間地頭現場播報,基層幹部上直播間代言吆喝,網友分秒必爭(zheng) “雲(yun) 上”下單,快遞小哥快馬加鞭線下送達……借助電商平台,深山裏的“小木耳”變成“大產(chan) 業(ye) ”,貧困戶成為(wei) “帶貨大王”。
電商扶貧,一頭連著田間地頭的貧困群體(ti) ,一頭連著數以億(yi) 計的消費市場——今年一季度,全國832個(ge) 國家級貧困縣農(nong) 村電商網絡零售額達565.6億(yi) 元,其中農(nong) 產(chan) 品網絡零售額83.2億(yi) 元,同比增長49.7%。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強化扶貧舉(ju) 措落實,確保剩餘(yu) 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在決(jue) 戰決(jue) 勝脫貧攻堅的關(guan) 鍵時期,電商扶貧如何更好助力脫貧攻堅?代表委員們(men) 各抒己見、建言獻策。
截至2020年3月底,832個(ge) 國家級貧困縣網絡電商總數為(wei) 246.9萬(wan) 家,同比增長7.0%。
截至2020年3月底,國家級貧困縣電商吸納用工就業(ye) 超過900萬(wan) 人。
截至2020年3月,全國農(nong) 村網民規模2.55億(yi) ,農(nong) 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46.2%。
2019年,全國農(nong) 產(chan) 品網絡零售額3975億(yi) 元,全國農(nong) 村網商超1300萬(wan) 家。
2018年,全國農(nong) 產(chan) 品網絡零售額2305億(yi) 元。
1.新業(ye) 態帶來新風尚
秦巴山區深處,一戶農(nong) 家院裏,一部手機、一張桌子、一堆隴南農(nong) 特產(chan) 品,這便是甘肅省隴南市徽縣“隴上莊園”淘寶網店負責人梁倩娟代表每日的工作——幫鄉(xiang) 親(qin) 們(men) 賣貨。
作為(wei) 隴南遠近聞名的電商扶貧帶頭人,2013年至今,她已連續帶動當地500多農(nong) 戶增收致富,其中200多戶是貧困戶。僅(jin) 去年一年,她通過直播帶貨等方式就售出農(nong) 特產(chan) 品超過10萬(wan) 斤。
在隴南,像梁倩娟代表這樣借助電商扶貧助貧的可不少。截至今年4月底,隴南網店數量達1.4萬(wan) 家,銷售總額超過180億(yi) 元,帶動22萬(wan) 人就業(ye) 。電商扶貧對當地貧困戶收入的貢獻節節升高,從(cong) 2016年人均增收620元增加到2018年的810元。2019年,梁倩娟代表所在的徽縣實現脫貧摘帽。
不隻是隴南,電商扶貧如星星之火以燎原之勢在中華大地鋪展開來,遍結碩果:在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電商企業(ye) +青年創業(ye) 孵化園+農(nong) 牧業(ye) 合作社+扶貧龍頭企業(ye) +農(nong) 牧戶”的運營模式,帶動4.39萬(wan) 名貧困群眾(zhong) 增收;在河南南陽市鎮平縣,電商扶貧工作有序推進,“電商創業(ye) 致富奔小康”專(zhuan) 項行動深入開展,累計帶動400餘(yu) 戶貧困戶增收脫貧;在重慶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電商產(chan) 業(ye) 鏈覆蓋所有貧困村、80%貧困戶,電商扶貧效益惠及1萬(wan) 餘(yu) 貧困人口……
“電商扶貧通過生產(chan) 經營發展來解決(jue) 貧困問題,是造血式的扶貧模式,能實現扶貧措施和貧困戶之間的精準對接,有利於(yu) 促進貧困地區產(chan) 品供需的有效對接。同時,電商扶貧將現代化技術應用到鄉(xiang) 村發展中,有助於(yu) 推進數字經濟與(yu)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經濟的融合發展,有利於(yu) 促進鄉(xiang) 村現代化升級。”西南大學副校長溫濤委員說。
如今,手機成了新農(nong) 具,數據成了新農(nong) 資,直播成了新農(nong) 活。“農(nong) 村掀起了學習(xi) 網絡直播等新技術的熱潮。”安徽省定遠縣吳圩鎮西孔村黨(dang) 總支第一書(shu) 記王萌萌代表告訴記者,前段時間村裏請來直播講師給村民做直播培訓,村民們(men) 都爭(zheng) 先恐後地報名學習(xi) 。
電商扶貧帶來的致富路讓更多貧困戶嚐到了甜頭,返鄉(xiang) 就業(ye) 創業(ye) 的人也多了起來。“有個(ge) 老蜂農(nong) 養(yang) 了30多年蜜蜂,這兩(liang) 年通過電商賣貨致富了。今年年初,他兒(er) 子從(cong) 大城市回來,決(jue) 定留在家裏幫父親(qin) 養(yang) 蜜蜂。父親(qin) 非常開心,兒(er) 子也覺得幹得很有價(jia) 值。”梁倩娟代表頗感欣慰。
2.突破設施和人才瓶頸
近年來,溫濤委員在各地農(nong) 村調研時發現,是否借助電商平台銷售農(nong) 產(chan) 品,給農(nong) 民帶來的收益區別很大:山西祁縣酥梨的銷售收益大多被中間商賺走;江蘇武進翠冠梨的銷售由於(yu) 借助電商平台,農(nong) 戶自身獲取的收益大幅增加。溫濤委員感慨:“祁縣當時之所以沒有借助電商平台銷售農(nong) 產(chan) 品,主要是因為(wei) 尚不具備相應的基礎設施。”
“當前農(nong) 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為(wei) 46.2%,全國仍有很多鄉(xiang) 村沒有電商的配送站點。”溫濤委員認為(wei) ,農(nong) 村地區電商基礎設施薄弱製約了電商扶貧的發展,有些地區電商和物流板塊分割,物流配送體(ti) 係不健全也會(hui) 導致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困難。
王萌萌代表對此深表認同。她認為(wei) ,當前電商扶貧的薄弱環節在於(yu) 農(nong) 特產(chan) 品進城“最初一公裏”和外來產(chan) 品進村“最後一公裏”,很多地方的物流隻通達到鄉(xiang) 鎮層級,沒有真正深入農(nong) 村,應解決(jue) 相應的物流和基礎設施問題。
“目前,農(nong) 村裏既懂互聯網又懂經營管理的人才嚴(yan) 重缺乏。”溫濤委員表示,農(nong) 村地區缺乏通曉互聯網尤其是數字經濟的從(cong) 業(ye) 人員,是製約電商扶貧全麵發展的重要瓶頸。
“農(nong) 產(chan) 品要把好質量關(guan) !”梁倩娟代表認為(wei) ,農(nong) 戶生產(chan) 農(nong) 特產(chan) 品因標準化不足會(hui) 導致產(chan) 品質量不穩定,也影響著電商扶貧的效果。
3.形成精準脫貧合力
電商扶貧是個(ge) 係統工程,在決(jue) 戰決(jue) 勝脫貧攻堅的關(guan) 鍵時期,應如何解決(jue) 當前電商扶貧中出現的問題,形成精準扶貧脫貧的合力?
對此,溫濤委員建議,一要加大農(nong) 村電商基礎設施建設,包括路、網、支付體(ti) 係、移動支付終端等;二要培訓、規範農(nong) 村電商從(cong) 業(ye) 者隊伍,尤其是要針對青年涉農(nong) 服務人員進行電商實操培訓,使他們(men) 既懂互聯網又懂經營管理;三要促進電商和物流行業(ye) 在鄉(xiang) 村融合發展,建設新型“互聯網+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體(ti) 係”,促進農(nong) 村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電商扶貧要實現持續發展還應有政策支持,除財政政策更多向基礎設施建設傾(qing) 斜外,還要加強有針對性的金融服務創新,以此促進農(nong) 村電商從(cong) 業(ye) 主體(ti) 的發展。”溫濤委員說。
王萌萌代表建議,一方麵國家應加大對縣域及縣域以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將數字鄉(xiang) 村建設納入各地政府信息化規劃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工程,完善配套政策措施並持續推進落實;另一方麵,貧困戶自身也要積極學習(xi) 掌握做直播、當客服等電商技巧。
梁倩娟代表則建議,農(nong) 戶要嚴(yan) 把質量關(guan) ,標準化生產(chan) 優(you) 質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她呼籲:“希望能進一步優(you) 化電商營商環境,讓電商扶貧持續健康發展下去。”(記者 方莉)
每日 推薦
熱門 專(zhuan) 題